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昔日翠雲匡濟詩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4      字數:4307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所以呢?陛下是決定要放棄了麽?”張寒城緩緩開口道。

  錢弘佐陷入了沉默當中,他的目中盡是不甘之色:“朕……不想放棄,這江山應當是朕的,不該是慕容龍城的……朕想要自由,想要做真正的帝王……”

  張寒城實話實說道:“陛下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我的力量遠遠比不上慕容龍城乃是事實,陛下與我協作,確實存在了巨大的風險,我也曾經與陛下談論這一點,當時陛下更多的是破釜沉舟,如今卻已經動搖。”

  錢弘佐忍不住攥起了拳頭,低下頭,道:“朕心中有畏懼……”

  張寒城道:“誰的心裏都有害怕,我也是一樣,恐怕慕容龍城也有害怕,害怕是正常的,其實,如果陛下能夠好好的配合慕容龍城,主動甘居其下,有一日將這吳越國拱手送給慕容龍城,說不定還是能夠保全自身性命,不會有什麽危險。但現如今,陛下與我合作,便是在玩火,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萬劫不複。”

  錢弘佐抬起頭,看著張寒城,道:“你與朕說這些,明明就是在勸朕停止與你合作,為什麽?這不該是你說出的話,你有自己的目的,朕十分清楚,難道,朕選擇了退出,你會甘心麽?”

  張寒城道:“會覺得略覺得有些可惜,我雖然需要陛下的力量,與陛下合作,但是,這合作應該是自願的,我不想欺瞞陛下,令陛下除了與我合作,並無其他的路可選。看起來,現在陛下是有機會退出的。”

  錢弘佐深吸了口氣,麵容上頓時輕鬆了許多,擠出一絲笑容,道:“朕不會退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不會將自己的土地、子民、以及朕的朝堂拱手送給別人,哪怕朕的麵前是萬丈深淵,朕將會跌落下去,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你說的對,任何人都有恐懼,朕決定麵對恐懼。”

  張寒城道:“陛下確定了嗎?”

  “確定了。”錢弘佐道:“君無戲言,朕所說之語,便猶如大禹九鼎,重壓九州,絕無更改。”

  張寒城目中多了些敬佩之意,道:“我知道了。”

  錢弘佐繼續道:“可是,朕答應了慕容龍城叫朕的二哥出任宰相之位,令朕的弟弟去做福州禁軍統帥……”

  張寒城道:“陛下現如今羸弱,有些事情還是需要答應的,因為陛下如果與慕容龍城撕破臉麵,反倒容易招惹到慕容龍城。更何況,聽起來陛下其實也未必是虧了。”

  錢弘佐道:“為何?”

  張寒城道:“陛下的兄長原是福州禁軍統帥,而慕容龍城想要將他調走,首先,有可能是慕容龍城已經控製了他,所以,慕容龍城隻是讓一個心腹來掌控朝堂而已……但,其次,也有可能是慕容龍城無法與陛下的兄長達成合作,所以才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令福州禁軍的統帥出現空缺,能夠被慕容龍城所操控。”

  張寒城深吸了口氣,繼續道:“如果,福州禁軍早就在慕容龍城的掌控當中,那麽,換一個人做福州禁軍的統帥,對於慕容龍城來說並沒有影響,而朝堂勢力,本就多掌握在慕容龍城的手中,慕容龍城隻是恢複了他對朝堂的掌控而已,陛下與我,也隻是相當於做了些無用功而已,但還是間接令陛下達到了親政的目的。”

  錢弘佐頓時目光一閃,隻覺得張寒城所說的話語極有道理:“那,如果朕的二哥並未被慕容龍城控製呢?”

  張寒城繼續道:“那當然是一件好事,雖然我沒有親兄弟,但我卻十分相信兄弟之間的情誼,當然,我也不知道帝王家的兄弟之情,究竟是怎樣的,我覺得,或許陛下的兄長,其實可以成為陛下的助力……”

  錢弘佐眼中一亮:“朕也不太吃的準二哥的心思是什麽,我這皇位得來的乃是由慕容龍城操縱,而二哥應該也是在慕容龍城的操縱之下,變成了非父皇的親子,致使二哥直接退出了皇位爭奪之中,現如今,有關於二哥是父皇養子的說法,還到處傳來傳去,二哥會否記恨著朕,朕不清楚……不過……”

  張寒城道:“陛下請說。”

  錢弘佐道:“不過,二哥治理之能十分厲害,他代替父皇掌管過子民,子民都對他愛戴有加,每每調職,升遷,百姓都揮淚相送,朕覺得,二哥是賢能之人,既是賢能之人,也許,不會記恨著我……你說對麽?”

  張寒城深吸了口氣,道:“此事,恐怕需要試探才行。”

  錢弘佐點了點頭,道:“距離接見南唐使節還有數日的時間,朕想先叫二哥回京,隻是,到時候應該怎麽試探……朕有些想不通。”

  張寒城道:“陛下可以不露麵,關於試探的事情,由我來做就好。”

  錢弘佐道:“好……”

  ……

  雖然張寒城決定繼續與錢弘佐進行合作,但,張寒城心中已經開始覺得,他有些抓不住錢弘佐了。

  錢弘佐的處境太過不好,比想象中的不好。

  而慕容龍城對整個吳越國的掌控,也過於深入了一些。

  雖然接連剪除了慕容龍城所掌控的官僚,但是,錢弘佐想要奪權卻艱難無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牽製慕容龍城之外,就做不到更進一步了。

  張寒城當然也不會把寶壓在錢弘佐的身上,他和錢弘佐的合作,僅是各取所需,如果錢弘佐選擇退出,張寒城也隻是會放手而已,但顯然,錢弘佐心中還是對帝皇身份有所期許。

  如今慕容龍城已經現身,甚至,張寒城覺得,慕容龍城也已經知道了錢弘佐背後有人與他為敵。

  距離和慕容龍城挑明一切的時間,也快要到了。

  如何能夠令慕容龍城完好無損的將瘋僧交出,張寒城還未想到特別好的辦法,萬不得已,他不想動用錢弘佐,說不定,隻能將《易筋經》交出來了。

  近來張寒城雖然繁忙於吳越國與南唐兩方之間,但對於《易筋經》的修行卻並沒有倏忽,這《易筋經》與《洗髓經》結合之後,便好似無時無刻不在令張寒城修行一般。

  他的內力越來越深厚,對於身上的各種武藝,也更加得心應手,甚至,連思維都好像敏捷了許多。

  各種各樣的武學,他有了更多的理解,而加上法慧禪師的熏陶,對於佛法禪說的一些了解,致使張寒城的武功更有進境。

  但,就是不知與慕容龍城相比,還差幾裏。

  ……

  數日之後,南唐與吳越國建交之吉日已到。

  南唐國的使臣,此次的樞密使查文徽帶著南唐皇帝李璟的手書,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南唐國的軍隊,緩緩地進入了吳越國的都城杭州。

  為了歡迎查文徽,南唐國一早就已經將街道清空,令百姓們在兩側夾道歡迎。

  吳越國與南唐國民間多有交流,百姓們通商經營,所以得知兩國建交,心中無比歡欣,紛紛站在道路之上歡呼。

  查文徽端坐在馬上,微笑著向兩側百姓揮手。

  前方不遠處,負責此次為建交的吏部尚書胡牧,以及臨時出任宰相的錢弘儇早已等候多時,當即便迎了上去。

  錢弘儇今年三十,正是勇武盛年,他不但治理國土,又在軍營之中任職,自然並非一般文官可比,身材要魁偉許多,那一身臨時趕製的文官官服,在他身上被撐得有些緊實。

  查文徽頓時從馬上翻身落地,對錢弘儇以及胡牧抱拳行禮,道:“南唐樞密使查文徽,見過二位大人。”

  錢弘儇溫和一笑,道:“早就聽聞南唐樞密使查文徽雖是文人,但卻俠義非常,深得南唐國主信賴,今日一見,查兄果然非同凡響。”

  查文徽略微一笑,撫須道:“宰相大人過獎了,您鎮守二州,善待百姓的美名早就傳到南唐,昔日陛下還曾與群臣說到,南唐的眾多將軍,都該向您學習效仿,如此才能夠令國家強盛。”

  錢弘儇目中笑意更濃,道:“查兄才是過獎了,錢某何德何能,當得起南唐國主如此誇讚?這兩國建交之禮,於明日一早開始,現在,就由我來帶查兄先去歇息,明日正式大典。”

  查文徽道:“如此甚好。”

  錢弘儇抬手,向查文徽介紹起了一旁的胡牧,道:“這位乃是我吳越國的吏部尚書胡牧,胡大人,禮部尚書突染重疾,不幸離世,所以由他臨時領命,負責這次大典的一切,胡大人對大典十分上心,不眠不休的準備,但因並非是禮部尚書,所以如有什麽不周之處,還請查兄莫要怪罪於他。”

  “怎會?”查文徽看向了胡牧,抱拳道:“胡大人好。”

  胡牧擠出一絲笑意,道:“樞密使大人請上轎。”

  說著,後方便有轎子抬了過來。

  查文徽自然而然的走了過去,踏上了轎子。

  而南唐隊列後方,一名士兵卻已經踏步過來,一手牽住了查文徽坐騎的繩索,隨著轎子抬起,牽馬向前走去。

  這士兵,卻正是張寒城本尊,隻是麵容略黑了些,兩腮看上去也變得有些消瘦,同時,又好像不太起眼了些許。

  隨著隊列向前,士兵後方,又有馬車隨著入城。

  最前麵,便是一眾端坐在車上的僧侶,此刻正手持念珠處於閉目當中,其中兩名老僧當中,正有法慧禪師的身影,而在其身旁,便是小和尚恒真。

  再後方,卻是一輛滿是胡姬的車,車上有著七八名胡人女子。

  正蒙著五顏六色的麵紗,好奇的看著左右,不斷揮手。

  而有一女子未怎麽動作,卻正是薩拉。

  事實上,薩拉的樣貌與這些胡姬還是有些差別,但對中原人來說,他們都是處於長城之外的遠方之人,也分辨不出許多區別。

  ……

  吳越國並非隻有錢弘佐十分在意此次與南唐之間的邦交,慕容龍城也非常在意,而這也形成了吳越國群臣十分在意,如此一來,吳越國上下一體,自然不會對查文徽有半點怠慢。

  錢弘佐特地命人空出了杭州城內的翠雲居,用來給南唐一行人居住。

  這翠雲居名號雖說一般,可景色之優美,卻令查文徽也不由感到驚豔。

  院落之中假山嶙峋,又有翠竹陳列,一些石雕無比精致,有種難以言明的文墨之感,其內的建築多是唐製,牆壁之上,又有許多筆畫以及文人墨寶。

  潺潺流水自亭下流淌而過,還有鯉魚在其內翻騰,給人一種美如畫卷的感覺。

  查文徽也不由得驚異,這繁華的杭州城中,卻還有如此賞心悅目之地。

  南唐人與吳越人皆喜愛文墨,這裏正中了查文徽這個酷愛讀書之人的下懷。

  胡牧微微一笑,介紹道:“這翠雲居,乃是陛下特地騰出來,接待樞密使大人的。陛下聽說樞密使大人喜愛讀書,所以就覺得,這裏最好不過。此翠雲居看似普通尋常,但其實內裏存在了許多文人之墨寶,原是羅隱居住之所。”

  查文徽目光一閃,道:“原來是羅隱先生故居。”

  胡牧道:“看來,樞密使大人知曉羅隱?”

  查文徽道:“當然知道,他的《讒書》、《太平兩同書》查某拜讀過,那道家思想與匡濟之術結合起來,令人深感欽佩,而他又文采斐然,《甲乙集》中的一些作品,令查某愛不釋手。昔年羅隱先生曾經七年科舉進士而不第的故事,更是令查某難以忘懷。”

  胡牧道:“原來樞密使如此了解羅隱。”

  查文徽點頭,道:“羅隱先生如是生在亂世之中,定然會成為一名大家,一展宏圖壯誌,可惜,他生在亂世之中。尤其是他那首《登夏州城樓》,今時今日,查某也不曾忘懷。”

  胡牧目光一閃……

  查文徽吟道:“寒城獵獵戍旗風,獨倚危悵望中。萬裏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

  緊隨在查文徽身後的張寒城微微一怔,頓時想起了這首詩。

  他的名字便是出自於這首詩中,此刻,他才反應過來,原來這裏,卻是做了這首詩之人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