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荀子來燕(上)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9-01 20:45      字數:2705
  大雨過後,薊都城內的空氣變得更加清潤。

  薊宮內的草木,經過雨水的清洗過後,更加嬌豔多姿。

  太後姬趙氏的寢宮之內,王後粟雅與姬康的兩個夫人清竹、清梅二人,都坐在太後的身旁,陪著太後嘮嗑。

  上半年燕、趙兩國在衛地範城的大戰,讓太後姬趙氏心情很是不好。

  趙王丹的做法,可真是把太後給氣壞了。在當時,太後姬趙氏把趙國駐薊都的使者叫來,可是一陣痛罵,甚至說出要與趙國斷絕關係的狠話來。

  在燕軍同五國聯軍在衛地,生死較量的時候,整個薊宮內的氛圍亦十分沉重。

  宮內的侍官與宮女,走路都小心翼翼,唯恐給自己找來麻煩。

  大戰結果,燕軍勝利的消息傳到薊宮後,整座薊宮一下子就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起了微笑。

  太後在自己的三個媳婦,進殿之後。左顧右看,沒有看到自己的三個寶貝孫子、孫女。

  就對三個媳婦問道:“哀家的孫子、孫女怎麽沒來?”

  王後粟雅上前,對姬趙氏稟告道:

  “太後,三個孩子都在他王上寢宮內,聽王上給他們講故事呢!”

  姬趙氏“哦”了一聲,沒有再多說什麽。

  此時在姬康的寢宮之內,三個胖嘟嘟的小兒,正在聽著自己的父王講著:

  “自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一個叫東勝神洲,一個叫西牛賀洲,另外兩個分別叫南贍部洲與北俱蘆洲……”

  姬華、姬夏二人沒說什麽,唯有姬康的小閨女姬嫿,在旁奶聲奶氣地道:

  “父王,錯了,母親講過,盤古開天辟地,天下分為九洲,不是四洲。”

  姬康目瞪口呆,竟然無言以對。

  姬華在旁則給自己的父王解了套,對自己的妹妹道:

  “妹妹,父王講的故事,是假的,不是真的。”

  姬康又是一愣,好吧,你們說的都好有道理。

  二兒子姬夏則是沒肝沒肺,搖著姬康的一個胳膊,喊叫著:

  “父王,繼續講。”

  姬康清清了嗓子,繼續對三個小兒道:

  “在這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家,名曰傲來國。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西遊記的故事是很吸引人的,姬康寢殿之內,不但是三個幼兒聽得津津有味,就是在旁侍候的侍官、侍女們,也都聽得如醉如癡。

  唯有旺財,爬在姬康的身旁,閉目養神。

  不可否認,姬康自從來到這個世界,老有一股夢幻的感覺。

  自從自己有了這三個孩子後,姬康才感覺到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性。

  每當姬康與三個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姬康都覺得格外的輕鬆。什麽君王,什麽天下,什麽大勢等,這些東西與自己的三個孩子相比起來,就什麽也不重要了。

  “……祖師道: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一個侍官進來,來到侍官令王從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王從點了點頭,等姬康講的故事告一段落後,上前躬身稟奏道:

  “王上,韓非大夫在宮外求見。”

  “韓非求見?”姬康有點驚訝的問道。

  “是的,王上。”

  對姬康來說,平時難得休沐一天。

  一般在這種情況下,朝臣們都有個默契,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沒人願意來打擾姬康。

  既然這個時候求見,不用說,肯定是有重要的事了。

  “讓韓非大夫到親和殿等候,寡人即可前去。”姬康吩咐道。

  “諾。”王從應聲,安排了人前去。

  姬康讓侍候三個孩子侍官、宮女把三個孩子抱走,送到他們的母親那裏。

  自己站起身來,稍微穿戴整齊,在王從等侍者的陪同下,朝親和殿走去。

  按照規製,從姬康的寢殿到前方的親和殿,是有輿車侍候、儀式隨行的。但姬康登基以來,很討厭這一套形式主義,很少坐輿車,都是步行前去。

  燕國朝臣得知此事後,皆為感佩。

  親和殿門的廊道左右,宮衛們佩刀持戈,目不斜視,站得筆直。

  韓非站在殿門口,眉頭微皺,顯然是有心事。

  此時殿內傳來一陣動靜,韓非知道,估計自家的君王從殿後來了。

  果不其然,不一會,一個侍官出來,對韓非道:

  “韓非大夫,王上來了,傳你進去。”

  韓非隨同著侍官走進殿內,看到姬康已坐在往常靠窗的桌前。

  看到韓非進來,姬康擺了擺手,製止了韓非的參拜,問道:

  “韓非,有何要事要稟奏寡人?”

  韓非上前躬身,對姬康言道:

  “啟稟王上,吾師荀子來信,不知何故?已從楚國辭掉蘭陵令,此時已動身前來我燕國了。故此,臣特地前來,稟報吾王。”

  姬康聽罷韓非的話後,臉上露出了歡喜的表情。

  韓非不知道荀子為何從楚國辭官?但是姬康已從情報局那裏,對此事知道的清清楚楚。

  荀子辭官,與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以及現在正寵信的門客李園,有著很大的關係。

  做為這個時代,繼孔子、孟子之後,曾三次擔任過稷下學宮“祭酒”,儒家學派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荀子,天下聞名。

  姬康知道,荀子不是光簡單繼承了儒家學說而異,而是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學派理論。可以說,荀子的儒家學說,自成一派。

  荀子的儒家學說,同孔子、孟子的儒家學說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

  荀子首先認為“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學說上,否決了另一個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性本善”學說。

  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曆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其次,荀子又引進了鬼穀子的“帝王學術”,是姬康前世,華夏君王必修的學科。

  身為一代大儒,荀子最為得意的幾名弟子,卻不是儒家人士。

  不說當下效命於燕國和秦國的韓非、李斯二人,是當世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就是將來他的另一個弟子,現在年齡尚小的弟子——張蒼,也被他培養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數學家。

  就因為此,在姬康的前世,有許多的儒家學者,都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華夏曆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最後,荀子是第一個在華夏曆史上,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楚國的屈原一起,被世人稱為“辭賦之祖”。由此可見,荀子的才華,是多麽的橫溢。

  楚國占領魯國之後,正好荀子辭掉了稷下學宮的“祭酒”之位,在楚國遊曆。

  黃歇聞知,親自拜會荀子,並任命荀子為蘭陵令,想憑借荀子在天下民眾以及社會中,顯赫的聲望,來穩定剛占據的魯地。

  但沒想到,黃歇對於荀子的重用,卻引起了自己寵信門客李園的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