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滅種(2/2)
作者:打開      更新:2020-04-11 03:13      字數:2386
  46

  …

  而諸夏從莊國的戰爭中得到456的戰爭點,從倭國的戰爭中得到34點,結合張遼的戰報,最終得出一個得到戰爭點途徑,大概分為:

  勸降人才、斬殺敵國將領、殺死敵國士卒、占領城市人口、所獲直轄疆域!諸夏從莊國得到的三十萬畝地,所屬士族早已被諸夏殺的幹幹淨淨,因此才得到戰爭點數。

  目前諸夏的戰爭點數為562,諸夏並不打算消耗他,再積攢一些時日。

  諸夏打算在新的漢縣成立之後,改興漢學院為興漢大學,下設四大院係,分別為:綜合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軍事學院、法學院。

  其中綜合學院包括:建築學、土木工程學、環境學、醫藥學、美術學、農業養殖等等,培養百工,並且均衡發展漢國。

  當然,這些都需要專業人才來教導,但諸夏目前積累不夠,沒有這些人才,隻能寄托於係統,或者自己發掘。

  同時,諸夏希望提升百姓對內的道德標準,鼓勵百家爭鳴,對外則一律灌輸征服、殖民、奴役的觀念。

  後世的地球上,中國擁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然而卻僅僅占據十分之一的土地!全部都是那些皇帝的虛榮心所造成的,所謂萬邦來朝的虛榮,而不謀實際。

  諸夏對異族的政策很簡單,願意臣服的成為奴隸,不願意臣服的亡國滅種,如果不希望華夏亡國滅種,就需要用這種血腥手段滅亡其他種族,為華夏賺取生存空間。

  哪怕,雙手沾滿鮮血,也在所不惜!至於所謂的屠夫,沒有人會在乎,曆史不過勝利者的玩物!

  就在這時……

  “君上,蕭相和諸葛執事來了。”小桂子在旁輕聲道。

  諸夏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麵上狠色散去,恢複平和,露齒一笑道:“辛苦了!速請他們進來。”

  “喏!”

  蕭何和諸葛瑾聯袂而入,對著諸夏行禮:“拜見君上!”

  “不必多禮,兩位都是孤之肱骨,漢國柱石,以後不必如此多禮!”諸夏一揮袖,笑著說道。

  “謝君上!”

  兩人並未當真,正欲入座時,諸夏招了招手說道:“坐我這裏,我有點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兩人對視一眼,有些迷惑,走到諸夏身側,跪坐在幾案側,這才發現諸夏桌子上有一張地圖,這張地圖令兩人大驚。

  “這……這莫非是……”

  “嗯,東亞地圖,我畫的,可能有些不標準,這裏是華夏,這裏是高句麗、三韓、倭國,現在我是有點想把倭國的濟州島、五島群島、對馬島打下來,你們覺得如何?”諸夏試探道。

  蕭何對照著地圖一看,沉吟許久說道:“君上,濟州島、五島群島以及對馬島,距離對方本土太近,我們攻打下來必然會被對方日夜騷擾,臣以為,不可取。

  我們目前主力應該針對遼東,然後是高句麗、三韓,從地圖上來看,對方和我們隔海相望,待凱旋港建成後,我們可以占領長山列島(CH縣由長山列島,我們不僅可以偷襲莊國、鳳國沿海區域,還可以攻打被高句麗和三韓瓜分的樂浪郡、帶方郡兩郡。”

  “臣以為,蕭相之言為上策。”諸葛瑾一本正經的附和。

  諸夏有些惋惜,他早就想把倭國全境占領,然後把九州島以及中國區域的名字,全部都改了!

  但是蕭何所言卻是有理,濟州島實在有點遠,距離對方太近,但是諸夏並不打算這麽放過倭國,想了想,說道:

  “蕭卿,如果我們不占領呢?掠奪他的人口,補充倭八旗,成為勞工,甚至掠奪倭國女性,正好我漢國最近男女比例有點失調,不如抓些倭國女子,作為我漢家子民的小妾。”

  蕭何想了想,有些為難:“目前漢國男性比女性多近兩成的人口,可是,蠻夷之女怎麽能成為……這……”

  “怎麽能這麽想呢?你想想,我漢家兒郎們如此操勞,耗費這麽多體力,在倭國妹子身上開墾,就是想要為漢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當他們每得到一個倭國小妾,就意味著倭國人有一個人注定孤獨一生!就意味著倭國距離亡國滅種更進一步!

  至於生下來的子嗣,接受漢國的教育,學習漢國的文化,書寫漢國的文字,再灌輸唯有漢家兒郎為上品,異族皆為下品的理念,你覺得他們會接受自己擁有異族血脈的事情嗎?

  待我大漢掃平天下,征服整個世界,一世、十世、百世之後,倭國的血脈能有多少?

  再者說了,倭國的祖先為什麽就不能是從我華夏走出去的?他們那種文字、語言,也不過最近幾十年才興起的,說不定,我們還是他們的祖宗,對待兒孫,咱們也得寬容一點!

  匈奴當初還是從諸夏中分割出去的,不是嗎?”

  諸夏一番話,最終說動蕭何和諸葛瑾,不再持有純血觀念,對於諸夏掠奪倭國人口之事表示同意。

  蕭何和諸葛瑾走後,諸夏鬆了一口氣,苦笑著:“我為了人口也挺憑的!”旋即搖了搖頭,開始寫回信。

  日後凡有所掠,倭人發配礦場,三年後,若沒有死在礦場中,也要盡誅!

  所俘倭軍,則以十人為一火,設火長,五火為一隊,設一隊正,每六隊三百人為一牛錄,設佐領一人,每五個牛錄為一甲喇,設甲喇一人,三個甲喇一旗,旗主又稱都統。

  原本是五個甲喇,但是那樣就有所危險,說不定會被反噬,所以必須要壓製到三個甲喇為一旗。

  至於八旗,就不像野豬皮那樣了,直接第一旗至第八旗!旗主每四年一審核,然後按照戰功進行重新排名,最後三名旗主淘汰,重新在其旗內挑選戰功赫赫者為旗主。

  但每位旗主隻能連任兩期,也就是八年,每八年一輪,退下的旗主,得賜漢姓,如果想要繼續廝殺得到賞賜,可以加入其他旗作為督戰官,領一甲喇,但是依舊是三甲喇一旗。

  沒錯,等同於給旗主找了一個掣肘,而且退休旗主是漢姓,旗主無法隨便斬殺,必須要通報給管理八旗的將領或者諸夏,才能作為處罰!

  同時規定下級對上級,無論多高地位,都要自稱奴才,稱上級為主子,上級可隨意打罵,甚至生殺予奪,這是鐵規!

  同時,每場戰鬥,所獲錢財漢國得五成,其餘五成再分配給旗內有功之人,而漢軍則是漢國四,漢軍分配六成的財物和奴隸。並且每殺一人,就會得到一畝田,滿三十畝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