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雜誌熱銷;技術該授權給誰
作者:田陌雲      更新:2020-12-26 12:06      字數:2677
  “很不錯哎。”

  “不愧是【雷霆集團】,跨行做什麽都成,這本雜誌的質量都能比得上一流雜誌了。”

  “才五塊錢啊……哎呀,上班來不及了,老板趕緊給我來一份。”

  “【電動輪椅】才1499元?是印錯了吧,少了一個零?”

  “雜誌上不是說了嘛,不計算研發費用,完全按照物料成本去賣,隻是做一些社會貢獻而已,怎麽可能賣一萬五?”

  “那豈不是虧死?”

  “是啊,聽說這些東西的研發費用都挺高的,你看這上麵也標注著,大部分技術結構都是自研。”

  “人家肯定不會虧本的,等到【電動輪椅】發售,社會影響會很大,到時候,【雷霆集團】有的是辦法把錢賺回來。”

  “就跟企業家做慈善一樣?博取美名?”

  “肯定不一樣呀,我估計,【雷霆集團】這一波起碼虧損幾千萬朝上,拿這麽多錢做慈善,一般的企業家可舍不得。”

  “反正甭管怎麽說,肯定是好事兒啊,市麵上那些電動輪椅,起碼得一萬多,有幾家買得起啊。”

  “看看什麽時候上市吧,真有雜誌上說的這麽好,我就給我爺爺買一個,老人家用起來也方便,不費力。”

  “賣的這麽便宜,質量真的行嗎?”

  “怎麽不行啊,你看人家旗下的【美格家電】、【小鬆鼠電器】,質量沒任何問題啊。”

  ……

  【雷霆雜誌】首刊,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可沒少下功夫。

  按照之前的約定,黎秋雅作為總編,每個月可以拿出十萬獎勵金,用來激勵雜誌社的記者、編輯。

  對於一個小小的雜誌社而言,十萬可不少。

  而為了拿下獎金,那些新加入進來的員工都相當積極,用盡各種辦法拿到各版塊的熱門頭條新聞。

  再加上全國各省各市的大量銷售渠道,從而使得【雷霆雜誌:首刊】賣的非常火爆,印刷了百萬份,輕輕鬆鬆就賣光了。

  不過——

  “一本雜誌賣5塊錢?而且不管是紙質還是內容,都是上上之選,成本肯定不低,賣這麽便宜圖啥呀?”

  有同行疑惑不解。

  按照他們的經驗,這個價格是根本不可能賺錢的,搞不好還要虧損。

  “難道是為了衝銷量?”

  有人疑惑,可轉念一想也不對。

  如果是為了刷銷量,首刊賣5元,那銷量是上去了,但以後的第二期、第三期雜誌該怎麽做?

  質量降低的太多,讀者肯定不樂意,可如果漲價的話,讀者同樣不會接受。

  【雷霆雜誌社】的總編黎秋雅,在傳媒業還是有些名氣的,不至於做出這麽糊塗的決策,那也就是說……這個價位仍舊有利可圖?

  同行們禁不住好奇,偷偷暗訪調查起來。

  然後——

  “我勒個草,他們居然有個印刷廠?雜誌運輸是搭了【美格家電】的順風車?”

  “那也就是說……印刷成本極低,運輸成本幾乎為零……一份雜誌起碼能節省兩三塊錢啊。”

  “可惜不清楚他們購買內容花了多少錢,如果花費不高的話,5塊錢一本的雜誌,賣上百萬份,盈利很可觀呀。”

  同行們嫉妒到眼紅。

  傳媒業,除了一流的頂級雜誌社、報社之外,基本上資產都不算太高,能有個幾百萬都是非常牛批了。

  而像是【雷霆雜誌社】這樣,剛創辦就有千萬資金,以及【雷霆集團】的資源扶持……直接碾壓了九成的同行。

  一出生就站在了金字塔頂尖,讓人沒法不嫉妒啊。

  但他們又無可奈何,人家背後有個“好爸爸”,他們可沒有,隻能靠自己。

  ……

  【雷霆集團】辦公室。

  “總銷量259萬份嗎?還不錯。”

  聽著黎秋雅的匯報,田陌雲默默計算了下。

  按照一份雜誌5元的價格,259萬份,營收1295萬,淨利潤嘛——大致能有十分之一,一百三十萬。

  “老板,需要將利潤上交給集團嗎?”

  黎秋雅詢問。

  【雷霆雜誌社】是【雷霆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按規定,子公司需要定期給集團上交部分利潤,以便於資金集中化管理。

  “不用。”

  田陌雲搖頭:“這麽點利潤有啥可上交的?隔壁三家子公司,隨便挑出來一個,一天都比雜誌社一個月賺得多。”

  黎秋雅:“……”

  這倒是事實,就是有點戳心。

  伴隨著天氣轉涼,【美格家電】和【小鬆鼠電器】的許多產品都賣的非常火爆,例如廚房電器、熱水器、洗衣機、電暖水袋,以及最近剛剛發售的【變頻空調】。

  由於這些電器產品的市場空前巨大,就連【酷樂玩具】的王思成都坐不住,找田陌雲索要授權,然後也披著馬甲上陣,賣起了家用電器。

  至於定位嘛,倒是跟【美格家電】有些重合,主打局部差異化,賣的也是相當紅火。

  12月,對【雷霆集團】來說,是一個豐收月,隨著旗下三大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產品銷售也越發的順利,這個月的營收,將遠超以往任何一個月,包括之前的“國慶豐收月”。

  “【雷霆雜誌社】做的不錯。”

  田陌雲沉吟片刻,說道:“雜誌社所有員工,全部額外發放1000元獎金,就說是老板高興,並且讓他們再接再厲。”

  “好的。”

  黎秋雅連忙在筆記本上記錄。

  田陌雲繼續說道:“另外,以後雜誌社全權交給你來處理,沒什麽大事的話,不必事事跟我匯報,像是每月營收統計表,隻需要讓手下員工送過來就行,不用親自跑一趟,我有空會看兩眼。”

  “……”

  黎秋雅默默點頭,心中無言。

  一個月百來萬的收入,擱傳媒業的話,還算不錯,許多一流雜誌社的月均淨收入也就兩三百萬,【雷霆雜誌】首刊就能賣這麽火爆,潛力十足。

  但——

  對於田陌雲這種咖位的“大人物”來說,這點利潤還真瞧不上。

  “對了,我現在遇到一個小難題,你幫我參考一下。”

  正當黎秋雅準備告辭時,田陌雲突然想到了什麽,隨口提了一句:“就在【電動輪椅】的技術成功後,旗下三家公司的老總都打來了電話,希望拿到研發中心的技術和授權,你覺得……我給誰比較合適?”

  “……”

  黎秋雅一怔,眨了眨眼,感覺遇到了求生欲終極考驗。

  【電動輪椅】這東西沒啥利潤可圖,這是眾所周知的。

  一個是定價方麵,注定了利潤微薄,另一個則是市場空缺,這東西的麵向市場不是常規市場,而是殘疾人,銷量不會太理想,按照田陌雲標注的配置成本去賣1499元,怕是要血虧。

  但——

  不能這麽想問題。

  【電動輪椅】的話題性很高,哪家品牌能拿到授權,就能趁機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這種潛在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更重要的是——

  【電動輪椅】上的技術,可以做成另一種產品……電動自行車。

  市麵上還沒有成熟的電動自行車技術,如果他們可以憑借【電動輪椅】上的自研技術做出來的話……利潤簡直可怕。

  王思成、張明達、雲盈盈都不是傻子,能不爭取嗎?

  “我……這個……”

  黎秋雅眨了眨眼,感覺得罪誰都不合適,靈光一閃,頓時想到了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