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行軍入城盼上元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30      字數:3150
  <script>p()</script> ?馬蹄踏破苦寒深處,遠方皚皚白雪之間,足有千名禁軍持著鐵矛頂著冷風,不斷地前行。洛陽禁軍都指揮使皇甫明眯著眼睛,眺望著前方若隱若現的絳州城,回頭看了一眼緊跟在後的五名校尉,道:“爾等速令賬下旅帥、隊正加快行軍,絳州城已至,此刻進成,正好傍晚前能安頓下來。”“是!”趙匡濟等五名校尉齊聲應道,跟著便紛紛牽引韁繩,朝著隊伍後方同樣乘馬,行於隊伍兩側的十名旅帥行去,並傳達指令。洛陽禁軍收到上令,隊伍匯聚,從原本的一縱化為四縱,鐵矛上的紅纓隨風搖擺,轉瞬間便整齊劃一。“眾位跑動起來,火速行軍!”一名校尉大喊了一聲。整個隊伍前行的速度頓時加快了起來。這浩浩蕩蕩的洛陽禁軍,在路上行了三日,終於到達了絳州城。趙匡濟轉過馬首,這才與其他的四名校尉又跟上了皇甫明。皇甫明等四名校尉到來,便朗聲道:“齊何,你去城門前持令叫絳州開城!速去。”“是!”那名叫齊何的校尉應了一聲,便一夾馬腹,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奔衝出去。皇甫明又道:“張林飛,你去緊隨齊何之後,先行入城,找到守城之官兵首領,令其等我。”“是!”張林飛一如齊何般,緊隨而上,跟了上去。“周豐臣,你去負責去絳州州衙當中,接絳州州府來到城上,與我說絳州之事。”“是!”“胡大福,你負責引禁軍入城,前去刺史府中,安頓兵馬,如安頓不下,便征用附近民居!”“是!”“趙匡濟……”皇甫明沉吟了一下,看著趙匡濟道:“你隨我同行。”“是!”趙匡濟抱拳應道,而後便引著馬匹,來到了與皇甫明馬首相距兩頭的斜後方。接著,皇甫明便引馬離開隊伍,令趙匡濟跟著他,看著千名禁軍在胡大福的引導下加快行軍,逼向正在開啟的絳州城門。比起絳州原本的官兵,洛陽禁軍自然在各方麵,都要強過許多。守城的絳州官兵遙望著禁軍隊列,也兀自生歎,如此軍隊,才是真正的軍隊。皇甫明已經繼任洛陽禁軍都指揮使有幾個月,他雖少年便在馬上從軍為官,本家遠房兄長又是鄧州刺史皇甫遇,對軍隊多有管理。但以他的本事,自然難以真正訓練出如此有素的禁軍出來。這禁軍,全部都是趙匡濟、趙九重之父趙弘殷遺留下來的軍隊,自然遠非尋常軍隊可比。趙匡濟雖不是皇甫明帶來的幹將,但接手趙弘殷留下的禁軍,趙匡濟在其中廢了很大的功夫。目前皇甫明雖未將趙匡濟視為心腹,可卻試著跟趙匡濟親近,因趙匡濟是個十分能幹的得力之人,上令下傳從不拖延,而禁軍雖知都指揮使才是真正的將軍,但趙弘殷餘威猶在,趙匡濟自然也更得人心。皇甫明挎著腰間寶刀,轉頭看向了趙匡濟:“你這些年隨趙將軍在禁軍之中,可也隨軍出行過?”趙匡濟略一點頭道:“稟將軍,當初洛陽遷都汴京時,我曾雖父一同護衛過天子。”這天子所指的是石敬瑭。皇甫明道:“既然你有經驗,你覺得這絳州之亂,應該如何平之?”趙匡濟思索了一下,道:“有賊匪亂寇,自然直接鏟除之,而這絳州城目前群龍無首,自然也應可派禁軍中的旅帥,接管兵權後,重新維持絳州穩定。另,匡濟覺得,可以增強原本無力維持絳州的州府,令其暫時掌握一旅禁軍,如此一來,則可更快的平定絳州,畢竟我等是外來之人,不了解絳州城情形。”皇甫明微微一笑,道:“知我者莫若趙兄弟,你所說正是我想做之事,此次絳州之亂,出現太過突然,我們翻手鎮壓此處後,便快馬加鞭行軍回到洛陽,說不定還能趕得上上元佳節。隻可惜,上元佳節過了,我等又要趕到邊陲了。”趙匡濟道:“將軍英明。”轉瞬間,皇甫明已經和趙匡濟來到了城門口處。兩名負責守城的官兵頓時拄著長矛,單膝跪地,迎接皇甫明進程。進城之後,城門兩側除了兩隊禁軍之外,還有兩隊絳州本地的官兵夾道歡迎。此刻絳州城中的巷弄街道空無一人,那小販攤位,也都收起,最多都是百姓在門縫中,偷偷的看著這邊。皇甫明看了一眼馬前兩名正在抱著笑容的本帝官兵旅帥,微微沉吟,將馬停下。而後看向了趙匡濟道:“這絳州城看起來哪裏亂了?”趙匡濟也覺得有些疑惑。這一路上過來,總想著絳州城內部已經混亂不堪,要知道守城都尉都死了,刺史死了,定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城中百姓自身就會先亂。結果,到了這絳州城,再一看那空無一人的街道,分明井井有條,連官兵都跑來夾道歡迎,一點亂的樣子都沒有。趙匡濟也是皺眉,道:“也許我們趕來的時候,絳州城內已經肅清了亂子?”皇甫明有些疑惑,看向了兩名單膝跪在馬前抱拳等著問候的旅帥。兩名旅帥也是十分聰慧之人,此刻才大聲呼喊道:“見過洛陽禁軍都指揮使,皇甫明大人!”皇甫明道:“行了,起來說話。”“是!”兩名旅帥趕緊應了一聲,站了起來。皇甫明喝道:“本將軍且問你,這絳州城的亂子在何處?初接到指令時,不是十萬火急?此刻怎麽又井井有條?”其中一名旅帥趕緊大聲開口道:“將軍有所不知,原本絳州城是亂的,但好在軍民之間相互團結,將歹人驅逐出了整個絳州,如此一來,歹人肅清了,也就沒有亂子了。”皇甫明皺眉,冷哼了一聲,道:“既然是如此小亂,何故要令洛陽禁軍跋涉而來!莫非是當我等禁軍軍士無事繁忙麽?方今洛陽禁軍要支援邊陲,你這絳州小亂,將本將軍和禁軍兵馬調來了部分,到時延誤軍及,你絳州上下官兵全部斬首,可能擔待得起!?”兩名旅帥臉色頓時大變,猛地跪在了地上,磕起了頭。“小人,小人不知這事情嚴重,我們隻是旅帥,小吏之職,每個人都無什麽兵權,隻是散兵遊勇,這……再說大人有所不知,先前絳州的確是十分混亂。”一名旅帥驚恐道。皇甫明眯著眼睛,道:“守城都尉死了,不是還有兩名副尉麽?那兩名副尉又在何處?重傷又不是死了!怎麽叫你們兩個出來見我,他們人呢!?”一名旅帥抬頭,驚恐道:“這,兩名副尉正在養病,他們……”皇甫明打斷了這旅帥的話,喝道:“洛陽禁軍支援絳州,縱使身上有傷,他們也該親自過來見本將軍,如今這兩人蹤影全無,又不主動通傳一聲,此乃犯了不敬之罪!他們兩個人不用過來了!”說著,皇甫明看向了趙匡濟手下的一名旅帥,喝道:“你負責找到這兩名不敬本將軍的副尉,把他們斬了!”“是!”趙匡濟手下的旅帥頓時應了一聲。趙匡濟目光閃動,沒有什麽表示,他手下的旅帥,都是皇甫明的人,事實上,這就相當於他這個校尉,雖然表麵上是校尉,但實際上是權力架空的校尉,沒有皇甫明帶來的校尉權勢大,這些日子,趙匡濟的身份,倒反而有些像是親兵一般。當即,皇甫明命令的那命旅帥便叫了其中一名跪地的官兵旅帥,由其引著去見兩名副尉。皇甫明才一進城,便要殺兩名副尉,如此手段自然狠辣,這由頭還隻是因為怠慢了他。眾多絳州官兵頓時有些惶恐了起來。趙匡濟道:“將軍,不若我們先將城門關上,而後再去城樓之上等待,這裏畢竟風大。”皇甫明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將城門關閉!”話音落下,頓時有四名禁軍跑到城門所在處,將城門給關上了。皇甫明看向了兩名騎馬的隊正,道:“你們兩個下馬,跟我去城樓上。此處交給趙校尉打理。”“是!”兩名隊正從馬上下來。皇甫明也翻身下馬,看向了趙匡濟道:“此間之事,交給你來處理。”趙匡濟道:“謹遵將軍之令。”話音落下,皇甫明與兩名隊正,已經被那名臉色難看的官兵旅帥引上了城樓台階。與此同時,名為周豐臣的校尉也已經接來了絳州州府。……趙匡濟將四下的雜事安頓了一下,叫禁軍將馬匹牽走,到城中驛館喂養,自身則站在這寂靜的街道上,心中兀自感歎。這位皇甫明將軍待他自然沒什麽,隻是實則對方行事卻十分狠辣,趙匡濟仔細思索,如換做趙弘殷,再有不滿,也不至於直接下令斬了兩名未曾謀麵的副尉。不過,此間之事,趙匡濟並未太放在心上,隻想著快些處理,好回到家中再陪陪家人,春時戰事爆發,沒有任何一人敢說自己能夠在戰場當中存活下來。也許,這一次上元節,便是與家人最後一次相伴了。他雖無妻室,未曾婚娶,但父母猶在,又有弟弟、妹妹,每每想到或許再難見到家人,他的心中便有些惶恐,隻是作為男子,他不會將這想法與任何人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