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國際聯盟
作者:愛寫書的喵      更新:2020-05-23 18:08      字數:2175
  “維多利亞政府那麵怎麽回應組建國際聯盟的事情?”

  倫敦市剛修複的王宮中,已經恢複真實麵孔的尤裏對外交大臣馬尼德問道。

  國際聯盟是尤裏在收到5年超凡段位最終試煉信息後,經過和俾斯麥等內閣重臣商討後提出來的建議。

  經過索倫帝國內閣評估,在5年內統一全世界的難度太大了,不如拉攏世界強國建立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

  如此一來,大家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對那些落後地區進行損失極小的擴張侵略,並且讓世界性大國獲得一個良性穩定發展的環境。

  實際上,索倫帝國真正用來統一全世界的時間連四年都不到,因為剛完成鑽石級晉升試練那會,英倫本土遍地都是遊擊隊。

  有的是英格蘭民族獨立分子,以及亂七八糟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但大部分都是戰敗後的軍閥亂兵打著各種民族複興的旗號,不甘心失敗的掙紮。

  索倫帝國整整花費了一年多時間才真正穩定住英倫三島的局麵,尤裏為了最短時間內鎮壓叛亂,更是將倫敦建成為陪都。

  並且一直坐鎮在這裏指揮。

  如今的尤裏無法再召喚試練軍團對世界性大國搞破壞了,所以短時間內統一全世界變得不可能。

  別看協約國一盤散沙,但人家有一個強有力的老大,在麵對索倫帝國入侵的時候,定會組織起整個協約國的力量,甚至比對付沙皇俄國的時候還要團結。

  因此,國際聯盟的概念被提出來了。

  強勢的索倫帝國主動放棄大國之間的戰爭式入侵,而是把爭議放在談判桌上,維多利亞政府自然不會反對。

  “陛下,維多利亞政府那麵對國際聯盟的協議十分感興趣,沙皇政府也表示支持,不過他們在勢力範圍劃分和歐洲國家主權問題上,不想做出絲毫讓步。”

  “這個沒問題,我們本來就沒打算插手亞歐大陸,那裏今後會是終極考驗的重災區,就讓沙皇政府和協約國在那裏可勁折騰吧。

  不過非洲大陸和大洋洲的澳洲大陸及其周邊島嶼,必須爭取到。

  維多利亞政府想要獨霸亞歐大陸的主權,那就讓出澳洲大陸吧。”

  “陛下,維多利亞政府知道他們在澳洲大陸的力量不足以對抗帝國入侵,但維多利亞政府希望我們不幹涉奧斯曼帝國的北非部分。”

  “嗬嗬,看來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協約國和沙皇俄國的盤中餐,北非那群新月教教徒的地盤不好掌控,既然維多利亞政府願意接受那幫宗教瘋子的地盤,就交給他們吧。

  我們需要的是非洲大陸的黑奴,和非洲大陸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在占據的土地再多,四年時間一過,都得崩盤。”

  “是,陛下。

  關於奧斯曼帝國方麵的求助……”

  “不用搭理他們,新月教和我們終歸不是一路的,被協約國和沙皇政府聯手消滅也算是消除一個不穩定因素,而且奧斯曼帝國控製那麽多人口,卻無法轉換為國力,還不如交給製度更加先進的協約國來管理。”

  “陛下,波斯帝國和蒙古帝國的求援,我們應該怎麽回複?”

  “他們的地盤都在亞歐大陸上,我們鞭長莫及,不用搭理就是,我們現在的戰略目標在非洲、澳洲和日本國。

  日本國正處於戰國時期,並且盛產武士,可是絕佳的炮灰來源地。

  最關鍵的是,日本國還沒有進入工業時代,控製起來非常容易。”

  索倫紀元19年中旬,世界三大強國以及協約國的成員國,組成了國際聯盟。

  共同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並一起協同處理國際糾紛。

  索倫帝國獲得了北非部分地區、中非南非、澳洲及周邊島嶼、日本國、太平洋大部分島嶼等地的歸屬權。

  維多利亞代表的協約國和沙皇俄國,則獲得了亞歐大陸及剩餘地區的歸屬權。

  這裏的歸屬權不包括已經占領控製的地區,能不能拿到還要靠各國努力。

  國際聯盟的建立和霸道的勢力劃分,讓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為首的其他國家陷入恐慌和憤怒當中。

  這是完全把他們當做肥羊看待啊!

  然而,沒等那些土著國家做出反應,其中實力最強的奧斯曼帝國就遭到了毒打。

  本來在前線對抗俄軍就十分艱難,國際聯盟的成立讓協約國徹底放棄後顧之憂,大量偽裝成雇傭兵的英軍進入巴爾幹地區,巴爾幹地區一時之間烽煙四起,奧斯曼帝國腐朽的封建式軍隊節節敗退。

  塞爾維亞共和國、保加利亞共和國、羅馬尼亞共和國、波黑共和國、希臘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等等近十個大小國家相繼在巴爾幹地區成立。

  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控製區,短短一個月時間幾乎喪盡,隻剩下伊斯坦布爾附近的區域還在奧斯曼人的掌控當中。

  緊接著,奧斯曼帝國北非部分經過協約國的鼓動和武力脅迫,各地總督紛紛自立,相繼成立了各種王國。

  一直延伸到伊拉克地區,除了安托利亞地區外,整個奧斯曼帝國不到三個月就分崩離析……

  分崩離析的奧斯曼帝國自然擋不住俄軍的腳步,最終在索倫紀元19年年末被徹底滅國!

  隨後,英軍和俄軍一南一北夾擊波斯帝國,短短一年時間就將腐朽的波斯帝國瓜分……

  蒙古帝國的戰爭英軍沒有出手,讓俄軍陷入戰爭泥潭當中。

  然而,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協約國卻背叛了沙皇俄國。

  維多利亞政府不光支持蒙古帝國,還暗中支持俄軍瓜分到啊的波斯地區和安托利亞地區。

  經過一年的反複爭奪後,沙皇政府戰敗退縮,烏克蘭共和國、波蘭共和國、立陶宛共和國、拉脫維亞共和國、愛沙尼亞共和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十多個國家相繼建國。

  理所當然的,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縮水大半,從地區性強國淪落為三流小國,並且被迫加入到協約國當中。

  蒙古帝國則淪為他人嫁衣,從帝國打成了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