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命(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6-21 04:05      字數:2429
  魯仲連老先生站起,對姬康躬身道:“太子,剛才蘇代大人所言,臣是讚同的。就如蘇代大人所言,大周已亡,天下就沒有天子了。我燕國乃姬氏嫡親,正當自立,號令天下。”

  “但是,太子,我燕國對於此事不宜過早。我在遼地常聞太子言:我燕國應“高築牆,廣積糧,緩爭霸”,此應為國策,為我燕國長久之計。”

  “雖然現在周天子已經以身殉國,但是天下六國,我燕國還未嚐“掃除”一家。如果我燕國這麽早就自立,恐怕會馬上成為天下各諸侯共敵。請太子三思。”

  姬康看了魯仲連先生一眼,對於魯仲連先生的觀點,心中是極為讚賞的。

  扭頭看向了燕相粟腹亞卿將渠,問道:

  “粟相、將渠大人,你二人對此事有何看法?”

  這二人現在可以說,都是自己人了。

  將渠自不必說,原來在姬康小時,就一直支持姬康。

  至於粟腹,就像姬康常說的那樣:“屁股決定腦袋”。原來以前是反對姬康,但是自從姬康娶了粟雅,尤其是粟雅懷孕後,粟腹心中再無他想。

  還要怎樣?姬康現在已經是燕太子,看燕王姬冥的身體,姬康早晚都是燕王。而自己的女兒是姬康的正妻,如果生的是男孩,那就是未來的太子,甚至是燕王了。

  自己粟氏一族,將來可是正宗的外戚。如果沒做出什麽過分的事情,隻要燕國一直存在,粟氏一族畢竟要富貴久久的。

  將渠站起,對姬康言道:

  “太子,臣是讚同蘇代與魯仲連兩位大人的剛才所言的。一,我燕國確實是周室嫡親,應當自立;二則此事應緩,否則就如魯仲連大人所言,我燕國會成為天下諸侯共敵。”

  自己的老丈人,燕國的相國——粟腹,最後對姬康建言道:“太子,臣對蘇代與魯仲連兩位大人的剛才所言,與將渠大人一般,是讚同的。”

  “當今天下,雖然天子已逝,但整個天下的情勢仍然沒有改變。我燕國北部有匈奴、東胡,西部與南部則有趙、齊兩國相鄰。”

  “現在,據臣所知,匈奴今年新的單於頭曼登基後,已開始向北吞並其北方各國,東胡亦然。兩國的發展方向都在北方,而不是象過去一樣,年年騷擾我燕國。”

  “太子,在這裏請恕臣直言。北部匈奴、東胡現今已對我燕國造成不了什麽威脅,但是南部的趙、齊兩國,隻要緩過勁來,仍然會像過去一樣,是我燕國的大敵。”

  “因為,此兩國的國策都是往北發展,以吞並我燕國我基本國策的。而我燕國在太子太祖父燕昭先王時期,已經製定下國策,就是向東開拓,向南發展。”

  “我燕國在太子為遼城君之時,向東滅扶餘、箕國等國,設立諸多郡縣,可以說東拓我燕國已經完成。當前,我燕國首要考慮到問題,就是向南發展了,也就是說必須要逐鹿中原了。”

  “我燕國要想發展壯大,甚至是統一天下,必須要向南發展,此正好與趙、齊兩國的國策,乃至戰略方針是針鋒相對的。我燕國與齊、趙兩國早晚必有一戰,是無法避免的。”

  “故,臣以為,我燕國現在應該趁趙、齊兩國虛弱之際,派兵南下占之,才是我燕國當今最主要的國略。此乃臣愚見,請太子明鑒。”

  說罷,不顧在座的魯仲連、蘇代、將渠三人,看向自己的詫異目光。

  燕相粟腹對姬康深深躬身一禮,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低頭不語。

  我知道你太子與王後都是趙國人,但是國家的利益沒有私利。

  反正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你了,你用不用就是你自己的事!

  姬康看著粟腹的樣子,心中就樂了。

  這個粟腹,看來對趙國還是耿耿於懷呀!

  姬康的前世,燕國與趙國確實是如此,自長平之戰後,兩國連年征戰數十載。趙國致力於自己的大敵秦國於不顧,向北把燕國打的可以說是“頭暈腦脹”。

  而秦國卻以救助燕國的名義,不斷侵占趙國的城邑。在趙國的屁股對趙國忙戳,把趙國戳得也是“慘不忍睹”。

  待趙國被秦國滅了,燕國的實力消耗的也差不多了。秦國一看,也就不在說跟燕國是盟國了,揮軍北上,把燕國給滅了。

  但是,不能說粟腹的觀點是錯的。

  在當前的形勢下來說,在姬康看來,反而是極為正確的。

  做為臣子的,不管內心如何想,但這個時候態度,是一定要表明的。

  這就是政治正確!

  姬康待幾位朝堂的重臣說完自己的看法後,低頭思索了起來。

  過了一會,姬康抬頭對眾人道:“諸位大人,剛才你們說的都是有道理的。天子一死,天下諸侯自此已無共主。但現在還不是我燕國號稱天子的時候呀!”

  “如果我們此時,自立為天子。那麽天下諸侯,都會視我燕國為仇雎。我燕國馬上就會成為所有天下諸侯的公敵。”

  姬康站了起來,來到書房牆壁上掛著的地圖旁,看著眼前的中原地圖。

  華夏的地圖現在太小了,它應該是一隻大公雞,最少是一隻大公雞的樣子。

  “各位大人,現在我想起周朝,乃至之前的夏、商兩朝,都經曆了數百年或千年,上天對此三朝可以說是相當眷顧的。但是,說亡還是就亡了。”

  在座的數人對此還沒有深刻的反應,但是姬康知道。在前世的曆史,自夏、商、周之後,華夏後來的所有朝代,都沒有此三個朝代時間長。

  姬康轉身,對在座的幾人繼續道:

  “但剛才各位大人都說的不錯,我燕國卻是周朝王室的嫡係,受周朝恩澤頗多。不能對此事麻木不仁,漠視不管。”

  “現在天子已死,我會稟報父王,我燕國朝臣上下都應戴孝,遙祭周朝的曆代天子,以全我燕國對周朝王室的恩澤,此也是做為同族應該做的。”

  蘇代老先生一聽姬康的話,馬上站起來表示讚同。

  “太子聖明,大周立國近八百年,遺澤天下甚多。從剛才訊息來看,秦國逼天子以身殉國,當時王畿洛邑,白晝如夜,雷聲陣陣,大雨冰雹自天而降,此乃天譴。”

  “我燕國朝臣遙祭周朝曆代天子,馬上就會得到天下之人的人望,也是天命所歸。我大燕今後再統一天下,取代周朝,身為正朔,也必會為天下之人景仰。”

  ……

  待四位燕國的重臣走後,姬康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輕輕笑了起來。

  “天命麽?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啊!”

  然後,出門。

  向後宮父親居住的寢殿而去。

  三日後。

  燕國朝堂眾臣,在太子姬康的帶領下,在薊都城外的祭台,戴孝遙祭周朝的曆代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