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國(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9-12 20:15      字數:2836
  做為“天下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自是有一身傲骨的。

  看到親姊派人來勸說自己,不想讓自己與毛公、薛公交好。

  自然明白,這是平原君趙勝的意思。

  俗話說的好: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自己和姐姐、姐夫三觀如此不同,那我信陵君就不在你趙國待了,我與我的門客們走好了。

  聽說信陵君要走,可是把平原君趙勝,給嚇壞了。

  信陵君魏無忌,如今是在世人心目中的聲望,可是很高的。

  平原君趙勝知道,當下信陵君魏無忌的威望與號召力,不但在魏國,就是在趙國,也是無人可以匹敵的。

  即便自己認為毛公、薛公二人再垃圾,人家信陵君覺得是寶,那就絕對是寶。

  對此,不要說在趙國,就是中原各國,也絕無人會質疑信陵君的。

  如果世人得知是平原君趙勝,因為此事而逼走了信陵君,那麽平原君趙勝自己必將顏麵掃地。趙國也會因此,在外交上陷入困境。

  於是平原君趙勝,趕緊親自上門來到信陵君在邯鄲的府上。

  向魏無忌脫帽致歉,極力挽留。

  趙勝對魏無忌躬身言道:“信陵君,此乃趙勝有眼無珠,在邯鄲數十年,竟不識毛、薛二公之賢,以後,我趙勝一定會向信陵君您多加學習,請信陵君一定要留下來。”

  平原君趙勝的“危機公關”終於奏效了,畢竟平原君是自己的姐夫,魏無忌也不想因為此事,給自己大姐以及姐夫過多的難堪,最後答應了平原君趙勝,仍然留在了趙國。

  但此事的惡劣影響,已經造成。再加上平原君因為長平之戰與今年伐燕的事情,被人詬病。平原君趙勝在趙國的地位,自此一落千丈。

  平原君趙勝門下的賓客,竟然有一半都離開了他,而改投到了信陵君的門下。信陵君居然也毫無顧忌的接納,來者不拒。不僅是趙國名士,天下名士都開始爭先投奔信陵君。

  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無權無位、客居在趙國的閑散魏公子信陵君,其門客居然遠遠超過了趙相平原君,甚至也超過了昔年養士最多的齊國孟嚐君,成為戰國養士之最。

  信陵君魏無忌在邯鄲的居住之地,也因此成為天下士子匯聚的風雲之地。

  平原君趙勝看到此,心中是很苦澀的。信陵君來到邯鄲後,他在世人中的聲望,就一日日下降,如今就連牆角都要信陵君挖光了,但他又能怎麽辦呢?

  這個時代,天下有誌之士就是這等自由奔放。

  合則留,不合則去。

  平原君趙勝,非但不能打擊報複出走的門客,還得對出走的門客恭送出門。

  最後,還得說一句:“我平原君府的大門,永遠向先生您敞開。”

  對於今年魏、趙兩國相應秦國的號召,連橫伐燕之舉,寓居在趙的信陵君魏無忌,很是不以為然,歎息不已。

  在與毛公、薛公的一次聚會中,魏無忌對二人道:

  “魏國、趙國不去防備西部的秦國,卻去攻打燕國,真乃愚不可及。魏、趙兩國連燕抗秦,國祚尚可得到存活;但象現在,連秦抗燕,國祚將不保也。”

  事情的發展,果真如信陵君所料,中原五國大軍連橫伐燕,被燕軍大敗。

  秦國不管怎樣,疆域與燕國並不接壤,再加上國力強大,損失雖然很大,但是秦國並沒有因為此戰大敗,而有亡國之危。

  但是,對於魏無忌關心的魏、趙兩國來說,麵對國力強大的燕國,可就危險了。

  連橫伐燕大戰後,燕國徹底收複了衛地固有的疆域,對於魏國來說,魏國都城大梁東部的屏障皆失,魏國可以說是窘迫到了極點。

  在魏王圉派人來邯鄲,勸魏無忌回國效力時候,魏無忌當場給予了回絕。

  信陵君對於此時魏國的局勢,雖然說是心焦若焚,但他害怕魏王圉,沒有真正的、完全的原諒自己。又覺得自己是戴罪之身,無顏回國。

  故此,信陵君遲遲不願意動身回國。

  信陵君並非怕死之人,要是怕死,當年邯鄲之戰中,他也不會隻帶著手下的上千門客,就想去邯鄲城下找秦軍拚命。

  此時不願意回國,是他不想白白送死。更不想死後,被扣上一頂叛國的帽子。

  信陵君手下的門客們,皆抱著明哲保身的心思,也一個個都不敢出來勸信陵君。萬一信陵君回到魏國後被處死,那他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魏無忌拒絕回魏國的消息,傳到了在邯鄲城內,他的兩個“忘年交”毛公、薛公的耳裏,二人聯袂來到魏無忌在邯鄲的府上,拜會信陵君。

  魏無忌聽說毛公、薛公二人到來,很是高興,親自把二人迎接到前方廳內。

  三人坐下後,毛公、薛公二人直接對信陵君道:

  “公子之所以在趙國,乃至天下備受敬重,名揚諸侯,是因為公子的故國魏國。如今,魏國麵對燕、秦兩國東西威脅,已到了生死關頭。”

  “自己的故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若魏國都城大梁城被攻拔,魏國亡國,魏國的宗廟就不再保有,公子還有何顏麵活在世上?……”

  毛公、薛公話未說完,信陵君的臉色就變了。

  猛然站起身來,對外大喊道:“來人,備車,回大梁。”

  這可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大才失國,終為朽木。比起魏國的存亡來,我魏無忌的生死算得了什麽?不管了,就算王兄還沒原諒我,那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回國,立刻回國!

  魏無忌乘坐的廂車,在邯鄲通往大梁的原野上,飛速的奔馳著,魏國都城大梁的城樓近了,信陵君的心情複雜莫名,好似五髒六腑都糾結在一起。

  他歸心似箭,卻又近鄉情怯。

  熟悉的景色,在車邊不斷掠過。如姬竊符自盡,候嬴辭別自己自刎,朱亥錘殺大將晉鄙,五年前那一幕幕,在魏無忌的腦海中不斷掠過。

  五年了,我離開你已經整整五年了,我的故國。

  這五年來,我想你、戀你、怨你、掛念你,但就是不能回到你的懷抱。現在我回來了,我終於回來了,你還記得我嗎,我的故國?你還會接受我嗎,我的王兄?

  魏無忌回國的消息傳回大梁,整個大梁城內頓時熱鬧起來。

  魏王圉、上卿周欣、令支等魏國朝臣,以及大梁城的民眾們,傾城而出。

  許多民眾,都想見識見識,這位天下傳奇的信陵君,到底是何模樣。

  終於,信陵君乘坐的廂車在北門外停下,魏無忌從廂車內走出,重新踏上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熟悉的大梁夷門,出現在了魏無忌的眼前。

  一股強烈的酸楚,不斷湧上魏無忌心頭,淚水在自己的眼眶內打轉。

  他趕緊低下頭來,不想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失態。

  當魏無忌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看到的卻是自己王兄——魏王圉,那張愈加蒼老的容顏,以及一雙紅腫的淚眼。

  魏無忌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看過魏王圉這幅模樣。

  “無忌……”魏王圉啞著嗓子朝著信陵君叫道。

  信陵君再也忍不住,隻覺淚腺被人狠狠一刺,頓時間,兩眼模糊,雙頰一片濕潤。

  兩個大男人,竟當著百官群臣以及全城百姓的麵,像孩子一般相持對泣起來。

  這一刻,在兄弟二人的心中,什麽王權富貴,什麽功高蓋主,什麽竊符救趙,什麽鄴城奪兵,過去一切的恩恩怨怨,皆已經隨風而去、不再重要了。

  這一刻,他們不是什麽魏王和公子,他們隻是世間一對普通的兄弟。

  兄弟兩人吵架吵了五年,現在終於大和解。

  五年之前,我們是兄弟;五年之後,我們還是兄弟。

  血肉親情,誰都無法改變。

  燕王康二年(公元前二百五十三年),十月初。

  滯留趙國達五載之久的信陵君魏無忌,回到魏都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