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國戰(一)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8-18 19:55      字數:2679
  昌國君樂間,此時正站在帝丘城的城頭。

  看著城內許多地方,因大戰燃起的許多大火,被燕軍組織帝丘城的民眾,依次撲滅。

  樂間轉身,對身旁的副將薄望問道:“薄將軍,我軍傷亡如何?”

  薄望抱拳,對昌國君樂間道:

  “將軍,我軍自出兵衛地一來,總計傷亡三千一百多人。但是,戰果也是輝煌的,總計殲滅魏軍八千多人,俘獲一萬六千多人。”

  樂間點了點頭,對薄望道:

  “情報局傳來訊息,此番中原五國已經在洛邑會盟,準備共同連橫伐我燕國。看來這次我燕國收複衛地,是觸動了中原各國的利益了。”

  薄望眉頭微皺,對樂間道:

  “將軍,這下弄不好,我燕國要與中原各國大戰了。我軍占據了帝丘城後,已經處在了與各國交鋒的最前陣,北為趙國,南為魏國,算得上是孤軍深入了吧?”

  樂間歎了口氣,對薄望道:

  “我等大軍,算得上是孤軍深入了。王上本來已給本將來了文書谘詢,是否讓我出征大軍,退回我燕國本土?說是讓本將視情況,自行決定。”

  “但是,本將斟酌再三,還是決意拿下帝丘城。一是不想把戰火引到我燕國本土;二則是,給予在洛邑會盟的各國以震懾。”

  “算了,不說那麽多了。趕緊把拿下帝丘城的消息,稟告給我王;另外,抓緊時間,讓將士們組織民眾,把轟塌的帝丘東城牆盡快修築起來。”

  薄望抱拳應道:“諾。”

  魏國大將晉隨在來衛地之前,是知道魏王圉的計劃的。

  按照他與魏王圉商定的計劃,晉隨才下令,放棄了衛地其他城邑,聚集全軍在帝丘城下阻擋燕軍,準備等待各國援軍的到來,以圖擊敗燕軍。

  按晉隨的主張,不能不說這個計策是非常正確的。

  你想想,我七萬大軍麵對你十萬燕軍,兵力本來就不相上下。

  再說,我魏軍是守城,你燕軍是攻城。

  不打上一月兩月的,沒人相信,也說不過去呀!

  錯就錯在,他根本沒想到,樂間率領著燕軍,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樂間率領十萬大軍來到帝丘城後,麵對城高牆厚的帝丘城,根本就沒想過強攻這座城池。沒有絲毫猶豫,一開始就決定了在即墨城下的爆破作業方式,準備炸開帝丘東城牆。

  等到一聲巨響,帝丘城被轟塌之後,晉隨是目瞪口呆。

  沒有辦法,隻好率領著魏軍,倉促從帝丘城狼狽逃竄。

  燕軍進入到衛地的第四軍、第六軍可是快速打擊軍團,全是騎兵部隊。

  在魏軍身後,隨即掩殺。

  如果不是樂間顧慮各國的援軍,沒有讓燕軍過於追殺,魏軍主將晉隨恐怕都凶多吉少。就這樣,等晉隨撤出衛地,收攏軍隊後,發現整整七萬大軍,折損了將近三萬。

  魏軍主將晉隨,簡直是欲哭無淚。

  隻得派人前往洛邑,向會盟的魏王圉,前去稟報軍情並請罪。

  燕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帝丘城,卻是如樂間所預料的那樣,對於在洛邑會盟的各國君臣,都產生了極大震懾。

  等魏王圉詢問完,帝丘城失守的整個過程後。

  洛邑王宮大殿內,剛才因會盟,熱烈討論的氣氛,已經蕩然無存。

  大殿之內,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眾人的心頭皆蒙上了一片陰影。

  秦王嬴稷聞此訊息後,也著實暗暗心驚。

  但此時,絕對不能讓這種鬱悶的氣氛蔓延。

  嬴稷對各國君王等人道:“諸王,大家現在都明白了吧!為何本王當下要在此召集各國君王來此會盟,就是因為燕國現在國力、軍力著實太強大了。”

  “燕國的軍力,如今已經到了麵對各國堅城,可以毫不費力,摧枯拉朽地攻破。我等各國再不聯合起來,任其繼續坐大。”

  “那麽,在不遠的將來,我等各國誰敢單獨麵對燕國?如果我等五國此時,任憑燕國咄咄逼人,雄踞天下,則天下今後皆為燕食,我等諸國皆危矣。”

  “俗話說:“無懷國憂,勢必國危”。我秦王嬴稷,在此懇請各國君王,當下我等不要再有任何猶豫了,我等要抓緊達成協議,盡速會盟,出兵燕國。”

  說到這裏,秦王嬴稷看向了在座的諸王。

  魏王圉可以說是在殿內,目前最為擔憂燕國之人了。

  嬴稷的話音剛落,魏王圉就站了起來,抱拳朝各國的君王作揖道:

  “各位君王,燕國當下幅員萬裏,民眾千萬,帶甲之士不下百萬,戰車千乘,戰馬數十萬,粟支十年不止,可謂是冠絕天下,我中原各國已無一國可敵。”

  “就如剛才秦王所言,燕國當下有吞並天下之誌,雄霸天下之資。如果我等各國再吝財惜物,若小兒環抱竹馬,戀戀不舍的話,今後我等各國必為燕國所並。”

  “故,本王在此,響應秦王之號召,我魏國願與各國會盟洛邑,出兵伐燕。此番,不破燕國,誓不罷休。”

  趙王丹則坐著道:“我等可是與燕國簽訂盟約的,該如何處之?”

  楚王熊完側身看了下身旁的春申君黃歇,見其對自己微微點頭,

  也站了起來,對各國君王等人道:

  “本王曾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未雨綢繆,禍患而不至”。我等五國在洛邑會盟,現在與燕國已經誓不兩立了,各國原先與燕國所簽訂的盟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燕國原先與魏國也簽訂過盟約,但燕國何時信過盟約,魏國也未必望此虛文。既然我等在此會盟伐燕,不如早日與燕國斷絕盟約,弱燕而安天下,弱燕而強我等各國。”

  反正人家楚王熊完與春申君黃歇兩人,不怕事大。

  早就抱定了主意,希望各國與燕國血拚,以此削弱中原各國的國力、軍力,讓楚國可以趁機撈取好處。當下,正好順勢火上澆油。

  韓王然見此,也站了起來道:“本王也願遵從秦王號召,會盟伐燕。”

  趙王丹與平原君趙勝對視了一眼後,趙王丹也站了起來。

  “我趙國也願意與各國一起,會盟伐燕。”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五國會盟伐燕之事,已經無從更改。

  秦王嬴稷見此,哈哈大笑道:

  “既然我等五國都應諾會盟伐燕,事不宜遲,我等就早日簽訂盟約。盟約簽訂之日,就是我等五國連橫伐燕之日。”

  燕王康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秦、趙、楚、魏、韓五國,在洛邑王宮之內達成了《會盟伐燕》條約。

  並於當日,在洛邑的南郊,原周室天子的祭天高台之處,登台盟約。

  秦王稷、趙王丹、楚王完、魏王圉、韓王然五國君王,在“五國君王,登台誓盟”的聲音中,緩緩走上了高台。

  來到高台之處,五國君王一字排開,跪倒於地,對上天三叩首。

  然後五國君王一起站起,轉身麵對高台下的各國觀禮軍民,齊聲道:

  “吾誓告天:燕王不道,苦民累國;嗜戰好殺,禍亂天下。”

  “今日我秦、趙、楚、魏、韓五國君王,會盟洛邑。”

  “在此盟誓:以恭行仁義,聯盟伐燕,以恭行天意。”

  “吾等誓約:同心克敵者,共尊之;離心投敵者,共誅之。”

  ……

  五國約定,於四月初,共同出兵伐燕。

  隨著各國大軍的調動,決定燕國命運的中原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