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來北往英雄會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4      字數:3238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慕容龍城廣發英雄帖,召集天下武人齊聚華山,此次除開已經加入五嶽盟書中的門派外,還有許多門派並未加入五嶽盟書之中。

  隨著四月初六武林大會越來越近,華山上下各處已經多見武人,這些武林中人衣著各異,南北皆來,雖不至於令華山水泄不通,卻時常能夠看到三兩落單武人。

  趙九重從馬車上下來,將盤龍棍握在手中,獨自負責護衛著柴榮與那位被喚作老爹的西域人。

  到了華山附近之後,步小春等人便早早離開,原因無他,主要是柴榮與老爹二人其實是來華山販茶,並非武人。

  步小春等人覺得已經到了華山,就不必再護衛柴榮和老爹二人。

  但趙九重覺得華山現在太過混亂,柴榮與老爹都不懂武藝,如果他離開了,說不定柴榮和老爹都會遭到歹人。

  尤其是往華山靠近的山路之中,有不少乞丐,趙九重本就對這些乞丐沒有什麽好印象,如是這些乞丐群起過來害了柴榮與老爹,趙九重絕對沒辦法原諒自己。

  近日趙九重和柴榮多在談論一些治世之法,以及一些兵書等等。

  趙九重生在軍中,又有文種加持,對於治世、領兵皆有十分獨道的見解,不說得到了隔代房玄齡、李靖真傳,卻絕非尋常之人可比。

  而柴榮則是精通黃老之學,酷愛讀書,見識之廣,令趙九重汗顏,起初他還想在柴榮麵前裝蒜,到後麵柴榮總是能夠字句珠璣,令趙九重十分佩服。

  柴榮坐在車上,雖正襟危坐,但見到到處都是持著兵器的武人,也有些心驚膽戰:“這華山竟然聚集了這麽多的武人,平時在中原行走,他們卻絲毫不顯。”

  趙九重握著盤龍棍,道:“世間廣大,這天下間存在了數不勝數的門派,他們或者居住在名山大川,或者在窮山惡水。朝堂之手多是對一些城池,百姓,可是這些門派,卻處於朝堂管製之外。就算是李唐時,這些門派也多不勝數,更何況現在朝廷無力,怎麽可能管得了他們?”

  柴榮若有所思,低聲道:“這天下武人如此之多,按照趙兄所說,這些武人可能會組成軍隊,這勢力不可小覷,就算是李唐盛世,如不天下歸心,武人聚集在一起,若要起事,一千人,便要由兩萬兵馬抵擋,一萬人,便要二十萬兵馬抵擋,這世上軍隊加起來,也不好成為他們的對手。”

  趙九重微微一歎,道:“我倒不在意這天下是不是有武人看中皇權,畢竟石家人我不喜歡,他們賣了中原,賣了炎黃土地給契丹人,隻是現在契丹人正在入侵中原,這武人如果作亂,一定會讓契丹人趁機占領大片土地,到時候遭殃的一定是百姓。”

  柴榮道:“趙兄所言極是,做皇帝,就該為百姓去想,可這些武人卻不懂得江山社稷之重,與各地節度使一樣,為了爭權奪利,將百姓視作豬狗犬馬。”

  趙九重隻覺得與柴榮惺惺相惜,隻是忍不住自怨自艾道:“可惜,這天下間等來一個適合當皇帝的人太難了。”

  柴榮微微一歎,道:“是啊……不過,這一路多虧了趙兄護衛,我和老爹雖然並未帶太多的銀錢,可這麽多人,難免有歹人,如不是你在的話,說不定就有人來劫了。”

  趙九重身材魁偉,雖然仔細看略帶稚氣,可英武非凡,他又穿著一身黑衣,拿著根盤龍棍,一看就不是好惹之人,有時候一些衣衫樸素的武人,或者是衣衫簍縷的乞丐看過來一眼,又看柴榮和老爹也是模樣普通,便撇開視線,不敢隨意造次。

  否則,不說其他,這匹拉車的老馬,就要被第一個吃了。

  趙九重道:“那華山銀毫,真的十分好喝,叫金陵人難以忘懷麽?天下這麽亂,柴大哥和老爹卻還要販茶,走上這麽遠,是否有些太過辛苦了。”

  柴榮道:“經商就是如此,南貨北易,北貨南易,買東賣西,才能令錢財化作活水。如是不販茶的話,老爹還有一家人要養,到時無米下鍋,實在可憐。至於我,喜歡讀書,李唐時自然可以去試著考取功名,但現在功名已廢,做官多是仰仗關係,隨老爹販茶、算賬都是無奈之舉。”

  趙九重點了點頭,其實柴榮祖上,也是顯貴,隻是天下大亂,家道中落,他現如今隻能做平凡人。

  反觀趙九重則有很大不同,他祖上就是顯貴,父親趙弘殷在亂世之中又多次令趙家力挽狂瀾,一直安定運轉,現如今他大哥趙匡濟又已經接替了父親的位置,也成了將軍,雖然他對少林寺日子清貧,百姓的一些苦楚了解一些,卻也沒有太了解過柴榮這種,或者是一些商人的情況,現如今卻一下子了解和領會了許多。

  就這樣順著蜿蜒的山道行走,聆聽者山壁兩側風吹樹木的悅耳聲音,聽著鳥叫聲,看著空中大雁北歸。

  趙九重和柴榮終於到了華山腳下的一處酒家門口。

  南來北往的武人聚集在這酒家附近,原本那些經商之人,基本已經消失一空,不敢在華山多做停留。

  趙九重一樣不敢將馬車留在外麵,所以準備去酒家裏麵買幾個餅子,出來跟柴榮與老爹充饑。

  當即,柴榮便跟著趙九重,走進了酒家當中。

  這酒家由泥土砌成,盡顯西北之氣,梁上除了紅燈籠懸掛,四處牆壁之上,還張貼了春聯。

  酒家裏麵坐滿了武人,他們來自於各地,此刻正在大聲說話,猜拳,時而嘴裏罵出一些粗鄙之語,令柴榮感到不適。

  倒是趙九重覺得此處氣氛,還挺有趣。

  在這個武人齊聚的時節還不關張大吉,反而讓武人聚集,這酒家老板絕非常人。

  趙九重心中想著,行走之時便見到那負責端茶送水,送酒送菜的小二腰間,竟別著剁骨刀,這剁骨刀,已經快趕上斧頭了,顯然是一種震懾。

  至於那掌櫃所在之處,竟是個左側眼角掛著一顆淚痣的青年美婦,穿著一身紅衣,在桌上賬簿的兩邊,則明晃晃的放著兩把奇異的紅纓短槍。

  長槍明明應該是長兵,可這兩柄短槍卻大約三尺,猶如劍一般長。

  老板娘坐在椅子上,看著趙九重和柴榮走過來,隨意道:“要什麽?”

  趙九重道:“餅子。”

  老板娘道:“一張三兩,要麽?”

  趙九重嚇了一跳,尋常時候在洛陽餅子最貴也就兩個銅板,通常一兩就是一貫錢,一貫錢各地不同,按照當今天福通寶的重量,大概一貫是七百個銅板。

  三兩銀子,就相當於是兩千一百個銅板,兩千一百個銅板,在洛陽可以買上千張餅子。

  “太貴了。”趙九重對老板娘道:“餅子怎麽能賣的這麽貴?”

  老板娘道:“愛買不買。”

  趙九重遲疑,董迦羅給了他一些碎銀子,但加起來也買不了幾張餅子,柴榮那裏倒是可能有錢,但他不太好意思跟柴榮要。

  柴榮主動道:“請問可收飛錢、交子?”

  老板娘道:“往日自然是收的,但現在隻收現銀。”

  柴榮遲疑了一下,道:“那就算了……多謝。”

  顯然柴榮和老爹並未帶太多現銀出來,剩下的都是販茶貨款,這一張餅子,恐怕不知道會花多少貨款。

  趙九重直接解下包袱,道:“給我來五張餅子。”

  老板娘看著趙九重,道:“先拿出錢來。”

  趙九重哼了一聲:“還真以為小爺沒錢買餅子?”

  當即,趙九重打開包袱,從裏麵數碎銀子,數來數去,大約隻有十三兩左右,不夠五張餅子。

  老板娘看著趙九重伸手將桌上的銀子直接拿走,留下了一兩碎銀。

  趙九重道:“五張?”

  “四張。”老板娘隨意說道,當即叫來了小二,叫他去後廚取四張餅子。

  趙九重將一兩碎銀拿回來,低聲道:“真是黑心。”

  老板娘充耳不聞,等餅子來了,趙九重便收好了餅子,帶著柴榮離開。

  柴榮道:“趙兄這次買餅子的錢,將來我一定會還給你。”

  趙九重道:“哈哈,身外之物,不過錢財而已,那李太白不是說,千金散盡還複來嘛,沒事。再說這錢其實是別人給我的,花著不怎麽心疼。”

  柴榮頓時一笑。

  兩個人才方走出酒家,卻見到門口處,一名手長腳長作書生文士打扮之青年,正手持著一道鋼爪長兵,與對麵一名耳朵上戴著金色耳環、手持銅鑼的僧人對峙著。

  書生文士道:“你這臭和尚,竟然連我的錢袋都敢偷!”

  番僧道:“你是…血口噴人!胡說八道……”

  “我胡說八道?”書生道:“莫要以為你這家夥是個和尚,小偷小摸後,旁人就相信你,將我的錢財還回來!”

  番僧臉色漲紅:“還……什麽!不!”

  他乃是西方人士,中原之語並不流利,哪裏比得過對麵書生?

  但聽見書生冷笑道:“好啊,你說不還,就是承認了!我就好好教訓教訓你這禿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