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連環設計
作者:默默寫書的狼      更新:2020-04-16 12:08      字數:2238
  涼州兵大多是騎兵,並州兵也是一樣,但並州兵的長途奔襲能力不及涼州兵,所以張遼留下的都是並州兵。長途奔襲,人疲馬倦的,不一會兒就看到了一條河。張遼看了一眼,又掃視了一下後軍,“原地休整半個時辰。”

  “將軍有令!原地休整半個時辰!”

  大家剛經曆過一場大戰,正是需要休息的時候,一時間稍微的有些亂了軍陣。而張遼也下馬喝了幾口水,拿出幹糧啃了起來。這一晚上的,可惜沒有攻下太原郡,要不然,也不算白跑一趟。

  忽而間,心頭傳來一絲慌亂,總感覺有些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抬起頭看向西河郡的方向,微微的皺起了眉頭,眼中忽然出現了一些黑點。

  “不好!注意躲避!”

  張遼匆忙的喊道。

  而漫天的箭矢卻是無情的,三四個軍士撲到了張遼的身上,替他擋箭。都是騎兵,沒有攜帶鐵盾的。加上這裏屬於北方,避無可避。一時之間哀嚎遍地,張遼緩緩推開自己身上的屍體,抹了一把血,他從來沒有這樣的敗過。

  “上馬,跟我走!”

  張遼也是顧不了那麽多了,翻身上馬,趁著對麵的箭雨沒有開始,而涼州兵也是驍勇善戰的,很快就紛紛上馬了,留下兩千的屍體無法顧及。第二波箭雨隻留下了數十人,而劉備在遠處看著,“田豐果真是個聰明人。”

  張飛也在一邊說了起來,“這廝果然是從這個文水方向回來,而且還真就在這裏休息。”

  可惜這樣的人才不能為之所用,劉備也是在心裏歎息了一下。

  “走,去雲長那邊,按照田豐所言,包其後路。”

  張遼帶著一萬餘涼州兵正往著汾陽的方向去了,卻不料忽然傳出喊殺聲。為首的是一名紅臉長須將,手中的大刀未曾見過,一刀劈在了張遼手裏的長槍上,火星蹭蹭的冒了起來。

  而張遼勉力分開,隻感覺虎口陣痛。

  不一會兒兩人纏鬥在了一起,本就有些疲倦的涼州兵被六千餘的司尉軍衝殺,頓時失了陣型。這裏還有埋伏,張遼心中一涼,此去樓煩還有一個時辰,就算是呂布中途返回,那也是需要些時間的。

  張遼深知自己不可敵,連連後退。而關羽想著劉辯的囑托,便開口說道:“陛下深知汝忠義,且有統軍之能,故而惜才,願君歸降大漢。”

  看著周圍的士兵宛如瓜菜一般被人收割,心裏泛起一絲苦楚。現在可謂是前後夾擊,他無處可逃了。

  深深的歎了口氣,手裏的長槍落到了地上,“罷了,但請將軍保全士卒。”

  “張遼已降,爾等聽著,放下武器,必定優待!”

  關羽的喊話聲被傳遍了整個戰場。本就已經無心戀戰的涼州兵紛紛丟下了武器,願意歸降。關羽將張遼的武器挑起到半空,張遼順勢接住了,“隨我去見陛下吧。陛下可是久等多時了。”

  而那邊劉備的進展卻不順利。

  “玄德兄剛才那人好生厲害呀。”

  張飛在一邊揉著有些疼的手掌,擦拭著臉上的鮮血,隨身的長槍也是隨手放到了一邊。

  劉備卻看著那支歸去的軍隊緩緩說道:“這是呂布手下的高順,手下一萬精兵,號為陷陣營,我軍若不是人數優勢,恐怕還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隻是短暫的交兵,他帶出的兩萬士兵,就損失了三千人,對方還隻有不到五千人,還是困倦之師,都戰得的如此艱難,要是他們傾巢而出,自己這點人恐怕還真是撐不住。

  “行了,且看伯圭將軍了,若是能順勢拿下西河郡,那可真是奇功了。”

  這邊,公孫瓚也是抓緊時間攻城,一支支羽箭不要錢的射到對麵的城頭。而匆匆趕來的袁術,帶著三萬餘人從另一麵夾擊,遠遠的看向城樓下的轒轀車和雲梯。飛橋都斷了幾個,衝車也在努力的攻擊著城門,一聲聲的撞在了守軍的心頭上。而公孫瓚身後的白馬義從已經等得不耐煩了,但這樣的攻城戰卻又不是他們的長處,隻能耐心的等著。

  不一會兒,一個轒轀車忽然傳出聲音,“通了,通了!”

  可算是挖通了一個地道,而緊接著,守城的人就將金汁潑進了地道,一時之間惡臭難聞。加上地道本就狹小,但卻也成功分散了守軍的注意力。又有一處轒轀車打通了地道,渴望建功立業的士兵紛紛鑽了進去,這一下,正門防守的人更少了。而察覺到了戰場變化,不到五千的白馬義從也是紛紛收拾起了家夥。

  “門破了!門破了!”

  在激動的聲音中,西河郡的城門終於是被衝車撞開了。

  “眾將士,隨我殺!”

  公孫瓚一馬當先的衝在最前麵。另一邊的袁術也是加緊了攻擊,不久也將城門拿下了。

  而這前前後後花了近兩個時辰,傷亡近兩萬人,但這還沒有細點,這才隻是入城,而等到巷戰之時,關羽又帶著司尉軍來了,瘋狂的收割著軍功。前後又忙活了半天才算是徹底的清掃結束。

  劉辯也騎著馬趕來了,剛準備入城,黃內侍卻在城門相迎。看見他來了,也是策馬到黃內侍麵前,黃內侍低聲說道:“陛下,衛仲道真的死了。”

  “吊了兩年命,還是死了,蔡尚書怎麽說?還算嫁女嗎?”

  “想定羊氏的羊衜,但是被郭尚書攔下了。”

  這個郭嘉果然是個人精,懂事,接著劉辯緩緩說道:“傳口諭給蔡邕,吾察羊氏子衜,頗有才學,早年喪妻。又聞蔡邕二女皆有文才,賜婚蔡貞姬與羊衜。”

  內侍默默的記下了,騎著馬就走了。

  這麽明顯的暗示,蔡邕不是傻子,自然是明白的。當然,衛仲道的死也不是劉辯所為,本來就是身子骨不行,感染個風寒讓張機治了半天都治不好,好歹這邊戲誌才和郭嘉還算是聽大夫的話,養著也還算好。

  幸好當初記起蔡昭姬第一任丈夫是衛仲道,但卻短命,他的出現打亂了蔡邕原本的計劃,女子十八出嫁的規矩也是劉辯定下的。這才拖延了兩年的時間,愣生生把衛仲道拖死了。因為中原還沒有大亂,北方的胡騎也不會攻入司州把蔡昭姬給擄走了,這個名冠古今的才女可算是被劉辯給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