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枕河蹬山光武陵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3      字數:3290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圓月高懸,萬裏黃河因開闊使然,致使寒風凜冽吹拂,那些風進入黃河兩畔的山間,便會發出滾滾的呼嘯之音。

  月光之下,一艘漁船順流而下,從河道一旁自上方孟津渡來至鐵謝灘所在。

  這漁船的兩側捆綁著兩艘隻能容納一人的鷹船,張寒城、趙匡濟一人乘著一艘鷹船。

  而在那漁船之上,則有三名趙匡濟的親信禁軍,其中一人負責劃船,另外兩人,在不斷地用一些枯黃的稻草紮著草人,這些草人紛紛被穿上了禁軍的盔甲。

  張寒城是第一次坐船,隻覺得黃河雖在嚴冬平靜,但卻好似無邊無際,偶爾一陣風吹動漁船,便會令漁船左右搖晃,致使他所在的鷹船也不住搖晃。

  這令他不由自主的有些腹中翻滾,但卻強忍著嘔吐之意。

  這一次是趙匡濟想來的秘密行動,連夜開展,從想出這個謀劃,再到實踐,之間間隔還不足半個時辰。

  在這鐵謝灘河對岸之畔,有一座巨大的陵墓,這陵墓乃是漢代光武帝陵,乃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與陰麗華合葬的陵墓。

  這陵墓與曆代帝王的陵墓有所不同,其他帝王陵墓選取之地,嚴苛依照風水,皆是背山麵河,象征著胸襟廣闊,駕馭萬物之誌。

  而漢武帝劉秀的陵墓,卻枕河蹬山,一反常規。

  此處為低平的黃河岸邊,隨時都有可能被黃河易道而吞噬,在民間中人看,此處太低,不符合帝王身份,加上黃河波導洶湧,隨時都有可能驚擾帝王之魂。

  趙匡濟眺望了一眼越來越近的鐵謝灘對岸,轉頭看了一眼正在漁船上紮稻草人的兩名禁軍旅帥道:“怎麽樣了?紮了多少?”

  一名旅帥急忙道:“回稟趙將軍,大約有十幾個草人,因咱們走的匆忙,所以沒有拿來太多空餘的鎧甲,當時情況太急,我就多拿了些頭盔,倒是有三十多個。”

  趙匡濟沉吟,點頭道:“很好,有這些就已經夠了,你們兩個也快些拿起船槳,我們趕緊登岸,莫要延誤戰機。”

  “好!”兩名旅帥齊聲應道,趕緊撿了船槳,隨著那名一直劃船的旅帥一同快速劃起了船。

  張寒城強忍著不適,好在他雖初次坐船,但身懷武功,很快就掌握了乘船的要點,也不再因為河水水浪導致的晃動而感到眩暈,隻是稍微有些難受罷了。

  趙匡濟對張寒城道:“稍後,我們便快些進入那光武帝的陵墓之中,這陵墓足有上百畝,其中涵蓋了漢光武帝的陵園和陰麗華的陵園,我們快點進入光武帝的陵園當中,趁著這子夜時分,地方看不真切,將這草人全部擺放好了。”

  張寒城點頭,道:“嗯,好的趙大哥。”

  趙匡濟生在洛陽,對光武帝劉秀了解許多,乃是聽著這位開國皇帝的故事長大的,如是可以,他也不願驚擾了這位帝王之魂。

  自古以來,劉秀的墳墓都沒有遭到盜墓賊洗劫,其一是因為它地處於黃河岸邊,墓穴之下,乃是沙土,並不夯實,危險非常,其二乃是因為這光武帝十分英明神武,乃是曆代一等一的君王,世上之人都尊他敬他,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乃是因為這光武帝的陵墓傳說中的存在了十分可怕的機關,如是一不小心,便要被那機關殺死。

  這一次趙匡濟正是想要借用這光武帝陵墓,來進行一次對蓮花神教的反擊。

  其實,這也隻是準備,因為目前來講,眾人還不清楚,蓮花神教是否真的埋伏好了。

  從船上下來,張寒城便趕緊跑到了一旁,開始嘔吐了起來。

  趙匡濟見他難受,走過去拍了拍張寒城的背,道:“張兄弟,叫你受苦了。”

  張寒城嘔吐了片刻,搖頭道:“沒,隻要能保護著禁軍大哥們,這點事情不算什麽。”

  趙匡濟點了點頭,三名禁軍已經將那些草人用麻繩捆好了,並背在了背上,張寒城和趙匡濟趕緊上前,也開始將草人拿好。

  接著,趙匡濟便帶著四人朝著光武帝的墳墓奔行而去。

  這一次試探,最好是試探不出什麽,蓮花神教如果真的存在,那結果,還是比較危險的。

  光武帝陵墓之外,餘留著兩個高大的漢代塔樓,畢竟占地百畝,十分開闊巨大。夏日時節,這裏鬆柏蒼翠,其內含有隋唐時所植的千鬆萬柏,而在蔥蘢之間,又有門閥到陵塚之神道,在神道兩側,排列著石像、石馬、石將,而再繼續深入,便又有二十八棵高聳的古柏,被洛陽這邊的人,稱之為雲台二十八將,據說,雲台二十八宿,代表著當年隨劉秀南征北戰的二十八位將領。

  五個人荷著月色,一路疾奔,這一次張寒城並未攜帶竹棒,而是背著重劍,盡管這樣,他卻仍是跑的最輕鬆的。

  進入這帝王陵墓之後,便感受到了這裏的威武之氣,畢竟是墳墓,他總覺得那兩側的石像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看。

  加之山風呼嘯,吹的那鬆柏不斷的發出響動之聲,總有種陰森的感覺。

  趙匡濟小時候便來這裏看過,但大多是白日,如今這夜晚在此處帶著一堆草人奔行,讓他的心裏也有些不太舒服。

  好在,眾人都是見過風浪的人,終究還是深入了光武帝陵墓。

  這附近存在著比較漢唐的古時亭台樓閣,那瓦簷形狀,與現如今有所不同。

  一下子好似穿過了歲月長河,到達了數百年前的東漢時節。

  張寒城隨著趙匡濟竄入了劉秀的主陵園,而後五個人又開始將草人立在這主陵園的兩側位置。

  特地又取來了一些樹枝,將那頭盔等全部撐起,相互插在草人的身上。

  而後再將它們小心固定好了。

  忙活了一會兒,便又是兩炷香的時間。

  趙匡濟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此刻已經到了深更,如不是嚴冬世界天色放亮的很晚,他也不敢這樣草率的冒險。

  雖然他們少數人可以通過黃河到來,但如果整個禁軍行走,必然會有很大的響動,也就會直接引動埋伏中人。

  趙匡濟對幾人點頭,又臨時去做了火把,點燃,跟草人固定在一起。

  一時間,如是從遠處看,便好像這光武帝的陵墓,像是有人把守一般,而且因為這草人兵士位置的問題,明明大約是三十餘道,看著卻好似更多的樣子。

  趙匡濟這才看了張寒城一眼,帶著張寒城去到了後方光武帝陵墓的石門所在。

  張寒城看著這巨大的土包上林立的樹木,又看著眼前的石門這才抬手,匯聚內力,朝著這身前的千斤石門,奮力推了起來!

  這石門無比之重,加之歲月久遠,已經跟整個墳墓融為一體,想要推開十分艱難。

  張寒城用了吃奶得勁,也未曾將它們推開。

  隻覺得這石門看上去哪裏是千斤?怕是萬斤都不夠。

  趙匡濟和其他三名禁軍也趕緊過來,試著幫主張寒城,但毫無疑問,這石門仍舊紋絲不動。

  深吸了口氣,趙匡濟道:“看來,這石門果然不能推開,我們還是在這墓穴旁邊開口子好了。”

  “好。”張寒城應了一聲,從背後抓下重劍,而後便在這石門一側開始貫以真氣,形成內力揮擊劈砍了起來。

  一時間,土石開始滾滾的橫飛了出來。

  趙匡濟四人插不上手,隻能在一旁看著。

  但毫無疑問,張寒城挖洞的速度絕非是常人可比,就算四個人加起來,也趕不上他挖洞的速度快。

  大概兩炷香的功夫,這個洞就已經挖到了墓道的磚牆所在。

  張寒城用重劍敲了敲那磚牆,用袖子擦了一下腦袋上的汗水,天氣寒冷,這些汗水蒸騰成了煙霧,讓他的腦袋好似在冒煙。

  趙匡濟歎道:“沒辦法,我們隻能將這墓道開口子了,希望光武帝在天之靈,不會怪罪我等,將來一定要有機會,將此處修繕好。”

  張寒城再次提氣,猛地揮擊手中的重劍,直接斬在了那窟窿內部的石牆之上。

  但聽見轟隆的一聲爆響,整個石牆一瞬間便向著石道內部坍塌而去,露出了一片漆黑的內裏。

  一股刺鼻之味,一下子便襲入了張寒城的口鼻之中,隻叫他喘不過氣來。

  張寒城之前跟段思平、段思良、趙九重夜探了地下,聽過段思平說墓穴初開十分危險,所以趕緊從趙匡濟手中接過火把,嚐試著朝著那墓穴當中深入,果然,火把雖未滅掉,但卻變得黯淡了許多。

  想來是此處接近門口,畢竟是在石門一側開洞,所以擁有著一些空氣。

  遲疑了一下,張寒城道:“這裏或許能夠鑽進去,應該沒什麽危險。”

  趙匡濟道:“好,我們先進入其中,接下來,就看張兄弟你了。”

  “好。”張寒城點頭,看著趙匡濟四人接連順著窟窿鑽進去。

  等到趙匡濟跟張寒城報了一聲平安之後,張寒城這才轉身,從這陵墓一側的窟窿邊上離開,退到了陵園空地那些草人的邊上。

  接著,便從靴子裏取出了三根穿霄箭。

  這三根穿霄箭,乃是之前洛陽禁軍跟蓮花神教發生衝突過後,在蓮花神教死人的身上搜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