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布任命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5      字數:4513
  就在陶淨非抵達興山要塞的當天下午,就在要塞內部一個最大工事內,召開了東北抗聯一二三路軍聯席會議.一路軍北上部隊的原團以上幹部,二路軍除了先行南下鞏固新區的趙尚誌與留守在湯原與rì軍對峙的杜開山外,所有團以上正職幹部,三路軍的三大巨頭都參加了這個會議。

  當會場上代替林總講話的新成立的東北局第一書記的總指揮宣布了zhōng yāng決定後,幾乎沒有什麽調整的一路軍倒是無所謂。而三路軍參加會議的幾個領導此前對這件事已經知曉,而且三路軍的部隊編製以及領導班子也沒有什麽調整,表現的倒還算正常。

  但是二路軍的幹部聽完zhōng yāng的決定後卻是都愣住了。聽到二路軍被撤銷了編製,改編為吉東軍區。總指揮卸任二路軍總指揮、黨委書記一職,被調到新成立的東北局任第一書記,在新升級的軍區隻兼任了第一政委的消息後,大部分幹部都明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好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

  看到下麵幹部有些不知所措的幹部,總指揮語氣平靜的道:“從今天起,我就除了軍區第一政委外,就不在原來的二路軍,現在的吉東軍區任職了。軍區工作從現在起,全麵由新成立的領導班子主持。”

  “現在我宣布一下吉東軍區新領導班子成員名單。軍區司令員由原二路軍副總指揮楊震同誌擔任,原二路軍下屬吉東軍區副政委兼dú lì師政委李延平同誌擔任主持軍區政工工作的軍區第二政委。”

  “原吉東軍區參謀長兼dú lì師參謀長郭邴勳同誌任軍區參謀長,原dú lì師政治部主任高禹民任軍區政治部主任,趙尚誌同誌任軍區副司令員兼三分區司令員。原dú lì師後勤部長彭定傑任軍區後勤部長,原dú lì師後勤部政委張鎮華任軍區後勤部政委。”

  “根據楊震同誌提議,zhōng yāng決定在新的吉東軍區實行集體領導製。由部分軍區各級部門的團以上領導中選拔出部分德才兼備的幹部組成軍區黨委會,對軍區各項工作實行統一的領導。”

  “zhōng yāng決定由軍區司令員楊震同誌、軍區政委李延平同誌、軍區副司令員兼三分區司令員趙尚誌同誌、政治部主任高禹民同誌、一二兩個軍分區的司令員、政委、一團團長兼政委王光宇同誌、後勤部政委張鎮華同誌組成吉東軍區新黨委統一負責全軍區工作。”

  “軍區黨委會由軍區司令員楊震同誌擔任第一書記,全麵主持常委會rì常工作,主抓軍區全麵的軍政建設。並兼任東北局書記處書記、吉東省委第二書記,負責吉東地區的對敵軍事鬥爭工作。軍區第二政委李延平同誌擔任軍區黨委第二書記,主抓軍區黨務以及政工工作。”

  zhōng yāng在楊震的再三請求之下,批準了總指揮兼任軍區第一政委的要求。但是楊震提出的由總指揮擔任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的要求,卻被zhōng yāng否決了。zhōng yāng電告楊震,在對敵鬥爭形勢嚴峻的情況之下,他這個軍事主官兼任黨委第一書記的決定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

  這樣才能保證他這個軍區司令員在整個東北對敵鬥爭形勢嚴峻的情況之下,在軍事上的一些決策不會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幹擾。zhōng yāng除了否決了他的部分要求之外,還再三強調,整個東北地區的軍事鬥爭他要負主要責任。

  而且zhōng yāng在複電上明確的告訴他,他在東北局的這個書記處書記的職務,就是負責軍事鬥爭的。他作為東北局書記處書記、吉東軍區黨委第一書記、司令員要保證整個東北局的軍事鬥爭一切按照zhōng yāng要求與指示去做。

  必要時他可以先斬後奏,不必事事請示zhōng yāng,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自行作出決定。要保證整個東北的鬥爭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要保證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

  看著這封電報,楊震知道自己就是zhōng yāng在目前無法對整個東北抗戰班子做出大的調整之前,自己就是zhōng yāng安插在東北的一顆釘子。自己在留蘇人員、朝鮮籍幹部占據了極大比例的東北黨政軍中,起到一個製衡的作用,以保證東北黨與軍隊一切服從已經失去聯係數年的zhōng yāng領導,而不是服從某些個人的所謂領導。

  否則按照現在全國各大區的部隊中,幾乎都是分局第一書記或是軍隊政委兼任第一書記的情況之下,為什麽抗聯的安排與眾不同。一、三兩路軍倒也罷了,都是省委第一書記兼部隊黨委第一書記。隻有眼前最兵強馬壯的吉東軍區卻是擔任省委第二書記的司令員擔任第一書記。

  對zhōng yāng這些安排的真實意圖,也許下麵部隊的團長、政委不明白,也許一三路軍的首長不明白。但楊震卻是心裏明鏡的,隻是不能說破而已。他清楚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與zhōng yāng的想法。他明白這是zhōng yāng借助自己的手開始逐步清洗那個人在東北抗聯中的影響。

  畢竟東北與zhōng yāng失去直接聯係已經數年,那個人在莫斯科工作的時候,一向以zhōng yāng自居。他與江北的所謂共產國際對抗聯的影響遠比現在才有重新接觸上的zhōng yāng要密切多。對抗聯的影響也大的多。

  他在紅軍中的影響,早就已經隨著五次反圍剿的失利,紅軍主力被迫進行長征,在遵義會議後已經消失餘燼。但他對抗聯的影響去遠不是關內可以相比的。畢竟在調回國工作前,他一直以zhōng yāng的身份對抗聯下指示。

  這個人在抗聯中的影響必須消除,這是zhōng yāng私下已經達成的共識。否則按照這個人一貫以江北與共產國際的指示大於zhōng yāng,一切以服從共產國際也就是江北指示的做派弄不好整個抗聯部隊會被他整體的斷送掉。而此時出現的楊震,正是一個絕好的人選。

  說實在的zhōng yāng在聽取了季青的匯報後,對其回國後,將抗聯與zhōng yāng的關係有意的切斷,將其移交給共產國際,已經是很不滿意。對其在任期間作出的那些不顧現實的指示,也是怨氣多多。對於三、六兩個軍過江部隊被扣押、移交給xīn jiāng,而不聞不問,更是憤怒到了極點。所以zhōng yāng對其在抗聯的影響力采取逐步調整、削減的手段也就不足為怪了。

  楊震腦海之中胡思亂想,而顯得微微有些走神。一邊宣布zhōng yāng決定的總指揮卻不知道楊震此時心中有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隻是笑了笑道:“我這個第一政委隻是兼職,今後在軍區的工作是務虛而不務實。和大家一起相處共事的這些年,得到大家很多的幫助。即與大家經過共同努力,創造了不小的輝煌,也曾經在rì偽軍的重兵圍剿之下遭遇過嚴重的挫折。”

  “我對自己這幾年的工作做了一個四六開,好的方麵還是占多數。不知道我這個自我評價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但有一點我可以自豪的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做到了問心無愧。如今我就要離開吉東軍區,到東北局工作了,以前的恩恩怨怨大家可否一笑了之?”

  “楊震同誌的表現大家也都看到了,軍事能力強,指揮大家打了不少的勝仗。不僅挽回了下江被動的局麵,還打下了這麽一大塊根據地。李延平同誌也是大家熟悉的老同誌了,原則xìng強,有極高的政治素養。所以對zhōng yāng作出的調整吉東軍區領導班子的方案我是讚成,並支持的。”

  “今後還希望大家能夠多支持他們的工作,就像當初二路軍成立到現在,大家支持我的工作一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服從他們的領導,配合他們的工作。”

  總指揮這些說的很有深意。幾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楊震一手帶出來,服從xìng絕對沒有問題。政委也都是跟隨二路軍總部一同到老黑頂子秘營的老政工幹部,又在楊震指揮下打了幾次大仗,也沒有問題。

  總指揮的這些話說與不說,對他們來說並未有什麽影響。總指揮這些話是對著原在抗聯便任五、七兩個軍長的現任一二兩個分區司令員說的。楊震這個真正加入抗聯二路軍的時間才不過大半年的十八集團軍的前連長,與他們的資曆相比較實在太淺。

  雖說他們之前的一個軍人數加在一起也就與關內十八集團軍主力部隊的一個團差不多,一個師的兵力與一個連差不多。要是單按照人數,楊震這個十八集團軍前連長與抗聯的師長也算是平級。

  不是有那句話嗎,叫做廟小菩薩大。部隊不多,但畢竟位置在那擺著那。兩個前軍長要服從一個前連長的指揮,這很難讓他們感覺到心裏平衡。自己在也許能壓製住他們,自己調走後,他多少有些擔心資曆尚淺的楊震和李延平壓製不住他們。

  實際上總指揮多少有些多慮了,挨了整整一個冬天凍餓,部隊幾乎損失過半的兩個前軍長,現在總算穩定了下來,還有了穩定的補給來源,那裏還能生出離心的傾向?除非他們還想回深山老林中重新過那種饑寒交迫的rì子。

  況且以前因為實力不足被rì偽軍追著打,現在找了這麽一個大的靠山,不用在過以前那種提心吊膽的rì子,有了大部隊可以配合作戰,就是想讓他們走,恐怕他們都不會走。自尊心是必須的,但那也得建立在活著的基礎上。

  再說兩個人就算不服氣,但也得掂對、掂對不服從命令的後果。先不說補給都控製在楊震手中,就是身邊的幹部也都被換了一個遍,他們要是有什麽不好的舉動,別說部隊會不會跟他們走,恐怕他們的政委會先把他們抓起來。

  現在部隊的政工幹部的權限可不是像以前了,隻是軍事主官的政工副手。權力大的很,雖然在戰場上沒有最終決定權,但rì常對部隊的管理權卻是歸政委說了算。所有的幹部提拔、任用,都要政委點頭才可以。部隊的任何調動,沒有政委的簽字,根本就調不動。

  更何況他們本身就與那些收編山林對組建的,一切都是軍事主官說了算,政工幹部大多都隻是一個擺設的幾個軍不一樣。他們都是抗聯二路軍的核心部隊,地地道道的**。組織原則還是有的,他們也是懂得的。所以就算在不滿,他們也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

  大家都是軍人,而且這時候的會議沒有後世時候的拖遝,更沒有後世的三公消費,大吃大喝後再發上一些紀念品的習慣。會議開的很簡短,並不長。在宣布了zhōng yāng關於東北工作的調整,新成立的東北局三位書記幾位常委與大家見見麵後,便散了會。

  作為zhōng yāng代表團的團長,本身就可以說寡言少語,極少有長篇大論時候的林總一言未發,隻是在靜靜的觀察下麵的所有幹部。所有的zhōng yāng決定都是新任東北局第一書記總指揮宣布的。

  散會後,幾個軍分區的司令、政委,與幾個團長、政委沒有耽擱,紛紛騎馬返回各自的駐地。近rì隔江與他們對峙的rì軍動作稍微有些頻繁,他們不敢離開太久。形勢緊張,楊震自然也不會留人。

  而一路軍的幹部也趕著回到自己部隊。雖然他們的部隊此時就駐紮在興山要塞外圍,但因為現在部隊正在換裝,他們同樣不敢離開太久。楊震答應的全套rì式裝備,在他們一到興山要塞,就在第一時間運到。現在正是換裝的關鍵時刻,他們不敢耽擱。

  楊震在裝備運到後就說過,換裝、整訓完畢,一路軍的部隊要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裝備全部收回。什麽時候通過了,再行重新發放。楊震的話讓他們明白,這些裝備不是白給的,是要拿戰鬥力來換的。

  不管他們對楊震的這種手都伸到了一路軍的做法滿不滿意,但他們的總司令與總政委卻是對楊震的做法很支持。在告狀無門的情況之下,他們也隻能打點起jīng神,按照楊震的要求對部隊進行嚴格的整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