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東瀛之行
作者:天涯孤客cky      更新:2020-04-26 12:57      字數:2552
  “這次比賽怎麽樣?那兩個家夥經不經打?”

  王超近日遭逢刺殺,忙於善後,卻是恰好錯過了李無涯的比賽,此時問起,隻見李無涯搖頭淡笑:

  “沒什麽高手,比不得你老王的對手上檔次。不是陸地神仙,就是特種部隊什麽的,嘖嘖,聽起來就高大上…”

  “嘿,既然你這樣覺得,那要不要跟我去東瀛活動活動手腳?”

  “去東瀛?”

  李無涯微微一愣,刹那間,久遠的記憶浮現腦海。

  是了,王超帶著霍玲兒跟幾個年輕人,跨海而去,以“武道交流”之名,打爆東瀛武道界,應該就是這次刺殺後…

  “師父,你要去東瀛!?”霍玲兒驚叫中夾雜著幾絲興奮,這種時候去東瀛,擺明了是去挑事的。

  一旁的白豹子等人一時凜然,這個節骨眼去東瀛進行武道交流,將會掀起的血雨腥風,想一想都令人膽寒。

  王超沒有否認,負手而立,閉上了眼睛道:

  “我已經天下無敵了,而一個民族的精神被壓迫到極點後,會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不能被我一人擊潰,我十分想嚐試一下。何況,擊敗一個民族的武道精神,對於一名武者來說,實在是太有成就感了。”

  他緩緩轉身,在陽光的映襯下,有如大日如來降臨,散發著唯我獨尊的霸氣:

  “我就想看看,一個民族的武道精神,能在我的拳下…堅持多久?”

  ……

  明倫堂,練功場內,李無涯看著眼前雙手環抱,擺出了標準“渾圓樁”架勢的張家豪,滿意地點了點頭。

  “練得不錯,意與勁都到位了。”

  太極渾圓樁,是太極拳養氣築基的基礎架子,似熊抱樹,含胸拔背,上下抵力,深得熊經鳥申的精要,是涵養體力精神的上等法門。

  “嘿嘿,都是您教得好!”張家豪收了架勢,對著李無涯笑了笑,露出滿臉期待。

  “等我從東瀛回來,就讓老王幫忙辦個儀式,正式收徒。你以後就搬到這裏來住吧,回頭把兩個弟弟也接過來。”

  知道青年所期為何的李無涯笑著擺了擺手,轉身離開了練功場。

  他已經托譚文東暗中考察了青年的底細,確實如其所說,十年前全家慘死於那場暴亂中,隻有他和弟弟張家駒幸存,隨後又救了鄰居家被打休克,扔在了垃圾桶裏的嬰孩,三人相依為命,坎坷求生至今。

  如此境遇之下,青年也並未走上歪路,且談吐之間三觀極正,品性實屬難得。另外,對於李無涯所傳的基礎“渾圓樁”站法,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張家豪便已登堂入室,練得形神兼備,渾圓如一,如此天賦,可稱璞玉。

  李無涯頓生愛才之心,有了收徒的打算。

  練功場內,張家豪怔怔地看著李無涯遠去的背影,驀地,笑容有如孔雀開屏般在臉上綻放了,無比地燦爛,充滿了希望。

  ……

  東瀛京城,羽田國際機場。

  王超一行人剛下飛機,便有東瀛文部省的官員與華國駐日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前來接機。

  這次是以華國官方的名義進行的“武道交流”,國內同樣選派了兩名年輕的國術好手跟隨,加上王超師徒三人和李無涯,一行共六人。

  李無涯隨行在隊伍中,卻是十分地顯眼。

  沒辦法,就他一個戴個大墨鏡遮了半邊臉,想不顯眼也難。不是他想如此特立獨行,而是登機前的慘痛教訓曆曆在目。

  李無涯低估了自己如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作為一個連續跨界爆打職業拳擊、MMA、自由搏擊等賽事的功夫之王,他的知名度早已超出了體育圈,尤其是在亞洲範圍,已成了當之無愧的巨星。

  來東瀛前在候機室裏引發的轟動,正是他如今知名度的最佳寫照。

  對於粉絲的追逐與簇擁,李無涯並不熱衷,但其背後所透露出的影響力,卻是他十分看重的。

  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轉國術在人們心中的負麵印象,這種影響力是急需的!

  正在一行六人等待東瀛方麵的安排時,幾名身穿白色柔道服,腰係黑帶的東瀛男子向著王超等人走來,遞上了一份古色古香的請柬,說他們是東瀛講道館的成員,邀請王超前去講道館切磋交流。

  彬彬有禮,殺氣暗藏。

  李無涯墨鏡下的雙目掠過眼前的幾名東瀛年輕人,感受到了那份禮貌之下壓抑著的熊熊戰意與怒火。

  “講道館是現代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開創的流派,也是東瀛最大的柔術道場,其在東瀛武道界的地位,相當於少林寺之於國內傳統武術界,甚至還要超過不少。”

  在王超接過請柬,應下了挑戰的同時,霍玲兒的講解聲在眾人的耳旁響起:

  “明治維新時期,西學東漸,武士階級漸漸沒落,東瀛社會崇洋之風盛行,科技、文化及體育運動皆緊緊追隨西方的腳步,東瀛的傳統武道流派被人們當做了不合潮流的、應被淘汰的老古董,幾乎瀕臨消亡。”

  “就在東瀛武道即將沒落的時候,一大批誌士湧現,嘉納治五郎正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幾位之一,他們整合了各種傳統武道技法,去蕪存真,去粗取精,最終力挽狂瀾,將東瀛傳統武道重新發揚光大,風靡全球百年,至今興盛不衰。”

  聽著東瀛武道界的起落興衰史,李無涯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實話,在對傳統武道的傳承和發揚發麵,東瀛人做得遠比我們好。”

  霍玲兒盈盈一笑,搖頭道:“何止是好,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國內武術界一盤散沙,空有一身技藝,卻跟不上時代潮流,連高麗跆拳道都不如。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李大哥你這張王牌橫空出世,似乎給了國術界一絲機會。”

  一旁的王超大笑著出聲:“老李,玲兒對你期望很高呢。把國術在國際上發揚光大的重任,可就交給你了…”

  李無涯點點頭:“我盡力。”

  這是他的道之所在,也容不得推辭。

  說話間,譚文東出麵與與前來接機的使館工作人員和東瀛官員協商好了相關事宜,一行6人坐上了霍玲兒事先安排好的一輛加長林肯,跟在講道館的車輛後麵,駛向了位於京城下穀區的永昌寺。

  大約兩個小時之後,車輛駛近了一座依山傍水的山間寺廟,遠遠地,便見寺廟正門前,左右分立了兩條近乎兩公裏的長龍,皆是年輕人,穿著白色柔道服,腰係黑帶,宛如標槍一般,神情肅穆,眼神淩厲。

  尚未進場,沉重的壓力便撲麵而來。

  不過六人都是身經百戰的高手,這點場麵尚不足懼,一行六人下車後,在王超的帶領下,麵色如常地踏進了講道館內。

  眼前豁然開朗!

  宛如巨大體育館似的道場內,數千名學員身著統一的道服,靜坐於道場四周,一動不動,神情肅穆,那帶著赤裸裸殺意的眼神,齊齊朝著這邊射來。

  幾人壓力陡升!

  道場中間,六具黑漆漆的棺材橫立。

  棺材前,一排靜坐的六道身影,帶著深沉的決然,緩緩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