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傾銷(2/3)
作者:打開      更新:2020-04-11 03:13      字數:2247
  48

  …

  諸夏的這條政策一出,所有官員頓時屏息凝神傾聽,這關乎到他們利益,自然會認真對待。

  但實際上,養廉金真的能杜絕腐敗嗎?

  不能!

  諸夏隻是在給自己找理由,也減緩官吏和國家之間的衝突,這些官吏就算不是身居眾職,也會想盡辦法從百姓手中搜刮財物,隻要有點權利,就會拿著雞毛當令箭,生生的找出貪汙腐敗的由頭。

  這些官吏,包括所有人類,貪欲都是無窮無盡的,餓著肚子,想著吃一頓飽飯,解決溫飽,就想著賺錢買地,有了錢,有了地,就飽欲思淫,然後就想要更多的錢,更多的地,睡遍天下最漂亮的女人,然後越做越大,越做越大,就想著左右政局,如果無法左右,那就換一個國家!全然不顧國家的恩惠。

  富翁生病了,就想著痊愈,痊愈了,就想永遠不得病,永遠不得病,就想減緩衰老,減緩衰老了,就想著長生,永生!

  而諸夏的養廉金和養老金,本質上,不是徹底杜絕貪汙腐敗,而是由頭!

  什麽由頭?

  我給了你養老金和養廉金,而你又貪汙,這下子殺你全家沒意見了吧?其他官員也無話可說!

  養廉金和養老金這東西,還有個作用,就是增加敵國收買官吏成本,畢竟隻有漢國承認養老金和養廉金,如果官員被對方收買,內心就會權衡一下,值不值,讓對方成本大增!嗯,雖然漢國的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不過也值了。

  諸夏恩威並施,一時之間讓漢國官吏勤快不少,也緩解了雙方日漸尖銳的矛盾,這些官吏也算可以消停一段時間。

  之後的日子裏,諸夏一直在巡視漢縣以及種植園、養殖場、馬場,然後下午去訓練士卒。

  而駱謹則攜帶著這一批製造出來的衣服、油紙、油紙傘、蠟燭、燈籠、紙扇、色紙、麻布衣、海鹽、雪鹽、紙張等貨物,浩浩蕩蕩的連綿數裏,然後分路而行。

  這些貨物份額中,麒麟商會五成,興漢商會三成,餘下兩成則用於國內銷售,以及宮內所需。至少諸夏的四合院已經四處掛上燈籠,用上蠟燭!吸引不少官員詢問燈籠、蠟燭價格。

  駱謹剛到城門外,一堆人在那瞪著,這一次負責接待駱謹的,是駱謹前嶽父,兩人一見麵,駱謹前嶽父王堯就尷尬的看著他,被後麵幾人推搡著,這才上前,一拱手,道:

  “見過漢使!”

  駱謹神色平靜,不鹹不淡道:“嗯。進去再說吧。”隨後不疾不徐的進入城中。

  王堯尷尬的杵在那,內心也竄出點火星,自己這個嶽父放低姿態,親自行禮,居然還真的漠視他了,但他也不敢真的怒,隻能沒臉沒皮的又跟上去。

  “漢使,之前我可是規勸過大良造,請大良造放了貴使,可惜大良造太過固執,我等人微言輕,無能為力!”

  “是啊是啊!這大良造鐵了心要為難貴使,實在太過分了!”

  一群人圍著駱謹熱情招呼著,莊侯他們自然不敢說,但滿門被盡屠的大良造,還不是任由他們說道?

  駱謹神色不鹹不淡的和他們說了幾句。

  果然,斥責完了,一個個詢問著用原材料能換多少紙張和海鹽,那每月一百金的原材料可是有八成分配給他們了,同時也得到了大良造的一些財產作為補償。

  “諸位請放心,除了每月的一百金原材料以外,還有一百金對應材料份額,每項原材料可兌換貨物,稍後公布,請稍等。”旋即,駱謹帶著興漢商會的人手進入商鋪,關上門。

  一行人在商鋪外等待片刻,商鋪再次開啟,兩人抬著一個牌子擺放在商鋪外。

  這些人頓時蜂蛹而至,一看,發現這一次不僅僅是紙張和海鹽兩種,還多了很多他們沒見過的。當然,麻布衣,諸夏並未放在上麵,這個東西,純粹是給出售給老百姓的,大多都出售給汶鳳兩國,以及漢國內部。

  除此之外,蠟燭的價格很低廉,主要是這蠟燭,這些士族一看就知道怎麽做,沒什麽技術含量,薄利多銷,因為諸夏使用模具生產,量大、快捷、人工費少,很適用於搶占市場。

  就算這些士族回去研究,在遼東這片市場上也爭不過漢國,就算他把人工費壓的再厲害,甚至不給錢,但你每天的夥食總得用吧?不吃飯沒力氣幹活,光這點,漢國完虐他們。

  燈籠、紙扇、色紙、油紙傘就不一樣了,雖然還是能一眼看穿怎麽做的,但是他們根本沒有造紙技術,依舊被諸夏吃的死死的,捏在手裏沒有絲毫反抗能力!

  紙張的價格,注定他們不是普通百姓能買得起的!注定隻能打造成精品,打造成士族專用物品!

  改明下雨了,一個個穿著土的掉渣的蓑衣,帶著影響發型的鬥笠的土鱉,遇見那些撐著油紙傘,在雨中漫步,體驗者浪漫和高逼格的士族,對你投以蔑視的目光,恥與你同列。

  那時候,誰能忍?

  攀比之心自古有之!誰肯落後他人?

  而諸夏則利用這些沒啥技術含量,而且價格低廉的物品,將整個遼東郡財富席卷一空!

  那些士族見到印著各種鮮豔的花朵的油紙傘,幻想著自家女人持著油紙傘,在雨中慢條斯理的享受著,別人羨慕嫉妒恨的目光,而自己也手持一柄印有詩歌的油紙傘。

  另外看中紙扇的士族,拿著紙扇“嘩啦”一聲,扇子張開,扇子上印有一些景色,以及一些“故事”,橫在胸前,莫名奇妙的感覺自己帥帥噠!

  於是一幫人在貨物旁,裝模作樣,一個不經意,抖開扇子,故作瀟灑的扇了扇,陣陣涼風襲來,整個人通透爽快許多!

  而選中燈籠的,隻是覺得燈籠照的亮,手持著木棍,挑著燈籠,比起自家的油燈亮堂許多,而且看上去很好看,有漢國的各種氣勢磅礴、靈秀景色,令人心向往之。

  隻是一個上午,聞訊而來的士族幾乎要將門檻踩壞了,而駱謹從漢國帶來的貨物,也消耗了大半,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蠟燭、麻布衣、色紙。

  就在這時,一個人走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