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4      字數:4650
  自進駐rì軍這個秘密倉庫開始,楊震忙的幾乎是腳不沾地。夜裏別人都休息了,作戰室或是他與郭炳勳臥室內的燈經常是一亮便是一夜。

  翻譯rì軍陸軍士官學校的教材,針對當天訓練之中出現的問題,修改訓練計劃,研究後續作戰方案,以及擬定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預案,很多的時候都是一夜無眠。

  沒有辦法,處於四麵強敵環視之下,又正處於草創期間的部隊需要麵對的事情太多。白天還要帶領部隊訓練,調整防禦部署以及工事。很多事情隻能是等夜間給教導隊以及連排職軍官上完課之後,才能靜下心來研究。

  一個月下了,別人在充足的夥食補充以及大量的體能訓練之下,是更加的壯實了。他和郭炳勳卻累成瘦的幾乎是一陣風就能吹走。

  看著眼睛熬的通紅的楊震與郭炳勳二人,總指揮有些心疼的道:“你們這麽熬怎麽行,你們都成什麽樣子了?來rì方長,一天吃不了一個胖子。事情總是要一點點來,急是急不* 得的。”

  “這整rì整夜的不休息,你們要是累垮了,部隊怎麽辦?張婷與我匯報過,你們兩個每天平均休息時間不超過三個小時。經常連續幾天隻睡一兩個小時,甚至一夜不睡,吃的也少。總是這麽下去,那怎麽行?”

  盡管也感覺到身心的疲憊,但對於總指揮的勸解,正擬定工兵訓練計劃的楊震聞言,搖了搖頭道:“總指揮,我們也想休息,也累,也不是鐵打的。但時間不等人那?”

  “眼看就要到rì軍運輸給養的時候了。一旦rì軍的給養車到達,我們的身份很難再隱瞞下去了。到時候,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惡戰。部隊新兵幾乎占據了九成,戰鬥力下滑的如此厲害。不抓緊時間,等鬼子反應過來,等待我們將會是什麽?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盡管這裏有相對完備的防禦工事,但那是應付火力貧弱,缺少攻堅手段抗聯的。對於飛機、重炮齊全,特別是不缺乏大口徑直瞄火炮的rì軍來說,這裏的防禦手段還是顯得太單一,也太單薄。”

  “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未經訓練的部隊去與rì軍硬拚。總指揮,我們那不是戰鬥,而是讓他們送死,是在犯罪。一個月的時間,說實在的實在不充足。僅僅讓這些新兵完全融入部隊,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完成最基礎的訓練,就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但對於我們來說現在卻是最缺乏的便是時間。更何況這還是針對那些軍官體係齊全的部隊來說的。對於連基層軍官都不足的我們來說,需要更多的時間。但眼下的局勢您也知道,一旦我們暴露,就相當於捅了馬蜂窩了。”

  “僅僅下江地區就駐紮了鬼子的兩個師團的兵力。一旦暴露,這兩個師團全線壓上,我們能否抗的住,就看這些天訓練的結果的。總指揮,您說我們兩個不拚命能行嗎?”

  對於楊震的話,總指揮沉默了。對於下江的局勢,這些天一直在協助楊震訓練教導隊以及給軍官上課的總指揮心中更是清楚。在二路軍主力大部分潰散、失敗後,二路軍僅剩的建製還算完整的七軍,一直沒有能找到。實際上任何人心中都清楚,即便能找到他們,按照他們現在剩餘的這一二百人,也失去了策應作戰的能力。

  而三路軍在主力西征之後,留在下江地區的部隊同樣失去了聯係不說,同樣即便找到也因為實力所限,而無法策應作戰。至於留在吉東地區的二軍,自東出以來便一直未能尋到蹤影。現在這支部隊可以說麵臨著孤軍作戰的境地。

  rì軍不算在牡丹江地區駐紮的重兵集團,僅僅在與自己近在咫尺的佳木斯地區就有一個第四師團。盡管與這個第四師團打過交道,對其也算是熟悉,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如何。但在敦化地區,隻是一個大隊的兵力而已。而在距離自己近在咫尺的佳木斯則整整有一個師團的兵力。若是一旦打起來,這結果還很難說。

  對於楊震與郭炳勳這種拚了命似的工作態度,總指揮盡管也知道是危局之下無奈的選擇,但總指揮卻真的很為他們擔心。這種一天二十餘小時,近似於熬心血的工作強度,常人則很難能撐下來。

  看到總指揮沉默了下來,楊震笑笑道:“總指揮,你放心吧,我還能堅持的住。實在不行的時候,我會與參謀長換著輪番休息一會的。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我們還是清楚的。您放心吧,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對於楊震的堅持,總指揮微微歎了一口氣道:“若是二路軍主力尚在,三路軍主力還留在下江地區作戰,有了他們的相互策應,你也就不用這麽辛苦了。”

  “我不管你怎麽說,但有一條你要記住,你是這支部隊的最高軍事主官,你必須照顧好自己。凡是需要為部隊多考慮、考慮。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身體在內,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了。”最後一句話,總指揮說的很重。

  對於總指揮的話,楊震微微點了點頭,卻沒有再說話。眼睛隻是望著窗外的遠方附近已經冒出點點綠sè的森林,沉默良久才道:“希望上天能夠多給我們爭取一點時間,那怕隻有半個月,甚至是七天也好。”

  對於楊震來說,累到是一方麵,關鍵是情報的空缺讓他始終有種不安的感覺。隻有那部繳獲的原來rì軍守備隊與rì軍總部以及佳木斯rì軍聯絡電台能提供的消失實在是有限。

  因為楊震在繳獲的rì軍資料中看到,這裏的rì軍除了匯報這裏的情況,以及領受上級的命令之外,其餘的事情一律不許多問。也就是說這裏的rì軍幾乎是與外界隔絕的。

  盡管為了彌補情報上的不足,楊震在經過二十多天加強訓練之後,將偵察營輪番派出去進行偵察,但收集回來的情報卻是極為有限。戰場上的戰術偵察與戰略偵察以及敵情的獲取,還是差別極大的。

  去年rì軍對下江開展大規模圍剿的同時,對下江地區的地下黨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在叛徒的出賣之下,除了少數身份未暴露者之外,下江地區的十餘個縣委以及佳木斯市委地下黨組織被破壞餘燼。

  三百餘地下黨員、幹部被捕、被殺。整個下江地區的地下黨組織已經徹底癱瘓。總指揮幾次派人去佳木斯、富錦、同江、蘿北等地尋找地下黨組織,卻都是徒勞無功而返。

  無法深入到rì軍內部,獲得情報來源的手段過於單一,使得情報工作總是落在後邊。嚴重的拖延了楊震對敵情的判斷。這也是他心中不安的來源。

  唯一能讓楊震感覺到欣慰的是,他尋找軍工工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楊震更沒有想到,他想尋找的人現在居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在這裏解救的勞工中。

  這十幾個勞工原是沈陽兵工廠的工人,後在一名黨員工人的帶領下投奔了抗聯,與抗聯抽調出的部分幹部、戰士一起組建了十一軍的兵工廠。

  去年年底,在大雪封山之前,為了摧毀抗聯各部之中唯一的兵工廠,rì偽軍調集三千多兵力,對兵工廠所在的樺南、集賢交界的七星砬子地區展開大掃蕩。

  在十一軍主力隨三路軍西征,軍長年初入蘇後便失去蹤跡,一直未歸。留守部隊又在蘿北被rì偽軍重兵合圍之下全部犧牲後,已經失去一切援軍的情況之下,被合圍的兵力隻有五十多人的兵工廠jǐng衛部隊與工人並沒有屈服,利用險要地形頑強抗擊rì偽軍的進攻。

  rì偽軍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之下,悍然施放毒氣,使得jǐng衛部隊與工人除了在戰鬥之中犧牲的之外,全部中毒昏迷被俘。兵工廠的設備雖然已經事先掩埋,但廠址卻被徹底的破壞。

  這些技術工人之所以存活下來,沒有像jǐng衛部隊幹部、戰士那樣被俘後被立即屠殺,是因為他們都是技術工人。而rì軍修建這個工事,在無法使用通常作為技術工人的朝鮮人的情況之下,留下了一條命,被送到這裏作為技術工人,嚴密監視使用。

  有了幾名工人作為骨幹,又有了現成的機械設備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與半成品,楊震的兵工廠很快便運轉了起來。不過楊震並未將兵工廠放在這個rì軍秘密倉庫。而是將所有設備以及半成品都其轉移到了青黑山的原始森林之中。

  小興安嶺的山地雖然不似南方喀斯特地貌山地中山洞眾多,但作為山區,總歸還是有大量的山洞。經過整整三天的親自苦心勘察,楊震在青黑山摩天嶺附近親自選定了一處新廠址。

  那裏群山環抱,地勢險要,到處都是懸崖峭壁,與外界僅有一條狹窄的,便是連馬車都無法通行。而且到處都是原始密林,植被茂密,隱蔽xìng極佳。

  在選定了新廠址之後,楊震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機械設備拆散之後與rì軍倉庫之中的半成品、原材料秘密運至那裏。為了滿足兵工廠的電力需要,楊震甚至將rì軍倉庫之中兩台小型發電機與一台手搖發電機也運輸到那裏。甚至將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汽油中一半都運了過去。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將兵工廠建立起來,楊震不惜中斷了工兵團的訓練,專門抽調了一批老骨幹專門協助建立兵工廠。好在那裏的原始森裏提供了足夠多,也足夠大的木材。本身又有一個大型的天然山洞。隻用了半個月便可以投入運行。

  為了保衛這個兵工廠的安全,楊震除了抽調最有戰鬥力的兩個連作為專門jǐng衛部隊之外,還從rì軍倉庫之中挑選了一部最好的十五瓦電台與最好的一個報務員。

  在轉移兵工設備的同時,倉庫之中的物資也陸續開始轉移。裝備、彈藥、被服、醫藥、糧食,除了留下部分備用之外,全部分散到小興安嶺的原始密林之中。所有物資的轉移行動,都是在夜間進行。

  運輸部隊也是經過jīng挑細選的,動用的都是老黑頂子秘營訓練出來的老骨幹,新兵一律不用,做到了嚴格的保密。

  儲備物資的秘密地點以及兵工廠的具體地點,隻有楊震與總指揮、李延平、郭炳勳等有限的幾個人清楚。別說一般的幹部、戰士,便是幾個團長都不清楚。那張標有具體位置的地圖,楊震一直隨身攜帶。

  為了保護好這些物資不出現差錯,不因為保管不善而損失,尤其是彈藥、糧食和被服等怕受cháo的物資,楊震幾乎用光了這個rì軍倉庫之中的油布。

  同時在不可能留下部隊保護的情況之下,為了避免被現在還很多的野生動物破壞,這些物資儲備地還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修繕。最起碼一個鼠害就需要進行嚴格的防範。

  轉移這些物資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是極難。既要做到嚴格保密,又要做好預備物資儲備地點的修繕工作,以免出現非戰鬥損失,又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這個工作難度可謂不小。

  好在楊震進占這裏之時,這個rì軍戰備倉庫還沒有最後完工,各種物資與工具還是很充足的。在楊震大量動用繳獲的rì軍軍車協助運輸的情況之下,經過十幾晝夜的努力,這些工作還是搶在了月底之前完成。

  當然像rì軍這種大規模的修建倉庫是不可能的,楊震沒有那麽的勞動力,也沒有那麽多的鋼筋混凝土。最關鍵的是沒有那麽的時間。隻能在現有條件之下,盡可能的做好防護措施。

  看著搬空了一多半的倉庫,郭炳勳對楊震道:“司令員,隻要這些物資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今後就有了與rì軍硬碰硬的底氣了。不說別的,就這些糧食與被服,就可以保證我們在冬季不挨凍、不挨餓。”

  對於郭炳勳的感慨,楊震微微點了點頭道:“在這人煙稀少、冬季氣候惡劣的北滿,我們的敵人不單單是rì偽軍。更多的時候,我們還要與老天爺鬥。”

  “在這裏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對我們的威脅,甚至比rì偽軍還要大。饑餓與寒冷,可以說是我們,也是所有的抗rì武裝最大的敵人。”

  “去年冬天,抗聯的很多部隊不是被打垮的,是被凍垮、餓垮的。當初總指揮去老黑頂子秘營時的樣子你還記得嗎?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還穿著單衣那種感覺是什麽滋味?為了部隊今後的發展與生存下去,這些物資必要保管好,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

  郭炳勳點了點頭道:“是啊,這些物資可以說就是部隊的命根子。一旦有失,在這地廣人稀的北滿,想要在補充就相當的困難了。尤其在rì偽軍嚴密封鎖、控製之下。單單這數萬件冬裝,就很難解決。有了這些物資在手,我們大致可以說的上後顧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