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8      字數:3591
  談到蘇德戰場目前的戰況,楊震搖了搖頭道:“其實現在的蘇聯紅軍,如果不能從心態上調整,從根本上提升指揮員的能力,迅速改變現在重進攻、輕防禦,甚至壓根就不會打防禦戰的戰術.”

  “就是給他們什麽武器,也無法改變頹局。蘇軍各級將領,包括基層軍官的指揮能力,除了個別人之外,與德軍相差太多。戰場上的戰術運用能力,與德軍相比也過於落後。大部分的軍官,隻會一味的死打硬拚。”

  “本身的地麵火力優勢,就這麽白白的lang費。大量裝備的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性能這麽優良。再加上可以作為反坦克使用的團屬二二式野炮,卻沒有能發揮多少作用。空有利器,卻無法發揮作用。”

  “一樣的火箭式提拔,在大清洗的威脅之下,蘇軍的各級幹部養成了隻維上的毛病,以及過於教條的思想。上級布置的任務,無論在不現實,也不敢提出來。再加上各級軍官的能力,大多與所處的位置並不相符合。”

  [“這也是我為何逼著我們的各級軍事幹部,不斷的進修自己的戰術素養。不顧各級指揮員的抱怨,不斷的對他們進行考核。逼著他們學習文化,學習各方麵的軍事課程。甚至以日軍俘虜,作為教官來培養我們的各級幹部。”

  “在物資緊張的情況之下,抽調出大批的裝備和物資,不斷的進行各種大規模的演習。就是為了盡可能的讓他們提高自己的戰術素養,寧願在訓練場上和課堂上,讓他們多付出代價,也不要在戰場上因為自身能力的問題,付出今天蘇軍付出的這種代價。”

  對於二戰中蘇軍大部分時間之內的表現,楊震內心之中其實還是很看不起的。在戰場上太過於教條,戰術上也過於死板。盡管在地麵作戰之中,大部分時間在裝備上都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卻往往付出比他們對手更多的代價。

  也正是考慮到自己部隊的各級幹部,同樣屬於火箭式提拔,嚴重的缺乏與自己擔任職務相應的能力。楊震才逼著各級指揮員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修。甚至還不惜以敵為師,從日軍戰俘之中選拔一些中高級軍官擔任教師。

  楊震說完這番話之後,思想卻是有些跑題。隻不過他此刻的想法,究竟跑到什麽地方去了,李延平與郭邴勳並不得而知。對於楊震之前的想法,李延平出於對楊震的過度信任倒還是沒有什麽,但是郭邴勳卻還是有些相當的不理解。

  聽到楊震最終還是將部分美製卡車交給蘇聯人,甚至還要提供部分美製戰鬥機,郭邴勳多少有些著急。美國人的援助談判才剛剛開始,鬼才知道真正的大批援助,究竟會什麽時候到位,而下一步的作戰行動卻隨時可能展開。

  相對於抗聯目前使用的蘇製與日製卡車,美製卡車不僅性能優良,載重的噸位大,最關鍵的是皮實、耐用,馬力也大。是目前抗聯在戰術運輸之中的主力,而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更要承擔戰略運輸任務。

  一輛美製道奇三噸卡車的載重量,幾乎相當於兩輛蘇製嘎斯卡車或是日製豐田卡車。使用美製卡車,可以以最少的運力運輸最大數量的物資。不僅節省運力,還節約汽油和駕駛員。

  郭邴勳現在已經在規劃使用庫存的美製卡車,將部隊現有的蘇製卡車全部替換下來。以便盡可能的做到野戰部隊所使用各種載重卡車的型號相同,以方便維護以及零部件的補充。同時盡可能的節省目前對抗聯來說,還相當珍貴的汽油。

  蘇製卡車雖說載重量並不大,但是發動機卻是堪稱油老虎,一輛卡車的耗油量幾乎與坦克相當。關鍵是運力與美製卡車相比,差的太遠了。抗聯之中的蘇製卡車,除了少量的雅克十二型卡車之外,大部分的載重量都在一噸半,甚至隻有一點二噸,與美國卡車相比差遠了。

  一輛美製三噸卡車的運力幾乎相當於兩輛,甚至更多的蘇製卡車。但油料消耗卻是與其載重量相當的多輛蘇製卡車相同不說,最關鍵的是對維修和保養的工作量也大大的減輕。美製卡車的平均行駛公裏數,故障率要遠低於蘇製卡車。這些優勢無疑對抗聯目前緊缺的維修、保養人員的現狀是一個極大的緩解。

  這種情況之下讓郭邴勳將這些性能優良的美製卡車交出去,他不肉疼才怪呢。而且他擔心,一旦蘇聯人本身就貪得無厭的胃口,一旦被這些性能極其優良的美製卡車調動起來,今後如果新的美援抵達,那麽這些抗聯也急需的卡車,也會成為其重點掠奪目標。

  在郭邴勳看來,反正目前庫存的卡車之中,還有上千輛隨著性能更加優良的美製卡車大批量的抵達,已經轉為儲備的蘇製卡車。既然想要拿出部分卡車作為交換手段,那麽為什麽不用蘇製卡車?

  這些蘇製卡車本身就是蘇聯人生產的,論起熟悉的程度,恐怕遠比美製卡車要熟悉的多。將這些他們製造的卡車交還給蘇聯人,不僅他們自身就很熟悉,同時零部件的補充與維修上,會更加的便利。

  至於楊震答應可以增加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供應數量,郭邴勳倒是沒有太在意。因為他知道,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和目前使用的這款反坦克火箭筒,隻是一種過渡性的裝備。本身就是為了吸引蘇聯人注意力。

  現在抗聯的倉庫之中,就有足夠數量準備更換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八二無後坐力炮。而更新型的,也是威力更大的,可以用來作為團屬火炮的一零五毫米無後坐力炮,也已經完成了測試。

  隻不過因為之前要集中有限的原材料,生產部隊更加急需的五七無後坐力炮以及六零和八二迫擊炮,並同時組織對八二無後坐力炮的部分生產,而一直沒有生產而已。如果有需要這種新式的直瞄火炮,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投入生產。

  至於替代目前使用的三九式火箭筒的新式火箭筒,已經完成了試生產。這款威力和性能更好的火箭筒,隻不過同樣因為楊震一直沒有表態而沒有生產而已。如果投產,這款生產的複雜性並未多多少,但是性能優良的武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生產。

  郭邴勳是什麽人?當初楊震下令在生產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同時,也在生產雖說威力大的多,但是在裝備上明顯有些重複的八十二毫米無後坐力炮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位對蘇聯人一向利用大於盟友的一號,心中的打算是什麽了。

  他總是好像有預見性一樣,在默默的策劃著一切。早在一年在當時的自己,還堅持認為德軍不會重蹈一戰時期兩麵作戰,最終導致失敗的覆轍。在西線沒有解決英國之前,會出動主力對蘇作戰的時候。就堅持認為德軍會在相當短的時間之內,發起對蘇作戰。

  同時堅持認為德軍會將在西歐進行的閃電戰,原封不動的在蘇聯複製。而堅持在原材料供應還不充足的時候,冒著因為拖欠蘇聯方麵更多的軍工原料的貨款,而超額生產抗聯目前所能生產的這兩種反坦克武器。

  在他的堅持之下現在倉庫內的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及三九式火箭筒的庫存,不僅僅完全可以滿足蘇軍現在開出的數字。如果再加上部隊換裝下來的裝備,供應的數量完全可以在增加兩倍。

  甚至當初除了新式的八二無後坐力炮一直隱藏起來,沒有像蘇聯方麵暴露之外,其餘的兩種還拉上蘇聯人進行了戰地觀摩。好像用這兩種武器做了一個戰地廣告,專門要向蘇聯方麵推銷一樣。

  這位老兄以他超常的預見性,一直在算計著蘇聯人。而現在局勢也在按照他的預想,在一步步的實現。所以對於楊震在這方麵的獅子大開口,郭邴勳倒是並沒有感覺到什麽意外。他反對的隻是用自己一樣需求量很大的美製卡車,去作為交換品而已。

  對於郭邴勳的反對態度,楊震卻是搖了搖頭。蘇製卡車性能上的缺點,他不是不清楚。現在部隊中的蘇製卡車,隨著美製卡車的大批量抵達,現在除了少數雅六大噸位卡車之外,已經全部都從各個運輸部隊退出。

  除了部分與繳獲的日製卡車,作為師一級汽車營的運力。以及部分有四驅功能的嘎斯卡車被改為重炮牽引車之外,相當的一部分已經轉入儲備。或是轉交給了東北局和東北工委,用於在地方工業建設,以及地方物資的運輸。

  而相比蘇製卡車,日製卡車雖說載重量不大,但是因為日本人一向對中國的侵略野心,很多裝備都是專門為了適應中國戰場而研製的原因,這些日本卡車適合東北環境使用,還是很受歡迎的。

  尤其是日產八零卡車,雖說載重量並不大,但是因為性能相當的優異,在部隊之中還是很搶手的。尤其是這種卡車,目前也是關東軍的主力卡車,零部件獲得的比較容易。很多部隊寧願要這種日製卡車,也不願意要蘇製卡車。

  甚至就連與吉斯五卡車性能相差無幾的日製九四式卡車和豐田kb卡車,也要比蘇製嘎斯卡車受歡迎。因為蘇製卡車轉向、換擋性能都太過於落後,以中國人的體型和身體素質,開蘇製卡車實在是一個體力活。

  與膀大腰圓的蘇聯人相比,這些蘇製卡車駕駛起來實在是很吃力。用駕駛這些汽車的汽車兵的話來說,開這些蘇製嘎斯、吉斯卡車,比開坦克還費事。換一個擋,幾乎連吃奶的勁頭都要使出來。一旦行駛的時候車輛熄火,重新啟動更加是一個體力活。

  除了蘇製卡車除了載重量以及性能不如美製卡車,以及蘇聯還相當落後的工業基礎,使得蘇製卡車的質量也是三種卡車之內最差的一種之外,蘇製卡車過高的油耗也是一個大問題。一輛蘇製的一點五噸嘎斯卡車,其油耗幾乎與美製的三噸卡車相同,而載重量卻差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