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白起之死(中)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6-07 13:40      字數:3036
  白起見範雎如此坦誠,一愣之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範雎見此,也笑了起來。

  兩人不約而同,一起端起桌上的酒樽,輕輕一碰。

  白起放下手中的酒樽,對著範雎道:“相國,你謀略過人,白起是非常佩服的。”

  範雎搖了搖頭,對白起道:“武安君,這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者,舍你其誰!你,武安君,老夫內心也是非常敬佩的。”

  “武安君,老夫也常常再想,如果你我二人,都沒有私心,一心都為秦國著想。這邯鄲城恐怕早被我秦國攻破,而趙國也早就滅亡了吧!”

  白起給兩人斟滿酒,對範雎道:“相國,豈止是趙國!如果不是當年你讒言我王,不止是趙國,就是韓、魏兩國,我白起也都一並拿下了。”

  範雎也長歎道:

  “武安君,不知你信不信?長平之戰後,我勸阻王上,讓你率軍歸國,一方麵有我的私心;另一方麵,確實是考慮到我秦國經過長平之戰後,折損過半,元氣亦傷。”

  “老夫讓王上讓你撤回函穀關內,實乃是擔心,我秦國如當年齊國攻宋一般,過於耗盡國力,萬一惹他國趁虛而入,合縱攻打我秦國。”

  “我秦國反而可能會由勝轉敗,得不償失。如果能穩住趙國,待我秦國元氣恢複,有你武安君在,必可一舉而下。當然,現在老夫如此對你說,你是不會信的。”

  白起也搖了搖頭,對範雎道:“相國,白起信你。”

  範雎看了看白起,發現白起一臉真誠。

  範雎舉起麵前的酒樽,對白起道:“武安君,多謝了。”

  說罷,一飲而盡。

  對白起又問道:“武安君,趙國背信棄義,我軍再攻打趙國之際,如果你率軍出征的話,老夫以為,現在邯鄲早歸我秦國所有了。”

  “但讓老夫奇怪的是,你為何三番五次拒絕我王,而不願意出征呢?你如此做,豈不知道會惹殺身之禍麽?”

  白起也端起自己麵前的酒樽,一口而盡。

  對範雎道:“相國,我白起也給你說句實話,為秦國征戰數十年,我是真的累了。打仗也打得累了,殺人也殺得累了,真的不想再去打仗了!不知相國信不信?”

  範雎對白起一抱拳,言道:“武安君,我範雎信你。”

  白起見此,不僅自嘲道:“多謝相國相信白起了。還有就是,白起不是傻子。我秦國大軍之中,能征善戰者,大都出於白起帳下,對白起唯令是從。”

  “就拿你來說,你做為相國,都如此忌憚白起。難道我王就不忌憚白起麽?不用說,我也知道,做為一個睿智的王者,肯定會忌憚的呀!”

  “白起思來想去,隻有徹底放棄兵權,再不帶兵。想心存僥幸,避免將來之禍事呀!別忘了,大王已經快七十歲了呀!”

  範雎自然明白白起此番話的意思,就是秦王嬴稷已經快七十了,也沒幾年好活的了。

  到那時,秦王嬴稷為了嬴氏江山、子孫,在臨去之前,肯定是不會允許,像白起這樣在軍中威望這麽高的人存在的!

  範雎沉默下來,心內也知道而且明白,秦王嬴稷就是這麽想的,也是準備這麽做的。

  兩人相坐,都沉默了下來。

  過了一會,範雎輕聲問白起道:

  “武安君,以你之見,我秦國未來還有機會統一這天下麽?”

  白起搖了搖頭道:“相國,你想必心中早有答案。白起不才,就說說我的想法吧!此番我秦國邯鄲之戰,折損三十五萬精銳大軍。”

  “此為我秦國從未之大敗,以白起之見,我秦國此戰後,不但是元氣大傷,而且是傷筋動骨,非短期能恢複的。”

  “其實這也不是最要緊的,我秦國固然元氣大傷。但趙、魏、韓、楚四國連年大戰,亦元氣大傷,齊國不足為慮。”

  “我秦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在相等的時間內,我秦國必可率先恢複國力,仍可征討諸國,統一天下。”

  說到此,白起站起,來到書房一側的中原各國堪輿圖旁,指著北部的燕國道:

  “相國,問題在於北方的燕國呀!我白起以前,從未想過燕國會重新崛起!但現在卻不得不麵對這個現實,尤其是燕國未來的王儲——遼城君姬康。”

  “這燕國公子康,真乃妖孽也。自到遼地,以幼小之身,招賢納士,默默發展,其在遼地的做法,猶如我曆代秦國先王,在西陲之邊地發展相佛。”

  範雎聽著白起的話,手摸著頜下的胡須,做沉思之狀。

  白起繼續說道:“遼地乃偏僻之地,這個公子康如果隻在遼地發展,我秦國也無憂。但這個公子康在遼地的所做所為,終於讓燕國王室,下定決心準備立其為太子。”

  “一旦整個燕國被公子康掌握,這就很可怕了。燕國地利位置極佳,盤踞北地,東靠遼地,虎視中原,可隨時派兵進入中原。此次邯鄲之戰,燕軍南下就已證明了這點。”

  “這個公子康在邯鄲之戰中,派大將榮蚠率軍南下,奔襲千裏,占領上黨,切斷了我邯鄲大軍的西退之路,可謂是神來之筆。”

  “蒙驁與司馬梗兩位將軍,其率軍才能我白起還是知道的,絕不弱於世之名將。就是如此,兩位將軍與我秦國十五萬大軍,居然都折於其燕軍之手,可見燕軍之精銳。”

  “通過此戰,已經可以證明燕國亦然崛起。白起敢斷定,這個燕國的未來王儲公子康,絕對與其太祖燕昭王一樣,雄才大略,知人善用。”

  “此人未來必是我秦國之大敵,不,現在就是我秦國之大敵。最關鍵的是,這個遼城君在燕國自成勢力,我秦國無法通過燕國其他人,羈絆於他。”

  “以其人之做法,他絕對不可能再給我秦國,恢複國力的任何機會的。前段時間,白起聞燕王姬冥已招其回薊都,現在恐怕已經立其為太子了。”

  範雎也站了起來,走到武安君白起的身旁,把目光投向了地圖上的燕國。

  看了會,範睢問白起道:“武安君,以你之見,燕國南下的第一國家是誰?是趙國麽?”

  白起指了指地圖上的齊國,言道:

  “白起所料,其燕國南下中原,必是先易後難。他燕國也不想馬上與我秦國交界,必不會先伐趙國。秦趙世仇,趙國目前對燕國來說,是阻擋我秦國的南之屏障。”

  “更何況趙國經過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後,國力已虛弱到極點,沒有十幾年的時間,休想恢複元氣。對於燕國來說,隨時可以攻取。”

  “如果白起所料不差的話,這個遼城君穩固了在燕國的地位後,我秦國不久就會看到,其必然會率軍南下,攻打齊國。”

  “燕齊乃世仇,再加之齊國親我秦國,燕國攻打齊國,旁邊諸國必然會袖手旁觀,樂間其成。觀其在遼地做法,他是不會像樂毅一樣,拖延與齊國的戰爭的。”

  “如此,齊國就會短時間落在燕國的手裏。相國,你可以想一下,燕國占領了齊國,見各國虛弱,他會停止征伐麽?”

  白起一番話道來,讓範雎不禁汗透衣衫。

  而姬康如果在場的話,肯定會對白起說聲:“知我者,武安君也!”

  說完上述的話後,白起看著範雎,微微笑著說:

  “相國,這就是我白起對今後天下的看法。”

  範雎看著白起,滿懷希望地問道:“武安君,你真的不考慮率軍出征麽?”

  白起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片刻後,睜開了雙眼,對範雎道:

  “相國,不用再勸誡白起了,白起早知道了你的來意了,你可以宣讀……宣讀我王的詔令了!白起必會遵命。”

  範睢見白起已經明白了自己的來意,從懷中緩緩掏出秦王的詔令,也沒宣讀,慢慢放到麵前的桌上。

  對白起道:“武安君,王上隻是讓你前去陰密,你不必做他想。”

  白起又大笑起來,自嘲著對範雎道:“接下來呢?”

  秦相範雎,靜默無語。

  白起接著,又對範雎道:

  “相國,白起會馬上離開鹹陽。你乃智者,今後……今後也好自為之吧!白起言盡於此。”

  範雎麵對白起,雙手合攏,緩緩拜倒於地道:

  “武安君,多謝指教,範雎……範雎不送了。”

  白起麵帶悲愴,身子微躬,接受了秦相範雎的這個大禮。

  範雎站起,最後看了下白起,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