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奔襲上黨(二)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27 21:26      字數:2181
  四月三日,遼地十萬大軍,從中陽郡最南端的曲陽城(今河北曲陽縣)出發。

  四月五日,到達趙國的靈壽城(今河北靈壽縣)。

  四月六日,十萬大軍一天一夜渡過靈壽城南端的滹沱河,於四月七日到達番吾(今河北平山縣一帶)。

  四月九日,遼地大軍進至井陘(河北井陘),沿井陘關開始穿越太行山脈。

  就在遼軍大舉向上黨進發之際,遠在鹹陽的秦王嬴稷又一次接到了秦軍,在邯鄲城下被趙軍擊退三十裏的消息。

  六十多歲的嬴稷,這個怒呀!

  氣得在阿房宮的偏殿內,走來走去。在範雎麵前,大罵秦軍主帥王齕。

  “相國,汝說說,這個王齕是怎麽回事?寡人給了他一年的時間,讓他率我精銳秦軍五十餘萬,攻下趙國老弱病殘守衛之邯鄲。”

  “這倒好,我秦軍在邯鄲城下,這都打了三載了。不但沒有攻破邯鄲城,反而屢屢受挫。相國,汝給寡人說說,這是何故也?”

  秦相範雎,想起自己親信鄭安平給自己的來信,對秦軍主帥王齕也是恨恨不平。

  對於王齕敢如此對待鄭安平,範雎分析來分析去,認為根子還是出在武安君白起身上。

  就決定給武安君白起,再上點“眼藥水”。

  範雎上前,對秦王躬身道:“王上,我秦軍主帥不管是現在的王齕,還是以往的王陵,甚至包括我秦軍前陣大多數的將領,都乃出自武安君之帳下也。”

  “王上,實不相瞞,五大夫鄭安平率軍五萬到達邯鄲,本想為我王效力。卻被主帥王齕剝奪兵權,派之邯鄲城南看守馳道去了。”

  “就如我王所言,守衛邯鄲城之趙軍,乃老弱病殘之輩。按我軍實力,應早就攻下其城,滅其趙國,以解我王之憂了。”

  “但我大軍數十萬,為何曆經三載,至今久攻不下呢?以微臣之見,我秦軍將領是盼望武安君前去邯鄲也。故此,微臣建議我王,能否再起武安君為主帥?前赴邯鄲。”

  聽完相國範雎的話後,秦王嬴稷停下了自己在殿內徘徊的腳步。

  沉思了一會後,搖了搖頭,緩緩對範雎道:

  “相國,武安君白起私欲太甚呀!我秦國的大軍是寡人的大軍,不是武安君的私軍!武安君白起,已經不是寡人的臣子了!”

  “也罷,看在武安君多年為國征戰的功勞之上,寡人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就聽相國之言,讓他做為主帥,出征邯鄲吧!”

  範雎聞聽嬴稷的話後,心中也是一愣。

  他知道秦王嬴稷兩次前去請武安君出征,都被武安君以身體不適為由,給拒絕了,心中肯定會對武安君白起有意見。

  但沒想到秦王嬴稷,現在對武安君白起,不隻是簡單有意見而已。而是心中對白起的成見,非常深了。

  範雎心中暗歎:

  “武安君白起,這次你如果奉詔出征也就罷了;如再不奉詔,就是自取死耳!”

  秦王嬴稷轉過身來,對身旁的侍官道:“來人,宣詔!命武安君為我秦軍前陣主帥,代替王齕,即可前去邯鄲。”

  這個侍官忙躬身道:“遵詔。”

  沒過一個時辰,在殿內,等候武安君白起消息的嬴稷與範雎兩人,就看到剛才那個宣詔的侍官進來,滿頭大汗。

  這個侍官一進殿門,就跪倒在地,對秦王道:

  “王上,武安君言:病體未愈,不能出征,請我王收回詔令。”

  秦王嬴稷這個氣呀!

  你這個武安君……武安君,牛得……牛得不是一點呀!

  一拍身前的桌子,對這個侍官道:

  “你再去武安君府宣詔!宣武安君白起有罪,貶為士伍,遷往陰密(今甘肅靈台縣西)。”

  這個侍官忙叩首道:“遵詔。”

  待這個宣詔侍官,再一次前去武安君府前去宣詔後。

  嬴稷是真氣壞了。

  在範雎麵前是大罵白起:“相國,這個武安君仗著功勞,現在都不把寡人放在眼裏了呀!真是該死!該死呀!”

  範雎上前,假惺惺地勸解秦王道:“王上,不可過怒呀!現在既然武安君白起,不願為我秦國再行出力。我王也已經處罰了他,就不必生氣了。”

  嬴稷點了點頭,對範雎道:“相國,現在邯鄲城,我軍久攻不下,如之奈何?”

  範雎低頭考慮了半響,知道現在再要強行攻打邯鄲,已不可取。

  沉思了片刻,抬頭對嬴稷道:

  “王上,現在我秦軍攻打邯鄲,已經三載,兵疲而民乏。但我軍現在已經占領了太原郡、上黨郡、武安城、皮牢關等趙國大片城邑,也可謂功績顯著。”

  “現在中原諸國,見我秦軍三載攻破不下邯鄲城,已都蠢蠢欲動。微臣所知,楚國已派春申君領十萬大軍前來救援趙國。魏國駐留在鄴城的十萬大軍,對我秦軍亦虎視眈眈。”

  “以微臣之見,不若讓我秦國大軍,撤回武安城以西,休整一年,穩固我秦軍占領之地域。以待日後,再行攻打趙國。此乃臣之建言,請王上采納。”

  嬴稷聽罷範雎的話後,長歎了口氣,對範雎道:

  “相國,寡人這是不甘心呀!前幾日,太子安國君之子,在趙國邯鄲為質的公子異人,居然在趙國一商人的幫助下逃回鹹陽。”

  “據異人所言,現在邯鄲城內趙民已經易子而食,以骨為炊,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地了呀!隻要我秦軍稍微再努力下,就可攻破邯鄲城。”

  “但王齕無能,如之奈何?相國剛才所言,乃老成之言。就以相國之見,命我秦國大軍撤回武安城以西,休整待命吧!”

  隨後,秦王嬴稷下詔,命秦軍主帥王齕率大軍即可返回武安城以西,在汾城(今山西襄汾縣)休整待命。

  讓秦王嬴稷與秦相範睢沒想到的是,此番在邯鄲前陣的幾十萬大軍,已經撤不回來了。

  就在兩人談話的同時,遼地十萬大軍已向上黨的兩萬秦軍,發起攻擊。

  而趙、魏、楚三國聯軍也在邯鄲城下,與王齕率領的秦軍主力發起了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