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疑雲
作者:烏鴉一號      更新:2020-03-02 20:44      字數:2032
  域外生命寄生日誌最新章節

  4月6日,天氣轉暖,晴——日值歲破,大事不宜。

  “關於這件事,陳先生的立場是很堅決的,大家的考量我完全能理解,我和他溝通過並不能扭轉他的決定。”

  一場冗長而沒有結果的會議讓所有與會人員都身心俱疲,許之雲同樣不例外,身著套裝畫著精致淡妝無法掩蓋她的疲憊,說完最後這句話後她坐下閉目養神。

  浮沉網絡在引入新的投資方後,為陳浮沉帶來海量現金流的同時,也帶來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紅杉、高盛、idg和摩根,加上最早入股的鵝廠,這五家希望能夠在美股市場的納斯達克上市。

  在他們看來浮沉網絡已經足夠成熟,完全可以開始走上市流程。

  國資委站在陳浮沉一方,投票權給了陳浮沉,而淡馬錫則是持保留意見

  陳浮沉不同意,根據薩鬆的建議,在港股上市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納斯達克。

  他在和小馬哥通過電話後,得到其同意,鵝廠願意持保留意見一段時間。

  鵝廠在浮沉網絡這筆投資上已經賺得夠多了,因此願意盡量站在陳浮沉這邊。

  在小馬哥看來,他更願意站在和他同樣為企業家的陳浮沉這邊,而不是資本方。

  創業時他也吃過不少來自資本市場的毒打。

  但鵝廠不是他的一言堂,他隻能盡量幫陳浮沉拖一段時間。

  不過在通話中小馬哥勸過了陳浮沉,在納斯達克上市對於一家科技企業來說是最優的選擇。

  因為那裏有最多的資金、最健全的市場規則,特別有高盛和摩根作為股東,他們能夠幫助浮沉網絡將市值炒向最高點。

  鵝廠就是在港股市場上市的,小馬哥後來也後悔沒能在納斯達克上市。

  “我們希望能和陳先生麵談,我相信麵談我們能夠說服他。”

  idg資本的代表發言中隱約表示出對許之雲的不信任,認為她是在敷衍大家。

  許之雲睜開眼說道:“陳先生不會見你們的,我現在一周和他見麵的時間連半個小時都沒有,你們的要求他早已回絕。”

  吳偉作為陳浮沉的另外一個代表說道:

  “boss應該是一早就選擇要在港股市場上市,不然不會選擇同股同權的,這件事在陳總那邊是沒有回旋餘地的。”

  在座代表們心中一驚,對啊,當時簽訂協議的時候同股同權大家還以為占了大便宜。

  同股同權是指同一類型的股份享有同樣的權利。阿裏采取的是同股不同權,創始人團隊的股票具有更大的投票權,因此馬福報才能在隻有百分之二十多股份的同時,牢牢掌握著公司的控製權。

  而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要求同股同權,後世到了19年小米才成為港股市場首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

  當然大家會疑惑為何小米可以其他公司都不行,浮沉網絡也可以采取同股不同權的同時在港股市場上市。

  要知道此時是18年,那時候金融危機還未顯現,港股市場不缺要上市ipo的企業,他自然不會對你網開一麵。而19年危機已然是冰山一角,港股為了市場安全考慮才勉為其難接受小米同股不同權。

  隻是沒想到小米不中用,本來以為是半個蘋果,結果是個格力…

  這裏沒有說格力不好的意思,隻是小米未能達到大家的預期。

  看見場上氣氛如此僵硬,此時淡馬錫的代表出來當和事老:

  “我們暫時先擱置爭議,上市並不著急,我們完全可以等陳先生有空來和我們進行一次麵對麵的溝通,我們也好知道他的真正意圖,到時候再做決定也不遲。”

  “您看陳先生什麽時候有空?”他緊接著看向許之雲問道。

  “我會去問的,如果陳先生願意答應下來的話,我會郵件通知各位。”

  ……

  會議開始正式,結束倉促,開了一天沒能得出什麽結果。

  “喔,這可不是你們淡馬錫的風格啊。”

  高盛資本的全權代表羅伯森說道,會後淡馬錫和高盛的代表私下閑聊。

  淡馬錫在14年轉變投資策略後,走的是和禿鷲一樣的投資風格——錙銖必較。

  淡馬錫的全權代表是唐奎本人,此前和陳浮沉見麵達成初步意向的正是他。

  唐奎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高盛代表如此沉默我也是第一次見。”

  羅伯森:“我完全相信陳先生的判斷,高盛對於在納斯達克還是港股都沒有意見,上市後我們依然會大筆買入。”

  “我們淡馬錫同樣如此,陳浮沉可沒有在資本市場證明自己,你們高盛就這麽相信他?我承認他是很好的企業家,卓越的科學家,可資本上他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人。”

  淡馬錫投資在14年之後,長期減少大型公司的持股,轉向成長公司、私有及pe公司。他們會做出長期持有浮沉網絡並且持續買入的決定並不常規。

  羅伯森搖頭道:“即使他本人在資本市場上一竅不通,他背後的決策團隊不可能不懂。”

  唐奎會意地看了對方一眼,背後的決策團隊是指陳浮沉有官方背景,隻是台麵上的傀儡。

  “你不覺得奇怪嗎?如果他背後真的有華國官方的話,他們為何願意將浮沉網絡的股份出讓給我們?”

  “華國官方什麽都不缺。”

  羅伯森:“這同樣是我們所疑惑的,陳浮沉身上是一團巨大的疑雲,大量疑點無法得到符合邏輯的解釋。”

  高盛關於陳浮沉背景以及過往的分析報告中,很多證據和結論間相互矛盾。

  二人陷入一陣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