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竹馬青梅定婚期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30      字數:3967
  <script>p()</script> ?馮道低聲開口道:“當年先皇上任之後,曾派遣馮某前往契丹麵見耶律德光,還無奈在契丹那裏做過幾天事情,那耶律德光虎狼野心,豈是能瞞得過馮某的?這契丹終究是至惡之輩,覬覦天下日久,怎能真的安心在那草原茹毛飲血?我中原大好河山,稱臣為兒為孫,當真能夠自保?先帝比耶律德光還要小十歲,還要認其做父,此為奇恥大辱!一切,不過都是挑釁,找茬,試圖找準機會,以一些名號來下到中原侵略罷了。”景延廣沉聲道:“《左傳》中早就有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先皇一直覺得,隻要對契丹俯首稱臣,化作兒孫,契丹便不會來犯,簡直糊塗,他割讓幽雲十六州之事,天下漢人哪個不指著他脊梁說?但他畢竟是沙陀族,亦是非我族類,如此外族掌權,也是漢人大辱!你趙弘殷作為漢人,當真對他沒有意見?”意見?趙弘殷能有什麽意見?李唐滅亡以來,沙陀族在中原強勢,從前十三太保,便多是沙陀族,也一樣掌了權,漢人之中無人能比,不認不行,心裏不服氣,也沒有辦法。馮道又接過話來:“所以,先皇死後,本是將幼子托孤給我們兩個,我們兩個卻選擇了對契丹有所敵視的石重貴作為新君,希望石重貴做了皇帝之後,能夠令這晉國有所改良,但可惜的是,那契丹虎狼之輩,早已經按耐不住,去年派了使節過來,就是為了找麻煩,生出事端,有一個由頭好直接南下入侵。景將軍雖然說話言辭不當,氣走了契丹使節,成為了這個由頭,但就算景將軍不說什麽,最後也難免會出現這種事情,耶律德光怕是要逼新君退位,由其另立,到時候,若是直接找來個契丹繼孫,給石敬瑭做死後之子,那晉國就直接成了契丹人的了。今年征糧,也是無奈之舉,誰人不知天下百姓橫屍荒野,到處都是餓死之人?甚至已經易子而食,但如果不征糧,應該如何抵抗契丹鐵騎?”景延廣道:“探子回來的消息,耶律德光已經糾合了五萬鐵騎,不因冰天雪地而阻,反倒要趁著這天寒地凍,大舉進犯。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去與契丹拚命,就相當於是將中原讓給了這些契丹人!”趙弘殷聽著馮道和景延廣的話,眼角微微一抽,這其中一些事情,倒是他趙弘殷沒有想到的,畢竟他在石重貴那裏並非是什麽近臣,此刻聽到這二人如此一說,心中倒是也覺得這兩人十分無奈。晉國仰仗契丹之力,將中原土地打下,其中乃是石敬瑭為了自保,與心中貪欲所致。草草打下晉國,又不敢進行清洗,任用舊朝官僚,這些官僚由陽奉陰違居多,如今石重貴上位,就更鎮不住了。那六月征糧之事,若不是其中貪官汙吏,無視百姓生死,也不至於結果如此恐怖。但,若是不去做此事,正如景延廣與馮道所言,契丹揮軍南下,鐵騎下來,那恐怕就要統禦中原了,一方麵是死去數以十萬計百姓,一方麵則是拱手將中原相讓,兩方為難,加上晉土內問題太多,事到如今,也在所難免。趙弘殷隻能開口道:“此事,趙某確實還是不太清楚,看來趙某是真的老了。”景延廣道:“趙將軍此次做的如此之絕,選擇在契丹即將進攻前退下去,這晉國缺少了一位能人,帶兵打仗的將領,你開了這個頭,文武百官,恐懼契丹的那些,都要告老還鄉,應該怎麽辦?”趙弘殷鬱悶,文武百官辭官不做,還真怪到他頭上了?晉國內部的大問題早就積累日久,現如今這大帽子扣在頭上,也隻能道:“此事……趙某真的不知啊,趙某隻是因為犬子年幼,做了錯事,所以才……所以才會一時衝動,早知道邊關如此多事,趙某就算殺了犬子,也要為國盡忠!”馮道和景延廣麵麵相覷,他們兩個完全拿趙弘殷沒有辦法,趙弘殷擺明了是假裝不知道,一副臉皮比城牆還厚的樣子,叫他們也不好說什麽。“罷了。”景延廣開口道:“我與魯國公到此之後,原本以為趙將軍不過就是裝病,不想上戰場而已,卻不想你竟真的如此之狠,對你自己狠,對你那兒子也狠,你如此狠的心腸,用來逃命,卻不用來對抗契丹豬狗,你叫我怎麽說你?”趙弘殷連忙道:“這是欲加之罪,趙某不知該如何來說。”景延廣歎了口氣,道:“我二人本想要過來勸你隨軍出征,但現在這種情況,的確是要人來接手這禁軍了,隻是年輕人未曾領兵打仗,遇見了那契丹鐵騎,要被驚破了膽子,哪裏還能克契丹於邊關之外?無論晉國究竟怎樣,石家究竟怎樣,但中原大地,卻是漢人的,你趙弘殷,真是因為自己的好惡,懶得管中原得失!”趙弘殷隻能露出無奈的表情,搖頭歎息,也不說話。實際上在心中,已經不太把這事情當回事了,畢竟要知道趙弘殷心中看不起石家,這天下間各地掌管兵權之人,有許多比石家還要厲害,譬如說當今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劉知遠雖然是沙陀族人,但卻十分厲害,晉國建立以來,他做過司空、都指揮使、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太傅這些職位,雖然在朝中的權柄不如景延廣和馮道,但其實劉知遠才是能人。石家人根本不行,如不是依靠契丹之力橫掃中原,哪裏有他們坐天下的份?天下能人,石家人壓不住,契丹稍微有點動作,便像是被契丹扼住了咽喉。在趙弘殷看來,這晉國,應該早滅早了解,中原之地,契丹真能那麽容易打下來?當天下群雄是吃幹飯的麽?不過,趙弘殷當然不能說這些,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怎麽說他也沒辦法跳起來帶兵打仗。景延廣開口道:“既然趙將軍沒辦法的話,那這一次,景某就要將這將印軍權收走了,然後將這洛陽八個軍營,交給新人統禦。隻是……這軍營之中的事情,新來的人哪裏能那般容易接手的?我看你那兒子趙匡濟,乃是個十分不錯的人才,遞交辭表的時候,不悲不喜,有你趙將軍幾分模樣,就由他來輔佐新將,將這禁軍收攏如何?”趙弘殷微微一愣,正要拒絕。卻聽見馮道又開口道:“還有你那二兒子,是個將才,看著魁偉強壯,如果能夠行軍打仗,恐怕也能做個大將,到時候與契丹交戰,少年有所成,軍功問鼎,也十分不錯,他如此年輕,跪在那雪中一聲不吭,會有出息。”趙弘殷沒想到會是這樣,不過,現在看來趙匡濟無法保住,畢竟此事是跟兵權交割有關,不能草率,而至於趙九重那裏……趙弘殷急忙道:“魯國公與景將軍有所不知,我那二兒子性格頑劣,乃是個紈絝子弟,平日裏在洛陽中廝混,到處惹是生非,結交了一群狐朋狗友,他的性格若是到了軍營之中,定要觸怒軍規,回頭要是被斬首了,這不是要趙某去死嗎?”景延廣連忙擺手,道:“趙將軍放心,這趙小將軍便跟在景某身邊好了,景某平日裏幫趙將軍看著他,正好改改這些臭毛病,叫他能夠成為你趙家光宗耀祖的人物。”趙弘殷無奈,趙匡濟他放心的下,趙九重,他卻無論如何也放心不下,畢竟趙九重的確有些頑劣,而且性格直來直去的,那結果可是要倒黴的,萬般焦急之間,趙弘殷突然歎息道:“哎,既然話說到這份上,趙某也就不瞞著了,我這二兒子已經要成婚了,那聘禮我都送出去了,總不能叫他新婚燕爾之際,去與契丹人交手吧?男兒為國犧牲,自是應當應分,可他還年輕,總不能沒個後啊,再說,難道要他那未過門的新娘子,直接獨守空閨?我趙弘殷如何向親家交代啊。”事實上,趙九重哪裏訂婚了?可逼到這份上,趙弘殷也隻能這麽說了,順便,讓趙九重成婚,在趙弘殷眼中也是個好事,能夠收收心思。景延廣和馮道麵麵相覷。馮道開口道:“但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兒?”趙弘殷道:“當年犬子年幼時,趙某曾去開封護聖營中任職,當時犬子與江東會稽賀氏家的小女兒走的親近,雖說年幼,但卻十分般配。就是那賀景思的女兒,二位應當知道。”景延廣道:“原來如此,倒也算是名門之後了,賀氏一族亂世為將,盛世治禮是忠良之輩。趙將軍真是為了你這兒子找了個好妻子。”趙弘殷訕訕一笑,道:“不敢,不敢,隻是犬子時常念叨著那賀家的女兒,隻是遂了他的心願罷了。”景延廣道:“此事也算是門當戶對,但不知道那婚期是何時?”趙弘殷急忙道:“來年春天,等冰雪消融,便要成婚了。”馮道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隻能等往後有了機會,再叫這趙小將軍投身報國了。”“是極是極。”趙弘殷笑道:“叫犬子知道,二位如此關心他的前程,他定然要十分歡喜,怕是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接下來,趙弘殷與景延廣開始在石重貴的旨意下將兵權交割。實際上,接手這洛陽禁軍之人,便是一路隨行而來,那位騎著馬的軍官。此人名叫皇甫明,常山人,乃是鄧州刺史皇甫遇的遠房兄弟。趙弘殷得知是此人接手洛陽,心中有些不滿,因那皇甫遇做鄧州刺史的時候,橫征暴斂,執法殘暴,今年征糧,就數這皇甫遇就下手最狠,縱使曾當年此人做過龍武都指揮使,與趙弘殷相識,但卻是個惡人。這洛陽禁軍,跟隨趙弘殷如此之久,卻落入到了這種人的親戚手中。隻是,趙弘殷也隻能無奈,他隻能自保,沒有能力去護住這一班禁軍兄弟,同時,趙匡濟在此人身邊輔助,就不知道究竟如何了。趙弘殷微微一歎,隻能就這樣認命了,接下來,他要想辦法快點將聘禮送到會稽賀氏,將那賀家的女兒許配給趙九重,這樣一來,那撒的謊就圓上了。……夜深人靜,酒後一處營帳之中。趙匡濟坐在趙九重的一側,兩人敘話。“什麽!?叫我成婚?”趙九重驚愕道。趙匡濟點了點頭,笑道:“不錯,你就要成婚了,想不到你這弟弟,反而要比我這哥哥先成婚。”趙九重皺眉道:“男子漢大丈夫,怎能如此早就成婚,成了婚,還要怎麽做大事?”趙匡濟道:“成了婚也一樣做大事,得個賢內助,不是挺好的麽?你可知是誰家的女兒?”趙九重撓頭。趙匡濟哈哈一笑道:“乃是賀家那個十分乖巧的小姑娘,應該是叫凝兒,你總不會忘了吧?當年在護聖營的時候,她時常跟在你屁股後頭轉,很是喜歡粘著你。當時爹就開玩笑說,要把她變成兒媳婦呢。”趙九重無奈道:“怎麽是她啊……哎,她麻煩的很!這婚我才不成呢!”趙匡濟板著臉道:“爹都已經說出去這話了,聽這話的人,一個是景將軍,一個是魯國公,你讓爹坐實了騙他們不成?而且,那個凝兒也是個不錯的小姑娘,也配得上你了。”趙九重道:“當初在護聖營中認識她的時候,我才**歲,她也就六七歲的樣子,就算後來,我也才十二三歲,她十歲,之後就沒見過了,現在,她也才十四五歲,突然要我跟她成婚,心中終究覺得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