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的問題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7      字數:3565
  王光宇的為人,楊震很了解.他是對自己要求相當嚴格,甚至是那種苛刻的人。他不允許自己有失敗,更不能允許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影響到全軍下一步作戰。這件事如果不和他談一下,會成為他心理的一個負擔,也會影響他在下一步作戰的發揮。

  之所以楊震與王光宇談的很透徹,他就是擔心王光宇心態上出現什麽問題。這也是楊震為何在十二吐一線,越庖代俎部署給王子陽和祁誌標任務的原因。他知道在自己趕回王光宇司令部之前,因為一時的分析出現失誤,差點沒有給部隊帶來嚴重損失的王光宇,在調整部署的時候很難在放開手腳。

  倒不是他因為一時的失誤,而無法承受心理上的壓力。王光宇不是那種跌倒了,就很難爬起來的人。他是一個相當有韌性的人,絕對不是那種承受不起失敗的人。但是對於這種對自己要求近似苛刻的人來說,如果不想辦法調整好他的心態,很容易讓他在後麵的指揮上出現束手束腳的情況。

  楊震之所以=這番話,就是擔心他在心態調整好之前,在指揮上轉為過於保守。看著麵帶愧色的王光宇,楊震能說什麽,隻能盡可能的調整他的心態的同時心中微微的歎息:“整個部隊的高級指揮員,還是太年輕了。年輕人固然有年輕人的優勢,但是心理上卻不見得真正的成熟起來。”

  王光宇雖說比自己大了幾歲,但是今年也不過才三十歲。這個年齡段,在一般國家的正規軍隊之中,能當上一個團長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大部分人這個年齡,正常的都應該在營長一級的位置上,甚至很多人隻是一個連長。

  能出現這麽年輕高級指揮員的軍隊,除了那些軍閥世家的第二代之外,恐怕也就隻有經曆了大肅反,將那些經驗豐富指揮員殺的幾乎一幹二淨的蘇軍。以及抗聯這種重新組建,幾乎是白手起家的隊伍了。

  固然無論是今年不過才三十歲的王光宇,還是二十八歲的陳翰章,在之前抗聯擔任師長的時候更加年輕。隻有二十四五,甚至是二十三四。但師長與師長,也是不一樣的。那時的抗聯一個師也不過幾百人,還沒有眼下抗聯的一個營多。

  現在抗聯一個師,不算炮兵與其他配屬的部隊足足上萬兵力,更何況一個縱隊司令員?而眼下全軍高級指揮員之中,年紀最長的軍區政委李延平,也不過才三十八歲。全軍師以上幹部,沒有一個過四十歲的。

  雖說當年的紅軍,二十多歲的軍師長也不少見。林總擔任紅一軍團長的時候,也不過才二十多歲。但那時的紅軍,同樣的一個師那裏能和現在的抗聯相比。無論是對手,還是裝備、部隊的規模都遠遠的無法相比。

  沒有經過多年正規職務上的晉升和沉澱,年紀很輕就擔任高職,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該有的毛病。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雖然有衝勁,不墨守成規。但是心理卻不一定真正的成熟起來,心態還需要一定的磨練。

  此次負擔指揮最關鍵的,也是此次會戰主要戰場的整個西滿的戰事,這本身就是對王光宇的一項巨大的考驗。可以想象這個年輕的指揮員,身上背負的壓力之大。再加上這次並不會影響全局的失誤,很容易讓王光宇出現患得患失的感覺。

  希望王光宇能迅速的調整好心態,以最佳的狀態,迎接下一步最嚴酷的挑戰這才是楊震開導他的原因。他不希望王光宇因為這一件“小事”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而影響他在指揮上的發揮。

  楊震清楚的預料到,此次會戰最艱難的時刻即將來臨。在這個時候,作為西滿戰場上的總指揮,王光宇如果不能迅速的調整好心態,很容易出現問題的。這個時候沒有心理谘詢那麽一說,更沒有心理醫生。除了自己快速調整心態之外,沒有人能夠幫助你。

  聽到楊震的這番話,王光宇雖然沒有表態,但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雖然沒有回答楊震的話,但是楊震從王光宇眼中堅毅的目光看出來,自己的話他聽進去了。隻要調整好心態,他會做好的,這一點楊震毋庸置疑。

  楊震站起身來,拍了拍王光宇的肩膀道:“老王,我們都很年輕。你才三十歲,我卻還不到三十歲。年紀輕輕的便身居高位,手上掌握著成千上萬人的生死。甚至我們每一場戰鬥的得失,每一個細節的成敗,甚至關係到我們民族今後的走向。”

  “這種壓力不僅僅是你,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如履寒冰的感覺,可不僅僅是你一個人。我們每一次戰鬥,都是沒有退路的戰鬥。因為我們都清楚,一旦輸了,失去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整個部隊,整個根據地和眼下來之不易的局麵。”

  “但是壓力不能成為包袱,更要成為動力。我們年輕固然有些方麵,比如在某些方麵的經驗不如老將。但是年輕有年輕的優勢,我們要將這個優勢發揮到極致。打出我們自己的一片輝煌天地來。”

  “一次的失誤,並不代表今後就要束手束腳,更不代表今後要小心過頭。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太過於糾結。我期待著再一次看到在戰場上揮灑自如的那個王光宇,而不是糾結在一個不大錯誤上的王光宇。在心裏麵一定要記住,你是行的,你至少在我心裏,一直都是抗聯最棒的一個縱隊司令。”

  安撫了王光宇有些不安的情緒,楊震伸了伸有些酸痛的腰道:“我來的時間太多了,也該回去了。估計這幾天總部的文件,又該堆山成嶺了。這裏就交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至於挺進軍那頭,你多照應一些。有什麽需要,就先從你這裏調撥。”

  聽到楊震提起挺進軍,王光宇突然道:“一號,您看是不是讓挺進軍暫時放棄熱河戰役,全軍向北收縮,與我們匯合?眼下翁牛特旗已經出現大股日軍,距離我軍與挺進軍之間在克什克騰旗境內的交通線,可以說已經近在咫尺。”

  “以日軍一貫的戰術思維來說,他們絕對不會對我們之間的交通線坐視不管的。就算挺進軍那裏彈藥充足,暫時不用我們補充。但是糧食問題對於他們來說,依舊是一個遲遲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今日軍反擊在即,熱河戰役繼續進行下去,實際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與其被日軍分割成為互不相連的三段,還不如暫時放棄熱河,全軍收縮到林西或是克什克騰旗境內。一是方便補給,二也是我軍有一個可靠的預備隊。另外兩軍靠在一起,也是一個相互支撐。”

  “還有,我感覺日軍此次真的是全麵反擊的話,熱河境內的戰鬥他們絕對不會撒手不管。地處四戰之地,四麵受敵的他們形勢比我們更加惡劣。如果熱河戰場上日軍哪怕是多投入一個師團,那麽對目前的挺進軍來說?”

  “您說的對,日軍在向我軍包抄的時候,不會不向連接我軍與挺進軍的克什克騰旗境內動手。如果日軍全力向我軍反擊,我軍無暇南顧。我們與挺進軍之間的交通線再被切斷,到時候四麵受敵的挺進軍很有可能會被困死在熱河西部的山區內。”

  中間的那一段話,王光宇雖然沒有說的太明白,但是楊震聽懂了。聽著不遠處孫家營子一線密集的槍炮聲,楊震沉思了一會道:“還是先不要了,熱河戰役是挺進軍換裝後打的第一場規模型的戰役。此戰的結果,雖說並不會左右整個戰局,但是對於確立挺進軍戰鬥的信心還是相當大的。”

  “一支軍隊從遊擊戰轉為正規戰,整個部隊的心態和戰術,都需要相當大的一個調整。兩位老帥的指揮,固然不用擔心。但是下麵部隊的心態調整,尤其是各級幹部的心態,卻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轉換過來的。”

  “這次熱河戰役,是讓他們建立信心的一個很好時機。否則裝備上去了,心態調整不過來,再好的裝備也是枉然。日軍下一步反擊的重點應該在我們身上,隻要我們的攻勢還在持續,日軍在熱河就不會投入太多的兵力。他們接下來的壓力,不會太大。”

  “不過你要多注意那邊的情況,出現什麽新的情況,要及時的上報總部。我的那兩位老首長,都是相當有原則,性子也極為兼任的人,不到最關鍵的時候他們是不會開口的。所以需要你這裏,多注意一下。有什麽事情,直接和楊繼財聯係。”

  交待完畢王光宇之後,楊震突然想了一件事情道:“你不是在拿下林西縣城,繳獲了日軍儲備在縣城的幾千斤食鹽嗎?這些食鹽除了保證林西本地居民需要的一部分之外,其餘的都先調撥給挺進軍。”

  “他們那裏因為日軍的堅壁清野政策,已經是斷鹽了。我這次去,兩位老帥什麽都沒有要,隻是開口和我要一些食鹽。先將這些鹽調撥過去救急,剩下的再想辦法。另外你看看他們還有什麽需要,你這裏有的就先調撥一些。”

  對於楊震的要求,王光宇想也沒有想的馬上點頭道:“一號,我馬上就去安排,先從我們這裏給他們調撥。至於他們後續所需您也不用空運給他們補充了,我這邊鹽現在有的是。在東烏珠穆沁旗境內,就有一個叫做達布蘇諾爾的麵積很大的鹽湖。”

  “那裏的鹽都是現成的,不用經過任何的加工,直接從湖裏麵撈出來就可以使用。考慮到我們無後方作戰,日軍又一向對鹽控製的很緊。在路過那裏的時候,我留下了一個騎兵連,將那個鹽湖控製了起來。挺進軍需要多少,我們就能夠提供多少。”

  “還有他們需要的其他物資,我會直接與楊繼財聯係,保證優先補給。我這裏還有一批繳獲的日軍製式野戰食品,都給他們送過去。不過一號糧食的問題,我這邊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咱們的部隊,也需要大批的糧食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