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8      字數:3602
  至於眼下出現在抗聯編製中的各種蘇製轟炸機、戰鬥機,蘇聯方麵壓根就沒有給予答複。總之除了抗聯借道外蒙一事之外,蘇聯人對於日本人關於蘇聯方麵違反協議的抗議,基本是沒有答複。

  蘇聯人的答複,對於日本人來說幾乎與沒有答複一樣。眼下蘇德戰場上一個敗仗接著一個敗仗打的蘇聯人,自身已經自顧不暇,哪裏還有多餘的物資對外出口?至於向抗聯出售坦克一事,被鑽了空子的日本人也隻能吃了一個啞巴虧。

  而禁止補給一事,更是不靠譜。如果二十三師團戰敗,抗聯就等於直接打通了林西到齊齊哈爾、海拉爾一線的後勤補給線,哪裏還用的到去外蒙借路?蘇聯人的這個答複,基本上是等於一紙空文。

  而當初簽訂這份協議的時候,日本人自身坦克技術發展緩慢,卻是一廂情願的以為別的國家與他們一樣。諾門罕戰役期間,在二十三師團身上大施yin威的那些蘇製坦克,至少還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會是蘇軍的主要坦克。++

  卻沒有想到人家手中還有新式的,威力更大的坦克。蘇聯人一句你們既然與德國是盟友關係,就應該知道蘇軍最新式的坦克是什麽的話就將日本人嘴堵得嚴嚴實實。就是想抗議,都沒有地方去抗議。

  被蘇聯人搞的很火大的日本人,卻是隻能提出抗議別無他法。盡管大本營的一些高級作戰參謀,因為對蘇聯人的這個答複很不滿意。又重新拾起北進的策略,而整天嚷嚷對蘇開戰。與德國人配合,對蘇聯采取兩麵夾擊,徹底消滅這個不守信譽蘇維埃怪物。

  隻是對於日本人來說,現實永遠是現實。從其目前麵臨的實際形勢來說,對蘇開戰隻能是叫囂而已。占據了資源豐富,擁有著大量油田東南亞的美英荷三國,已經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麵製裁。

  鋁土、石油、橡膠這些資源,日本隻能依靠自身不多的儲備。如果在半年之內無法解決這些維持戰爭急需資源來源,日本人的軍艦將會隻能停在港口生鏽,沒有了鋁土,也就無法製造新的飛機。

  開弓沒有回頭箭,沒有搞定南洋的石油和橡膠,以及鋁資源,日本人眼下根本就無力發起對蘇作戰。最根本的如果不解決威脅越來越大的抗聯,單靠登陸作戰,日本人也無法展開對蘇作戰。

  為了獲取石油,以及其他日本急需的資源,大本營製定的南下作戰計劃已經全麵展開。海軍針對性的訓練正在進行的熱火朝天,陸軍幾個師團已經南調至海南島和台灣,以及越南進行熱帶適應性的訓練。

  裝備雄厚的蘇聯人不是貧弱的支那,按照日軍目前的情報所觀察,蘇聯方麵在遠東地區的大部分部隊雖然陸續調走,但是在遠東地區又組建了一批新的部隊,同時也保留了一批航空兵團和裝甲部隊。雖然戰鬥力有些下降,但是裝備,尤其是坦克的數量還遠遠在日軍之上。

  蘇聯人的戰鬥力以及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在諾門罕戰役之中日軍已經真實的領教過。在加上蘇聯廣袤的國土縱深,日軍大本營清楚的認識到,一旦日軍對蘇開戰,並非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解決問題的。

  就算日本對蘇作戰能像德國人在西線一樣吹枯拉朽,但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是無法滿足日本對資源需求的。西太平洋距離外高加索油田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對於日本人來說,北進是必然的,但是卻不一定是必須的。

  鑒於目前的形勢之複雜,而此次在關東軍上報了反擊計劃,卻是遲遲未能展開。日軍大本營派出了參謀本部部附加上主管作戰,實際相當於作戰部長的第一部部長,兩大巨頭親自來關東軍督戰。

  大本營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即便不能徹底的解決後顧之憂,但是大本營的意圖是這些反滿抗日分子,在日軍南下的過程之中,絕對不能在後方給日軍製造任何的麻煩。以保證大本營南下的進程,不會因為後方的原因被打亂。

  看著麵前被極端不利的戰局,搞的蒼老了幾乎十歲的梅津美治郎大將,岡部直三郎中將也隻能無可奈何的道:“梅津大將,盡管我們理解關東軍目前所處於的困境。但是三天之內關東軍必須全麵發起反擊,這是天皇的要求,也是陸軍參謀本部的決定。”

  “天皇與大本營對關東軍目前遭受的慘重損失,卻始終未能按照計劃發起全麵反擊,達到大本營維持此戰之前的戰線最低底線,已經失去了耐心。閣下別忘記了,大本營並不是要求關東軍一戰解決滿洲所有的問題,大本營的要求是至少要維持年初的戰線,以便大本營騰出手來先解決南洋的問題。”

  “梅津閣下,你應該清楚目前帝國即將展開對南洋的全麵攻擊。帝國不能將原定於南下作戰大批的精銳師團,長期滯留在這滿洲境內。尤其是南下急需的航空兵,以及戰車部隊。南洋的氣候與滿洲天差地別,如果預定南下的各個師團不提前進行適應性的訓練,對於帝國陸軍的南進計劃來說影響極大。”

  “閣下,美英荷對帝國的禁運,已經給帝國帶來致命性的影響。帝國目前隻能依靠儲備,進行作戰行動。而帝國目前的石油儲備,即便是削減民用消耗,但最多隻能支撐六個月。也就是說,六個月之內帝國必須拿下生產石油的荷屬東印度群島,英屬馬來亞才能擺脫石油的困境。”

  “除了石油,還有緬甸的鎢,整個東南亞的橡膠和大米,都是帝國所急需的。還有錫等其他稀有金屬,都是帝國急需之物。這一點,你作為帝國陸軍的高層,現役陸軍大將也應該清楚。所以對於大本營來說,眼下即將開始的南下作戰已經成為第一要務。”

  “但關東軍眼下非但沒有按照你們向天皇陛下承諾的那樣,維持住春季時候的戰線。甚至就連你這個堂堂的司令官,還有整個關東軍司令部也被趕出了新京城,這無論如何也交代不過去。”

  “梅津閣下,您應該知道如果任由眼下這種局勢發展下去,將會對您極為不利的。大本營那邊,已經在商討更換關東軍司令官的事情。目前納入大本營眼中的人選是南支那方麵軍司令官安騰利吉中將,或是華北方麵軍第一軍司令官筱塚義男中將。”

  “目前之所以還沒有真正的落實以及提出人選來,是因為天皇還堅持由您擔任關東軍司令官。如果不是天皇對您的信任,堅持不撤換你的職務,恐怕在上個月您的撤職命令就已經下達。”

  “但梅津閣下,鑒於目前的形勢,我不得不勸說您一句。如果天皇也對您喪失信心的話,那麽您要清楚您可能會遇到的結局。植田謙吉大將的不幸遭遇,我不想在您的身上複製一遍。”

  “要知道關東軍向大本營申請的航空兵以及其他的資源方麵,大本營已經盡可能的滿足關東軍的需求。更是在眼下這個關鍵時刻,抽調了寶貴的航空兵配屬關東軍作戰。但關東軍遲遲未能按照大本營的要求,發起全線反擊以將滿洲的態勢恢複至戰前的水平,大本營不滿意也是必然的。”

  對於岡部直三郎中將的這些勸說話,以及他言語之中透露出的好意,梅津美治郎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心裏清楚。但是對於大本營要求三天之內必須按照計劃發起全線反擊的要求,梅津美治郎卻是堅定的拒絕了。在他看來航空兵的轟炸,在達成一定的目標之前,還未到反擊的時候。

  如航空兵得手,炸開鬆花江大堤,製造一場人為洪水,關東軍在北線的壓力將會大大的減輕,甚至在北線根本就不用投入太多的兵力。可以集中大部分的部隊,專門應對西滿地區的戰局。

  當年支那事變初期,國民政府在黃河花園口製造的那場人為洪水,剛剛從陸軍省次官位置上調任駐山西第一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雖未親臨其境,但也是記憶尤深。當時給日軍帶來的損失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在戰略上卻付出了不可低估的代價。

  眼下正值汛期的鬆花江水量,遠不是當時的黃河可以相比的。既然一樣的手段國民政府能夠用出來,那麽關東軍為何不能同樣來上一遭?炸開鬆花江大堤,不僅可以切斷深入江南的抗聯部隊後路以及補給線,還會給江北的其所謂的根據地造成相當大的混亂。

  對於一向以最正宗軍人自居,堅決反對軍人從事政治的梅津美治郎來說,他考慮問題一向更多的以軍事角度。在他看來,隻要上級交代給自己任務,自己就要想方設法完成的最好。他絕對不是那種容易屈從某些方麵壓力,而會輕易妥協的人。

  眼下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他製定的計劃實施已經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眼下最大的遺憾,隻是天公不作美而已。在未來的三天之內,除了西滿之外的整個戰區以及嫩江、鬆花江上遊將會陷入普遍的降雨天氣,甚至在局部地區將會有大到暴雨的出現。

  天氣的惡化,對關東軍的全線反擊計劃實施,無疑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至少航空兵的出動,以及對鬆花江大堤的轟炸行動,隻能暫時向後推遲。至少原來計劃內的三天時間,徹底摧毀鬆花江大堤的計劃,是肯定無法實施。

  不過麵對著天氣的轉變,引起整個作戰計劃實施的推後,一向以心思縝密著稱的梅津美治郎認為也並非全部都是壞事。天氣的惡化,讓他可謂是又惱又喜、喜憂參半。惱的是,這場連續三天的降雨將會影響到航空兵的出動。而且將帶來關東軍整個反擊的計劃全麵的推遲,這對於隱蔽戰略企圖將會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而喜的是,這場普遍的大雨,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關東軍的調動計劃,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最關鍵的是這場持續的強降雨,將會使得鬆花江與嫩江的水位普遍持續上漲。計劃一旦成功,對抗聯造成的損失也將會大幅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