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8      字數:3546
  而幾項課題之中,進展最快的是幾位科學家利用現有的設備,在四三年就搶先搞出了一個規模不大的原子反應堆.而在研製的過程之中遭遇到的困難,這些都是研製工作在四二年初全麵展開之後,楊震所沒有預料到。

  相對於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後,備受鼓舞的全國人民來說。美國人與此時大部分已經流亡到國外的前國民政府政要們,才發現自己之前犯了多麽大的一個錯誤。他們這才知道,去了東北後便消失的那些人這些年究竟都幹了什麽。

  相對於在這些教授與家眷去東北後便銷聲匿跡,而大肆進行抗聯將這些中國著名知識分子都槍斃掉的宣傳,最多隻是鬧了一個烏龍的流亡到海外,此時早已經從之前高高在上位置上跌落下來的前國民政府的那些政要們來說,更加鬱悶的是美國人。

  得知中共居然在政權成立之前,就爆炸了一枚這個時代最先進武器的美國政府,懊悔的差點沒有將那六個去抗聯根據地組裝離心機的六個工程人員直接槍斃,把==那位批準出口的弗吉尼亞大學校長丟進監獄裏麵去,讓他一輩子都出不來。

  隻是那六個在中國東北度過了整個戰爭時期的美國工程師,倒也有自知之明。在得知抗聯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彈後,壓根就不敢在回美國,直接留在中國定居了,直到病逝都沒有再離開中國一步。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回國,等待自己的除了叛國罪之外,沒有別的道路可走。他們更是清楚的知道,等美國政府查明白中國人手中設備來源之後,肯定會饒不了自己。

  美國是所謂的**國家,這一點沒有錯。但是誰要是相信美國人真的在一切事情上,都是絕對**的話,那這個人不是白癡就是傻子。對於那些危害到美國利益的人來說,美國人可不管他們是不是美國人。

  明的不行就來暗的,殺不了你我可以關你一輩子。讓你在整個人世間,直接蒸發掉。甚至連你的所有資料,都直接銷毀掉。批準出口的那位弗吉尼亞大學校長,因為身份以及在政界的關係,雖說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但是卻並未被追究。

  主要責任人沒有被追究,那麽急於尋找替罪羊的美國人在需要的時候,也一樣會避重就輕。這六位早就在國內家人勸說之下,心知肚明的工程師,知道自己回國後會麵對什麽樣的結果,那裏還敢回去?

  懊惱的美國人此時才發現,自己在戰爭之中居然給自己又培植了一個對手。當然美國的心情究竟怎麽樣,楊震自然不會太過於在意。對於他來說,美國人是懊惱還是後悔,都與他半點關係都沒有。

  幾位先生都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而楊震也沒有食言。在建國之後的曆次****中,他冒著極大的風險保護了這些人沒有受到任何的衝擊。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建國後從歐美返回的那些學者,在楊震的保護之下,絕大部分平安的度過了曆次的****。

  尤其是為了那位口無遮攔的束星北教授,從他決定留在抗聯的這一天起,楊震不顧他自己的反對死活他穿上了軍裝,留在部隊中從事技術和研究工作。建國之後楊震更是調到那裏工作,就基本上將他帶到那裏。

  一直到做到在原東北軍區理工大學基礎上組建的,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少將副校長的他去世,楊震一直都在護著他。讓這位拿得罪人不當回事,想什麽就說什麽的中國雷達之父沒有受到任何的政治衝擊。

  而現在在送走幾位先生之後,看著窗外已經是拂曉時分,原本應該露出一絲光亮,眼下卻是滿天烏雲的天空。楊震疲憊的揉了揉眼睛,對著身邊的李延平苦笑道:“和這些先生談話,比和小鬼子真槍實彈的打上一仗還要累。有些話,深不得淺不得的。”

  “說重了,你不一定什麽時候就把他得罪了。說輕了,人家根本就聽不進去。這些先生的書生氣,實在是太重了,自尊心也太強。要是不怕把這些人都嚇跑了,我他媽的真的很想把他們都拉到部隊好好的鍛煉一番,訓練他們幾個月去去他們身上的這股子傲氣。”

  對於楊震的這番感想,與這些人打交道的時間,遠比楊震要長的多,吃的苦頭也更多的李延平也隻能苦笑道:“你呀,也就耍耍嘴皮子吧。這些人可都是寶貝疙瘩,別說咱們這裏,就是全中國也沒有多少個這樣的寶貝。”

  “他們這才來多長時間,就給咱們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雙二十三毫米高炮和四聯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的聯動問題。五十七毫米高炮的光電指揮儀的問題,還有蘇聯轉讓來的幾種坦克、飛機發動機工作圖紙的繪製,都是人家給解決的。要是真把他們送去軍訓,你還不第一個翻臉?”

  “更何況這裏麵還有你的兩個老師在內,你這個做學生的總不能把老師也送去軍訓吧。別看你現在身居高位,可按照咱們中國的尊師重道的傳統來說,一日為師可是終身為父。你要是把老師送去軍訓,你也不怕被唾沫星子給淹死?”

  短暫的玩笑開過,李延平卻是將話題又轉了回來:“該給的待遇咱們給了,不該給的待遇,咱們也都給了,就看他們什麽時候能出成績了。要是這時間拖的越長,你的壓力也就越大啊。在資金如此緊張的情況之下,每年拿出這麽一大筆的資金進行這種根本就無法對外宣傳的項目,你這個發起人所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對於李延平的話,楊震搖了搖頭道:“壓力再大也得挺著。科學這玩意,是一個嚴謹的事情,絕對不能揠苗助長。他們研製的這些東西,可不是一般的槍炮彈藥。一旦出現意外,最周邊的一切生活的打擊,將會是最致命的。不僅僅是研製者的生命,還有周邊幾十公裏內一切生物受到的都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慢慢來吧,既然已經開始了就不能著急。穩重一些,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對於我們來說,時間上還是比較寬裕的。盡管我也想盡快的研製出來,將他們丟到日本人的頭上,但是現實就是現實。”

  “盡管收集了這麽多的眼下中國頂尖的科學家,但是我們的基礎還是太薄弱了。而且一次投入這麽大的精力、資金,對於我們來說還都是首次。對於這些科學家來說,也都是首次。太過急躁了,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同時我們的資金有限,在還要保證其他方麵投資的情況之下,我們也不可能在一個項目中一次性投入太多的資金。美國人財大勢雄,咱們可沒有那個底氣。還是按部就班的來吧,穩重一些也可以讓我們在資金方麵的壓力,不至於更大。”

  “反正小鬼子那邊,以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資源,根本就造不出來這玩意。倒不是以他們的科技實力,沒有辦法研製出來所需的設備,以及其他的東西。但就算他們能研製出必要的設備來,但是他們卻沒有鈾礦資源。資源貧瘠,是日本最大的弱點,也是他們作為島國最致命的弱點。”

  “至於我和幾位先生說的那些日本人已經由那個什麽仁科芳雄牽頭,成立了專門實驗室。的確是有這麽一回事。按照情報部門轉來的情報來看,日軍的確已經成立了類似的研製機構。但是小鬼子有想法是一回事,真正研製成功就是另外一碼回事了。”

  “製約他們的不僅僅是資源,還有其高層的並不重視。日本人這麽做,其實也就是趕一個時髦而已,他們的高層根本就沒有想過。我之所以那麽說,隻不過是一個激將法而已。要是老老實實的和他們談,估計明天的這個時候,也不見得能夠做通他們的工作。

  “他們都是書生,雖然都是在西方留學歸來的。其實在書呆子氣上,不管是中國還是歐美其實本質上都差不多。別看他們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這固執的勁頭一上來,比中國土產的那些書呆子,也一點不多讓。”

  “而書生是有書生的想法和思路的。一旦和咱們不合拍,這個工作就難做了。有的時候采取一些小手段,雖然不是很光彩,但往往又是很管用的。而且相對於其他的國家,我們因為並沒有太多的急需,也可以控製一下進度。隻要日本人沒有搶先搞出這個東西來,我們就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如果美國人先搞出來,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對我們還沒有什麽威脅。至少在這場國際的博弈之中,我們還算是半個盟友不是嗎?不過對於蘇聯人,我們要做到嚴格的保密,絕對不能泄露出去一絲一毫。”

  “蘇聯方麵雖說也在進行類似的研究,但是正在全力進行戰爭的他們,眼下已經無力顧及這方麵了。如果知道我們的進展,他們絕對會橫插一缸子來的。我可不希望這個時候,蘇聯人還想盡辦法在我們身上占便宜。”

  “蘇聯人想搞咱們支持,但也僅限於精神上支持。至於實際上,還是他們自己來吧。反正人家的科學家,比咱們多多了。各方麵的科技水平,也要比咱們高的多。咱們對他們隱瞞,最多也就是拖延他們一段時間。”

  “再說以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特工情報收集能力,從美國人手中搞到一些東西還是有可能的。沒有咱們的支持,他們也不會太過於吃力。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麻煩還是越少越好,尤其是和蘇聯人打交道的方麵,我們現在還承擔不起和他們翻臉的代價。”

  其實說這番話的時候,楊震心中也有些不能確定自己的斷言就是準確的。自從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改變的事情已經太多了。誰知道時不時會抽風的日本人,會不會拚命的加快研發速度?要知道日本人真的加快研製速度,那麽他們在戰爭結束前研製出核武器並不是一點可行性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