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降軍
作者:江謹言      更新:2021-11-08 01:07      字數:2169
  儂歌穀外,戌時末。

  現在的時候不早了,已然入夜,如果是在以往,此時的此地早已該是漆黑的一片,但現在,這裏卻被大唐和吐蕃兩軍的火把映射地燈火通明,宛若白晝。

  吐蕃軍中,主帥祿東讚被護於正中,而方才領兵退回的噶爾薛難則跟在祿東讚的身後。

  “大帥,末將無能,未能擋住唐軍,還請大帥降罪。”噶爾薛難在祿東讚的麵前,低頭道。

  祿東讚緩緩搖了搖頭道:“這如何能怪得著你,身後的唐軍的唐皇親率的北衙禁軍,精銳中的精銳,這一戰不管是誰去,都是必敗的。”

  祿東讚的話有些無奈,但也是實情,李恪親率的北衙衛率,無論是戰力、兵甲還是士氣都在頂點,這樣的一支雄軍誰能有把握取勝?

  祿東讚對噶爾薛難問道:“現在我部還有多少人馬?”

  噶爾薛難如實回道:“不足三萬,其中大部還是大帥自象雄帶來的老卒,咱們已經被唐軍圍死了。”

  祿東讚聞言,深深地歎了口氣,道:“二十萬大軍隨我出邏些,本是意在破敵,可現在邏些尚在,唐軍尚在,我麾下大軍卻十隻存一,再無一戰之力了。”

  噶爾薛難見狀,安慰道:“此戰非大帥之罪,大帥何必攬於一身,若非君臣失和,將帥離心,大帥現在還在白畢澤固守,又怎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噶爾薛難跟隨祿東讚出生入死多年,他對祿東讚有著幾乎盲目的信心,哪怕這一戰到了這個地步,他仍然堅定地認為:這一戰的失敗不是祿東讚的緣故,而是因為吐蕃的內部不和,如果吐蕃軍能如蘇定方指揮唐軍一樣叫祿東讚如臂指使,這一戰祿東讚未必會輸。

  祿東讚看了眼身前的火把,又抬眼望著空中懸著的一輪皎月,頓了片刻,感歎道:“君臣失和如何?將帥離心又如何?就算上下一心也早晚難免如此處境。畢竟燭火之光,所映不過丈許,又怎同日月爭輝啊。”

  祿東讚的這一句話顯地悲觀了些,但確實也是祿東讚現在心裏的真實想法,吐蕃和大唐的國力相差不是一星半點,李恪和貢日貢讚的能力更是有著雲泥之別,李恪虎視眈眈地對吐蕃上了心,吐蕃敗亡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

  在祿東讚的眼中,祿東讚自己不過是一支火把,就算燃燒自己,燒地再亮,能映亮的地方也不過身周一丈之地,又如何比得過唐皇,如日月那般光澤天下。

  噶爾薛難是祿東讚的心腹,跟隨多年,他何曾見過祿東讚如此模樣,一時間竟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寬慰了。

  過了會兒,噶爾薛難隻是對祿東讚問道:“事已至此,軍中大部都已降唐保命,大帥以為該當如何?”

  噶爾薛難的話是在告訴祿東讚,現在吐蕃軍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經降唐活命了,自然是希望祿東讚也能如此,向唐軍投降,畢竟祿東讚有欽陵在,再加上李恪原本對他的賞識,他若是降了,非但能保住性命,甚至可以榮華富貴不失。

  但祿東讚卻沒把噶爾薛難的言下之意聽進去,祿東讚不假思索地回道:“事已至此,既戰不能勝,也不能失了我吐蕃兒郎的誌氣,我等自當殊死一戰。”

  祿東讚的話入耳,噶爾薛難頓時心中大急,他不畏死,但他不想祿東讚死,他看得出現在吐蕃朝堂的情況,他也覺著祿東讚為這樣的吐蕃朝廷戰死不值得,甚至有些傻。

  噶爾薛難想要勸祿東讚降唐,但他知道祿東讚的脾氣,又不知該如何開口,而就在噶爾薛難進退兩難的時候,對麵唐軍的方向有一個人緩緩走過來了。

  如果李恪想要全殲吐蕃殘部,隻要下令三軍齊攻便是,吐蕃絕無還手之力,現在李恪遣人來此,自然就是為了勸降了,而唐軍中能夠擔當勸降使節的也就非祿東讚之子欽陵莫屬。

  唐軍方向的來人正是欽陵,噶爾薛難看著唐軍中有人上前,待他看清來人是欽陵後,他大概能知道欽陵來此的目的。

  欽陵來了,自然是帶來了李恪勸降的意思,噶爾薛難心中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不等祿東讚開口,就下令軍中將士不準放箭,而是放行讓欽陵進來了。

  欽陵已經進來了,噶爾薛難下令放行,祿東讚自然也不會下令射殺,於是欽陵自唐軍陣前很順利地就來到了這裏,來到了祿東讚的跟前。

  “阿爹,沒想到時隔多年,我們會在這個地方相見。”

  欽陵站在祿東讚的跟前,看著眼前與自己記憶中相似但卻又蒼老了許多的祿東讚,心中原本想了許多的話,但一開口,卻隻有這麽一句。

  祿東讚聽著欽陵的話,看著近在眼前的次子,一時間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欽陵是祿東讚之子,但自打貞觀十三年,欽陵作為朗日林芝的隨婚使來了大唐,就不曾再回去過吐蕃,自然也不曾再見過祿東讚了,這一晃已是十年有餘。

  十餘年的時間,祿東讚蒼老了許多,而欽陵卻從一個男娃長成了一個氣宇軒昂的成年男子,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在了祿東讚的眼前,這叫祿東讚怎能不感歎。

  憑心而論,祿東讚諸子,最是聰慧,成就最高的就是欽陵,可偏偏又就是欽陵,走了一條和他全然不同的路,還走出了成就,見麵的一瞬間,祿東讚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沉默了一會兒,祿東讚才道:“兩軍陣前,刀劍無眼,你怎麽來了這裏?”

  雖然是父子多年初見,但欽陵也絲毫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欽陵道:“陛下說了,陛下對阿爹的承諾依然有效,此番兒來此正是奉陛下之命前來,邀阿爹入長安為官。”

  欽陵口中所言,雖然並未提及勸降之事,給祿東讚留足了顏麵,但言下之意就是勸祿東讚降唐,為李恪效力。

  敗軍之將,李恪尚能如此,也算是給足了祿東讚重視,祿東讚苦笑了一聲,道:“我已落入如此境地,想不到唐皇竟然看得起我。”

  欽陵聽祿東讚之言,也不知祿東讚的意思,但還是接著祿東讚的話道:“今歲之初,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唐儉去職,陛下有意以阿爹繼任,故特命兒來此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