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不轉讓,要合作
作者:陳奔馳      更新:2021-04-15 00:02      字數:4639
  一月十九日,第61屆柏林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一共有十六部影片角逐本屆柏林。令人意外都是除了主競賽單元,包括論壇單元、全景單元、展映單元等在內,極少見的沒有一部華語電影入圍。

  在過去的一年國內第六代導演鮮有新作麵世,樓燁據說去拍法國電影了;王曉帥還在鼓搗他那部《我11》;賈科長自從拿了金獅獎之後,似乎陷入到了創作瓶頸,前兩年拍的那部《二十四城記》被抨擊是偽紀錄片,赤果果的向商業化獻媚,搞的科長十分鬱悶。

  而至於港片,沒落是不爭的事實;灣灣電影更是被公認已死,如今也隻能在金馬獎上自娛自樂。

  其實本屆柏林電影節原本應該有中國元素,早在十月份的時候主辦方就發來邀請,請賀新擔任評委。

  歐洲的文藝界一直是“白左”的天下,向來講究多元化,以標榜自己的民主、公平以及反對種族主義,三大電影節的評委也是如此。就賀新而言除了影帝的因素,還有他常年在歐洲刷臉的緣故,屬於特有辨識度的一張東方麵孔。

  但那時程好正好快生了,又要橫跨整個春節,加之他本身的國際語言能力不過關,還是婉拒了。

  說起來這件事讓他現在的經紀人楚青特別惋惜,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評委,那絕對是特長臉的事情。偏偏自家老板太過低調,或者不客氣的說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思維作祟,實在是讓人無可奈何。

  本來這件事很早就過去了,可在名單公布後,正當大家都在為本屆柏林電影節沒有華語電影入圍感到惋惜之時,賀新辭任評委的消息卻被神通廣大記者挖了出來,輿論一片嘩然。

  按理說中國電影人擔任歐洲三大節評委並不是什麽稀罕事,在過去的三十年不下數十位導演、演員擔任過三大影展的評委。比如國師、陳大導、鞏麗、張嫚玉都是三大節的評委大滿貫,鞏麗、王墨鏡更是還擔任過兩次影展的評委會主席。

  如果論年輕,人家章紫怡二十七歲就是戛納評委了,鞏麗當年三十二歲,舒琪三十二歲,張嫚玉三十三歲,上屆柏林的評委餘南也才三十四歲,賀新三十一歲不算突兀。

  但不管怎麽說能夠擔任歐洲三大節的評委,對於國人來說是絕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看看現在的媒體動不動就是中國元素,中國聲音,文化走出去等等。

  可偏偏這貨拒絕了,這可是比他受邀擔任評委更加吸引眼球,更加轟動。麵對蜂擁而至的媒體,楚青給出的答複是感謝柏林電影節的邀請,因為檔期衝突,賀老師很遺憾錯過了這次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的機會。

  有個別神通廣大的媒體甚至還聯係到了柏林電影節的主辦方,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裏特親自出麵回應賀作為我們柏林電影節的影帝,我們當然非常希望他能夠以評委的身份參加電影節,同時也曾發出過誠摯的邀請,因為時間的衝突我們非常遺憾,同時也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合作雲雲。

  哇,終於實錘了!

  還有媒體根據公布的電影節評審團名單馬上得出結論,評委之一的印度演員阿米爾汗就是替補賀新的評委人選。

  理由很簡單,本屆評審團一共七人,評審團主席是意大利女演員伊莎貝拉羅西裏尼,這位可是好萊塢巨星英格麗·褒曼和意大利著名導演羅伯托·羅西裏尼的女兒。然後一位德國演員、美國製片人、加拿大導演、伊朗導演、新西蘭導演以及阿米爾汗這位印度演員。

  歐洲兩個名額,北美兩個名額,亞洲兩個名額,外加大洋洲一個,非常多元化。而來自亞洲的兩位評委中,伊朗導演曾經獲得過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阿米爾汗,雖說被稱之為印度國寶級的演員,但是這貨在國際上從未拿到過有影響力的獎項,隻不是因為他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歐洲頗受歡迎,這才勉強擠入評委的行列。

  於是中國影帝退出,阿三替補就更加喜聞樂見了。

  其實婉拒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委不是他首創,之前王曉帥在拍《青紅》的時候,就因為檔期緣故推辭了那年柏林電影的評委;還有樓燁更是不止一次的推辭。到了賀新這邊,因為他是影帝、明星,所以才關注度高。

  ……

  曹寶平開車沿著喧鬧的797路緩緩前行,他對798藝術中心很熟悉,因為很多藝術家和影視工作室、公司都集中在這一片兒。這邊的名聲傳開之後,也集中了不少數量的為藝術家,就連馮曉剛也在《非2》中調侃,說這裏就是偽軍大院。當然電影裏沒有指名道姓,隻是吧798說成了897。

  出於工作上的需要和朋友之間交往,曹寶平經常來這一片。隻不過今天是第一次來到這邊的新皓傳媒。

  從797路拐到706路北小街,前行二十米右拐,就是新皓傳媒。這裏外立麵很現代的一棟辦公樓和一棟廠房圍成了封閉的空間,麵積很大,可能是797路這一帶規模最大的公司。

  路邊是停車場,隻不過從停車場到公司大門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數人背著雙肩包手裏拿著相機,不用問,肯定都是記者。

  “哇!這麽誇張啊!”

  坐在副駕駛座上一個二十出頭,模樣清秀的姑娘不由驚訝道。不經意間還露出了些許跟佟掌櫃一樣的口音。

  曹寶平看到眼前這一幕不由皺了皺眉頭,他這個人本來就不擅長跟記者打交道,除非電影宣傳需要,一般他從來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平時隻要不拍戲,就在學校裏教書,很低調的一個人。

  那些守候在路邊的記者看到有車進來,早已經注意了,當看到曹寶平從車上下來,頓時眼睛一亮紛紛圍攏過來。

  “曹老師,請問您有新戲和新皓傳媒合作嗎?方不方便透露一下……”

  “曹導,您是否已經跟華藝兄弟解約?”

  “請問賀新是不是加盟了您的新電影?”

  曹寶平雖然低調,但當年那部《李米的猜想》讓他一舉成名,成為圈內頗具符號化的導演。

  老曹低頭不語,身邊跟著的那位姑娘趕緊在前麵開道“不好意思,我們不接受采訪。”

  有眼尖的記者也認出了這位年輕的姑娘,忙問道“請問焦老師,你和劉奮鬥合作的黃博、江一燕主演的新片什麽時候上映,檔期定了沒有?”

  “你是曹導新片的編劇麽?”

  “方便透露一下曹導新片麽……”

  “對不起!對不起!大家請讓一讓,請大家配合一下!”

  這時,何麗蓉帶著助手和幾個保安匆匆跑過來解圍。

  “對不起,曹老師,我是新皓傳媒行政部經理何麗蓉。這兩天一直有記者堵在門口,實在抱歉,您快請進!”

  她的助手則手裏拿著幾個信封發給那些記者“大家辛苦了!有關我們老板沒有接受柏林電影節評委的事情,該回應的我們都已經回應了,沒有新的消息提供。請大家幫忙多宣傳宣傳我們二月三日要上映的新片《人在囧途》……”

  娛樂記者和明星說到底都是相互依存的,記者想從明星那裏得到新聞,明星需要通過記者獲得曝光度和作品的宣傳。

  既然拿了紅包,有經驗的記者一捏信封,就知道裏麵不少於五張毛爺爺,尤其現在還拍到了曹寶平和美女編劇焦華錦的照片,雖然他們沒有回答任何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新聞素材。甚至連新聞標題都想好了。比如

  “曹寶平密會賀新,疑與華藝兄弟解約!”

  “賀新牽手美女編劇,加盟曹寶平新片!”

  “賀新退出柏林電影節,疑與曹寶平、美女編劇焦華錦合作……”

  記者們紛紛笑眯眯的道一聲謝,作鳥獸散。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紅包繼續蹲守,但如此一來你也算是徹底得罪了賀新和他的新皓傳媒,以後就別想從他們這裏得到任何新聞。沒人會這麽傻,畢竟明星是稀缺資源,而記者、狗仔之類的,阿貓阿狗多的是。

  曹寶平和焦華錦在何麗蓉的領路下走進了新皓傳媒,穿過大廠房,走進院子便看見賀新站在辦公樓門口迎接。

  老遠就小跑著過來伸出雙手熱情道“曹老師,實在抱歉……”

  曹寶平雖然為人低調,但是總有些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臭毛病。這次上門他雖然是有求於對方,但此時看到賀新熱情的做派,原本在外麵被記者圍堵不爽板著的臉終於柔和下來,帶著矜持的笑意跟賀新握手道“小賀,打擾了。”

  “曹老師,瞧您說的!該我跟您說聲不好意思,說實話,這兩天我都被那幫記者圍的頭疼。”

  賀新搖頭苦笑,也算是向曹寶平做了一下解釋。

  老曹不太關心這種八卦,隻是笑了笑,便跨步走了進去。

  賀新在旁邊領路,同時還回頭跟焦華錦開玩笑道“小焦,你現在改投師門了?”

  他跟焦華錦很熟悉,這位北電文學係有名的才女是薛小路副教授帶的研究生。

  “怎麽叫改投師門呢?我本來就是曹老師的學生啊!”焦華錦笑嘻嘻道,小嘴很會說話。

  接著她又好奇道“賀老師,你這次放棄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多可惜呀?”

  女孩子嘛,總歸是八卦的。

  賀新瞧了一眼妹子,笑道“這有什麽可惜的,快過年了,公司一攤事忙都忙不過來。再說我老婆剛生孩子,這個時候肯定抽不開身。”

  “哇,果然是模範夫妻!程好老師真幸福!”妹子一臉誇張道。

  賀新和程好在一起已經快十年了,中間雖然出了兩次他和孫麗、範小胖的緋聞,後來都證明是烏龍,如今他們這一對在圈內是公認的模範夫妻。

  走在前麵的曹寶平這時也回過頭來難得開玩笑道“所以啊,你找男朋友也要眼睛睜睜大,最好找賀新這種的。”

  看得出來,老曹還是很喜歡這位北電才女的。

  妹子抿嘴笑道“那可是真難了,象賀老師這種絕對屬於稀缺資源!”

  “哈哈哈,哪裏哪裏,快請!”

  走在最後麵的何麗蓉卻撇了撇嘴,偷偷朝前麵的背影翻了個白眼。

  來到賀新的辦公室,何麗蓉幫著給兩位客人泡了茶,正要出去,卻被賀新叫住“小何,一起坐下聽聽吧。”

  何麗蓉略感意外,馬上應了一聲,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來。

  賀新接著跟曹寶平笑著解釋道“不瞞您說,《太陽黑子》這部小說還是她發現的,然後買下了版權。您上次如果不跟我提這件事,我還不知道呢。”

  “哦,是嘛!”

  曹寶平意外地朝這位打扮妖冶的女人看了一眼,原本還以為是個花瓶,沒想到眼光還相當毒辣。

  賀新把何麗蓉留下來,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公司的戲越來越多,能夠獨擋一麵的人手緊張。這姑娘雖說在生活上有點不太靠譜,但是工作能力還是有的,稍加培養,應該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製片人。

  賀新之前已經和曹寶平在電話裏交流過幾次了,大致意思就是轉讓版權肯定是不可能的,隻能是合作,而且他答應將編劇和導演都簽給對方。

  一開始老曹很猶豫,畢竟他和華藝兄弟已經簽了導演約,盡管這個合約很鬆散,並不禁止他到外麵接戲,隻需要抽成就行,隻是老曹總覺得有些不地道。但他確實非常喜歡《太陽黑子》這部小說,也非常想執導這部戲。今天他能帶著焦華錦一起過來,說明已經想通了,而且華藝兄弟那邊也已經搞定了。

  於是,曹寶平便開門見山道“小賀,談談你的想法吧?”

  老曹本人就是北電文學係畢業的,留校任教,講授的就是電影編劇課程,所以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自己親自編劇。

  他的這種方式跟樓燁、王曉帥、賈科長等都很象,把攝影機當做自來水筆,如同作者用筆寫作一樣,用攝影機在銀幕上寫作,也就是俗稱的作者電影。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作者電影不再是以前那種不講究製作,不再拘泥於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那種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等沉悶方式表達方式。更傾向於一種個人表達和電影製作相結合的方式。

  樓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他是導演係出身,鏡頭總是很精彩,卻往往總是缺乏故事性。而老曹跟他正好相反,老曹在拍攝技術上肯定無法跟樓燁相比,但在故事性方麵卻遠遠勝之。而且老曹長期在電影學院任教,耳聞目染,至少在技術方麵也要勝過一般的半路出家的導演,所以他的電影既有強烈的個人表達,也有很強的故事性,且還拍的不錯。

  簡而言之,就是他拍出來的電影就普通觀眾而言,比樓燁的電影要好看。

  《李米的猜想》就是最好的例子。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