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遺禍千年(2/2)
作者:打開      更新:2020-04-11 03:14      字數:2172
  183

  …

  正在諸夏吩咐之際,禦書房走入一名毗人,說道:“啟稟君上,駱參謀求見。說是有急事稟報。

  諸夏有些意外,許久不見駱謹,今日會有什麽事?

  “讓他進來吧。

  “喏!

  駱謹匆匆進入禦書房,對諸夏行禮,道:“拜見君上。

  “免禮,駱卿今日尋孤,有何事需要稟報?諸夏好奇的詢問道,駱謹無事不登三寶殿,而且他的神色,很明顯是有急事稟報。

  “君上可是打算以沾染馬糞的箭矢傷敵?駱謹緩了緩口氣,他可不敢對諸夏興師問罪。

  “沒錯!怎麽了?此舉有不妥之處?

  駱謹深吸一口氣,神色嚴肅道:“君上,此舉乃損人不利己之舉,君上此等行徑,將會引發大亂!

  諸夏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駱謹有些小題大做,無語道:“駱卿,你不用這麽嚇孤,隻是對敵之用。

  “君上可曾記得馬鐙、馬鞍、馬蹄鐵?若非青陽先生深明大義,恐怕這三樣東西早就傳遍整個草原,增強東胡、匈奴數倍戰力!

  馬糞亦是如此!

  若被敵人學去,遲早有一天會被用在我軍將士的身上。

  君上有經天緯地之才,連弩、紮甲、環首刀、水泥、蠟燭、酒、香水……無一不是君上所出,君上如此大才,又何惜此等遺禍千年之策?

  臣,駱謹,懇請君上收回成命!請君上三思!

  “……

  諸夏的表情嚴肅,沉默的看著跪伏著的駱謹。

  禦書房的光線在這一刻似乎略顯暗沉,分明有著數人,卻寂靜的,令人不由自主產生一種空無一人的感覺。

  許久……

  “駱卿所言……是孤的疏忽。

  諸夏承認自己的疏忽,一廂情願的認為隻有自己打對方,而不會有人發現這一點,反而用來打漢卒,這是致命的疏忽,太過一廂情願。

  駱謹鬆了口氣,連忙高呼:“君上聖明!

  “那麽,取消這一命令吧!命令所有知情人將此事忘掉。諸夏旋即說道,他此刻也有些後悔,如果這一招被胡人學去,漢家子民得死多少人啊!

  “喏!臣這就去傳令。駱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想必是希望控製此事的擴散範圍,好在當時在場的都是自己人,那部分燕胡早就被殺了。

  然而沒等諸夏消停下來,蕭何和諸葛瑾聯袂而來,蕭何手中還帶著一份地圖,對著諸夏行禮。

  “免禮!蕭卿今日來,所為何事?感覺今日特別忙碌呀?諸夏也鬱悶,他今天早上可是去了垂拱殿。

  “君上,事關遼東運河一事。

  蕭何上前,攤開地圖,上麵有著數道紅線,將大淩河、驪水、大洋河、鴨綠江等河流串聯起來,中間則是一條紅線,直接貫穿遼東丘陵,驪水,也就是,遼河至鴨綠江。

  “君上請看驪水……

  “遼河。諸夏糾正道。

  “……遼河至大淩河以及其附屬工程,為第一部分,鴨綠江至莊河以及其附屬工程,為第二部分。這是具體的,按照這份地圖漢國可節省部分時間和人力。

  諸夏忽然擺手製止了蕭何,指著遼河至鴨綠江之間的紅線道:“下麵孤明白你們的意思了,你們是打算不繞路,直接在中間開一條運河嗎?

  “沒錯。

  “可中間,似乎全部都是遼東丘陵,以及各種山峰吧?

  “直接在遼東丘陵間開辟運河的原因有三,第一,若繞原路,水力將會不足第二,浪費時間,而且風險太大,第三……也是必須的一點。

  蕭何指著那片丘陵道:“正是因為這片是丘陵,所以我們才需要直接在其中開鑿運河,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將其和莊河貫通,借運河之力開發這裏。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丘陵地區的統治就極其不易,常有百姓數十年不和外界聯係。

  也往往多滋生罪惡滔天之人,他們所依仗的,就是天高皇帝遠,所在地方與世隔絕,這才為所欲為,若有運河之利,對於丘陵內各處村莊的治安將有很大的幫助。

  “有道理。

  諸夏聞言,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旋即說道:

  “但是目前來說恐怕不太可能吧?一來沒有熟悉的本地人帶路。二來,這種苦活不可能讓那些流民來幹,他們畢竟會成為漢國的一份子。

  倭國那邊明年才會送人過來,隻能從高句麗人身上想辦法,不過今年怕是不能對高句麗用兵了!隻能明年了。再次之前,還要找一些熟悉當地環境的人。

  “君上,運河之事,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在此期間尋找即可。這樣以來,內閣的財政壓力也可以減緩不少,蕭何撫須道。

  不是說提供給這些流民工具,他們就可以去挖的,他們需要糧食,需要禦寒衣,需要調味品,需要各種物資。

  這些都可以用量化後的工作得到的貢獻來兌換。而這些東西,都要內閣花錢下訂單進行購買。

  “君上,請問這遼西郡該如何開發?這時諸葛瑾詢問。

  他雖然被拔為遼西郡太守,但實際上遼西郡就是一塊不毛之地,開發出來需要太長的時間,他現在實際上隻是一個光杆司令。

  “孤調撥與你十萬戶流民,你先在各處臨海河口建立營寨,規劃好各個區域,再建立各縣港口,暫時以數字代替,等這些沿海城市發展好,逐漸往內地開墾。

  沿海城市,在後世就是富裕地區,這個原因還是屬於經濟圈的問題,利用海洋、河流,進行快速流動,加快物資、人員、資金、情報、物種的流動。

  通俗的說,就是同樣的東西,坐船隻需要兩三個消失,但是從陸路走的話,則需要花上十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用在商業上就是如此。

  其他商鋪利用海陸四個小時一趟來回,可以保證一些時效性的商品的新鮮程度,甚至倒買倒賣,而你卻用跑的,等你跑過來一看,價格因為用船的人大量的倒買倒賣,利潤已經微不可覺。同樣一個商業情報,人家隻需要一個小時,而你卻需要十幾天後才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