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初步曝光
作者:烏鴉一號      更新:2020-03-02 20:44      字數:2596
  域外生命寄生日誌最新章節

  國外網站jeuxvideo在科隆遊戲展中展示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試玩,同時ign也公布了一段《銀河商業聯盟》的實機演示。

  幾乎所有媒體們都公開了他們或長或短的試玩片段。

  其中這些視頻在youtube上受到熱捧,點擊量幾乎全部破百萬。其中最受歡迎的要屬個人玩家丹尼斯發布的一段機甲對戰的視頻。

  全世界的玩家們根據這些視頻片段能夠很明顯地發現除了畫麵風格相同外,人物劇情事件再無相似之處。

  視頻為浮沉互娛在發布會宣稱的,劇情由人工智能自動生成作了最好的證明。大量玩家為

  這樣一款畫麵精致,建模完美,世界觀龐大,玩法多樣的遊戲,在ign的問卷調查中,仍然有多達四成的玩家並沒有給《銀河商業聯盟》滿分。

  根據ign的調查,這四成玩家中大部分覺得不能給滿分的原因在於《銀河商業聯盟》的內嵌人工智能太智能了。

  在讓人工智能接管角色後,玩家隻需要看人物自主行動即可,精致的畫麵讓人有種看一部科幻大作的感覺,以至於許多試玩的玩家到後來直接就讓係統全程接管,自己戴著耳機像看劇一樣,就差一桶爆米花拿在手裏了。

  因此部分玩家覺得這會讓許多人產生惰性,會失去遊戲的本質——體驗。

  人工智能代替玩家像遊戲輸入信息,遊戲向玩家輸出信息。

  缺失的一部分是玩家向遊戲輸入信息,遊戲從互動變成單純的接收。

  部分觀念傳統的玩家覺得這是一個敗筆,雖然是很方便,但它變得不像遊戲了。

  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太快出現在人們麵前,大家的觀念未能跟上。

  關於《銀河商業聯盟》的討論影響仍在發酵,遊戲企業的動作則是無比迅速。

  在浮沉互娛的發布會後,蒙特利爾工作室的負責人在科隆遊戲展的最後一天來到科隆,親自試玩過《銀河商業聯盟》後,他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渴望來到一個新的程度。

  蒙特利爾工作室是育碧旗下的遊戲工作室,其以開發出《刺客信條》而聞名。

  在他看來,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到《刺客信條》的新作中,是新作最為迫切的事情。

  《銀河商業聯盟》中所有npc采取智能分級機製,但即使是最低端的e級人工智能npc,都有著自己的行為邏輯和對話。

  而且隨著劇情的進展,如果一個npc在遊戲中的影響增強,他的智能程度也會得到提升。

  想象一下《刺客信條》中的npc將更加智能,接近真人,遊戲的自由度和不可預知性將得到極大提升。

  不管是知名或是不知名的遊戲公司紛紛前往蜀都,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新作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

  林燃的工作在發布會後才真正開始,陳浮沉的指示是可以將人工智能引擎開放,但是他們得拿出相應的代價。

  ……

  世界的運轉並不隨人的意誌而轉移,《銀河商業聯盟》的發布隻是一個插曲。

  如果說三月份中星事件是華米雙方貿易爭端的序曲,當時大部分華國人還認為中星確實違反規定,米國在規定內製裁中星情有可原的話。

  3月米國結束301調查,製裁中星。事後宣稱要加征關稅。

  (這麽想的人沒有意識到米國把國內法當國際法用,長臂管轄,說製裁你就製裁你。)

  到了七月份,米國開始正式要征收關稅後,並且在8月23號再度加碼,華國上層開始意識到雙方的脫鉤是無法避免的事。

  高盛、摩根、idg等米方資本意識到陳浮沉3月時的判斷是正確的,對其認為會幹涉股票市場還是半信半疑。

  但對在港股上市已經不持反對態度了。

  而獅城方麵由於更早相信陳浮沉的判斷,相應地更早在資本市場布局,收益頗豐。

  浮沉集團的獅城分部於6月開業,舵手係統在獅城的部分數據中心開始試運行。

  獅城和霓虹一樣,缺少資源,獅城甚至更加匱乏。因此對於舵手係統能夠節省百分之四十五的能源,能夠將數據中心放在水底,節省大塊土地。

  他們是很積極的,舵手係統在獅城的開始十分順利。

  而獅城的實驗室還在選址中,陳浮沉希望未來大量涉及到人體的實驗都放在獅城。

  東南亞是全球黑市人易量最大的地區,少個幾百人根本不算事。

  kepler的旗艦店裝修完畢,所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均有,三四線城市至少一座旗艦店。

  手機行業是重資產行業,如果不是手握幾百億美元的現金流,還真扛不住。

  薩鬆的存在能夠監控浮沉集團每一筆資金的流向,中間的貪腐被打壓到極限。

  幾乎每周都有貪腐現象,在浮沉集團聯係警方抓捕時,他們還想不明白自己是哪裏露餡的。

  長期的宣傳教育,加上伸手必被抓,讓浮沉集團的貪腐現象降到最低。

  陳浮沉偶爾和1729說,“水至清則無魚。”

  來到藍星一年多的1729自然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他同樣打了個機鋒:“仿生魚能活在清水中。”

  陳浮沉聽到後瞬間不想多說什麽,心想外星科技了不起啊。

  kepler7月時已經開始大量生產,其將小部分生產線放到江城,一小部分在蜀都,另外的大部分仍然在廣南。

  kepler的供應商全麵向蘋果對標,選的都是供應鏈上最好的供應商。

  尤其是屏幕,和boe合作開發了一款全新屏幕,並且從生產線中選取最優的那批。

  索尼同樣將自己最好的攝像頭供應給kepler。

  kepler公司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注冊專利,已達兩千餘項。

  消息傳出後在數碼圈引起極大轟動,要知道雷米18年上半年的專利總數也才1224件。

  這個數量已經排到國內企業專業數量排行榜的第14位。

  “震驚,kepler可能采用真正的全麵屏。”

  有位數碼博主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網上去一件件地翻kepler的專利。

  在花了一周時間,讓他找到令人興奮的消息。

  全麵屏技術自雷米於16年10月提出概念後,此後手機界的主流便一直是全麵屏。

  當然在18年初花為的p20讓相機分數成為另外一個主流。

  而全麵屏,好像大家一直在異形全麵屏上打轉。

  像蘋果那種把屏幕上方挖出一塊劉海,就叫異形全麵屏。

  大家在異形全麵屏的基礎上,把額頭做的小點,屏占比高些,在發布會上都能拿來說上大半天。

  此時有一家手機企業可能能做真正的全麵屏,數碼圈瞬間被引爆。

  大家的輿論熱情被點燃,在這個所有手機都長得差不多,劉海屏已經審美疲勞的年代。

  “不相信是真的全麵屏,肯定是噱頭。”

  “要不就是成本特別高要不就是單純得設計概念。”

  “我有朋友在kepler內部工作,他告訴我是真的,他們做的是真全麵屏,把攝像頭放在屏幕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