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個關於反抗的寓言故事
作者:陳奔馳      更新:2020-10-28 10:39      字數:3837
  銀幕漸漸暗下,繼而出現暗光,字幕一幅幅掠過,整個屏幕像是蒙著一層紗幔。然後漸漸亮起,出現山的輪廓、村莊、田野……

  “叭叭叭!”

  一陣拖拉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寧靜,由遠漸近。村口一條蜿蜒的泥路上一輛上古時期的拖拉機正在緩緩行進。長長戳起的排氣管冒著一串燃燒不完全的黑煙,跟遠處山間漂浮的霧靄、村莊上空的炊煙構成了畫麵的層次感。

  拖拉機後麵跟著一串幾十人的隊伍,兩兩相間,整齊劃一。隨著拖拉機的轟鳴聲,歌聲也開始響起。

  “我們走在大路上

  意氣風發鬥誌昂揚

  毛爺爺領導革命隊伍

  披荊斬棘奔向前方

  向前進——向前進——

  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

  ……”

  這是一個長鏡頭,高山、峽穀、村莊、田野、蜿蜒的道路、意氣風發的隊伍涵蓋了整個畫麵。

  隨著鏡頭慢慢拉進,雄壯的歌聲漸漸蓋過了拖拉機的轟鳴,充滿了催人奮進的力量。

  原版中,一開頭有一段旁白,什麽“這是一個荒誕的年代,曾經發生過很多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是這個荒誕年代最荒誕的故事……”之類的。

  這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這種類似脫褲子放屁的旁白無疑會極大降低電影的格調。現在的片子肯定不會出現這種落下乘的操作,一切留待觀眾慢慢品味。

  隨著國師、田莊莊、張遠、賈科長、王曉帥等第五代、第六代導演們的前赴後繼,同時在國際上打響名號,資深影迷們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發生的那些故事並不陌生。

  這也是後世不少人吐槽的把中國的落後拍出來取悅洋大人的一種表現方式。

  賀新和小文混雜在隊伍中,扛著鐵鍬,昂首挺胸,大聲唱著催人奮進的歌曲,邁著整齊的步伐……

  鏡頭一轉,出現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

  這是一個荒誕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建設的年代。

  同樣的長鏡頭,賀新很顯眼,推車推得最快!

  當然偷懶也是第一……

  兩人從隊伍中溜號,坐在村口的古城牆上。

  小文一臉迷茫道“馬傑,你說咱們什麽時候能回城?我真不明白咱每天呆在這,能幹點什麽?”

  賀新迎著山溝初升的朝陽,背誦著他最喜歡的《鋼鐵是怎麽煉成的》中的語句“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時候,他……”

  小文更加迷茫,忙打斷道“你……你說的太深,我聽不懂,你就告訴我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辦!”

  “……”

  賀新看了眼小文,他哪知道怎麽過?

  兩人並肩站在一起,小文比他矮了將近十公分,瘦小猥瑣,神情間冒著傻氣,果然是背鍋的最佳人選。

  要說小文這種明顯智商不高,裝傻充愣演的表演還真著實不錯。也難怪會被李連結看中讓他出演《海洋天堂》中是傻兒子。

  隻是可惜李連結演的老爸太讓人出戲了,所以說動作明星想轉型,想拿獎,任重而道遠。隻有象房事龍這種努力、樂觀、堅持、識時務、百折不撓的人,最後才能達成所願。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誒!李連結還差得遠呢!

  正好,一陣驢叫聲吸引了兩人的注意力。

  “嘿嘿,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人靠衣裳馬靠鞍,我聽到我坐騎的撕鳴聲!”

  故事的開頭就是賀新第一次跟驢有了交集。

  他不是喜歡驢,而是單純想偷懶。

  然後他用計成功擔任了牲畜飼養員。

  接下來的對話荒唐而有趣,反應那個時代的特征

  “其實黑六、黑七這兩頭驢的家庭出身都不好,往上追溯幾代,它們的曾曾祖父曾是村裏大地主高久財家豢養的,整天吃香喝辣,住的牲口棚裏都砌了火牆,比咱貧下中農可舒坦多了……”

  “但咱們也用該給黑五類重新做人的機會!”

  “黑六是天生的種驢!”

  這時觀眾席上發出一陣笑聲。

  《雙驢記》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其實就是一部輕喜劇。

  這部片子的開頭部分跟賀新之前拍過的那部《小裁縫》有點象,同樣是城市下放到農村勞動鍛煉,接受平下中農再教育;年輕人同樣充滿了迷茫。然後在艱苦的環境中一點一點慢慢成長起來。千軍萬馬

  隻不過《小裁縫》的主題是愛情,而《雙驢記》則是一個寓言故事。

  《小裁縫》當年在戛納首映的時候,就很受歡迎,在法國的票房超過了兩百萬歐元,算是票房比較高的外國文藝片。然後又代表法國參加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當然這些跟《小裁縫》的原著本身就是當時法國的暢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哦,多說一句,《小裁縫》在北美的票房也有七十萬美元,超過了《無極》在北美的票房。

  這還不算dvd和電視版權的收益。

  如今k2想要買斷《雙驢記》全球的發行版權,小豆丁參考的就是《小裁縫》當年的票房表現,目前圍繞一百萬歐元到一百五十萬歐元這個區間跟k2展開拉鋸戰。

  當然也可以拆開如k2拿下歐洲的版權,再找人賣北美、亞洲、歐洲等等。可能得手的錢還能更多。但是這樣操作很麻煩,你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買家。k2畢竟是一家成熟的文藝電影製作發行公司,無論是品牌度還是傳播度在國際上也是享受盛譽,跟這樣的公司合作省心省力。

  新皓傳媒如今在國內已經和博納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海外應該有這樣的合作夥伴,目前看來k2還是比較靠譜的。

  賀新沒有笑,片子他已經看過很多遍了。他更留意現場觀眾的反應,比如現在老外們的哄堂大笑,可能就是嘲笑那個年代中國人的愚昧和落後。就跟當年《小裁縫》中村長連鬧鍾都不認識,讓他們很不可思議一樣。

  別說黑不黑的,在那個荒唐的年代,我們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是那麽大。就象現在我們看北邊的大金國,西邊的阿三國,甚至隔著太平洋的花旗國一樣。

  劇情進行到賀新想套上黑六,讓它拉車,然後黑六跑到大蓮隊長麵前告狀。

  於是賀新被狠狠訓了一頓

  “你怎麽能讓黑六幹活?它的工作是配種,不是幹活!”

  “累壞了它,你賠得起嗎?”

  “別說你一個知青,就是十個也比不上黑六做出的貢獻!”

  “今天的工分扣了!”

  幾句對白,很有當時的時代特征,一切都已貢獻論,人比不上牲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黑六和他的祖輩一樣,整天吃香喝辣的,還有辣麽多母驢等著它去寵幸,比壓抑苦逼的知青可舒坦多了。

  賀新怏怏的拉著黑六回了牲畜棚,黑六卻若無其事打著響鼻跟鄰槽的一匹棗紅的母馬搖著尾巴。

  賀新氣上心頭

  “讓你幹點活怎麽了?怎麽就委屈你了?不好好勞動,對得起你吃進去的那些雞蛋嗎?還調戲別的女同誌,那是馬,不是驢,你們不是一個物種!”

  “知道錯了沒?”

  黑六很配合的露出了詭異的微笑……

  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黑六的微笑,以及笑起來驢眼旁邊的魚尾紋格外逼真。現場甚至有觀眾發出驚呼。

  賀新跟坐在身邊的刁一男對視了一眼,同時露出得意的笑容。一部電影就是需要點睛之筆,而《雙驢記》的點睛之筆無疑就是那逼真的驢笑和魚尾紋。

  這是科技和文藝的結合。

  “臥槽尼瑪的,一頭畜生,反了天了,你以為你是孫悟空?”

  賀新火了,抄起鞭子一鞭子甩了下去,黑六廢了!

  廢了,自然就沒了種驢優厚的待遇,幹活又幹不好,在唯貢獻的年代裏,黑六最後的結局隻能是被剝皮吃肉。

  很現實!

  接著便是影片的部分,黑六的弟弟黑七對賀新展開了一係列的報複。這一段,老外看到特別歡樂,每每看到賀新吃癟,全場都會哄堂大笑,甚至還有掌聲響起。

  尤其是他和佟亞麗在小溪邊偷食禁果之後,被黑七拖著去遊街,特別歡樂。其中有兩個鏡頭,刁一男覺得很得意,一個是用長鏡頭拍攝驢車上的那段船戲,在廣闊的山川、溪流之間,很唯美。

  其實這種都是歐洲導演玩剩下的,引不起任何波瀾,倒是穿插其中的一段夢境讓老外們嘖嘖稱奇,非常有時代感。

  因為故事的開始,賀新時常手捧一本《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不斷用其中關於人應該怎樣度過一輩子的經典語錄來激勵自己。在賀新和佟亞麗偷食禁果後的那個甜甜的夢裏,賀新夢到自己身穿革命戰服,心愛的姑娘像喀秋莎一樣在林中木屋等待自己,兩個人一同歡快舞蹈。

  原版中還有一段馬傑忍無可忍,準備摸黑宰了黑七,其中有一大段對黑七的對白。人和驢,嚴肅和驢笑,很有錯位感,很幽默。但是放在整部戲裏就顯得很刻意,好象為了幽默而幽默,跟反抗的主題混不搭噶。

  沒錯,雙驢記的主題就是反抗,從表麵上看驢對人的反抗,但同時又何嚐不是賀新飾演的馬傑對那個時代的體製的反抗。

  就象快到影片結束的時候,他在小溪邊丟掉那本穿插在整部戲中,代表了一代人的夢想之書,他就是要不顧體製的約束,跟黑七來個了結。

  最後一個鏡頭,大雪紛飛,馬傑推開門,看到了黑七仍站在大雪裏,身上隻剩了一具灰褐色的骨架。這骨架還在冒著一縷縷堅硬的青煙,看上去如同金屬的一般,就那樣硬挺挺地站立在雪地裏。

  一個大特寫,賀新的臉上目無表情,目光越過黑七的骨架看向遠方,眼神中充滿了迷茫……

  銀幕上突然跳出來三行醒目的大字,分別是中、英、意三種語言。

  “拍攝本片沒有任何動物受到傷害!”

  這個很重要,尤其在西方社會,意味著政治正確。

  隨即銀幕上開始滾動著一長串的演職員名單,燈光霍地亮起,一群人就像突然暴露在影院中,凝固著各式表情,似瞬間轉換了一個世界。

  “嘩嘩嘩……”

  掌聲驟然響起,緊接著全場全場的觀眾都一一起身,使勁的拍著巴掌。

  刁一男被搞的很慌亂,可能第一次經曆這種場麵,一時間手足無措。好在坐在他身邊的賀新在站起來的同時,拉了他一把。

  他趕緊跟著站起來,學著賀新的樣子,轉過身子朝觀眾席上那些熱情的觀眾揮了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