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坦夫之言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12 15:51      字數:2691
  “何人?出來!”王重陽冷喝一聲。

  此時就見辛棄疾從胡床底下鑽了出來,笑嘻嘻的對王重陽施禮道:“見過王真人。”

  “坦夫!你何時跑到我臥房中來的。”王重陽訝然道。

  “請真人恕罪,晚輩在你和無病相遇之時就偷偷溜進來,躲在胡床底下。”辛棄疾還是一臉的笑意。

  “你如何得知我的住處?”王重陽疑惑道。

  “王真人,晚輩月前在白雲觀偶遇小姨夫後,就來多次在城中道觀中尋覓,我還知道其他人所住觀廟。”辛棄疾躬身道。

  “什麽?你……一直跟蹤我等,你這是……”王重陽越來越覺不解,辛棄疾跟蹤他們幹嘛?

  “真人莫要誤會,晚輩其實一直在尋找你和小姨夫,皆是想讓你們勸說無病盡快離開中都,沒有其他意思。”辛棄疾解釋道。

  “你說說,你都查到那些地方?”王重陽遂又問道。

  “玉虛宮,仙露寺,昊天廟,崇法寺,聖安寺和老君觀,皆有真人弟子。”

  “你是通過何種辦法得知的?”王重陽此刻心中的泛起的驚濤駭浪,簡直不亞於剛才辛無病的話來帶的震撼。

  “真人,他們每一到三日都會到白雲觀中來一趟,我猜想是給你傳信而來,而進入主殿中那位知客道人,應該也是真人您的弟子吧。”辛棄疾淡淡道。

  王重陽沉默了,今日這兩兄弟一個給自己驚喜,一個給自己驚嚇,如果連辛棄疾都已經發現了這些弟子的行蹤,那金廷會不會也發現了,那現在處境是不是已不安全了?

  “真人,晚輩覺得朝廷應該沒有發現,或是並未全然發覺此事,不過晚輩覺得可改變一下辦法,以免真的被發現。”辛棄疾知道王重陽的擔心,遂又解釋道。

  “你說說看。”王重陽輕聲道。

  “所謂,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真人的眾多弟子皆隱藏於道觀和寺廟中,似乎有些過於單一,朝中消息不一定隻出於觀宇,市井之中同樣可得,從酒肆,勾欄,市場等處,三教九流,販夫走卒皆可得出消息。”

  “每次有事也不一定需要派人傳遞,可借助飛鴿傳信,或是設在一地,借助暗語,並且,真人的弟子也需分成三六等級,每人隻掌握一處信息,報告也隻對上級報送,如此即便是被官府抓獲,也可免於其他人被置於險地。”

  “真人,晚輩建議,不需要所有人皆是武藝高強之輩,平日裏打聽消息的,用上一些普通信眾即可,再布施一些錢財,核心弟子委以重要任務。”

  “如若有事,分級撤離,若要進入一地也同樣可用此法,形成慣例。”辛棄疾的話讓辛無病都覺得眼前一亮,這不就是宋朝時的諜戰嘛。

  “你此舉可是仿皇城司之法?”王重陽問道。

  “是的真人,與皇城司之職有相同之處,不過具體施行辦法要隨機應變,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信息。”辛棄疾回道。

  “嗯……”王重陽聽罷微微點頭,然後又看著辛無病,今日這兄弟二人算是讓他十分意外了,一個讓他直接學沛公起事,一個連刺探情報之法都想好了,不由得心中苦笑,看來辛家兒郎,都不是省油的燈。

  王重陽沉吟半天看著二人道:“你們這是變著法子來給我下套吧。”

  “啊?師父何出此言。”

  “王真人誤會了,晚輩隻是想讓真人帶無病盡快離開中都,絕無他意。”

  “好了,你們該說的皆已說了,下一步如何行事等耿京、國安等人回來後,我們再商議,他們大約數日後也該回來了。”王重陽重重籲了口氣道。

  兄弟二人互看一眼後,對王重陽拱手啞揖,沒再說話。

  王重陽又與兩人交代幾句,大底就是等其餘人回了中都,大家開個會,商討一下二人的提議之意,然後就讓兄弟倆離開。

  出了白雲觀,兩人誰都沒說話。

  直到回到刑場坊街後,二人十分默契的往房間走去,辛無病見辛棄疾直接進了他房中,也跟著走了進去。

  “無病,你剛才對王真人所言,是何時有的念想?為何不與為兄商量,你說你還有多少想法,今日一並給哥哥說來,免得以後你有甚不同尋常舉動,我要擔心許久。”辛棄疾見辛無病關上房門,自己大咧咧的往塌上一座,便說道。

  “嘿嘿……我還有甚想法,剛才都給師父說了,這些事你何嚐不知,我們攻下黑石寨之時不是都已計較過,其他的真沒甚想法了。”辛無病笑嘻嘻的說道,然後話音一轉。

  “敢情你這些時日都去做探子去了,查的還是我師父,你可真行,你說,今日引我去白雲觀可是如此計較的?”

  “嗬嗬……你請的那幾位先生可都是蔡相公找來監視你的,我不如此說,還能怎地?”辛棄疾也輕笑一聲,現在有王重陽等人的幫忙,兩人出逃的機會都要大一些,而且還能做些事情,讓他心情也愉快不少。

  “難怪,總是找不到你人,哥,這下有師父等人在,你總歸要放心回去吧。”

  “不,我不走,我提的刺探之法,我當然要參與其中,怎可輕易離開。”

  “你可回去學範文正公建義莊,收攏民壯,練出一隻精兵來,到時候如果南邊北伐,或是金廷南侵,不就有兵員嘛,你留在此處做那雞鳴狗盜之事可不行。”

  “得了吧,你又要誆我離開,建義莊,練精兵之事八字還沒一撇,你急著讓我走幹嘛。”

  “你得趕去籌劃呀。”

  “好了,到時候再說吧。”

  辛棄疾遂又坐起來神情認真的對辛無病又道:“十二,你剛才說伺機起事,是想讓王真人等人自己做山大王?你可不要忘了,我們始終是宋人,趙官家雖有失道之處,但他也保住了半壁江山,你如此想法可是分疆裂土之法,與那李氏夏朝有何不同。”

  “這……哥,你覺得宋廷之人可信嗎?”辛無病想想後也麵容嚴肅的問道。

  “朝廷還是有力主恢複之人,許多南渡之民也是日思夜想著回北地,我們辛家是人臣,莫要有那非分之想,你可要明白。”

  “橫渠先生有言,大丈夫立於世間,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不是學沛公,若是如那黃巢一般,令多少生民塗炭,是會遺臭萬年的。”

  “你要記住,即便以後起事成功,我們也定要力勸王真人等南歸,再與朝廷共圖光複之業。”

  見辛無病不說話,辛棄疾幹脆站了起來,說道:“十二弟,我先不說大義,我就想問你,即便起事成功,你能控製多少土地人口,能有多少軍隊,可有治國能臣,金廷可不是軟柿子,到時候集結優勢兵力,我們如何抵抗?”

  “山東、河北之地不比李氏夏朝,無重要天險可守,自古百戰之地,若我是金廷之將,隻需在你播種和秋收之際襲擾你一次,你把所有精力用於禦敵,那治下百姓吃什麽?”

  “不出幾年,定讓民離心離德,你哪裏來的兵士,還不是個兵敗被殺的結果,到時候有多少無辜百姓會跟著遭難,此舉和五代十國中的割據門閥有何區別,你呀,莫要成天想著這些事情。”

  辛棄疾的話卻有道理,辛無病想了半晌,實在是想不出什麽好的語言反駁,隻得輕輕點頭道:“哥,我知道了,隻要宋廷不負我等,投之有何不可。”

  辛無病總不能把所知的曆史告訴他吧,此時隻能走一步是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