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8      字數:3584
  對於這二位老兄來說眼下這些殘存的兵力,可是他們回去免於處罰的根本,也是自己活下去的護身符.要是將這麽一點殘存的兵力,也全部搭在這裏。那麽自己就算能活著回去,也要受到嚴厲的處罰。這一點,他們心中都很清楚。

  所以這兩個實際掌握權力和部隊的人,並不想按照他的要求明知道是去送死,還要執行在失去聯係之前參謀長的最後一道命令。而且兩個人自身的意見也沒有統一,誰也說服不了誰,使得對下一步的行動更加難以下決心。

  幾經討論,三個人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師團部那邊卻是無論通訊兵怎麽聯係,卻依舊毫無動靜。在派出去尋找師團部的人員回來之前,三人就在這裏僵持著。三個當頭的這麽一僵持,下麵的部隊自然不知道該怎麽辦。

  相對於還在不斷的以小規模兵力,與抗聯守軍接觸的敖漢營子一線日軍。巴拉奇如德一線的日軍,即不撤退,也不發起攻擊,更沒有修建工事準備固守待援,也就是說他們在這==裏幾乎沒有任何的行動。就在哪兒上不上,下不下的懸著。雖說退出了炮火的射程之外,但是卻沒有做任何的動作。

  三個唇槍舌戰的過於激烈,都在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觀念的家夥,卻是忘記了他們現在不是在那個駐地,或是陸軍大學的校園裏麵,更不是本土那個料理亭或是藝妓館。而是在戰場上,身邊還蹲著一隻時刻在緊盯著他們動向的惡虎。

  不過巴拉奇如德一線日軍此舉,很是迷惑了一部分抗聯官兵。一線的各級指揮員一時之間無法判明,當麵的日軍現在擺出這麽一個態勢究竟是想要做什麽。甚至就連楊繼財在接到報告之後,在短時間之內也無法判斷日軍這一舉動,其中暗藏著什麽意味。

  眼前的日軍擺出的這個不戰、不退、不守這三不架勢,讓楊繼財在迷惑的同時,也多少有些膽大的猜測是不是日軍的指揮係統,出現什麽問題了。否則,眼前的這股日軍絕對不會在自己麵前什麽都不做,就在那裏曬太陽,這可不是日軍一貫的風格。”

  有了這個大膽的假設,楊繼財敏銳的感覺到這是自己的一個難得戰機,不做點什麽事情,實在有些對不起自己。但是眼下對於他的困難是兵力不足,以及重炮彈藥,特別是火箭彈已經出現的不足。

  即便是眼下蘇英奇帶領的幾個連,已經在全殲了日軍半個中隊之後搶占巴彥諾爾。但是他手頭的兵力,依舊不足以支撐進行全線反擊。而且現在剩餘的有限炮彈,已經不足以支撐他的火海代替人海的戰術。

  雖然還不清楚第七師團確切的傷亡數字,但是楊繼財認為按照第七師團出去在之前戰鬥的傷亡,以及二十八聯隊的傷亡,自己手頭上的兵力無論如何是絕對不夠的。即便是勉強發起反擊,也隻能搞一個兩敗俱傷。

  但讓楊繼財就此放棄,以他的性格來說卻又是死活不能甘心的。即便是第七師團目前剩餘的這些兵力,對其已經構不成威脅。隻要固守防禦,以目前日軍殘存的兵力和火力,幾乎已經沒有突破自己防線的機會。

  隻是就這麽老實的和第七師團已經所剩不多的殘部對峙,卻並不是他楊繼財的風格。尤其是在並非沒有機會的情況之下,放棄絕對不是楊繼財的習慣。咬了咬牙,知道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和勝利的楊繼財,沒有假手他人,而是親手起草了一封給王光宇的電報。

  這封電報的中心內容隻有一個,那就是要兵。如果說的再詳細一些,就是向王光宇索要目前部署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所有抗聯部隊的指揮權,尤其是原來計劃作為伏擊第七師團部隊的指揮權。

  眼下第七師團整個已經被打殘廢了,剩餘的這點殘餘兵力無論如何也不會在繼續西進。除非是他們自己認為以眼下這點兵力,能夠撼動整個抗聯的側翼防線。預定設伏的那些部隊繼續停留在原來出擊地點,隻能是lang費兵力。與其白白的lang費,還不如歸自己指揮,緩解自己手頭的兵力不足。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眼下的戰機如果不想辦法盡快的抓住,今後部隊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而眼下第七師團殘部進退失據、不戰不撤,就是將第七師團徹底、完全幹淨利落解決最佳的時機。

  除了索要這些部隊的指揮權之外,楊繼財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要求航空兵,將對第七師團的轟炸全麵暫停。無論白城子那裏現在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日軍的殘部,但是目前第七師團絕大部分的有生力量都集中在自己當麵。

  在繼續白城子一線轟炸,基本上都是徒勞的,隻能白白的lang費對抗聯來說,還相當寶貴的汽油和炸彈。至於第七師團的補給線,在楊繼財看來,根本就沒有轟炸的必要。就那百餘輛大車,還值一枚凝固汽油彈的價值大。

  第七師團那幾十輛卡車,早就在昨天的轟炸之中成為一堆廢鐵。剩餘的那點大車,不僅價值不大,就是全部集中起來,又能運載多少彈藥、糧食?楊繼財認為航空兵除了繼續執行偵察任務之外,其餘的兵力和裝備是時候到了該撤回的時候了。

  集中目前在林西機場囤積彈藥和油料,尤其是數量並不多的凝固汽油彈,準備配合地麵上對第七師團的最後解決。楊繼財在這封將近三千餘字的電報上,將自己對目前阿魯科爾沁戰局的判斷寫的很詳細。

  甚至楊繼財向縱隊建議,目前部署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伏擊部隊,可以並不用全部參與對第七師團餘部的圍殲。按照第七師團在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剩餘的這些兵力,集中這麽多的部隊、坦克、騎兵,多少顯得有些lang費。

  縱隊完全可以留下部分坦克以及加強步兵之外,其餘的部隊可以組成一個坦克、騎兵集群,利用林西正麵戰場目前的膠著狀態。強行向翁牛特左旗境內迂回,包抄林西正麵日軍兩個師團的後路。配合林西正麵戰場的部隊對日軍完成合圍。

  同時將航空兵的主要力量,調轉作戰方向,對林西正麵戰場之敵實施空中絞殺。為主力對其圍殲,創造有利的戰機。雖然抗聯目前在林西戰場上的兵力,並不占據優勢。但是裝備上,卻是有絕對的優勢。

  按照抗聯目前在林西戰場上集中的坦克、重炮、騎兵和航空兵數量來看,即便不能全殲這兩個日軍師團,但是給予重創卻是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隻要能打垮這兩個日軍師團,那麽整個西滿戰局可謂是大局已定。

  其實楊繼財很清楚,如果等眼下正在往回趕的政委返回林西之後,在提這幾個要求得到批準的可能性會更高,但是此時戰局卻是恰恰不能等。阿魯科爾沁旗的戰局,政委掌握的很全麵,有他的勸說得到批準的把握性,也會更大一些。

  但是一旦第七師團殘部反應過來快速的撤退,到時候再追擊就會相當的被動。如果第七師團殘存的這不到三千的兵力不退反進,或是就地固守,楊繼財都不擔心。因為這樣一來,會給自己爭取到眼下最急需的時間。

  可第七師團殘部,目前這種進也不進,退也不退的架勢,卻是讓他感覺到最難以把握。因為他無法通過日軍的行動,來判斷日軍下一步的動向。這對他後續的作戰部署,影響會很大的。

  盡管他不知道此時第七師團那邊究竟出了什麽問題,但是眼下巴拉奇如德正麵的擺出如此的態勢,絕對不會是抽了什麽風,而是一種偶然情況之下的必然結果。雖說眼下楊繼財還無法得知,苗致和已經將第七師團部給徹底的端掉了。

  但是眼下第七師團殘部目前擺出的這麽一個架勢,卻讓他隱隱的有這種感覺。日軍現在擺出這麽一出進退無措的態勢,很明顯就是指揮係統被打亂了。否則換了任何一個指揮官,都不會允許目前這種情況出現。

  除非那個指揮員,是一個純粹的二百五或是戰場指揮的生手,什麽都不明白。但日軍各級指揮官,卻恰恰沒有一個人是這種情況。關於第七師團指揮係統出現問題的另外一個依據就是,現在前沿陣地的監聽電台,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再監聽到第七師團部發出的信號。

  雖說自從阿魯科爾沁旗戰場打響之後,自己無線電幹擾飛機一直在壓製著第七師團的無線電通訊聯絡。但是用於日軍各部之間聯絡的戰術電台信號,還是很頻繁的。但眼下第七師團部居然連與前線部隊之間的戰術電台信號,也全部中斷。

  在第七師團眼下處於的這種困頓的情況之下,沒有一個指揮官會白癡到為了其所謂的自身安全,中斷所有的無線電聯絡。出現這種情況隻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日軍的第七師團部出了問題。

  蘇英奇收攏部隊撤退的時候,有幾個失散的連隊始終未能尋找到。處於孤懸敵後,為了主力的安全,蘇英奇不敢在紮嘎斯台諾爾一線長久等待,而最終選擇了撤退。畢竟幾個連與主力相比,孰輕孰重他蘇英奇還是分的清的。

  對於蘇英奇放棄尋找的做法,楊繼財認為蘇英奇的決定並無不妥之處。因為在事情有輕重緩急的情況之下,換了誰都還是要選擇重的一頭。但要是說這幾個連隊,在混戰之中全部犧牲或是被俘,楊繼財有些不是很相信。

  眼下這種情況讓楊繼財突然有種感覺,會不會是這個幾個失散的連隊,在與主力取得聯係無望的情況之下,向南撤退的時候與第七師團部遭遇了?甚至可能是這幾個與主力失散的連隊,打掉了第七師團的師團部?

  按照蘇英奇的匯報,失散的連隊足足有三個步兵連與一個臨時編成的機槍連,幾乎相當於一個營的兵力。這些人如果真的與第七師團部遭遇,那麽也足夠在日軍大腦之中好好的折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