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刀山火海且將行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4      字數:4331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禁軍才剛將石重貴送入軍營當中,趙匡濟便直接調轉馬頭,強行朝著遠處衝去。

  後邊跟隨趙匡濟的禁軍,整個隊伍突然掉頭,緊隨趙匡濟之後。

  石重貴方才反應過來,猛地大呼道:“趙匡濟!你做什麽!”

  趙匡濟朗然大喊道:“恕臣無法無視周將軍戰死!前去戚城支援!”

  石重貴氣的跳腳,放下女子之手,衝出了幾步,怒喝道:“趙匡濟!你此番走了!便是背叛朕!朕要將你全家問斬!”

  趙匡濟隻當是沒有聽見,帶著禁軍猶如江潮一般滾滾離去。

  營帳內,景延廣已經皺眉走出,到了石重貴的身邊。

  石重貴看著景延廣,喝道:“這趙匡濟竟然不尊朕的話!還敢帶軍離開!簡直反了天了!”

  景延廣目光一閃,皺眉道:“陛下息怒,許是趙將軍太過擔憂周將軍了。”

  石重貴哼了一聲道:“朕不管,反正朕要處置他,他居然敢不聽朕的。”

  景延廣連忙道:“陛下暫時不要,此事陛下先行擱置,等此次趙將軍無法救出周將軍再處置他也不遲。”

  石重貴看向景延廣,道:“景將軍何出此言,如今趙匡濟不聽朕的命令,令朕臉上無光,還暫且不處置他?”

  景延廣道:“陛下有所不知,他父趙弘殷乃曆任各朝,在朝中還是有些勢力的,現在我們正在跟契丹打仗,如果把這件事情做大了,那趙弘殷身處洛陽,恐會有所動作,就算沒有了禁軍,趙弘殷也能弄出許多事端。”

  石重貴道:“莫非,我這個皇帝,還無法比得過一個趙弘殷?”

  景延廣微微一笑道:“絕非如此,隻不過暫且由他去,陛下也要想想,萬一這趙匡濟真的將周將軍救出來了,這便是陛下的功勞啊,陛下覺得呢?”

  石重貴微微一怔,頓時覺得大有道理,如果趙匡濟成功了,那趙匡濟就是他派出去的人,這樣一來,他便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如果趙匡濟失敗了,再找他算賬,那也不遲。

  當即,石重貴點頭道:“景將軍所言極是,不過,哼,這趙匡濟終究是不聽朕的命令!無論如何,將來朕都要找機會處置他!”

  景延廣道:“陛下是君,他是臣,陛下何愁找不到機會對付他一個小小的禁軍都指揮使呢?”

  ……

  趙匡濟心中十分緊張,攥著馬韁的手都已經泌出了些許冷汗,他心中擔憂石重貴對付趙弘殷,可是又不能對高行周的事情視而不見。

  這其中有許多的無奈。

  當然,他萬萬也想不到,景延廣竟然會幫他牽製住石重貴。

  此刻心中有再多的擔心,畢竟也已經沒法回頭,趙匡濟隻能咬牙,命令禁軍跟他火速朝著戚城方向行軍。

  事實上,景延廣之所以幫助趙匡濟,也是因為景延廣此人根本忠奸難辨,他一來的確無視高行周生死,故意不去支援,二來,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將石重貴的晉國搞垮,趙匡濟是正義之士,景延廣雖也被他打了一頓,但在這方麵,卻也心裏佩服趙匡濟,於是才做出了這樣的事情。

  ……

  “駕!”

  “駕!”

  “駕!”

  兩山之下的土道上,一匹快馬不斷的前行,馬上之人穿著一身契丹軍服,不斷用鞭子抽打著馬臀。

  才進入兩山正中所在。

  一道穿著棕色長袍的身影陡然間從左邊的山上突然間衝出!

  此人單足一點地上的石頭,淩空躍起的同時,單手卸下背上的奇異大扇,直接掄向了馬上的契丹士兵!

  這契丹士兵駭然之間,身下馬匹受驚,想要躲避已然來不及了。

  白化羽一扇打在這契丹士兵的身上,直接將他生生打飛了出去。

  而後自身跨在馬上,單手扯著韁繩,將馬生生止住。

  那地上的契丹士兵萬分驚恐,迅速向後退去,並準備起身。

  白化羽再次從馬上飛身下來,竄到這契丹士兵的身邊,以扇子斜打向了契丹士兵的脖頸。

  但聽見“砰”的一聲。

  這契丹士兵雙眼一翻,便直接昏死了過去。

  白化羽看著倒在地上的契丹士兵,自顧自的嘖嘖道:“出來找點野味吃,倒還碰見了契丹人,這天底下恐怕到處都是契丹人了吧。”

  說著,他直接蹲下身,在這契丹士兵的身上亂摸了起來。

  很快,就摸到了契丹士兵懷裏的書信以及令牌。

  白化羽打開書信,看了一眼上麵的字跡,都是契丹文字寫成的,他不認識,當下,便決定將這契丹士兵直接帶回去。

  ……

  營帳之中,劉知遠拿著手中的書信,交給了一名懂得契丹文字的軍師。

  張寒城、白化羽站在一邊,看著這一幕。

  軍師拿到信後,便臉色微微僵硬:“這信上所說的是有關於催促耶律李胡前往戚城與他匯合的信。”

  劉知遠哈哈一笑道:“這耶律李胡估計已經沒有臉回去了,此刻估計又灰溜溜的回到幽雲十六州,不知道怎麽跟耶律德光交代呢。”

  軍師急忙道:“還有就是,之所以要讓耶律李胡前往戚城,是因為,此刻高行周將軍正在被耶律德光的數萬大軍圍困著,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日了,高將軍,可能支持不下去了。”

  劉知遠目光一閃,喃喃道:“那可有些可惜了。”

  軍師歎了口氣。

  張寒城道:“高行周……這名字聽起來有些耳熟……”

  劉知遠道:“想不到少俠竟聽過高行周的名字,不過也對,這天下間高行周的名號誰人不知?他是晉國最強大的將領了,他的軍隊,也是可以和契丹人抗衡的軍隊,此次契丹南侵,一直以來,都是高行周將軍在負責周旋,如此將領,終究英雄末路……可惜,可惜……”

  張寒城目光一閃,一下子想起來了高行周是誰,高行周應該是高懷德的父親,怪不得他覺得有些耳熟。

  之前,趙九重也給他說過高行周的厲害。

  此刻聽到高行周的情況,張寒城連忙道:“這位高行周將軍此刻既然被圍困,我們應該前去相救。”

  劉知遠歎道:“此事,難於登天。戚城距離此處十分之遠,真要行軍的話,沒有幾日不眠不休,是絕對到不了的,而耶律德光已經圍困高將軍有一段時日了,等行軍到達的時候,恐怕戚城已經被迫,高將軍,已經死了。而且,貿然前去,以我軍目前的傷亡情況來說,恐怕,也沒辦法跟耶律德光數萬大軍周旋。”

  張寒城頓時愕然。

  劉知遠道:“實不相瞞,劉某也很想救下高行周將軍,可惜的是,以卵擊石不是辦法,高將軍已經垂危,這天下間的晉隊,恐怕不會有人去救他了。”

  張寒城沉默,道:“可這位高行周將軍,如果死了的話,契丹人入侵中原,豈不是更加簡單容易了?”

  劉知遠道:“是啊,晉國恐怕會因為高將軍的死而徹底衰落,最終滅亡。”

  張寒城疑惑道:“我看劉將軍你並不太感到難受?為何?”

  劉知遠笑了笑,道:“晉國滅亡,大概是這世上很多人心中所念之事,因為他們本就不喜歡石敬瑭此人,而石敬瑭的皇位,天下間很多漢人也不願意承認,現在這晉國沒了,恐怕許多人隻會拍手叫好,怎會覺得有問題呢?”

  張寒城連忙道:“但,這晉國滅亡了,天下的百姓,又該怎麽辦?”

  劉知遠道:“百姓?他們應當跟現如今的情況相差不多。也就是說,晉國是不是滅亡,都會像現在這樣,契丹人在中原橫衝直撞。”

  張寒城道:“劉將軍的意思是?”

  劉知遠道:“劉某的意思是,晉國滅亡了,也就滅亡了,本來晉國也已經氣運將至,而接下來,恐怕很多人也會坐不住了。”

  張寒城頓時道:“坐不住了?”

  劉知遠看著張寒城的眼睛,道:“至少……劉某的河東,會趁機起事,爭上一爭,原本,劉某也沒有太大的把握,但現在有少俠在,就不知少俠是否願意……”

  張寒城目光一閃,話鋒一轉,道:“那麽,高行周將軍的死,跟晉國是否滅亡,可有真正的關係?”

  劉知遠道:“有,但也不算有,因為晉國的氣數盡了,隻是早一點滅亡,晚一點滅亡而已,高將軍如果死了,便成為這滅亡的引子。高將軍不死,或許,還能為晉國延續數月之時機罷了。總之,這天下間,恐怕已經沒有人能夠救得了高將軍了,少俠還是莫要太過掛懷此事,人終究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廣闊一些才是。”

  張寒城沉默,於私,他將高懷德、楊業、折賽花當做朋友,雖然相處的時日不多,但是他們都是好人。

  於天下,高行周確實跟晉國的衰亡有很大的關係,可真正牽連的,一定會是中原百姓。

  這些政權之間互相打鬥,百姓在他們的眼中就猶如野草一般,高行周這樣的將領,或許無法將整個契丹逼出中原,可他存在,卻可以保下一些百姓,也許隻有一個城池、兩個城池,即便是這樣,那也是成千上萬的百姓。

  想到這裏,張寒城抱拳道:“多謝劉將軍為我解答這些疑惑。”

  劉知遠道:“少俠這是?”

  張寒城道:“關於高將軍這件事情,我無法坐視不理,所以決定想辦法解救高將軍。”

  劉知遠大吃了一驚,愕然道:“少俠要去解救高將軍?”

  張寒城道:“不錯。”

  劉知遠道:“可是,劉某方才已經將話說的十分清楚,這天下間,恐怕已經沒有人能夠救得了高將軍了。”

  張寒城道:“或許不行,但總要試試。劉將軍說軍隊日夜行軍趕路,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戚城,就是不知我們這些會武功的人,以輕功趕路,是否能很快趕到戚城。”

  劉知遠愕然道:“少俠是想要帶著身邊之人前去?可你們一共才多少人?那耶律德光可是數萬大軍。”

  張寒城忙道:“總要試試,也許我們保不下太多的人,但保高將軍不死,還是可以試試。”

  劉知遠道:“可是……”

  張寒城道:“時間緊迫,我就不與劉將軍細說了,這件事情,我總要試試,劉將軍也不必勸說,有關於我帶來的人,隻能暫且交托給劉將軍了。”

  劉知遠道:“這倒是小事,不過,我軍本已經要轉向河東,恐怕,也要帶著少俠的這些人前去河東,還有就是……少俠難道不再仔細考慮一下此事?劉某覺得,此事……”

  “那就多謝劉將軍了,我這就先離開,去商討一下此事,告辭。”張寒城說完,便直接帶著白化羽朝著營帳之外走去。

  劉知遠目光一閃,看著張寒城離開,若有所思。

  高行周在晉國的威勢無人匹敵,可以說劉知遠也是要讓高行周三分的,但是,劉知遠倒也不太把高行周視作敵人。

  主要是因為,高行周沒有什麽稱霸天下的野心,他完全就是一個忠義的將領。

  如此之人,劉知遠心中也是萬分欣賞的,所以,他也沒有想過在晉國未亡的情況下謀反動作,那樣他必然會與高行周碰撞。

  但晉國滅亡了,情況則就不一樣了,晉國亡了,高行周沒有了效忠之人,則成為了一支野軍,那時候,劉知遠直接就可以想辦法安撫和收服高行周,同時又不需要跟高行周敵對。

  軍師道:“都統,這位張少俠此去……”

  劉知遠道:“無妨,我們可以帶著他的人回到河東,到了河東之後,他還是會回來,此人與高行周雖然可能不識,但卻萬分惦念,是個忠義之人,他還年輕,將來未必達不到高行周的地步,如是有這種人在手,那這天下,就穩了半壁。”

  軍師道:“是啊,可是這也太危險了,分明就是主動投身去刀山火海,他的武功再高,本事再好,也很可能有去無回,那豈不是可惜了?”

  劉知遠道:“是可惜了,如果那樣的話,隻能說天妒英才,但至少,他沒有為別人所用。”

  軍師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