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袁世凱之死
作者:愛寫書的喵      更新:2020-05-23 18:08      字數:2155
  倫敦市郊,北洋軍閥最後一處陣地上,袁世凱看著從倫敦城廢墟中鋪天蓋地湧出來,穿著紅色英**服,頭戴船形帽,手持燧發槍或米尼步槍的士兵,滿臉絕望的閉上了雙眼。

  鏖戰了整整三個月,袁世凱帶領的北洋軍已經到了彈盡人絕的地步,哪怕他殺死了再多的英國佬又有什麽意義?

  如今英格蘭地區支援倫敦的部隊已經將袁世凱所部三麵合圍,而倫敦城方向的英軍又得到了大批生力軍。

  反觀袁世凱所部,所剩部下連三位數都湊不齊,並且其中過半都身帶輕傷。

  如果不是試練士兵往往會給行動不便的重傷員一個痛快,傷員的比例還會更大。

  “大帥,我們的漢陽造子彈也用光了,隻剩下勉強能用的燧發槍,敵人已經上來了,是否要現在發起衝鋒?

  如果繼續等下去,敵人完成包圍四麵壓上來,我們將會被當場槍決。”

  袁世凱身邊最後一位上尉軍官,麵無表情的說道,絲毫沒有即將陣亡的悲戚感。

  其實,除了袁世凱本人外,所有的北洋官兵,即便是擁有自我智慧的軍官,也沒有感到絲毫絕望。

  打敗了大不了就是一死,死亡對他們而言根本不算什麽大事!

  而袁世凱的悲涼來源也不是死亡,而是對自己的事業還沒開始就涼涼感到痛心疾首。

  袁世凱萬萬沒想到這幫英國佬這麽拚,能拿出幾十萬條性命跟他打整整三個月的消耗戰!

  其實,在一個多月前,袁世凱就意識到他麾下的北洋軍已經因為大部分先進槍械失去彈藥,大量兵員的損失,而徹底喪失了進攻能力,整條陣線也不得不由攻轉守。

  那時候,袁世凱已經無法帶著軍隊徹底撤出倫敦市了。

  後方是源源不斷趕過來的英國援軍,前方是仿佛永遠殺不光,但士氣很頑強的倫敦衛隊,一旦北洋軍離開既定的陣地工事,在毫無遮掩的曠野上,沒有了裝備上的優勢,如何抵擋英國騎兵的追擊?

  所以,袁世凱曾派遣被俘獲的英國人前往敵方陣地試圖進行停戰談判,甚至袁世凱願意為此將之前的戰果都吐出來,隻為後方的英軍能開一條口子,留給袁世凱的北洋軍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隻可惜,袁世凱麾下的北洋軍殺死的英國人太多了,別說維多利亞女王不會同意,即便英國高層同意了,下麵殺紅了眼的英國大兵也不可能放過袁世凱的北洋兵。

  打了這麽久,凡是生活在倫敦市及其周邊地區的英國人,哪一個跟袁世凱的北洋軍沒有血海深仇?

  人殺得越多,仇恨積累的越深,而始終未能竟全功的袁世凱,無法徹底用武力的方式解決仇恨的根源問題。

  於是,被拒絕和談的袁世凱又打了一個多月的防禦戰,在防禦戰中,英**隊由於新兵比例太高,所以傷亡數字居高不下,但仍然咬牙堅持了下來。

  今天,就是他們收割戰果的時候。

  袁世凱看著剩下的最後幾十個兵,總算是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掏出隨身配槍,裏麵裝有最後一發子彈,對準了自己的腦門。

  砰的一聲。

  袁世凱肥胖的身形無力倒地,剩下的幾十個北洋官兵則化為藍光消失不見。

  一處倫敦郊外的秘密兵工廠中,正在對著繳獲的北洋軍毛瑟步槍和漢陽造仿造的英**工技師們,突然發出一聲聲驚恐的大喊。

  已經被他們拆解的槍械元件全都化為藍光消失不見!

  很快,維多利亞女王就收到消息,所有繳獲來自尤裏召喚軍團士兵的武器裝備,全部化為藍光憑空消失,使得仿造工作被迫中止!

  好在,經過這些時日的仿造,英**工行業對後膛槍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研發出了成本低廉的後膛槍,剩下的就是進行改造降低廢棄率的問題了。

  因為這款後膛槍是在一個名叫詹姆斯帕裏斯李的軍工科研技師帶領的團隊下仿造而成,所以這款步槍被命名為李氏步槍。

  當然,這款步槍隻是一個過渡版本,性能連老套筒漢陽造都略有不如,隻不過戰時緊急被維多利亞女王下令緊急製造了一批出來列裝前線部隊。

  袁世凱敗亡的這三個月,大英帝國的本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英國本土的主力多數都被用來圍剿袁世凱了,讓其他三支軍閥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張勳和張作霖不必多提,段祺瑞在發現袁世凱進入困境後,開始在英格蘭地區西部到處轉戰,攻擊英軍防守薄弱的地方。

  一連打破數十座大大小小的英國城鎮和城市!

  其中不乏重要的英國工業城市,和張勳張作霖一樣,獲得了穩定的軍工補給基地,開始大量仿造自己的漢陽造步槍。

  段祺瑞之所以選擇漢陽造而不是毛瑟步槍,主要是後者的技術含量太高,對材料要求相比於這個時代更加苛刻,仿造難度太大。

  段祺瑞急需擴軍備戰,所以選擇仿造更容易生產的漢陽造步槍。

  畢竟漢陽造放在英國本土已經是處於先進領域了,無論是射程還是射速,都可以吊打英國佬。

  在袁世凱自殺時,段祺瑞已經占據了英格蘭地區的整個西部,並組建了一支由英國貧民組成的軍功土地兵。

  與此同時,尤裏收到了袁世凱陣亡的消息。

  【袁世凱率領的北洋軍隊被該世界本土勢力消滅,所有武器裝備已經回收。

  隻有在試練軍團互相吞並的戰爭中,武器裝備才不會被回收。】

  正坐在一個自製躺椅上的尤裏,將雙手從身邊兩個膚白貌美,前凸後翹的十幾歲英格蘭少女衣服裏抽了出來,一臉慎重的看著腦海中突然出現的提示框。

  “這麽快袁世凱就完蛋了,看來英國佬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幸好我當初在英格蘭地區投放了兩隻試練軍團,希望段祺瑞不要讓我失望太多。

  愛爾蘭和蘇格蘭的革命組織反應也太遲鈍了,三個月過去了還沒有什麽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