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貨物到達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1-01-01 23:33      字數:4326
  “這就是永樂石碑,這就是永樂石碑!”

  趙文看著被清理幹淨的石碑,繞著永樂石碑轉圈,同時興奮的喊了起來。

  李小三等人不知道這個永樂石碑是什麽,都一臉驚訝的看著趙文。

  說實話,他們很少見到趙文像現在這樣。

  石碑上寫的永寧寺是建立奴兒幹都司之後,永樂皇帝讓內官亦矢哈在奴兒幹城附近的山上修建的一個寺廟。

  是奴兒幹城的地標性建築,是彰顯領土的建築。

  在明永樂九年時,亦矢哈來到奴兒幹城,在城池附近的山上修建了永寧寺,同時立下了石碑。

  後來,因為永樂皇帝和洪熙皇帝連連駕崩,以及漢王叛亂,朝廷的目光也從關外轉移到朝堂之上。

  亦矢哈以及奴兒幹等屬臣也被調回了京城,因為無人打理,再加上天氣無常,所以永寧寺在宣德初年被毀。

  當宣德皇帝坐穩皇位之後,宣德皇帝便將目光重新放在了奴兒幹都司上。

  在宣德八年的時候,宣德皇帝重新任命亦矢哈,出使奴兒幹。

  等亦矢哈到達奴兒幹之後,又重新修建了永寧寺,同時再次立下一塊石碑。

  因為是在宣德年間所立,所以就被稱為宣德碑。

  亦矢哈是海西女真人,對明朝忠心耿耿,在奴兒幹鎮守很多年。後來被調了回去,又成為遼東鎮守太監,同時鎮守遼東達十六年之久。

  在他鎮守遼東的這十六年中,遼東非常的穩定,沒有出過什麽大亂子。

  永樂大帝麾下的太監似乎都是有本事之人,鄭和能征善戰,並且還七下西洋。

  亦矢哈雖然沒有鄭和那麽能征善戰,但奴兒幹都司的建立卻和他分不開關係。

  “這塊是永樂石碑,那這塊就是宣德石碑,應該就是宣德石碑。”趙文看向那塊大石碑,急忙喊道:“將這塊大石碑給我立起來,同時用酒精將表麵清理幹淨!”

  趙文聲音剛落,李小三等人就急忙將石碑小心翼翼的豎了起來。

  當李小三他們將表麵清理幹淨之後,李斌終於看清了宣德碑上麵的字跡。

  宣德碑呈上圓下方,是用花崗岩製造的,高一米二,寬七十公分,厚三十二公分,比永樂碑大一些。

  宣德碑上麵沒有其他特殊的花紋,正麵上方寫著“重建永寧寺記”,碑文為漢文,石碑背麵和側麵沒有文字。

  趙文看著被清理幹淨的宣德碑,長出一口氣,“這就是宣德碑,沒想到今天竟然被我給遇見了,真是沒想到啊。”

  後世的時候,這兩塊石碑存放在毛子在海參崴設置的國家博物館中。

  雖然隻是兩塊石碑,但是這表明了奴兒幹這片地方自古以來都是國家的領土,可惜啊,已經離開國家很長時間了。

  “大人,為什麽您在看到這兩塊石碑的時候這麽興奮?這兩塊石碑我看就是兩塊非常普通的石碑而已,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啊。”李小三看著趙文興奮的樣子,一臉疑惑的問道。

  趙文說道:“你不懂,你不懂,這兩塊石碑可不僅僅是兩塊石碑那麽簡單,別小看這兩塊石碑。就是這兩塊石碑,便能證明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是咱們的。”

  “就這兩塊石碑?”李小三根本就不相信這兩塊石碑就能證明腳下的土地是自己的。

  “其實這兩塊石碑來曆還挺大的,在永樂年間……”

  趙文說著就將這兩塊石碑的來曆簡單的給李小三說了一遍。

  “大人,這個叫做亦矢哈的人,對朝廷還真是忠心耿耿。”李小三在聽完趙文的敘述之後,對立下石碑的亦矢哈傾佩不已。

  “亦矢哈雖然是海西女真,但是對大明朝廷忠義不已,奴兒幹都司的建立,和亦矢哈分不開關係。雖然他隻是一個太監,隻是一個閹人,但是光是憑借著他建立奴兒幹都司的功勞,就證明了他的忠心。”

  趙文感慨了兩句,隨後指著這兩塊石碑,“將這兩塊石碑好好的保管起來,等到奴兒幹城建立起來之後,在永寧寺的舊址上重新建造永寧寺,到時候將這兩塊石碑重新安放在永寧寺中。”

  “是!”李小三衝著趙文一抱拳,隨後帶著人將這兩塊石碑抬了下去。

  當李小三離開之後,趙文重新回到了大帳中,開始繪製圖紙。

  差不多半個月之後,劉文眾以及終於收到了趙文的送來的命令,當他接到趙文送來的命令時,便急忙調動人手,將修築城牆需要的材料和人手以及糧食等物資朝著登州運送。

  在這之前,皮島上的守軍也收到了趙文的命令。

  在收到趙文的命令之後,他們便急忙將皮島中的水泥等築城物資裝船,開始往奴兒幹地區運送。

  在這段時間當中,趙文每天早上都會去海岸線以及選出來用來築城的地方查看。

  晚上的時候,趙文則坐在自己的大帳中完善著築城圖紙。

  當時間來到九月中下旬的時候,皮島送來的水泥等物資終於到達了奴兒幹。

  如今的海岸線上已經修建出了一個簡易的港口,所以這些船隻倒也能停靠。

  港口的位置就是趙文之前選出來的那個位置,隻不過現在因為缺乏水泥,所以看上去非常的簡陋。

  趙文站在港口的空地上,看著停靠在港口上的船隻,長出一口氣,“等了這麽長的時間,終於等到了。”

  “是啊,幸虧之前大人在皮島上囤積了大量的水泥,不然的話,也不可能這麽快。”毛文龍站在趙文旁邊,喃喃說道。

  趙文看向毛文龍,開口道:“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你現在手中應該還有一萬五千人吧?要是加上皮島的駐軍,估計人數會更多。

  現在建奴已經沒了,皮島東江鎮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所以,我打算撤銷東江鎮建製,將東江鎮移到奴兒幹來。

  至於人員兵力,我記得東江鎮之前除過雜物兵之外,戰兵有兩萬多,水師五千多人,是不是這樣的?”

  “回大人,你說的差不多。在之前的時候,我東江鎮雜七雜八的兵力加起來有五六萬,可是這裏麵真正能打仗的士兵也不過是五千多人,剩下的這五六萬人全都是充數的。

  自從跟了總兵大人之後,因為糧餉充足,所以我就將軍中的老弱病殘以及充數的全部剔除,再加上招募的戰兵之外,剩下了差不多兩萬戰兵以及五千水師。”毛文龍倒也沒有隱瞞,將如今東江鎮的兵力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之前沒有投靠趙文的時候,毛文龍手中的士兵數量確實不少,可是這些士兵大多都是吃不飽飯,走投無路之下才投靠了毛文龍的。

  而且因為東江鎮地方偏僻,沒有耕地,所以這些士兵也基本上吃不飽飯。

  連飯都吃不飽,還談什麽戰鬥力?以前的時候,東江鎮去遼東騷擾,也不過是靠著人數的兵力,一擁而上。

  要是遇上建奴的大規模軍隊,就算毛文龍他們有人數優勢,也不敢和建奴硬碰硬。

  畢竟毛文龍手中真正能戰之兵也不過是五千多人,剩下的人連土匪都不如。

  對於趙文裁撤東江鎮一事,毛文龍倒也沒有覺得什麽,畢竟隨著建奴的完蛋,東江鎮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東江鎮從設立之初,就是為了騷擾建奴,牽扯建奴而存在的,現在建奴沒了,這些作用自然就沒有了。

  “這樣吧,你這些兵力全部保存,到時候戰兵數量再增擴一萬,水師再增擴五千,騎兵再來五千。這樣算下來,差不多就是四萬五千人。

  在奴兒幹城修建成功之後,不能將這些士兵全都囤積在奴兒幹城中。

  奴兒幹周圍也要大量修建城堡,兵力分批駐紮,至於怎麽駐紮,你自己拿主意就行。”

  奴兒幹地方實在是太大,要想將奴兒幹全部籠罩下來,四萬五千人是根本不夠的,可是如今的奴兒幹地廣人稀,人數稀少,所以倒也不需要像內地那樣。

  “奴兒幹這個名字就一直用下去吧,至於你們的名字,我看就叫遠東鎮吧。”

  遠東是後世人對這片土地的稱呼,趙文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麽名字,所以就將這個稱呼直接拿了過來。

  “遠東鎮,遠東鎮!”毛文龍不停的琢磨著遠東鎮這個名字。

  “大人,這個遠東鎮有什麽特殊含義嗎?”毛文龍看向趙文。

  “這裏在中原東麵,而且距離中原又非常的遠,所以我就將它叫做遠東。至於其他的含義,沒有!”趙文非常直接的說沒有,畢竟起名字這事情趙文實在是不擅長。

  “既然如此,那就叫遠東鎮吧。”毛文龍一聽趙文這話前半句,還覺得有些道理,可是一聽趙文後半句,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

  趙文看著強忍著憋笑的毛文龍,裝作沒看見,開口說道:“遠東鎮的管理體係目前就按照東江鎮的管理體係來吧,這裏現在百裏無人煙,瞎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麽來。”

  “遵命,一切都聽大人安排!”毛文龍衝著趙文擲地有聲的喊道。

  “在這裏我恐怕待不了多長時間,等到登州的船隊過來之後,到時候我就會坐船離開,這裏就交給你了。

  在離開之前,我會將城池的圖紙交給施工隊,讓他們按照圖紙上的建造。在城池沒建立起來的這段時間當中,你們估計要吃不少苦。

  這裏可不比內地,這裏冬天的時候寒冷無比,你最好有個心理準備。”

  趙文這話說的不錯,這裏比哈爾濱還要靠近北方,哈爾濱冬天的時候都能凍死個人,更別說是這裏。

  “大人放心吧,這事我心裏有數,當年沒跟大人的時候,我東江鎮過的比現在慘多了,現在條件好了,哪裏有堅持不下去的?如果總兵大人不相信的話,我立軍令狀!”毛文龍一聽趙文說這裏冷,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還以為趙文不相信自己,當下瞪著牛眼,一臉不服氣的道。

  “立軍令狀就免了吧,我相信你。”趙文看著毛文龍這個架勢,一臉相信的說道。

  從皮島過來船隻一共有二十艘,這二十艘基本上都是容量非常大的福船。

  這二十艘船隻中裝載的貨物非常多,一直搬運了三天才將上麵的貨物搬運完畢。

  貨物搬運完畢之後,趙文就讓這些人離開了這裏,讓他們去登州接著運輸水泥等物資。

  當水泥運送來,趙文便讓手下的士兵指揮著建奴俘虜開始用水泥在選出來的地方構築新城池的地基。

  至於老城廢墟,之前的時候已經被建奴俘虜清理的差不多了。

  當九月份快要過去的時候,登州的船隊終於到達了奴兒幹。

  現在雖然是九月底十月初,可是奴兒幹這裏就像是寒冬臘月一樣,大學下個不停。

  因為大雪的緣故,所以趙文就沒有讓人工作。

  不是說趙文心疼這些建奴俘虜,而是冬天的凍土實在堅硬,從早挖到晚,都挖不出一尺出來。

  趙文坐在用木頭和泥土蓋起來的屋子中,屋子中央放著一個火盆,火盆上掛著一個銅水壺,銅水壺裏麵燒著熱水。

  在奴兒幹,要是這個時候還住在大帳中,估計會把人凍死。

  趙文現在待著的這個房子是用木頭和泥土蓋起來的,牆壁有差不多兩尺多厚,裏麵和外麵是將一根圓木從中劈開,然後固定成一裏一外兩麵牆壁,在木頭的中間是夯實的泥土。

  在沒有優秀保溫材料的現在,牆壁越厚,保溫效果也就越好。

  趙文待的房子不大,根本沒有辦法和宣鎮相比,但是對此趙文並不嫌棄。

  趙文坐在火盆旁邊,手中捧著一杯熱茶,身旁披著一件非常厚實的毛呢大衣。

  趙文在宣鎮建立了好幾個毛呢工廠,趙文身上穿的毛呢大衣就是毛呢工廠生產出來的。

  毛呢的原材料就是羊毛,趙文背靠草原,根本就不用擔心沒有羊毛。

  在趙文的親衛營中,幾乎每個士兵都有一件厚實的毛呢大衣。

  除過趙文的親衛營之外,雖然普通士兵也有毛呢大衣,但是他們的毛呢大衣在配飾上是比不上親衛營士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