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遼河油田(2/2)
作者:打開      更新:2020-04-11 03:14      字數:2163
  149

  …

  城牆上,涼爽的夜風吹過,陳登看著不遠處的一片緋色火海,神色出乎意外的平靜,隨風飄舞地一襲白衣,在天空中“孔明燈的照射下,鍍上一層絢麗璀璨的淡金色。

  他的右側,是數名擁有真才實學的各家士子,主要是墨家、法家、兵家、農家。左側則是軍中的骨幹士卒。

  一旁一名士卒喜出望外道:“陳相擊敗敵軍,一戰成名!相信不出一月,必然名滿天下,屆時,天下何人不識君?屬下在此,先恭賀陳相!

  “擊敗?言早了!一萬六千大軍,可不是輕易擊敗的。計策,終究是小道。打鐵還需自身硬,黃國積弱難反,要變法,必然會傷害到那些士族的利益。唉!陳登言罷歎著氣。

  而就在陳登右側的一群士子對視幾眼,他們都是擁有真才實學的各家士子,此刻已經被陳登的才學和謀略所吸引,尤其是那位兵家士子,簡直可以用狂熱來形容。

  其中一名法家士子和其他幾位目光交流後,出列道:“黃侯許諾,所破之地皆為陳相封地,不如先行在陳相封邑進行改革,然後再擴大至整個黃國。

  若陳相有所需,我等願為陳相效犬馬之勞。

  “我等願為陳相效犬馬之勞。

  不甘屈居人下的,亦或者想要踩著陳登上位的,已經被陳登扔進繁瑣或清貴職位上,這裏的,全部都是他這幾天挑選出來可以被拉攏的。

  見這些人明白自己的意思,並且願意為他效勞,陳登這才露出一抹笑容,說道:“一切都是為了君上和黃國,那麽,日後,就有勞諸位輔佐,一同印證我等所學,不枉此生!

  “印證所學,不枉此生!諸子異口同聲道。

  抓準薑丘心理,引導其紮營西門,再以孔明燈火燒,吸引了其他三門注意力。

  這就完了?

  沒有,遠遠沒有結束!

  “也不知陳兄能不能完成陳相您的囑咐。

  “我相信啟兒。

  是的,陳啟早在對方來臨前,帶著一千人離開了。

  那麽盧鄉縣的2500人哪來的?

  這還要從陳登從黃縣回來說起,因為他立木取信的故事傳到了盧鄉,所以,在他發布公告,殺一百錢令後,盧鄉百姓同樣被吸引來了。

  而黃國通過和漢國的貿易,也得到了足夠的裝備,為了佯裝出集結一切兵力的模樣,陳登在思慮再三後,就同意了,敵軍以吊籃觀察時,也未曾察覺異樣。

  這也是常識,受限於工匠、原材料,能夠裝備甲胄的,最起碼也是普通士卒,個別小國,也就隻有精銳部隊才有,沒有誰,會給普通民兵裝備鎧甲。

  因為這些民兵,根本不在乎什麽國家大勢,亦或者自己的性命,他們會千方百計的將鎧甲拿去賣掉,有了錢就給自己的家裏,然後跑到國外。

  在陳登手下,自然也有,不過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陳登願意相信他們,所以大部分人也不希望辜負這份信任,至於個別的,自然因為窮,才回去偷。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偷竊,一部分是貪小便宜,好吃懶做,更多的還是沒錢,被逼的,有錢誰會去偷?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隻知道滿嘴一個賤民,一個竊賊,卻不想他們為什麽要去偷,隻說他們天生就是竊賊,天生就比他們低一等。

  此刻,就在敵軍營寨中,田將軍找到了灰頭土臉的大良造,雙方一見麵,紛紛喜出望外,進行合流,薑丘接過指揮權,開始收攏殘兵,衝出營寨。

  途中羅將軍等人,也狼狽不堪的帶著殘卒加入隊伍,這支殘卒逃出營寨後,紛紛鬆了一口氣,薑丘回頭一看,發現逃出來的軍隊,僅有五千多人。

  “大良造,我們現在怎麽辦?糧食被燒了,很多物資也搭進去了!我們去膠東?

  “……膠東?薑丘想了想,搖了搖頭,道:“膠東被對方攻陷一次,而且太近,說不定有什麽埋伏,我們不去膠東。去下密!那裏,補給也方便些。我們在那裏收攏潰兵,大約還能聚集三四千潰兵,我們還有再戰之力。

  “喏!

  薑丘扭頭,深深的看了眼盧鄉縣,毅然離開。

  比起前來之時的忐忑,回去時,士氣低落,沒有人願意去偵查四周。薑丘也沒有要求,此刻的他,在軍中威信同樣跌落到穀底,他也知道,對方總共兩千五百士卒,根本不可能有兵力前來埋伏。

  唯一讓他心情有所緩解的,也就隻有這一點了吧?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離開,卻沒有足夠的兵力攔截、追擊。

  …

  第二天,清晨,諸夏穿著睡衣,趴在床上幽幽醒來,迷糊的四處看了看,回想了很長時間,這才想起來,自己這是在寢宮中,至於夏花、秋葉,則被自己以天氣太熱,給打發走了,這幾天,他一直都是自己睡。

  他發了一會呆,這才懶洋洋的喊著:“小桂砸!

  殿外的小桂子立刻聽到,連忙帶著人為諸夏洗漱更衣,煥然一新的諸夏精神抖擻的,剛準備去垂拱殿,被諸夏派去遼河的諸葛瑾的信使來報。

  接過信看完後,諸夏笑了笑,說道:“找到了就好,暫時先存著吧,目前也就隻有當猛火油的份。遼河油田!

  沒錯,諸夏所說的,正是後世的遼河油田,不過目前的環境來說,石油除了當猛火油,用處還真不多,而且露天油田並不多,隻能先存著。

  諸夏打發了信使,到了垂拱殿,開始翻閱,這幾天以來蓬萊城的收入狀況,首先是兌換的漢元,總量達到了六十四金,也就是六千四百漢元,但消費出去的,僅有兩千七百漢元。

  同時,有黃國商人、百姓,被吸引而來。

  蓬萊城,不管是治安環境,更是對貴族和商賈一視同仁的態度,得到了大量商賈的好感,以及漢元的便利。

  更多的,還是因為,蓬萊商會背後的漢國,儼然成了半公開的秘密,神秘、強大、鼓勵工商,對他們是致命的誘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