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另外一種因禍得福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6      字數:3477
  ()好在這些美製卡車的xìng能也極佳,三噸的載重運上五噸什麽事情都沒有,xìng能也沒有任何的下降,一輛美國造的載重三噸的萬國牌卡車,可以頂的上兩輛蘇製嘎斯二點五噸卡車或是rì本汽車,美國卡車的充足運力,使得各個直屬dú lì汽車團的實際運力,遠比表麵上大。レ思♥路♣客レ

  盡管平時每個團,隻能出動一個營,各種物資的調動,更多的依靠鐵路,但在非戰時,主要是用來配合鐵路進行物資轉運,向靠近前沿的各個秘密物資儲備點,運輸下次作戰的彈藥、糧食,但運力也足夠了,畢竟非戰時,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這麽做一方麵不僅可以節省寶貴的汽油,減小車輛的rì常損耗,而且兩個營合用一個營的裝備交替出動,也可以提高那些新司機對裝備的熟悉程度,總比一個團都出動,但因為汽油用不起,大半人都閑呆著好。

  —

  之所以搞出這個編製,除了汽油供應被江北卡的太厲害,必須保持相當數量庫存之外,同時卡車的數量也要保證一定儲備,以便在戰時出現大量的戰損後可以快速補充,進口的美國卡車,也不可能全部一下子都配備到位。

  要知道,小鬼子的飛機雖然沒有幾年後抗美援朝時候美國人的飛機多,扔起炸彈來,也像美國人那樣的大方,但小鬼子飛行員的玩命程度,卻也是美國人無法相比的,再加上rì軍的遠程火炮配合,按照楊震一切要以最壞的結局估計的要求,保持一定數量卡車的庫存,也是必要的。

  盡管東北局在年初取得楊震同意後,已經給現在在美國,一邊治療胃病一邊擔任采購代表的彭定傑打電報,再訂購萬國公司生產三千輛載重五噸的卡車和五千輛三噸卡車,在接手第一批美國汽車後,這些萬國公司生產的卡車優異的xìng能,讓軍區後勤部門極為滿意。

  所以,在訂購後續的卡車時,直接指定要萬國公司生產的,至於斯蒂貝克公司同樣優秀的產品,軍區後勤部在仔細的考慮後,在皮爾遜百般要求甚至威脅,並承諾協調部分貸款,才又下了三千輛的訂單。

  盡管又有一批卡車在六月份之前即將運抵,但對於楊震來說,這些汽車與今後的作戰麵臨的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而且,這些預定的卡車也不能全部留給作戰部隊,今年開就即將開工的各個大型工廠,也需要大量的運輸汽車。

  可以說後續訂購的這第二批一萬一千輛卡車,能有一半調撥給部隊就已經不錯了,至於美援,楊震知道至少在明年年中之前是輪不到自己的,不過好在部隊有了現在的這些卡車,隻要不麵臨爆發式的增長,編製過快擴充,也勉強足夠使用了。

  雖說各個部隊對後勤部這種“假公濟私”,將xìng能優良美製卡車的留給自己的dú lì汽車團配備,而給各個野戰部隊除了炮兵配給的都是美製卡車之外,其餘的還是使用xìng能不佳的蘇製卡車和載重量小的rì製卡車而多有怨言。

  但眼下的情況,使用繳獲的rì製卡車和相對笨重、載重量較小的蘇製卡車,總比當初所有的裝備都隻能靠肩扛人背好的太多,尤其在聽說這個配備方案,還是楊震親自拍板決定的之後,更沒有人敢出聲了。

  雖說楊震這個整個抗聯實際上的一號的年紀,與這些縱隊司令和師團長手下的營連長差不多,但這幾年的仗打下來,無論是各個縱隊司令,還是那些師長,卻沒有一個人敢質疑楊震的決定。

  好在軍區在其他方麵,也給予了各個師一種變相的補償,xìng能優異的美式卡車雖然沒有,但給補充了大批的良種馬和力氣比馬大的騾子作為馱馬使用,也算在其他方麵給予了一定的補償。

  在運輸馬匹的配給上,各個師以及師以下的畜力部隊,配屬的全部是繳獲的優質馬匹以及在收複龍江地區後征集的蒙古馬,這些優質的馱運馬匹到位之後,有效的彌補了團以下部隊汽車數量和xìng能的不足,足夠滿足師一下部隊的運輸能力。

  要知道,沒有人敢在組建這些畜力運輸部隊玩什麽掛羊頭賣狗肉的把戲,將這些運輸部隊改為戰鬥部隊,在各個師重新組建時,軍區配給的運輸馬匹運抵後,各個師長都老實的按照軍區要求組建了自己的畜力運輸部隊。

  汽車數量雖然不多,隻夠運輸炮彈和彈藥的,但各個團一級的部隊,在軍區的幾經努力之下,馱馬的數量絕對是相當充足的,包括團以下部隊在內,為了彌補汽車數量不足的馬拉大車的數量,也相當的充足。

  自從收複與蒙古人聚居,盛產馬匹的興安各省交界的偽滿龍江省後,部隊原來馱馬緊缺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根本的緩解,雖然因為時間還過短,合格的戰馬數量不多,但是可用的馱馬數量,卻是相當的充足。

  在收複偽滿龍江省這個蒙古人數量相對較多,本身現在就是牧業發達的地區之後,馬匹的供應緊張的局麵也得到了一個根本的緩解,尤其是繳獲了大量rì本人在蒙古馬的基礎上,苦心改進的新馬種。

  九一八事變後,rì本人為了就地取材,征集東北地區蒙古牧民手中數量龐大的馬匹為自己使用,在改良蒙古馬種方麵可謂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利用本國花了大價錢引進西方馬種改良之後的馬種,依葫蘆畫瓢按照當年改造自己國家馬匹辦法,引進英國馬對蒙古馬進行了同樣的改良,培育出了數量不少的優良馬匹。

  隻是還沒有來得及推展,整個毗鄰蒙古牧場的龍江和黑河地區就丟了,推廣未成,反倒是讓楊震撿了一個大便宜,僅僅在嫩江兩岸的幾個關東軍軍馬場之內,就繳獲了兩萬多匹有著蒙古馬耐粗飼料,善於長途行軍的長處,運力卻比蒙古馬大的多的新馬種。

  楊震知道後世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挽馬三河馬,就是在rì本人在自九一八事變後,引進英國馬改良的蒙古馬基礎上,又混合了俄國的奧爾洛夫良種馬、後貝加爾種馬改良出來的,但真正的老底子,還是rì本人利用英國馬和阿拉伯馬改進的蒙古馬。

  得到這批優秀的改良馬後,楊震幾乎可以用欣喜yù狂來形容,除了抽調了三千匹調撥給騎兵部隊,用來擴編之外,剩餘的全部在現有的蒙古馬足夠使用的情況之下,都被他留作種馬,至於部隊使用,先暫時用相對差一些的蒙古馬代替。

  蒙古馬挽力的確與這些改良馬相比,差了一些,但耐力和耐粗飼料的天xìng,卻是一般的馬匹比不上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數量龐大,僅僅嫩江地區就有幾十萬匹的數量,即便超編,也足夠部隊使用的了。

  不過雖然這些優良馬匹一時還無法補充部隊使用,但楊震相信隻要依托嫩江平原優質的草原以及規模龐大的蒙古馬群用心培養,最多兩年自己就可以獲得大批的優秀挽馬,到時候,挽力相對差一些的蒙古馬就可以淘汰了。

  有了數量充足的蒙古馬、大批現成的優秀種馬,再加上軍區去年夏季會戰之前,自己從江北引進的一千匹頓河、後貝加爾等優質種馬,在江北專家的配合之下,與東北地區普遍使用的蒙古馬進行改良的後的新馬種,去年培育出來的上萬匹新馬以及刻意培養出來的幾千匹騾子逐漸進入成熟期。

  這些繳獲的,以及自己培養出來優質的馬匹,再加上嫩江地區本地數量相當龐大的蒙古馬和東北土著馬,當然還有那些雖然沒有繁育能力,但是力氣卻要比普通馬匹大的多的騾子,部隊對於優秀馱馬的需求,得到了根本的緩解。

  也正是手頭第一次有了數量充足的馬匹,楊震才決定采取混編的辦法,解決部隊rì益增長的對後勤運輸能力的嚴重依賴xìng,按照目前部隊的這種運輸能力,沒有搞出隻能用卡車牽引的四聯裝高shè機槍,隻弄出了一匹馬就可以牽引的雙聯裝,反倒是有股子因禍得福的樣子。

  基於部隊的現狀,對於四聯裝的高shè機槍能不能搞出來,楊震已經不是很在意,對於他來說,一款武器隻要能適合部隊的現狀,他就已經足夠了,當然四聯裝的作為技術儲備還是要搞下去,以便在不遠的將來,在有需求的情況之下可以最快的速度投產。

  生產出來的雙聯裝十四毫米高shè機槍的xìng能,讓楊震極為滿意,接下來的五十七毫米高炮的演示,也同樣相當的圓滿,雖然沒有自動羅盤和高炮shè擊指揮儀,但是其他的方麵的xìng能,卻是相當的出sè。

  與目前軍區已經開始陸續裝備的蘇製三七高炮和八十五毫米高炮相比,重量更輕,shè程更遠,威力也更大,與八十五毫米高炮組成高低搭配,足夠對付作為關東軍目前主力中型轟炸機的九七式中型轟炸機,擔負起要地防空的任務。

  而同樣作為縱隊所屬的高shè炮,配合蘇製單管三七毫米高炮,也足夠撐起軍師兩級戰略防空的任務。

  這款xìng能優異的高炮問世,雖然還缺少一部分關鍵的東西,xìng能與後世相比,有些降低,但與米格三戰鬥機配個,也讓楊震可以不在為今後根據地腹地的防空而擔心了,放下望遠鏡的楊震在為熊大縝叫好的同時,也不僅暗自稱讚自己的記憶力,居然過了這麽長的時間,經曆過了前後兩世,對於這些東西依然記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