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4      字數:6137
  見到幾個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著自己,楊震便有些撓頭該怎麽去解釋。自己總不能說今年九月份,歐洲會爆發一場世界級別的大戰。德軍那個後來幾乎橫掃了歐洲的裝甲雄師在波蘭的表現,震驚了幾乎全世界。

  正是通過這場戰役,讓全世界都真正認識坦克這種終於成熟起來的攻擊力異常強大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對於北麵的那位西部地勢平坦,極為適合大規模運用坦克戰術老大哥來說,德軍的坦克,這是一個極為致命的威脅。而那位老大哥出於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想法,會大力生產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還有自己該怎麽說,對麵的那位老大哥在今年的冬季,為了所謂的安全理由去強搶自己鄰居的土地,結果被人家揍的鼻青臉腫不說,步兵還在對手大量裝備的衝鋒槍之下,死傷慘重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了衝鋒槍的威力,開始大量的設計,生產這種武器?

  據楊震自己了解,在波蘭戰役結束之後,這位老大哥幾乎瘋了一樣的擴充坦克部隊以{ 及反坦克部隊。所有生產的火炮,除了火力壓製之外,還要有反坦克的功能。

  自己這種雖然對原材料要求有些苛刻,但並非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自己雖然無法生產,但對於人家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最關鍵是工藝簡單,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大量生產的武器怎麽看也比他們生產的那些笨重的反坦克槍要強的多。

  雖然他們自己肅反殺掉了大批優秀的指揮人才,但楊震相信對方總歸還是有識貨的人的。這種武器對於對方來說終歸還是有市場的。

  至於AK四十七步槍那就更簡單了,這種極為複合老大哥胃口的武器,在那場規模不大,卻使得老大哥幾乎成了全世界笑料的戰爭之後,應該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對於已經生產了數十年的莫辛納幹步槍來說,這種自動步槍的生產線並不需要大規模的改動。

  同樣適用七點六二毫米步槍彈,隻是長度不同的彈藥生產線也不需要大規模的改動便可快速的形成產量。分別已經有了步槍、手槍兩種不同七點六二毫米子彈生產線的老大哥,想必不會介意在增加一種的。隻要這種武器對他們適用,也是他們急需的。

  最關鍵的是這種武器工藝簡單,容易掌握。總比他們那種飽受爭議的SVT四零半自動步槍要簡單的。很適用於現在蘇軍的素質,以及訓練水平。後世這種步槍剛一完成投產,便以最快的速度將剛剛裝備不長時間,同樣xìng能極為優異的SKS半自動步槍換裝,就是一種表現。

  現在的蘇軍對武器的掌握程度,以及訓練水平,總該還不如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後世阿富汗的那些恐怖分子吧。隻是這些理由,楊震確實無法說出口來。

  琢磨了一下想法之後,楊震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笑了笑反問幾個人道:“你們覺得這兩種武器怎麽樣?與我們現在使用的三八式步槍、捷克式步槍,以及其他各個國家的步槍相比,有什麽優缺點嗎?”

  對於楊震的反問,幾個人沉思了一下。最後還是由全程參與了這種武器試製總指揮先回答道:“這種你口中的自動步槍,雖然shè程與我們眼下使用的步槍相比,有些近。但shè速快,火力猛。其火力的強度,不亞於一支輕機槍。單純從shè速來看,我看隻需要兩支,在近距離甚至足以壓製rì軍九二式重機槍。”

  “而這種武器使用的是短步槍彈,雖然連續shè擊的時候,後坐力不算小。但與現在使用的各種步槍、輕機槍來說,尤其是輕機槍相比,還算可以接受的。其遠距離連發的jīng度雖然有些差強人意,但點shè的jīng度還是不錯的。”

  “這種武器雖然對原材料有一定特殊需求,但是實際生產卻很簡單,很容易製造。而且極為容易為士兵掌握,很適合我們國家這種文盲占據大多數的士兵實際接受能力。”

  “至於這個反坦克火箭筒,雖說同樣對原材料有一些特殊要求。但同樣生產工藝也並不複雜。隻要解決了原材料,還是很容易製造的。我們雖然生產不出來,但在工業發達的國家卻是不成問題。”

  “我感覺這種武器不單單可以作為打擊坦克等裝甲武器,還可以對敵工事進行打擊。這東西,雖然威力上還不能與火炮相比,但在重量之上應該比直shè火炮輕多了。一個士兵就可以進行cāo作。”

  “楊副總指揮,你設計的這兩種武器,若是能大規模投產,可謂是劃時代的武器。隻可惜我們現在沒有這個條件。”

  對於總指揮的惋惜,楊震擺了擺手道:“這沒有什麽,畢竟我們的條件在那裏擺著那。不過反坦克火箭筒生產不出來也就罷了,但自動步槍雖然不能大規模的生產,但要想辦法改進一下工藝,做到可以小批量生產,至少要給偵察營換裝上。告訴那幾個工人師傅,他們隻要能將使用壽命弄到一萬發,我就給他們記頭功。”

  “不過就不要去使用九二式重機槍的槍管了。我們不是還有一些槍鋼庫存嗎?就用這些庫存生產。雖然壽命短了一些,但總比沒有要強的多。至於生產衝鋒槍所需的槍鋼,那些工人不是說了嗎,用鋼軌鋼就是了。”

  對於AK四十七這種武器無法生產,楊震倒沒有太意外。一種武器的shè速越高,所需要的鋼材質量要求也就越高。自己手頭除了rì本製造的本身xìng能就不太理想的槍鋼之外,就是鋼軌使用的高錳鋼,這兩種鋼材都不太適合製造shè速過大的武器。

  要知道,即便rì軍之中shè速最高的九二式重機槍,這種理論上應該是大shè速的武器,在實戰之中通常也就是每分鍾二百五十發的shè速。shè速要是再高一些,也堅持不了多少時間槍管就受會變型。

  蘇聯原產的AK四十七使用的鎳鉻合金鋼,這種鋼材建國之後尚且無法大量生產。國產仿製的改用自行生產的稀土鋼的五六式衝鋒槍,發shè幾千發子彈槍管就變型了,根本就達不到設計的萬發使用壽命。與蘇聯原產的沒有辦法相比。

  自己手頭的都是rì本製造的槍鋼,本身因為資源的問題,就遠遠不如蘇聯的鋼材質量好。用這種生產出的槍管,要是能達到AK四十七步槍使用的槍管質量,那就真的是見鬼了。別說達到蘇聯原產的AK四十七步槍質量,就是國產五六式的質量,楊震就知足了。畢竟論資源來說,還沒有那個國家能與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相比。

  不過對於槍管質量的要求,楊震也沒有太過於嚴格。因為這種槍自己本身也沒有大規模的裝備的打算。因為他知道自己養不起。隻是認為少量生產,裝備作為特種部隊的偵察營使用,還是可以的。

  況且,在槍支本身設計采用的七點六二毫米中間型槍彈沒有,隻能使用改造的rì製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代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對武器的使用,也會帶來影響。所以楊震壓根就沒有打算大量生產。在楊震心中,等真正有條件了,要大規模換裝的是後世的八一式自動步槍,而不是AK四十七。

  說到這裏,楊震才發現自己居然跑題了。自己應該是想法解釋為什麽這兩種武器自己不是給自己設計的,而是用來向北麵那個鄰居交換物資。

  想了想,楊震道:“我之所以要設計出這兩種武器,主要是因為這兩種武器雖然不適合我們現在使用,但對於蘇聯人來說,卻是很適合。要知道,對於蘇聯人來說,他們更重視的是火力的密集度而不是jīng確度。”

  “當然,他們的莫辛納幹式步槍的jīng度也是極佳的,並不比一貫講究jīng確shè擊的三八式差。但是對於一場戰鬥來說,決定勝負的不單單是步槍的shè擊jīng度。在單位時間火力的投放程度,是一個取勝的重要方麵。”

  “實際上除了我們與rì本人進行的這場低水平的戰爭之外,任何發達國家都不會再有這種單純的地麵戰為主,甚至步兵武器主導的戰爭。而是空地一體化,以有大量空中掩護的裝甲兵為主要突擊力量,以單位火力投放的密集度為取勝的一個標準。”

  “實際上目前各國裝備的手動步槍的shè程遠近,對於現在的戰鬥來說已經起不到決定xìng了。除了少量的狙擊步槍之外,就算你的步兵培養的再jīng銳,單兵的shè擊準確度再高,但大多數情況之下,目視的直線shè擊距離也不會超過三百米。也就是說,現在我們使用的步槍彈的威力有些過剩了。”

  “現代戰爭與過去不同,對資源與人力的消耗絕對是巨大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一個步槍手要達到jīng確shè擊,需要長時間的培訓。但是他所使用的步槍雖然標尺shè程有幾千米,但他卻隻能看清楚幾百米的距離。而在戰時,又不可能有時間去耐心的培養這些士兵。”

  “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一是步槍手的培訓是一個漫長的時間,而戰時又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來對新兵進行培訓。這個新兵之前可能是農夫、可能是學生、可能是工人,他可能會幹的很多,但是卻是沒有用過槍,對於槍支的使用更是一竅不通。”

  “而原來裝備的步槍雖然shè程遠,但是shè速慢,熟練使用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在戰時,步槍的實際需要的shè程又沒有那麽遠,也根本達不到那麽遠。這怎麽辦?我設計的這種步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剛剛也說過,現代戰爭更強調的是火力的密集度。衝鋒槍的shè程太近,而全裝藥的步槍後坐力過大,一旦采取自動shè擊方式,在全自動shè擊時無法有效的控製槍枝的跳動和後座力的撞擊。若是像輕機槍一樣加重槍管以及采取兩腳架,又過於笨重了,無法作為步兵大量使用的武器。”

  “我shè擊這種步槍在三百米之內,jīng度還是可以。而且使用簡單,並不需要多長的時間就可以學會使用。他的火力密集,在三百米之內,完全可以壓製到對方十幾支手動步槍。。至於三百米之外,不是還用輕重機槍嗎?”

  “小鬼子摳門,因為補給方麵,以及戰術思想方麵過於落後的問題,而過於講究shè擊的jīng確度以及節約彈藥。但別的國家可沒有那麽多的講究,都在想方設法提高武器的shè速。尤其是資源非常豐富的老大哥,他們的生產能力是恐怖的,完全可以滿足對這種武器的消耗。我想這款步槍對於老大哥來說會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相對於這種自動步槍來說,反坦克火箭筒更是適合老大哥現在麵臨的軍事威脅。蘇聯老大哥麵對的不是我們所麵對的隻裝備了少數薄皮大餡的坦克,便可以在中國大地上橫衝直撞的rì軍。而是工業發達遠遠超過他們,可以製造出大量先進坦克的德國以及英法等傳統強國。”

  “現在的國際形勢變化劇烈。德國在去年已經吞並了捷克。現在的兵鋒直指東歐一些國家,可以說世界大戰現在已經處於一觸即發的邊緣。麵對這種動蕩的國際變化,我們的這個所謂老大哥並不是傻子,他們會為參戰做好一切的準備。”

  “十月革命後的外國幹涉表明,蘇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無疑是西方的眼中釘。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沒有一個朋友,隻要是歐美的發達國家都有可能是他們的敵人。”’

  “無論是對英法,還是正在急劇擴張的德國,甚至還有我們目前的對手rì本,都裝備有大量的坦克。這就意味著老大哥在增加自己坦克數量的同時,還要尋求各種的反坦克武器。”

  “說實在的,我設計的這種反坦克火箭筒雖然對原材料要求比較高,但生產工藝並不是很複雜。雖說有些苛刻,但對於蘇聯老大哥來說,卻是很實用。你們想想,一旦他們與德國或是英法開戰,麵對數千輛坦克時,每個士兵都裝備上這種製造簡單,易於cāo作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會給他們對手的坦克帶來什麽威脅?”

  “蘇軍的單兵素質說實在的,並未比我們好到那裏去,很多士兵都是文盲或是半文盲。這就要求其裝備的武器首先是cāo作簡單,易於保養。與裝備上的問題相比,在戰術上他們除了火海戰術之外,更多采用的是人海戰術。在戰鬥之中可以排出十二三條散兵線。”

  “這種戰術固然會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心理以及戰術上的壓力,但是對武器的損失也是同樣巨大的。這種戰術不僅僅是要求部隊的人數,更加要求其使用的武器工藝簡單,可以快速的大量生產。”

  “所以我認為,在現實的壓力麵前,老大哥對於我們這兩種武器,一定會接受。不過,時間上還需要在等等。現在暫時還不到時候。對於新鮮事物的認識,總是需要一個過程。”

  “至於我為什麽專門為蘇聯人設計這兩種武器,原因很簡單,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需要一個穩固的,可以安置傷員的後方基地。我們需要醫藥、製造武器的原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物資。在一切外援斷絕,而自己又沒有能力生產的情況之下,我們隻能用東西去與他們,我們唯一一個近鄰交換。”

  “除了一些rì軍的情報,我們能用來交換的,隻有我根據他們將來的需要設計的幾種武器。我可以保證,等到了適當的時候,這兩種武器他們一定會需要的。”

  楊震很是大言不慚,一口一個我設計的,老大哥,根據他們的需要,很是有些不要臉。什麽叫一定會需要的,這兩種武器本來就是人家設計生產的好不好?他大手一伸直接剽竊過來,非但沒有臉紅的感覺,倒是給人一種蠻自豪的感覺。要是被後人看到了,絕對會大罵他一句做人怎麽可以這麽無恥。

  在大言不慚的講完自己剽竊這些武器的用途之後,楊震又道:“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就像國際歌中說的那樣,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一切隻能靠我們自己。別看我們的黨與蘇聯黨在一個信仰之下,但是人家也沒有義務要支援我們。”

  “我們現在與zhōng yāng完全斷絕了聯係,在國民zhèng fǔ部隊的編製之中更是連一個番號都沒有。人家憑什麽要因為我們去得罪一個發達的強國?對於蘇聯老大哥來說,他們太現實了,在任何時候,自己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所謂的國際義務,隻不過是他們為了爭取對自己更多利益的一個口號而已。”

  “在如今歐洲形勢動蕩的情況之下,他們更不會冒著兩麵作戰的危險去得罪rì本人,來給我們提供大規模的援助。但這種援助對於我們來說,很多的時候是必須的。我們該怎麽做,才能去獲取必要的外界援助?”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等價交換。一,我們用我們的實力去說明,將小鬼子打的不敢北犯,讓蘇聯老大哥知道支援我們就是穩定他的亞洲防線。二就是拿一些可以用來交換的物資以及情報去交換所需的物資。”

  “過去七軍不就是用情報換取蘇聯老大哥的少量支援嗎?我們不僅要用情報,還要用對他們有價值的武器,以及一些物資,甚至黃金,去購買,去交換。”

  “僅僅在小興安嶺地區,就有數個規模不算小的金礦。與其讓小鬼子拿著在中國的土地上掠奪的黃金去購買鋼鐵、石油,反過來屠殺中國人,還不如我們用來與蘇聯老大哥購買一些必要的物資、器材。”

  “有了這些可以交換的東西,我們不用再去卑躬屈膝的去請求援助,而是完全可以平等的去交換,去購買。當然,完全平等是不太可能。畢竟我們的環境決定我們暫時還處於劣勢。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平等最多隻是說說而已。”

  “但至少我們可以不用徹底的喪失我們的尊嚴。不用再動用渾身的解數,去祈求那麽一點點可憐的援助。為了區區可憐的幾萬發子彈,一點可憐的醫藥。甚至幾百斤糧食,幾百件棉衣,去付出戰士的鮮血與生命。”

  “這也是我為什麽知道這些武器並不適合我們現在大量的裝備,還要設計、甚至想法先生產出一部分來的原因。有了談判的籌碼,我們才有可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沒有了籌碼,我們就隻能任人宰割。”

  說到這裏,楊震歎息一聲道:“總指揮,生產這種自動步槍所需要的合金鋼材種類,我已經標了出來。還有那種反坦克火箭筒的詳細資料,現在都在您那裏,您一定要保管好。您jīng通俄語,先把這些資料翻譯好。現在暫時不要動,等用的時候,我會告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