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趙文納妃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1-01-01 23:34      字數:4358
  “陛下,您答應臣的事情忘了嗎?”劉文眾靜靜的看著趙文。

  趙文稍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什麽事?”

  “納妃之事!”劉文眾回道。

  趙文一聽這話,一臉的尷尬。

  在登基之後,劉文眾等一眾官員曾經上書趙文,讓趙文納妃。

  那個時候,因為趙文比較忙,所以用一係列的借口給推了過去。

  時間久了,趙文的心思又都在其他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將這件事情選擇性的遺忘了。

  現在一聽劉文眾將此事又重新提了出來,趙文一下子想了起來。

  “朕沒忘,隻不過最近有些忙,一時之間有些想不起來罷了!”趙文一臉悻悻的道。

  “陛下,如今您已經是九五至尊。納妃之事可不能再往後拖延了,如今雖然陛下有五個孩子,可是這五個孩子還是有些太少了啊。陛下……”

  劉文眾嘮嘮叨叨,衝著趙文說了一大堆。

  趙文聽著劉文眾的聲音,一陣的頭大。

  劉文眾這些大臣的想法很簡單,趙文必須要多娶媳婦,多生孩子。

  正所謂皇家無家事,趙文的娶妻生子,在這些大臣的眼裏,乃是大事,乃是家國大事。

  這個時代的人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多子多福。

  如今,趙文拿下的領土遠超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這麽大的疆土,五個皇子是萬萬不夠的。

  趙文扶著自己的額頭,等劉文眾說完之後,趙文長歎一聲,“愛卿說的對,愛卿說的不錯,愛卿說的朕深以為然!”

  雖然趙文一聽起劉文眾的長談大論就有些不耐煩,可趙文還是聽了下去。

  “愛卿說的,朕覺得非常正確。這樣吧,這件事朕就交給你們議政院了。朕的納妃之事,就由議政院來操辦吧。”趙文看著劉文眾。

  “臣領旨,陛下,臣回去之後,會和議政院裏麵的同僚商量一下此事,等商議完畢之後,臣會將具體的章程給陛下呈上來。”劉文眾衝著趙文躬身行禮,隨後退出了禦書房。

  趙文看著劉文眾離開的背影,搖晃著頭。

  趙文也是男人,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媳婦多一點?趙文當然也不會例外。

  隻不過,趙文覺得有些太突兀了。

  最近的趙文都忙著處理政事,還沒有想過這些問題。現在被劉文眾突然提出來,趙文總覺得有些突兀。

  劉文眾回到了議政院,議政院距離皇宮不遠,為的就是進宮方便,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能盡早稟報趙文。

  劉文眾臉上滿是笑容,走進了議政院的院子。

  剛剛有進院子,劉文眾就看到了站在院子裏等候他的議政院官員。

  “劉大人,怎麽樣了?陛下同意了嗎?”

  議政院的官員圍了上來,追問劉文眾。

  劉文眾笑道:“哈哈,成了。陛下同意了!”

  “那就好,那就好,我還以為陛下將這件事給忘了,陛下之前還沒有提過這件事情。”

  “是啊,陛下從那次下了旨意之後,就沒有再說過此事,我還以為陛下忘了此事。”

  這些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此時的他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皇帝要是不多娶媳婦多生孩子,這些大臣們估計還要比皇帝的父母還要著急。

  “陛下將納妃之事交給了議政院,咱們爭取在今天下午之前將具體的章程弄出來,呈給陛下。陛下納妃之事,一定要在過年左右完成。要是時間久了,就又要耽擱不少事情。”劉文眾衝著這些大臣喊著。

  “劉大人說的即是,說的即是!”

  “這樣吧,待會在會議室,咱們開一個小會,你們現在先下去準備準備!”劉文眾說道。

  一刻鍾之後,在議政院的會議廳中,這些大臣們按照職位的高低,坐在會議廳裏麵。

  議政院的大臣數量要比內閣的大臣數量多,所以趙文便特意在議政院建設了一個會議廳,方便這些大臣們召開會議。

  會議廳比較大,水泥磚瓦建造的,外麵的裝飾和這個時代的建築差不多。

  會議廳是一個單獨的房間,不算大,裏麵的布局和後世的會議廳布局差不多。

  中間是一個橢圓形的桌子,桌子兩旁是椅子。

  劉文眾坐在主位上,議政院剩下的大臣依次坐在劉文眾的兩旁。

  “諸位,現在開始討論吧。這次的納妃之事該如何進行?”劉文眾捋著下巴上的胡子,開口說道。

  皇帝娶皇後的的儀禮程序主要有“納彩”、“大征”、“冊立”、“奉迎”、“合巹”、“慶賀”、“筵宴”、“祈福”,每個環節都十分地隆重。

  納妃之事一般來說沒有娶皇後重要,但這是趙文第一次納妃,也不能太過馬虎。

  “劉大人,我覺得咱們最重要的應該是先選定妃子的出身,這一點至關重要。不知道劉大人問沒問過陛下的意思?”一個大臣站了起來,看著劉文眾。

  劉文眾有些尷尬的道:“剛才有些著急,忘了這茬。這樣吧,咱們先討論後麵的事情吧,待會我再去問問陛下。”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議政院的這些官員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終於將趙文納妃的事情敲定了下來。

  天空逐漸黑暗,劉文眾拿著一本冊子,走進了禦書房。

  “陛下,議政院的大臣們已經將納妃之事商議的差不多了,這是臣製定出來的章程,還請陛下過目。”劉文眾站在禦書房中,將手中的冊子舉起,朗聲說道。

  趙文放下手中的毛筆,看向陳東來,“拿上來吧,同時給劉大人賜座!”

  陳東來急忙按照趙文的意思去辦。

  十來個呼吸之後,趙文翻看著劉文眾送上來的章程。

  雖然時間短,但是章程還算具體。趙文翻看了兩刻鍾的時間,將其放在了桌子上。

  “不錯,可以!”趙文開口道。

  “陛下,臣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妃子的出身問題!不知道陛下有沒有考慮過妃子的出身?”劉文眾也沒有拐彎抹角,直言詢問。

  趙文陷入了沉思當中,皇帝娶媳婦可不是普通人家娶媳婦,娶的每一個媳婦都大有講究。

  從古到今幾千年來,除過明朝的皇帝不太重視皇後妃子的出身之外,其他的各朝各代都非常在乎皇後妃子的出身。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納妃對於皇帝來說,更傾向於政治聯姻。

  趙文想了半天,道:“不要求出身,朕對妃子的出身不做過多的要求,隻要品行純良,性格溫婉,都可以。”

  如今的趙文根本不需要那些所謂的政治聯姻,所以也不需要對妃子的出身做出一係列的要求。

  “對了,朕剛才看愛卿呈上來的內容,說要給朕一次性納十個妃子。朕看啊,這數量有些多,削減到五個吧。”趙文再次開口說道。

  “這是為何?”劉文眾有些不太明白的看著趙文。

  曆史上的皇帝,除過明孝宗這個皇帝之外,其他的,恨不得妃子塞滿自己的皇宮,怎麽到了趙文這裏,就大變樣了?

  趙文沒有解釋,“就按照朕說的去做吧,就五個吧。而且,納妃之事不能拖延太長的時間,朕給你們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的時間必須完成。”

  趙文之所以隻納五個妃子,不是說趙文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而是趙文覺得,媳婦娶的太多,後宮的各種事情也就多了起來,這種事情對於現在的趙文來說,有些不太好,尤其是現在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下來。

  趙文不想因為自己納妃之事拖延太多的時間,畢竟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

  “臣遵旨!”劉文眾站了起來,衝著趙文行了一禮,退出了禦書房。

  劉文眾回去之後,對納妃的章程進行了細化,增加了一些細節。

  第二天一大早,劉文眾再次帶著細化後的章程來到了禦書房。

  趙文看過之後,便同意了劉文眾章程上的內容。

  當天下午,劉文眾將禮部的那群官員拉了過來,組建了專門負責納妃的部門。

  除過建立這個部門之外,劉文眾還讓人將趙文要納妃的事情通知了報社。

  皇帝納妃,一般會讓各地官員在當地征集秀女,然後一層一層往上推送,一層一層進行篩選。

  劉文眾給趙文納妃的具體流程差不多,隻不過地點隻局限在了宣鎮和山西。

  至於其他地方,被趙文給放棄了。

  山西趙文拿下來的時間比較早,如今的發展勢頭還算不錯,納妃之事對當地百姓的生活影響不大。

  而其他地方,要麽是剛剛拿下來的,要麽就是拿下來時間不久,納妃之事或多或少對當地的生產有一定的影響。

  第二天,報社就將趙文要納妃的事情通知了下去。

  一時間,整個宣鎮和山西都沸騰了。

  不管什麽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將自己的女兒嫁到皇家,因為這是能提升自家身份最快的捷徑。

  宣鎮和山西各地都在議論著趙文納妃之事。

  報紙宣傳後兩天,劉文眾便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去往宣鎮和山西的各個地方,選拔秀女。

  也是隻有宣鎮和山西這兩個地方,所以劉文眾也不需要等各地一層一層的往上報。

  劉文眾為了不影響當地的官府,所以就將派出去的人手直接安排到地方,組建專門納妃的辦公地點。

  這些地點剛剛組建起來,便如同鬧事一樣,布滿了前來報名的人。

  在太原府府城的納妃辦事處門口,排起了長龍。

  前來報名的都是有閨女且尚未出嫁的父母,雖然隊伍很長,可是這些報名的父母並沒有任何不滿,反而還非常高興。

  但不是說所有有閨女的父母都能來,報紙上寫的清清楚楚,報名的要求必須滿足十八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且無疾病,模樣端莊。

  原本劉文眾的意思是十六歲以上,畢竟這個時代,有很多十六歲的少女都已經嫁人了。

  可是趙文卻覺得,十六歲太小,趙文本來是想定為二十歲以上的,可是劉文眾卻說,二十歲以上都是大姑娘了,幾乎都嫁人了。

  差不多七八天的時間,太原府的這處報名地點終於完成了報名之事。

  報名之事完畢之後,便是對這些報名之人進行明查暗訪,對這些報名的人家摸底。

  古代的皇帝納妃可不是說隻要模樣好看,就能進宮的。模樣好看隻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出身一定要幹淨,往上數三代,不能有違法亂紀的,親戚朋友中也不能有違法亂紀的。還有家境條件,父母性格等等一係列的事情。

  太原府辦事處的這些人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將這些報名之人的底細摸清楚。

  雖然也有例外,可是例子不多。

  如此一來,淘汰了差不多七成的人。

  雖然還剩下三成,可是還有好幾百人。

  太原府辦事處的這些人又將剩下的這些人集中起來,進行“麵試”。

  其中,麵試過關的隻剩下四五十人。

  選定之後,這些人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坐上了火車,被送到了宣鎮。

  除過太原府之外,山西其他地方選出來的也都坐上了火車,送往宣鎮。

  太原府府城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城市,選出來的秀女是最多的。其他地方隻有零星七八個,盡管如此,聚集在一起,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過年的時候,宣鎮和山西的秀女終於送到了劉文眾設立的臨時衙門中。

  劉文眾也帶著一眾官員以及宮中出來的宮女,對這些秀女進行考核。

  而趙文,就像是一個沒事人一樣,陪著自己的媳婦孩子在後宮的禦花園中玩鬧。

  趙文坐在禦花園裏麵的亭子裏,看著在禦花園裏麵玩鬧的兒子女兒,臉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輕鬆。

  李小穎海蘭珠坐在趙文的旁邊,也和趙文一樣,看著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

  至於趙文的兩個剛出生的兒子,因為天氣冷,所以就沒有出來。

  “趙銘宇,你在幹什麽?”李小穎看著正在禦花園裏麵玩鬧的趙銘宇,柳眉倒豎,低聲喝道。

  此時的趙銘宇正抓著禦花園裏麵的一棵樹,往上麵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