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玻璃燒製成功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0-04-10 16:09      字數:2409
  幾天之後,趙文帶著李小三站在熱氣衝天的玻璃窯外麵,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窯口。

  因為玻璃窯不比水泥這種東西,所以趙文便將玻璃窯建在了堡內。

  建造堡內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防止被外人窺伺,也方便管理這些玻璃窯的工人。

  “出來了,出來了!”

  李小三看著窯口緩緩流下來的紅色玻璃液,激動的從地上蹦了起來。

  “趕緊拿磨具來!”王六七擦掉臉上的大汗,衝著旁邊的幾個學徒大聲喊道。

  “來了,來了!”

  一個十五六歲左右的學徒工端著一個鐵製的平板磨具小跑著過來。

  王六七一把奪過磨具,放到窯口的下麵。

  被燒的通紅的玻璃液順著窯口緩緩的流了下來。

  趙文看著被燒的通紅的玻璃液,心中大定。

  到了這一步,就說明了玻璃的燒製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隻要控製好最後的淬火,那麽玻璃就燒成了。

  玻璃液在眾人的注視下,從窯口緩緩的流出,最後平鋪到平整無比的鐵製磨具上。

  王六七緊緊的盯著窯口,當玻璃液平鋪到鐵製磨具上時,眼疾手快的將窯口關閉。

  王六七關掉窯口之後,用一把鐵鉗夾住放滿玻璃液的鐵製磨具離去跑到一個鐵製爐子處。

  王六七將鐵製磨具放到爐子的火口處,繼續接受高溫的炙烤。

  這個時候的玻璃液稍微有點冷卻,再加上這個鐵製磨具中玻璃液有點多,所以就要往其他的鐵製磨具上轉移。

  待鐵製磨具被燒的通紅之後,王六七急忙用鐵鉗夾住鐵製磨具,手腳麻利的往旁邊的幾個鐵製磨具中轉移。

  旁邊的這幾個鐵製磨具要比之前的那個鐵製磨具淺,大約也就一公分深淺。

  待轉移完畢之後,王六七從旁邊的工具架上取下一個鐵鏟。

  他拿著鐵鏟,順著鐵製磨具的邊緣,一圈一圈的將不太平整的玻璃液刮平。

  待將這一切做好之後,王六七一摸頭上的大汗,長出一口氣,“現在就是等待冷卻了。”

  趙文看著鐵製磨具中尚未冷卻的玻璃液,笑道:“我看這差不多已經成了,王管事,你居功至偉啊。”

  王六七急忙拱手道:“不敢當,不敢當,這都是大人的功勞,都是大人的功勞。”

  趙文笑道:“說你有功勞你就有功勞,磨蹭什麽。行了,先這樣吧,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趙文看著這裏再沒有什麽問題,便領著李小三走開了。

  走了沒多遠,趙文對著身旁的李小三道:“你去給我將趙大牛找來。”

  趙文看著匆匆離去的李小三,蹲在路旁的一棵大樹底下。

  陽光透過大樹枝葉的縫隙,落在大樹底下,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白斑。

  趙文看著地上的白斑,陷入了沉思。

  如今玻璃已經算是燒製成功,但是這東西可不比水泥。

  水泥是靠產量,而玻璃就是靠稀有程度。

  按照趙文的想法,這些生產成功的玻璃最好的用途就是用來製造鏡子。

  這個年代不是沒有鏡子,隻不過那些鏡子都是從西方來的舶來品。

  個頭小不說,人影照的也不清晰,賣的還超級貴。一個巴掌大小的鏡子,最少也要賣將近一百兩銀子,

  像今天那麽大的玻璃,要是製成鏡子,那可能賣不少呢。

  趙文想著,將燒製出來的玻璃製成玻璃鏡子,然後拿去京城或者南直隸售賣。

  鏡子若是放到這幾處地方售賣,肯定能賺不少錢。

  尤其是兩淮鹽商,那些人身家可不低啊,個個都是家財億萬貫。若是將這批鏡子運到兩淮之地售賣,肯定能賺不少錢。

  但是,對於鏡子這種東西來說,物以稀為貴,越稀有,就越值錢。所以,這製作玻璃鏡子的配方就必須緊緊的捏在自己手裏。

  趙文正考慮著要不要分給晉商一點,讓他們幫著售賣時,趙大牛卻站在了他前麵。

  趙大牛看著陷入沉思的趙文,輕聲試探道:“大人?大人?”

  “啊?大牛啊,你來了。”趙文急忙從地上站了起來。

  “不知大人找我何事?”趙大牛一臉好奇的看著趙文。

  趙文拍拍手,對著趙大牛道:“今天玻璃窯將玻璃燒製出來了,你可知道?”

  “李小三在路上給我說了。”趙大牛甕聲甕氣的道。

  “知道就好,我現在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征兵的事情你就先交給虎子去辦吧。

  現在的當務之急那就是將玻璃窯中的那些幫工的底細都給我摸清出。我可不想手中這隻能生金蛋的母雞被別人偷了。”趙文冷聲道。

  趙大牛一聽這話,立馬變了一副臉色,“大人,您就放心吧,敢偷咱們能生金蛋的母雞,那就是找死。我趙大牛第一個將他們弄死,大人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會給你將那些人的底細都摸清的。”

  趙大牛說完話,便風風火火的走開了。

  趙文看著趙大牛的背影,又將思緒轉到了鏡子的製作方式上。

  玻璃製鏡,有化學鍍銀和真空蒸鍍兩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學鍍銀法。

  這種方法是將硝酸銀溶於水中,加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並稀釋成氫氧化銀氨複鹽,製成鍍銀液。以轉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鉀鈉溶液為還原液。

  將玻璃表麵洗淨,用氯化亞錫稀溶液敏化,然後洗淨,再用鍍銀液和還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麵,鏡麵形成後洗淨,隨後可鍍銅和塗防護漆。

  其實,在這個時代的西方,他們製作鏡子主要用的是水銀。

  用水銀製作鏡子的話,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有毒。

  再還有,用水銀製作出來的鏡子,鏡子的反射程度不是很高,裏麵的人影看起來非常模糊。

  而且水銀法製作工序繁瑣,加工速度慢,不適合批量化生產。在生產速度上,遠遠比不上化學鍍銀法。

  至於真空法,直接就被趙文給拋棄了。在這個時代,能製造出真空嗎?

  可化學鍍銀法所需要的化學試劑也不在少數啊,這個時代要想製造出合格的化學試劑,可不是那麽的容易。

  其實,在古代,也不是沒有化學試劑,在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和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已經記載了很多種化學試劑。

  其中就有化學鍍銀法所需要的試劑,隻不過這些,趙文卻不知道。

  現在的趙文一張臉就像苦瓜似的,眉頭緊鎖的朝著守備府而去。

  “這個時代是有氫氧化鈉的,也就是俗稱的火堿。還原試劑就使用葡萄糖就行了。畢竟葡萄糖好整。

  可是,這個氨水和硝酸銀該咋整呢?”趙文皺著眉頭,不停地想著這兩種試劑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