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二章:煽動京城秀才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0-04-16 04:05      字數:4376
  帶著倉庫回到明末最新章節

  “這還能有假?周延儒是什麽貨色大明報上已經說的清清楚楚了,他就是一個無恥至極之人,其罪惡程度甚至比秦檜和賈似道還要惡心。”王明看著譚玉郎,沉聲說道。

  趙文看著下方議論紛紛的眾人,忍不住開口問道:“諸位,你們可曾想過這樣一個事情,那就是周延儒是多少歲入閣的?”

  趙文的話如同一片平靜的湖泊上投了一塊石頭一樣,一瞬間就激起了千層浪。

  周延儒萬曆二十一年生,二十歲時連中會元、狀元,入閣時年僅三十六歲。

  如此年輕的閣老,這在大明曆史上簡直就是前所未見的。

  一瞬間,下方的秀才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周延儒入閣時年僅三十六歲,他是咱們大明朝入閣年齡在最小的內閣閣老。”

  “是啊,年僅三十六歲,別說是在大明了,就是縱觀整個曆史,像周延儒這樣的人也不多見啊。”

  “嗬嗬,三十六歲入閣,這裏麵如果沒有一些貓膩,我是不相信的。”

  “對,沒錯,就是。如果沒有一些貓膩,我是不會相信的。三十六歲,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皓首窮經的準備鄉試,可是他周延儒不僅連中兩元,而且還在三十六歲時入了內閣。你們覺得,這可能嗎?”

  正所謂文人相輕,就算一個人比自己厲害,可是他們不會承認。

  現在的議論的這些秀才就是這個樣子。

  同樣是讀書人,都是一個腦袋、兩個眼睛、一張嘴,憑什麽你周延儒能在三十六歲時入閣?而我們這些人甚至連一個舉人的功名都拿不下?

  這些人寧願相信這裏麵有內幕,也不願意相信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趙文看著議論紛紛的眾人,開口問道:“諸位,這周延儒入閣以來,可曾做過什麽有效的事情?從他入閣以來,建奴直接從喜峰口破關而入,肆虐整個京畿之地,他那個時候在幹什麽?

  隻會躲在家裏,如同老鼠一樣惶惶不可終日。你們說,這樣的內閣閣老,有什麽用?

  而咱們尊敬的趙文趙總兵呢?他當時隻是一個小小的守備。但是在麵對建奴的時候,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還領著士兵在城外對建奴發起進攻。

  不僅如此,他還率領手下軍隊直接擊破建奴,將建奴打的大敗。如此偉大的一個總兵,這周延儒竟然都要彈劾。你們說,這周延儒想要幹什麽?我看他是想重演風波亭舊事。”

  趙文看著下方的秀才,臉不紅氣不喘的為自己吹噓著。

  但趙文說的並沒有錯,也確實是他將建奴給擊破了。

  趙文看著下方的秀才,裝作悲從中來的樣子,悲慟的大呼道:“周延儒是犬儒,他想當秦檜。

  可憐那趙文,甚至連著這件事都不知道,就平白無故的被周延儒彈劾。

  這趙文是宣鎮總兵,是在大明的北方。而東江鎮皮島在大明的東方,你們說說,這兩個人可能勾結在一起嗎?這都是周延儒嫉妒趙文立下如此大功,存心陷害罷了。

  我輩讀書人應該秉承天地正氣,不能讓周延儒這個奸佞殘害忠良。”

  趙文一番話說得慷慨悲切,說得下方的這些秀才悲慟不已。

  下方的人群中不乏有些年輕氣盛的年輕人,他們聽著趙文的話,仿佛這一切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一個叫做孫銘遠的年輕秀才一臉慷慨悲歌的道:“我輩年輕人應當秉承天地正氣,誓死守護天地正道。”

  他振臂一呼,大聲喊道:“國朝養士近三百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諸位,明日咱們就上街,去紫禁城扣闕,請陛下斬了周延儒,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同去,同去!”一時之間,整個人群都被調動起來。

  趙文看著氣勢洶洶的眾人,雙手往下一壓,開口道:“諸位請聽我說,如果咱們明天就去扣闕的話,勢必會讓周延儒那老東西狗急跳牆。

  當年東南礦稅一事,不知道連累了多少豪傑。現在我有一個絕妙的辦法,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事情。”

  孫銘遠看著趙文,緩聲問道:“這位兄台,你說的是什麽辦法?”

  “當年張傅的《五人墓碑記》你們可曾聽說過?”趙文看著眾人,緩緩說道。

  “《五人墓碑記》我們當然聽過,當年張傅就是因為這個《五人墓碑記》,從而聞名天下。”

  “那這樣不就結了,今日這大明報你們覺得怎麽樣?那個博雅先生的文章你們覺得怎麽樣?”

  其實,趙文的目的除過煽動他們之外,就是將他們往報紙上引,畢竟現在這大明報剛剛起步,專職的噴子,不,寫手還是緊缺的厲害。

  而宣鎮的這些文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隨時隨地有時間。趙文這件事的主要目的除過煽動京城秀才對周延儒的憎恨之外,就是為自己的大明報招攬專業的寫手。

  這樣一來,一部分人在大明報上寫文章噴周延儒,一部分人在京城中遊行。雙管齊下之下,就算周延儒的本事再大,也蹦噠不了幾天了。

  孫銘遠說道:“博雅先生的文章實在是令人眼前一亮,字字見血,句句珠璣,真是一篇好文章。”

  當趙文的大明報在京城中流傳開來之後,博雅先生這個名字一起流傳了起來。

  僅僅幾天的功夫,博雅先生這個名字就已經成為京城中被提及的次數最多的名字。

  不管是什麽名,反正已經被人熟知。

  從古到今,就沒有人不在乎自己名聲的。

  哪怕是後世,有些人為了火,什麽辦法都能用出來,更何況是這個時代呢?

  如果這個時代有後世的條件的話,估計這些人噴的要比後世厲害多了。

  “這弄大明報的人我恰好認識,你們想不想如同張傅和博雅先生一樣,名揚天下?

  想不想讓天下人都聽見你們的慷慨悲歌之聲?想不想用畢生所學,為天下蒼生鳴不平?”

  趙文看著下方的眾人,語言中富含誘惑之意。

  可大明的文人就吃這一套,當年的東林黨人為求廷杖,不知道罵過多次皇帝,現在有一個名揚天下的機會,他們如何能不心動?

  “你們想一想,如果明天你們去紫禁城扣闕,陛下會知道這件事嗎?周延儒這種奸佞小人定會蒙蔽陛下,你們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能被陛下知道。

  所以,我覺得你們應該聯合起來,一部分人在大明報上發表文章,嗬斥周延儒的所作所為,另一部分人領著諸位上街遊行。

  這樣一來,他周延儒還有何臉麵留在內閣?”

  趙文看著下方被煽動起來的秀才,心中不停的冷笑著,“嗬嗬,周延儒,原本我不想動你。可是你幾次三番的和我過不去,這是你執意找死,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眾人一聽趙文這話,瞬間激動起來。不管什麽時候,這些讀書人對於自己的名氣可是非常在乎的。

  文人之所以喜歡開文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提高自己的名氣。

  如果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名氣,他們怎麽可能會頻繁的開文會呢?

  現在有一個可以迅速提高自己名氣的辦法,他們又如何能不激動呢?

  孫銘遠看著趙文,忍著心中的激動,“你這話可當真?”

  這可是大明報啊,那個博雅先生就因為一篇文章,如今整個京城的讀書人都已經知道了博雅先生的名號。

  倘若這是真的,那自己的名氣豈不是就如同那個博雅先生一樣,被京城中的讀書人都知道了?那這樣一來,就算以後考不上舉人也沒什麽。

  趙文尚未開口,站在一旁的齊青田開口道:“趙文俊說的都是真的,他確實認識大明報的管事。反正就一句話,信不信由你們。”

  孫銘遠看著齊青田不似作偽的樣子,朗聲道:“那我該如何做?”

  趙文看著孫銘遠,笑道:“非常簡單,你現在就可以寫一篇文章,然後給我。我敢保證幾天後,你的文章就會出現在大明報上。到時候,你的名字就像你的文章一樣,傳遍整個京城,說不定日後還會傳遍整個大明。”

  孫銘遠臉上浮現興奮地光芒,他看著趙文,沉聲道:“好,既然如此,你就稍等我片刻。”

  趙文看著擼起袖子的孫銘遠,對著齊青田道:“給他拿紙筆來。”

  眾人一見這個場景,一時間也有些興奮起來。

  孫銘遠從齊青田的手中接過紙筆,平鋪在地上,思考了片刻,隨即揮毫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一篇文章被孫銘遠寫了出來。

  趙文走到孫銘遠的身旁,從孫銘遠的手中接過文章,仔細的看了起來。

  而孫銘遠則是一臉擔心的看著趙文,生怕趙文說他的文章不行。

  趙文拿著文章,片刻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好一篇錦繡文章,好一篇錦繡文章啊。”

  孫銘遠的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犬儒誤國,風波舊事將現。

  開篇第一句就是,君可見,風波亭,一代忠魂黃泉路;君可見,周延儒,宋時秦檜今又出。

  僅僅兩句話,就將周延儒彈劾趙文的事情和秦檜陷害嶽飛的事情融合在一起。

  整篇文章就一個字,噴。而且這人不像劉文眾那樣含蓄的噴,而是光明正大,指著人的鼻子噴。

  估計,如果周延儒看到這篇文章,估計會被氣個半死。

  “人才,真是人才,我大明報就是需要這種人才,這種人才不去我大明報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趙文看著手中的文章,心中直接樂開了花。

  趙文看著孫銘遠的文章,一臉笑意的道:“好好好,你這篇文章我看非常不錯,這篇文章就交給我吧,差不多五六天之後,你就可以在大明報上看到你的文章了。”

  趙文將這篇文章卷了起來,拿在手中,他拍了拍孫銘遠的肩膀,“我看好你,我希望你能去大明報工作。以後,你就當專業的寫手吧,你看怎麽樣?這大明報中,隻要你日常發布文章,還有稿費拿。”

  “什麽?還有稿費?這也太好了吧?”圍在趙文身邊的秀才們一臉驚訝的看這趙文。

  如今不僅免費幫你揚名,而且還支付稿費?這大明報也太好了吧?

  一時間,圍在趙文身邊的秀才們眼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孫銘遠一臉興奮的看著趙文,激動地道:“我真的可以嗎?”

  隻要進了大明報,那自己以後的前途豈不是光明正大?如今這大明報在京城附近可以說是已經徹底的興起了,反正自己已經考不上舉人了,與其混吃等死,還不如直接去大明報。這樣不僅能增加自己的名望,而且還能養活自己。

  “嗬嗬,其實也不止你,就連你們,都可以進入大明報。隻要你們能寫出好文章,就可以進入大明報。”

  趙文看著圍在周圍的秀才們,雲淡風輕的道。

  趙文話音剛落,人群中傳來了倒吸冷氣的聲音。

  今天能來參加這個文會的,基本上都是落魄的秀才。這些人常年在溫飽線上掙紮,用讀書人的尊嚴換飯吃,現在有一個既能吃飽飯,而且還不會有損自己的尊嚴,甚至還能增加他們的名望,這如何不讓他們興奮?

  趙文看著這些人,大喊道:“現在,你們都給我寫一篇文章,誰要是寫得好的話,就可以進入大明報當一名專業的寫手,到時候,你們不僅會有名望,還會有銀子。趕緊寫啊,如今隻招收十名,現在就隻剩下九名了。”

  “去,給他們弄紙筆來。”趙文看向齊青田,緩緩說道。

  齊青田點點頭,隨即向這外麵而去。

  一刻鍾之後,齊青田帶著幾個走了進來。

  ......

  第二天一大早,趙文將昨天晚上選出來的文章交給了齊青田,讓他拿著這文章回了宣鎮。

  至於被趙文選中的那幾個秀才,則被安置在了京城。

  在趙文的計劃中,以後就在京城中建立一個大明日報的分報社,而昨天選出來的十個人就是分報社的班底。

  但是,這是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印刷的東西以及打下手的和銷售的。

  這一切還得等到趙文見了曹化淳之後,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