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為了後代(1/3)
作者:打開      更新:2020-04-11 03:14      字數:2302
  96

  …

  處於一個即將出仕漢國以及報金縣之仇的原因,倫休打算通知圖書館館長。 然而倫休到那時,方才那位青年,此刻一臉震驚的指著姬希的方向,對著圖書館館長說著。

  “現在鳳國已滅,他已經不是鳳侯,和你們一樣,是即將參加科舉的士子。還有,你確定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你的時間不多了吧?”圖書館館長指了指那士子手中紙張。

  那張紙記著他們的閱覽時限,而顯然,因為這士子的大驚小怪,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

  “天哪,我差點忘了!”那士子驚呼一聲,連忙飛奔離開!

  看到這一幕,倫休默默的離開了,繼續熟悉整個圖書館的布局,哪一分類放在哪裏,所有的位置都要熟記於心,同時,心中不由感歎,遼東郡書冊十,漢國獨得其七也。

  而且各有備份,每本書至少都有十本左右,完全不用擔心會遺失,而且鮮有錯字,最關鍵的是,這種技術,目前僅有漢國一家有,果然是漢國出品,必屬精品。

  整個圖書館,唯有姬希和個別幾個人能慢悠悠的翻看、尋找對自己有利的,甚至買了一份點心、一份水果,包下獨立包間,一邊靜靜看書,一邊吃著東西。

  對於他們來說,有家族在背後的支持,不用像寒門士子一樣奔波,可以有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家族甚至會為他打通漢國內閣關係,若能得到一位執事看中,尤其是教育部的,那就更好了。

  隻是可惜,家財被沒收大半,隻留下十分之一,還因為分家,分去很多。不過每個時辰2枚銅幣,便宜的很。

  姬希等人一邊看書,一邊休息,累了有床休息,到了晚上去上夜校,大部分人都報了數學課,原本免費的數學課,也跟著收費,一夜2枚銅幣,一夜上4個小時的課程。

  說實話,這價格並不貴,隨便一個每天三個時辰的工作都能有15-2o文的工錢,為商賈工作,價格更高。

  當然,目前進入漢國的,大部分都是諸夏的馬甲,個別幾個,也是漢縣原本的商賈,那些外麵的商賈,想要進入漢縣,必須要進行審查漢縣這裏,機密太多,不得不小心。

  然而這種審查機製,讓那些迫切的想要得到漢國出品的商品的商賈來說,簡直令他們深惡痛絕,原本他們是敵國的商賈,買不到也就罷了,現在都是漢人了,居然還買不到。

  他們為了成為漢人,付出的可比其他百姓更多,畢竟漢商的商稅輕了一倍,再加上成了漢商,他們在汶國境內就受到漢國保護,而且汶國沒辦法收他們的稅,也不敢動他們。

  當然,漢國統治後,也有不好的地方,他們再也不能低價雇傭百姓工作,因為漢人隨時都可以跑去為漢國工作,甚至於,為了爭奪人力資源,他們必須要開出比漢國更高的價格,才能留住工人。

  還有,濟世田的存在,幾個孤兒寡母隨便一湊,湊足三個人就能領,這導致他們能夠用的人越來越少。

  不過諸夏即時拋出兩萬奴隸,可算解了人力匱乏的危機,而且奴隸這東西好啊!你買了後了隨便你折騰,奴隸要是敢反抗,甚至可以直接調撥軍隊來幫你鎮壓。

  可不是嘛,總要有一方被欺壓,那麽被欺壓的一方,與其是漢人,倒不如轉嫁給這些夷狄。這些夷狄,不服王化,而且屢次侵犯我漢家邊境!

  而奴隸的暴利,讓這些商人,生起了前往高句麗販奴的念頭,當然,他們勢單力薄,又沒有得到兵刃的權利,這才抑製下來,不過這種念頭已經在他們的腦海裏滋生了。

  這日,諸夏正在宮中垂釣,小黑繞著他的腿轉,夏花、秋葉兩人服侍在身側,為他捏肩揉腿,喂食點心。

  而諸夏身側,還有一人,是一個道士,這個道士名為李餘,是天機樓樓主,此刻他正在向諸夏稟報任務進展。

  在平定了莊國、鳳國之後,諸夏也沒有忘記虞子的師傅,還有鍾乘的下落,所以下令,讓天機樓派出人手,查探整個遼東郡內各個山頭,隱秘之處,尋找所謂高人蹤跡。

  “如何,莊國境內找過了?”

  “回稟君上,我們在莊國境內的幾處山中,找到了幾處村落,共百餘戶的人口,已經通知莊河縣縣令負責安置,至於鍾執事以及所謂的高人,目前沒有任何進展。”

  “是嗎?”諸夏沉默了會,說道:“繼續,去鳳國境內尋找。對了,那個姬希最近怎麽樣?還在圖書館和夜校之間留戀嗎?有沒有什麽人企圖接近他?”

  “此人這兩日除了圖書館、夜校之外,常常去競技場與人比武,為此還小賺了一筆,大約4o文左右。”

  “四十文?全部壓自己贏嗎?”

  “有幾次憑借眼力壓對了!”

  “噢噢。由他去吧!天機樓繼續搜尋鳳國各山。”

  競技場是讓那些精力旺盛的家夥們宣泄體力的地方,培養百姓的尚武精神,同時也是一個私了糾紛的所在,諸夏還在那裏開盤,當然也隻是小賭怡情。

  “小桂子。”

  “奴婢在。”一聽諸夏傳喚,不遠處的小桂子立刻走了過來,低著頭等待著命令。

  而諸夏看著池塘說道:“請蕭卿過來一趟。嗯,算了,待我寫個東西,你派人交給蕭卿吧!”

  “喏!”

  美洲的森林因為美國人的亂砍亂伐,大規模驟減,諸夏希望能限製一下樹木砍伐的度,多多種植。但是他很清楚,在遼東,尤其是冬天,不讓砍伐樹木,和逼反沒什麽區別。

  所以他希望各地縣令,每六個月舉辦一次植樹節,內閣根據當地情況製定植樹數量,再由縣令分配至每隔村莊,並且大學學子、科舉士子、官員、包括諸夏自己都要植樹。

  當然,這隻不過是治標之策,真正的治本,就是尋找替代物,而木材的替代物是煤炭、樹葉、植物秸稈、竹子等。

  樹木是可再生資源,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生火方麵,需要推廣使用樹葉、植物秸稈等,避免資源浪費。

  諸夏、漢家子民,要盡量的為自己的後代們留下一個好攤子,而不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資源,盡量奪取夷狄的!

  重汙染工廠,盡量開設在東亞以外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