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第一個五年之計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0-04-16 04:05      字數:4563
  帶著倉庫回到明末最新章節

  雖然大廳中的那些武將不懂趙文所說的,可是最後的那一個每個銀幣能賺三分銀子他們卻是能聽懂的。

  “大人,這樣一來,那咱們豈不是鑄造的銀幣越多,賺的就越多?”趙大牛一臉呆滯的看著趙文,他實在是想不到趙文是如何想出這樣一個辦法的。

  趙文看著趙大牛,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你說的沒錯,咱們鑄造的銀幣越多,賺的就越多。如果咱們的銀行中用戶越多,那咱們的銀幣就能快速的流通出去。所以說啊,銀行的用戶數量關乎著咱們銀行的發展。”

  “大人這個辦法實在是高明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賺這麽多的銀子,實在是高啊。”

  劉文眾終於想明白了過來,他眼睛一亮,一臉興奮的對著趙文說道。

  “這銀行的名字就叫做大明銀行吧,從明天開始,召集工匠,先在宣鎮中將銀行的總部蓋起來再說。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趙文一拍桌子,指著劉文眾,擲地有聲的道。

  “對了,之前我讓你將我從遵化弄回來的百姓當中那些有手藝的人都挑選出來,你辦的怎麽樣了?”

  劉文眾道:“回大人,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其中擅長種地的在十二萬左右,會木匠活的有五千多,會泥瓦匠活的有兩萬多,會打鐵的有差不多八千吧。”

  趙文從遵化弄回來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些農民,所以這十五萬人中除過小孩之類的基本上都會種地。

  “除過會種地的,其他的人你將他們挑選出來。我準備弄個施工隊,這些會泥瓦匠活的你都給我集中起來,到時候就由他們蓋銀行。用不了的人手,你安排他們去修繕一下城牆。

  再還有,宣鎮中的地麵也要重新鋪,全都用水泥鋪。城中的總兵衙門等各個官衙都要翻新,還有軍營,也全都給我翻新。

  挑選出來之後,剩下的這些百姓都給我遷到城外去,讓他們去開墾城外的荒地。告訴他們,開墾的荒地隻要耕種三年,就是他們自己的了。

  至於農具糧種之類東西,咱們可以先提供給他們,等他們糧食豐收之後,再還給咱們也不遲。”

  如今的趙文不差錢,在這些方麵上趙文也舍得花錢。畢竟這以後就是自己的基業,不好好的經營一番,倒也說不過去。

  “對了,這銀行的事情解決了,現在咱們該談談宣鎮的發展了。這宣鎮不像龍門堡那麽點大,這地方一大,管理以及發展就難了起來。所以,這宣鎮以後該如何發展,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趙文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潤了潤嗓子,朗聲說道。

  劉文眾皺著眉頭,沉聲道:“大人,如今的宣鎮雖然太平,可事情也非常不少。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民生問題,剛來宣鎮的時候,我帶著人將宣鎮摸了一個遍,發現這宣鎮裏麵有很多軍戶百姓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民。

  如果這些軍戶百姓不處置的好的話,那對咱們以後的影響非常大。”

  “你說的非常有道理,如今宣鎮中的幾個廠子正在建設,以後可能會有不少的空缺,我想著將這些窮苦百姓都招到工廠中去做工。

  我打算建造幾座煉鋼廠,兵器廠,被服廠,玻璃廠。這些工廠建設起來,到時候估計能將宣鎮中大部分的百姓都能招進來。”

  趙文揉著太陽穴,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

  “可是大人,這些軍戶百姓基本上都比較喜歡種地,當初在宣鎮招募水泥廠工人的時候,願意去工廠做工的都沒幾個,現在他們回去嗎?”

  齊青田倒是不太認為這些百姓會乖乖的進去工廠做工。

  尤其是現在的這些軍戶百姓都已經得到了土地,這樣一來願意進工廠做工的更是不多。

  “嘶,這倒是個問題。但咱們也不能因噎廢食,這工廠是必須要建的,至於這些百姓,我看還得宣傳。過幾天,安排一下,找一些能說會唱的,去城裏城外好好宣傳一下,要讓他們知道去工廠做工的好處。”趙文皺著眉頭,緩聲說道。

  “大人,我看根本就不用這樣麻煩,你現在是宣鎮總兵,這宣鎮地界,所有的軍戶都會您管,隻要您一聲令下,他們敢不從嗎?誰要是不從,直接將他們的土地再收回來不就成了?”

  宋虎站了起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就是,大人,這些軍戶愚昧無知,不懂做工的好處。有時候,您就是說破天了,他們也不見得會信。

  我看虎子這辦法不錯,先發個通告下去,讓這些軍戶百姓每戶最少出一個男丁,去工廠做工,到時候得了好處,他們自然會去的。”趙大牛也急忙幫腔道。

  “這個辦法行,可以試一試。”趙文看著趙大牛和宋虎,點了點頭,“對了,我想問一下你們,你們希望五年後的宣鎮發展成什麽樣子?”

  “什麽樣子?嘿,當然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啊。”

  沉默已久的劉五輕笑一聲,緩緩說道。

  “大人,我倒是希望宣鎮中荒廢已久的社學能開設起來,畢竟治理地方少了讀書人可不行啊。”劉文眾是讀書人,所以對讀書這一方麵倒是頗為上心。

  “大人,我覺得……”

  “大人,我覺得……”

  一時之間,大廳中所有的人都嘰嘰喳喳的議論起來。

  趙文看著大廳中議論紛紛的眾人,緩聲道:“你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劉先生,讓他記下來,到時候交給我,我把裏麵那些能在五年之內實現的挑選出來,然後將其定為咱們五年的發展目標。我把這一目標叫做第一個五年計劃,你們看怎麽樣?”

  “好,這個辦法好。”

  “這個辦法是真的好。”

  當夜晚將臨時,趙文坐在總兵府的書房中,翻看著劉文眾送來的冊子。

  “要讓所有百姓都能吃上飯,住上房,穿上衣。這個計劃五年內能實現,留下。”

  “把龍門軍發展到五十萬。這是什麽狗屁,五年發展五十萬,這根本不可能,發展個十萬還差不多。這計劃不行,刪掉!”

  ……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當趙文將冊子整理完畢之後,已經子時了。

  趙文打了一個哈欠,將冊子合上,揉了揉眼睛向著外麵而去。

  “唉,這地方變大了,事情也變多了,以前的事情一兩個時辰能處理完,現在沒五六個時辰就別想了。這一天天的,也太忙了。”

  趙文走在總兵府的青石板路上,一臉疲倦的說道。

  第二天,劉文眾就帶著一幫子人在宣鎮中轉悠著,尋找著蓋房子的位置。

  找來找去之後,劉文眾看中了總兵府不遠處的一座宅子。

  這坐宅子的主人乃是一個士紳的家,隻不過之前被趙文抄家了,這宅子也就空了出來。

  當劉文眾將自己選定的地址上報給趙文時,趙文當下就同意了劉文眾的決定。

  取得趙文的同意之後,劉文眾帶人直接將這宅子給扒了,將這片地方徹底的清理幹淨。

  蓋的這個銀行,劉文眾原本想蓋一個傳統的衙門款式。可這一方案直接被趙文給斃掉了,如今趙文手中的水泥的儲存量非常的充足,再加上之前在龍門堡的煉鐵廠時,趙文讓煉鐵廠中的眾人加工了很多鋼筋。當然了,這些鋼筋和後世相比那是遠遠不如的,但放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好的。

  有水泥,有鋼筋,趙文就想著蓋一個後世樓房出來。

  也不需要蓋的有多高,四五層的樣子的就差不多。

  於是,在費了幾天的功夫之後,趙文親自為銀行畫了一張設計圖。

  當趙文將這設計圖紙交給劉文眾時,劉文眾還非常的疑惑。

  這麽高樓房,能蓋出來嗎?於是,疑惑不解的劉文眾就帶著圖紙去請教那些以前在龍門堡中專門蓋房子的老匠人。

  經過這些老匠人的激烈爭論之後,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這麽高的房子應該能蓋出來。

  得到準確答複的劉文眾就拿著趙文畫的圖紙,領著施工隊開始幹了起來。

  與此同時,宣鎮城中的道路也開始翻新起來。

  一車車水泥不停的從水泥廠中運到了宣鎮城中。

  而趙文則領著幾個親衛,在宣鎮城中轉悠起來。這一轉悠,趙文就發現了不少問題。

  轉悠了一天的趙文在回到總兵府時,匆匆吃過晚飯之後就鑽進了書房當中。

  “如今宣鎮的這個布局不好,非常的不好。這布局太亂了,亂的不像樣子。而且城中的道路年久失修,還沒有排水管道。倘若下雨,這城中就會積水。”

  趙文坐在書房中,桌子上攤開一張巨大的宣紙,他拿著一根炭筆,嘀咕了兩句,開始在上麵畫了起來。

  趙文畫的正是宣鎮的規劃圖,如今的宣鎮雖然很大,可是因為布局不合理,所以居住不了多少人。

  而且,這宣鎮城中竟然沒有專門進行商業活動的地方。

  其實宣鎮在一開始建設的時候,就是按照一個軍事城堡來建設的。

  注重的隻是防禦能力,這樣一來,其他方麵難免就會被忽視。

  如今趙文將宣鎮當做自己的根據地,那這布局就要改動一番。

  至於防禦問題,憑借著手中強大的武器,趙文並不覺得宣鎮能被敵人攻打下來。

  “南麵的城牆拆了,往南再延伸四裏,這宣鎮城還是有些小。”

  趙文在宣紙上迅速的畫出了一個城池的樣子,他拿著炭筆,在南麵代表著城牆的橫線上打了一個叉,順便在旁邊寫著向南延伸兩裏的字句。

  “城東的貧民區要拆了,這裏的地理位置好,應該改成商業區,以後將商人都集中在這個地方。”

  趙文在東麵畫了一個圈,上麵寫著改成商業區。

  “西麵的住宅區還算可以,但大部分士紳都在那裏住著,現在已經空了,留著也沒什麽用,還不如將其拆了,蓋成小別院,以後可以當成獎勵賞賜給那些立下大功的人。”

  趙文迅速的在西麵做了一個標記。

  “北麵是宣鎮的防禦重點,這裏的城牆要比其他方向的高,也比其他地方的厚。這裏就弄成兵營吧,而且宣鎮的校場也在這裏,弄成兵營也剛剛合適。”

  “南麵擴建之後,就弄成普通的住宅區,讓城中的百姓都聚集在這裏。以後誰要是想在宣鎮城買房,也可以在這裏買。

  而且還要弄出抽水馬桶,要是有了抽水馬桶,那居民的排泄物可以直接從下水道中排出。

  到時候將這些東西聚集起來,可以堆肥。這樣一來,種地的肥料就出來了。

  算了,明天先給劉文眾說一聲,先別急著修路了,先將修路的事情放一放。當宣鎮改建完畢之後再修吧。”

  在趙文的設計當中,宣鎮的交通主要是三縱兩橫,三條縱向主幹道,亮條橫向主幹道。

  在這主幹道中間就是自己的總兵衙門和總兵府。

  而那些廠子,趙文則選擇將其建在城外。

  趙文原本還想著弄自來水,可是這個時代並沒有水泵之類的東西,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趙文幹完一切之後,已經到了醜時了。

  將宣紙折疊起來,放好,打著哈欠走了出去。

  “是時候開幕府了,不然的話,我可能真的要被累死。”

  趙文捏著自己的肩膀,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臉上滿是疲憊之色。

  在大明,武官在做到總兵這個位置上時,是可以幕府的。

  所謂幕府,就是用來輔佐自己,為自己處理事情的一個私人組織,有點類似於內閣。

  在明朝嘉靖時期,總督三省的抗倭大臣胡宗憲就開過幕府,徐渭還在他手下當過幕僚。

  當趙文要開幕府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一時之間,整個宣鎮境地的落魄讀書人都動了起來。

  大明雖然優待讀書人,可真正優待的隻是那些舉人功名往上的讀書人。

  至於那些秀才,雖然也有優待,但是根本就沒法和舉人進士相比。

  大部分的秀才家裏都很非常的窮苦,很多秀才的生活條件甚至都比不上鄉下的土財主。

  這些窮酸秀才基本上都是靠著給人寫信,寫對聯又或者是給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當老師。

  這些事情的報酬又不是很高,雖然當老師的報酬不低,可是這種工作實在是太過稀少。

  所以很多窮酸秀才還在溫飽線上掙紮著。

  如今趙文要開幕府,這些窮酸秀才如何能不興奮?

  這可是一鎮總兵啊,能在一鎮總兵手下當幕府,那每個月的月俸能低嗎?更別說是剛剛抄了晉商家的宣鎮總兵趙文了。

  再說了,能在總兵手下混,也好過出去給人寫書信寫對聯強吧,最起碼穩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