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司馬徽的配合
作者:默默寫書的狼      更新:2020-05-13 18:47      字數:2182
  劉辯剛要繼續詢問一些事情,董白就一溜煙小跑著進來了,“陛下,密信。”

  一把把董白拉到了懷裏,然後才打開密信。眉頭微微皺起,“並州牧公孫瓚和幽州牧劉虞打起來了,冀州牧袁紹趁機搶了並州上黨郡的沾縣和幽州涿郡北新城、範陽、故安三縣。”

  “陛下,這三州混戰,陛下想做什麽?”

  司馬徽想要問問,但是劉辯隻是想著,劉虞的手下其實並沒有什麽人可以用的,相反公孫瓚在這邊有不少的新生力量,像是劉備張飛等人的加入。至於徐州、兗州、豫州、青州因為冀州的原因,那也不會加入戰場,除非是賈詡他們又有什麽計劃了。

  而司馬徽也閉上了眼睛,緩緩思考了起來。

  王允首推的王淩被劉辯調到了豫州,擔任豫州牧,同行的還有王蓋、王景,王定留在了太原做太守,王允也就領了一個縣令當當,權當是養老了。徐州還是讓陶謙當著,但卻也讓韓遂去當了刺史,兼領東海郡,至於袁術則調到了青州當州牧,與袁紹的冀州相鄰,自領了東萊郡,派了馬騰當刺史,領平原郡。

  兗州那邊讓泰山羊氏的羊衜帶著羊密和羊耽管著,畢竟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加上還有蔡家的關係,現在蔡貞姬也過去做羊衜的續弦,總而言之,這幾州沒事不會亂動的。現在唯獨可能會參與進去的,可能就是袁術的青州。

  董白看著劉辯的樣子,就知道劉辯又要寫密信了。一邊就去拿了筆墨紙硯,給他研墨了。

  看著董白懂事的樣子,劉辯輕輕吻了一下她的額頭,然後就開始提筆寫了起來。

  司馬徽隻是在一邊看著,“陛下是想讓豫州牧和徐州牧牽製青州牧?”

  “不然呢?兗州牧不算是我的人,陶謙是個老好人,韓遂是個喜好戰鬥的,兩相矛盾,必定生亂。而且陶公這兩年身子越來越差了,商、應兒子又無心接任,現在陶公手下的陳珪與袁術有舊,而韓遂是新來的,又是陛下派去的人,想來也不會互通有無。再加上袁術手下的馬騰與韓遂是舊交,親如兄弟,其子馬超更是認為叔父。卻又分屬兩端,日後一旦起了矛盾,袁術就是內憂外患。”

  “這徐州必定是要亂的,不亂,我的人就進不去,你明白嗎?”

  司馬徽倒是被劉辯點醒了一下。要說其他方麵,劉辯帶著兵部那麽多人都不一定能懟的過司馬徽,但是論起平衡局勢,議論人心,司馬徽還差一些。“這個呢,就是文和的亂武之策。漢室積弊已久,不破不立,司隸校尉所轄郡縣不亂即可,逐步調整,將所有州郡大權複攬於手。”

  “陛下玩的有點大啊,這樣一來,各州又將陷入數十年的戰亂了。”司馬徽閉著眼說道。不得不說,劉辯這招挺狠的,但卻也是最幹淨利落的。經桓靈二帝,各州都大權獨立,朝廷雖然有任免權,但卻也需要考慮一下各方影響,隻有將大權收回,才算是徹底解決問題。

  “所以陛下放權曹操,獨寵後妃,皆是因為陛下想讓他們反?”

  司馬徽一挑眉,終於想清楚了一些事情,陛下隻是為了讓人放鬆對他的警惕,所以這些都是陛下的迷煙,都是假象。之前雖然有猜測的,但現在才算是真正的獲得了證實。

  一邊的董白假裝沒聽懂,聽懂了的話,劉辯就不會讓她跟在身邊了。所以吳莧才會被留在宮裏麵,陪著唐皇後。

  “先生帶著諸葛兄弟兩人出去遊玩之後,記得讓他們去參加科舉,我這親事都給他們安排好了。”

  司馬徽點點頭,“還有一個人也不錯,是龐德公的從子龐統,奇才。”

  “年紀不夠,再曆練一下就可以了。”

  劉辯一邊說著,手上卻是一點不慢的連寫了三封密信。那邊董白就看著信的內容,然後逐個寫好信封,一一裝了進去,拿到外麵囑咐給了典韋他們,讓他們派遣親衛去送信。

  “陛下若是不介意,給草民一個官,好讓草民去蔡伯喈的府上求娶他的女兒。”

  “你確定?”

  劉辯看了一眼司馬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司馬徽打算做啥,他清楚,司馬徽也知道他的計劃,這樣的確是更能把劉辯的名聲拉下去。但同樣的,司馬徽的名字上也會有汙點了。

  “既然陛下都不在意自己的名聲,草民又介意什麽?”

  劉辯淡淡一笑,點點頭,接著緩緩說道:“事成之後,孔家和楊家推薦來的女兒都送給你做媳婦,算是補償。”

  “也行。”

  司馬徽倒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了,既然已經打算跟在劉辯後麵做事情,那賞賜還是得收著的,要不然事情也就做不全了。想到這裏,劉辯也就沒有多說什麽了。董白吩咐好事情就回來了,接著問道:“那陛下還要去祖父那裏嗎?”

  “去還是要去的,鮮卑那邊被董大人打了,我得去安撫一下,順帶讓他們安生一點。”雖然有董卓在這邊鎮守,但他年紀也大了,終歸會有守不住的一天,到時候還得派人來守著,其餘的人倒是不用太在意,沒有鮮卑這邊打秋風的厲害。

  論起騎兵,這邊還是要比中原的幾家人厲害一些,涼州這邊本就是荒涼之地,還是要以安撫為主。

  司馬徽緩緩下船了,坐上了自己的小船,諸葛兄弟也已經醒酒了,這也就分開了。他有他的事情要做,既然被陛下找到了,那也就沒什麽好拖延的了,即刻動身回到了京城之中,接受了劉辯的調任。

  而劉辯則帶著人去了涼州,董旻等人已經早早的迎候了,“涼州牧可還好?”

  “多謝陛下掛懷,兄長隻是受了一點輕傷,無妨。”

  董旻緩緩說道。接著便帶著涼州的文武跟在劉辯的身後,走著,一直到董卓的府裏,看著已經能下床活動的董卓,笑著說道:“涼州牧看樣子恢複的很不錯嘛。”

  “微臣參見陛下,多謝陛下記掛。”

  “不是我記掛,董妃都記著呢。”

  董白臉色微紅,劉辯笑了起來,然後拉著董白就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