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麵反擊的前兆?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7      字數:3556
  在日本無論是政治世家還是那些大財團、財閥,這些人的子弟是輕易不會上戰場的.就是上戰場也不會被俘的,因為他們大多都身在軍隊之中最安全的地方。既然不會被俘,你優待俘虜的政策也就影響不到他們。

  既然影響不到他們,那麽影響日本國內的政治走向又如何談起?對於這些追求利益無所不用,永遠都是利益至上的人,能影響他們的隻有利益,而且也隻有利益。為了利益,這些人什麽都能做的出來。至於其他的,就不要再說了。

  無論在那個國家,占便宜的永遠是上層建築的人。那些普通的百姓,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而已。真正到了戰場上浴血廝殺的人,都是普通百姓的子弟。但是在戰爭中獲益的,永遠是那些上層建築的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當初楊震在製定抗聯戰俘政策的時候,就曾經遭受過一些關內調過來的幹部非議,認為他不執行中央的戰俘政策。不過盡管有非議,但楊震可沒有那個毛病慣著這** 些人的毛病。一句話,老子的部隊吃什麽他們吃什麽,這不算虐待他們吧。

  讓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人,吃的太飽、吃的太好,那是沒事給自己找事情做。全世界的戰俘管理都是這麽做的,抗聯也不能特殊不是?糧食定額低一些,葷腥幾乎沒有這也正常。自己部隊都葷腥不夠,哪有那麽多的肉給他們吃?

  還有抗聯的糧食也不充裕,日軍戰俘都是身強體壯的家夥,用勞動力換吃飯這沒有什麽錯誤吧。就算在他們國內,想要吃飯不是也得工作。現在根據地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搭配。既然是計劃經濟為主,那麽這些人的工作得有配額吧。

  考慮到他們要用勞動來洗刷作為帝國主義一分子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這定額定的高一些,也不是什麽毛病吧。雖說勞動強度大了一些,工作環境艱苦了一些,但總比諾門罕戰役後蘇聯人移交過來的,那些瘦的皮包骨的日本戰俘要好一些吧。

  現在的這場中日戰爭,是一場關係到兩個民族生死存亡的你死我活的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沒有道理進入中國大地燒殺捋掠的這幫野獸被俘後,享受超國民待遇,養的膘肥體壯。自己的同胞和士兵連飯都吃不飽,一個個的眼中營養不良。

  對於自己對戰俘管理的模式,楊震才認為是正常的。至於關內部隊和重慶方麵的戰俘政策,那是拿熱臉往冷屁股上貼。對於日本人這樣的不能用正常人類思維去衡量的民族,讓他老實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往死裏揍,揍的他們下輩子都記得你。

  什麽仁義道德,對於這個野獸民族是不適用的。隻要戰勝了他們,活著的都不用在乎,死了的又何必有什麽猶豫?挫骨揚灰都是輕的,如果不是怕引起瘟疫的話,將他們丟在草原上暴屍才是對待這個野獸民族最佳的辦法。

  優待俘虜,那也要看什麽樣的俘虜。對於關內部隊和重慶方麵給以俘虜超國民待遇的俘虜政策,楊震曆來是嗤之以鼻的。自己的軍隊都在餓肚子,還將這幫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的家夥養的身體膘肥體壯,這不是自己將自己國家的人放在二等國民的待遇上嗎?

  那些日軍戰俘,尤其是戰爭初期的日本戰俘,手上又誰敢說沒有粘過中國人的鮮血。軍人在戰場上相互廝殺,倒也罷了。但是那些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呢?還有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呢?

  中國百姓逆來順受慣了,尤其是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在他們的思維之中,無論來了那支軍隊自己都是要納糧的。隻要但凡讓他們能活下去,就幾乎沒有人會反抗。這不是什麽國民是不是處於蒙昧、尚未開啟的事情。而是千百年來,他們就是這樣活下來。

  對於那些一個大字不識,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日本是什麽地方,整日為了填飽肚子而默默辛勞的人來說,活下去才是他們唯一的目的。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從來沒有對日軍造成過任何的威脅,但就這樣日軍的燒殺劫掠又那一次放過他們了?人家跑到你的家裏麵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被抓後,你還要給予優待,這不是吃飽了撐的是什麽?

  況且眼下防疫第一,至於其他的有考慮到的必要嗎?那邊的戰鬥還在進行,老百姓還沒有從戰火帶來的驚恐之中恢複,眼下那有那麽多的人力和物力,給處理這幫畜生的屍體?屍體一燒什麽病毒沒有了,豈不是更幹淨、省事。

  隻是這些話,他又該如何說起?有些事情,是無法講的太明白的。而有些話講的太明白,反倒是不明白了。對於王光宇的心思,楊震隻是搖了搖頭沒有理會。有些事情,要經曆過才能徹底的看透。

  一隻永遠也喂不飽的狼,無論你對他有過多大的恩,在他需要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毫無顧忌的對你撕咬。用你身上的血肉,去填補他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滿足的胃口。你對他一次次的手軟,他隻會更加的猖狂。

  王光宇沒有答話,楊震也沒有繼續說什麽。一時之間,王光宇這間由普通民房改成的指揮部,多少顯得有些平靜。王光宇幾次想要說什麽,卻不知道為什麽又硬生生的忍住了。最終王光宇還是拿起了桌子上的電話,給政治部下達了命令,讓他們按照楊震的命令執行。

  隻不過在要求執行方麵,王光宇給政治部下達的命令卻是讓俘獲的日軍戰俘以及僑民執行,抗聯隻需要派出必要的警戒部隊即可。到現在抓獲的二十三師團的戰俘雖說不多,隻有二百餘人,而且不帶傷的數量並不多,但是抓獲的僑民卻不少。

  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這種事情讓這些人去做,免得自己手上留下什麽不光彩的事情來。對於王光宇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楊震隻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麽。有些話說的太透,反倒是不好。

  對於楊震眼下的心思,王光宇自然是不清楚的。就在王光宇剛放下手中的電話,桌子上另外一部電話,卻是如催命一般的響起來。待王光宇接起電話,聽到那邊的匯報,臉色卻是突然一變。

  雖然還不清楚電話裏匯報的內容,但是看著王光宇的臉色突變,不用他說楊震也清楚那裏的戰局出現了問題。按照眼下的戰局判斷,如果自己沒有判斷錯誤的話,這個電話應該是二十三師團的主力出動了。

  果然等王光宇放下電話之後,立即開口道:“一號,就在剛才原來一直隱藏極深,隻是以小股兵力配合步兵對我機場進行反擊的二十三師團坦克聯隊,全部出動在林西縣城的東南方向,向我東南方向陣地發起全線反擊。”

  “據一線部隊匯報,日軍此次出動的坦克以及裝甲車輛總計六十餘輛。其配屬的步兵,僅目前觀察到的就有五個步兵中隊。同時擔任掩護的日軍炮兵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次日軍對林西縣城和機場反擊的數量。”

  “僅僅十分鍾不到的時間之內,我軍一線陣地落彈以達到上千發。其炮彈口徑從七十毫米步兵炮、九十毫米迫擊炮、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一零五毫米加農炮,直到一百五十毫米重炮都有。”

  “其火力密集度,從林西戰役打響到今天絕對是空前的。單從日軍炮火強度以及出動的坦克、戰車數量來看。二十三師團剩餘的炮兵,從聯隊到師團應該是已經全部出動了,其坦克聯隊也應該是傾巢而出。”

  說罷,王光宇幾步走到地圖前麵指了指林西縣城東南方向的十二吐至趙家灣一線道:“日軍主攻的方向就在這裏。這一代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大規模的裝甲集群作戰。日軍將突擊方向選擇在這裏,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其坦克優勢。”

  “十二吐一線距離林西縣城不過十餘公裏,而且從那裏到林西縣城除了城東的幾座小山包之外,幾乎是無險可守。日軍如果攻占十二吐一線,可以順勢直下林西縣城。以便在我軍將攻勢重點放在大板一線時從東南方向,在我軍整個戰事布局的腹部捅上一刀。”

  “隻不過日軍此次反擊是專門為了奪回林西縣城,還是其全線的反擊到目前為止了,還是無法清晰的判斷出來。這還要看日軍在後續攻勢中的表現和力度來判斷。但如果隻從日軍出動的技術裝備數量來判斷,倒是有些像全麵反擊的前兆。”

  看著王光宇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這件事情,不是看起來那麽簡單。我軍在林西有一個裝甲旅,即便是這幾天有一定的戰損,也不是日軍這六十多輛坦克、裝甲車可以對付的。”

  “日軍選擇此時集中裝甲部隊,並配屬了大量的炮兵和步兵,形成協同作戰,向十二吐一線發起攻擊,裏麵的文章至少不會像表麵上看的那樣。而且他們選擇地全麵反擊地點,也有些不對味。”

  “從表麵上看十二吐一線距離林西縣城隻不過幾公裏,拿下這裏可以借用這裏相對開闊的地勢,直撲林西縣城。十二吐位置雖然相對重要,但是隻是相對於林西縣城來說。對於整個戰局來說,這裏算不得什麽?”

  “日軍即便是拿下十二吐,也隻是在林西縣城外圍打下了一個釘子,對於整個戰局卻沒有太大的影響。而眼下整個林西縣城已經打成一片廢墟,其南部山地的製高點也已經全部在我手中。”

  “日軍反擊林西縣城,就算得手也對整個大局無意義。隻能是lang費和分散了自己手頭上本就已經不多的實力。所以,我說日軍此時向十二吐一線全線反擊,其真實意圖很有可能不會向表麵上的那麽簡單。聲東擊西,是日軍在戰術上慣用的伎倆,我們不可不防。如果在這個時候,陰溝裏麵翻船,我們的樂子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