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即墨(上)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7-09 13:17      字數:2814
  四月十二日,即墨城,即墨大夫官邸,議事廳。

  天色已經昏暗,議事廳內燈火點點,將整個議事廳照得一片明亮。

  齊國即墨大夫田烈,獨自坐在議事廳,手捧一冊簡牘,正看得津津有味。

  在議事廳內,隱隱間,還能聽到城外傳來戰鼓聲、呐喊聲、廝殺聲。

  但這些動靜,絲毫都沒有影響田烈看書的興致。

  即墨城今山東平度市古峴鎮一帶,在齊國號稱“墨都”,是齊國五都之一。

  齊國在建國之後,以齊都臨淄為中心,在齊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又設置了四個重鎮,號稱“五都”,做為齊王乃至朝堂統禦齊國的體係。

  除了都城臨淄外,剩下的“四都”按方向則是:北為高唐,南為莒城,西為平陸今山東汶上縣北,東邊就是墨都。

  在五都製下,齊國被分成五個大區,每個大區都有一個軍事、政治中心,並設有一名都大夫,對各個區域內的事務進行管理。

  齊國五都都設有齊技軍,齊國民眾則稱為“持戟之士”。與燕國現在某些做法一樣,平時種田,農閑之際訓練,戰時入伍參戰。

  在這個時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墨城是齊國的第二座都城。

  墨都的繁華程度,絲毫不次於齊都臨淄。

  即墨城地理位置,正好位於齊國丘陵的北端,即墨半島的中部,北望臨淄,西遙莒城,東控半島,南覆琅琊。

  即墨城的防禦,天下聞名。

  墨都的地貌是低山丘陵,兩側山巒連連。在即墨城隻需要防禦,自北向南而來的燕軍就可以了,基本上沒有側翼和後麵的威脅,防禦壓力與齊都臨淄相比,要小很多。

  幾十米寬的護城河,從兩則的山巒之間,引來活水,就是冬日也不會結冰。

  此為,阻擋燕軍進攻的第一層防禦。

  第二層防禦,即墨城的城牆內為夯土,外部則還包裹著一種特殊的石材,極為堅固。

  石材之間皆用特殊的粘料粘接,就連城牆的縫隙之間,鋼釺都無法鑽入。

  這樣的城牆,燕軍的投石車發出的巨石,砸在即墨的城牆之上,隻能碰撞出點點火星,絲毫無法動搖即墨城牆半分。

  即墨城內,軍工作坊完備,武器充足,水源不缺,且後方還有補充基地。

  正因為如此,在二十多年前,田單就憑即墨城與南部的莒城這兩座城池,抵抗燕軍數年之久。最後反攻燕國,複國成功。

  自此以後,即墨城在齊國民眾的心目中,可以說是一座英雄的城池。

  而此番燕國大舉來犯,即墨城更是被齊國臣民們,賦予了一種精神上的象征。

  齊史記載:“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封之萬家。”

  史書中記載的這位即墨大夫被齊王賜國姓“田”,叫田種首,是現在即墨大夫田烈的曾祖父。因為將即墨治理得很好,所以額外封賞了萬戶給他,且為世襲,可謂是“王恩浩蕩”。

  祖上受到齊王這般恩澤,田烈自然也是田氏的“鐵粉”。

  當年樂毅率領燕軍兵臨即墨城下之時,田烈的曾祖父田種首,出城力戰而死,以一死報答了齊王的恩澤。在任何時代,主帥“玩命”的話,士卒肯定會更加拚命。

  可見,當年燕軍數年沒有拿下即墨城,與即墨城軍民的頑強抵抗是分不開的。

  如此強大的一座城池,難怪田烈在燕軍攻城之際,居然還在官邸看書,這樣的鎮靜。

  昌國君樂間率領的燕軍,攻打這座即墨城,已經超過十天了。

  此時,田烈的副將進來,抱拳躬身朝田烈稟報:

  “啟稟將軍,燕軍此番攻城,又被我守軍打退。”

  田烈放下手中的簡牘,冷哼一聲,對自己的副將道:“哼原先還以為燕軍的投石車,能砸破我墨都城牆。現在看來,也不過爾爾,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燕軍主帥樂間,看來又要步他老子的後塵。最好,樂間與他老子樂毅一樣,在我墨都城下與我等再對耗上數載,最後不要逃跑就好。”

  田烈此時已經知道,燕國此番進兵齊國,是兵分兩路。

  按田烈的心中設想,隻要自己在這裏拖住樂間率領的東路大軍。就是臨淄城最後不保,齊國也肯定能夠得到外援,猶如上次樂毅伐齊一樣,齊軍最終能夠覆滅燕軍。

  這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即墨城一定要牢牢地守住。

  田烈的副將也笑了起來,對田烈道:“將軍放心,以我墨都城池之堅固,糧草之充沛,武器之充足。燕軍想拿下我墨都,簡直是癡心妄想。”

  田烈摸著頜下的胡須,沉思了片刻,對自己的副將道:

  “此番燕軍攜上次伐齊之遺恨而來,我軍不可大意。你下去後,帶人要仔細查看城牆,若有殘破,馬上組織城內軍民進行修補,確保墨都的城牆萬無一失。”

  “諾。”副將躬身應命道。

  在即墨城的城下,護城河的北則,燕軍軍陣的前方。

  主將樂間騎在馬上,正舉著望遠鏡看著前方的即墨城。

  身後副將薄望,上將石勇等眾多燕國將領,都與樂間一樣,在觀察著此座大城。

  樂間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看著前方的即墨城,久久無語。

  心中的情緒無以言表

  怪不得這座城池,能阻擋自己父親達七載之久。

  這座城池給自己的感覺就是:強、很強、太強大了

  這座即墨城防禦堅固程度,在燕軍眾將看來,已經到了令人發指、讓人憤慨的地步。

  即墨城的防禦,除了護城河與堅固的城牆外。

  其城牆也專門選在修築在丘陵之上,燕軍進攻則為仰攻。而且地麵崎嶇不平,周邊並且多樹,根本無法發揮燕軍騎兵的優勢,隻能依靠燕軍步兵。

  最為關鍵的是,從情報局人員送上的情報來看,在即墨城燕軍無法到達的後方,齊國仍控製著大片的農田土地,南靠大海,糧草、軍資等根本不缺。

  在這個時代,齊國雖然沒有像燕國開建鹽場,但是齊國已經會熬製海水“煮鹽”了。

  樂間此刻,深深體會到自己父親樂毅,當時麵對此城的“痛苦”了。

  如果強攻此城,損失的將士不是幾百,也不是幾千。

  而是要以傷亡萬人以上的人數,開始起跳。

  樂間認為,就是自己率領的這十數萬南路燕軍,全部傷亡,也不一定能攻下此城。

  上將石勇,上前對樂間道:

  “將軍,末將請命。願率我軍,再次強行攻城。”

  樂間舉起右手,製止了石勇的請戰。

  在馬上轉過身來,對石勇道:“石將軍,我軍已經試探性地進攻該城數次了,但是無絲毫作用。這座城池,我軍強攻,得不償失呀你且稍安毋躁,待本將再想想辦法。”

  副將薄望看著前方的即墨城,內心也是暗暗讚歎。

  看到主將樂間愁眉不展的樣子,上前安慰道:

  “將軍,此城我軍硬攻,我看是一時難下。如果我軍在此傷亡過大,必然會動搖我軍整體士氣,也會影響我南路燕軍對齊國的攻伐。”

  “末將已經囑咐我投石車陣營,又加大組裝了一批投石車,今日就可完工。待明日,我一百多台投石車一起發射巨石,看能不能轟破該城”

  樂間沒有馬上接話,沉默片刻道:

  “目前看來,也隻能如此了。但是無論如何,這座即墨城,我軍一定要盡快拿下。絕對不能像家父上次一樣,拖延時間過長。”

  薄望也知道這個道理,對樂間道:“是呀遲則生變。我軍絕對不能再像二十餘年前那樣,讓這座即墨城再阻擋我大軍數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