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3-02 18:48      字數:1969
  在姬康前世所接受的教育中,有一個道理被前世各國所遵循,那就是: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而生產力是推動社會變革向前的主要動力。

  雖然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姬康前世的國度已經再度崛起。

  但那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傳承的曆史古國,那個偉大的民族,在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屈辱不公,已經深深銘刻在了姬康的靈魂之中。

  落後必然挨打!是那個國家和民族,用自己的切身實踐,和屈辱的慘痛經驗總結出來的。

  而落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統治階層的腐敗墮落、不思進取、愚弄百姓。就如姬康現在來到的這個世界,所在的燕國一樣。

  今天燕國遼西郡所有縣令以上官員,全聚集在了姬康所在營帳的後麵。

  一塊被清理出來的空地上,放著一個和直轅犁看著相似,但完全不同的犁具。

  從流民營地裏挑選出來的流民李勇,正站在這個犁具後麵,一個軍士牽來一匹馬,把它用繩子套在馬的身上,隨後牽著這匹馬向前走去。

  而李勇扶著這個象直轅犁的新式犁具,如直轅犁一樣開始耕作起來。

  不錯,這個東西就是姬康前世有名的曲轅犁。在前世從農村出來的姬康,對曲轅犁一點都不陌生。

  來到這個世界後,設計出這個曲轅犁,對於前世畢業於機械專業的姬康來說,一點壓力都沒有。

  想起在遷移途中,姬康拿出這個畫著曲轅犁設計圖的絹帛,遞給給鐵匠和木匠中的兩個大匠——丁大山和石小鬆看時,看著兩位大匠顫抖的雙手,姬康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現在所用的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但姬康設計出的曲轅犁,則完全改變了這些,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回旋。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

  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

  並且姬康所設計的曲轅犁,讓人一看還特別的美觀。

  看著曲轅犁所經過的土地,那一道道深深的犁槽,再看看曲轅犁所耕犁的速度。這些對農事都熟悉的官員,一下就擁到曲轅犁的旁邊,每一個人都驚喜地看著這台犁具,如珍寶一般。

  李勇激動的渾身顫抖,做為親自操作過直轅犁的他來說,這台犁具簡直就是農戶耕作的神器。耕作不但省力,而且更加容易操作,速度是直轅犁的幾倍以上。

  李勇“噗通”一聲,跪在曲轅犁前,手撫摸著這台犁具,哭著說道:

  “神器呀!這樣能耕作多少地,能多產多少糧食呀!”

  看著眾人,眼裏發出的精光。小君侯姬康也一臉欣慰,就憑著這個,自己也不枉來到這個世界呀!

  轉身對站在旁邊的,兩位大匠說道:

  “丁大匠、石大匠,這個曲轅犁好加工麽?”

  兩位大匠,都躬身而道:

  “君侯,你所給出的圖紙,已經非常詳細,部件和尺寸也標識非常清楚,加工不難。”

  眾官員聽到兩位大匠的話後,看著這台曲轅犁,深深知道這以為著什麽。

  “君侯,有了這犁具,我遼西郡糧食再無憂呀!不,我燕國有此犁具,糧食也將無憂,百姓也能溫飽了,此乃國家無上神器呀!請君上賜此圖紙,讓我等回去打造。”

  姬康點點頭,道:

  “這曲轅犁,我本來就是給你們準備的。你們等會到丁石兩位大匠處,領取曲轅犁圖紙。

  回各縣後,按此圖打造,務必保證在開春春播時,讓我遼地百姓至少每戶一台,打造曲轅犁的錢可由官府墊付,待收稅糧時分三年收取打造犁具之費用,記住不得多收,務必把曲轅犁在整個遼地推廣開。”

  “諾。”

  然後又對眾官員道:

  “明天你們就各自帶分配好的流民回縣,我想說的是,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諸位大人,隻要你們盡心為百姓做事,為我遼地做事,榮華富貴不再是夢。”

  “在這裏姬康向你們拜托了!”

  說完,對著眾官員深深一躬。

  眾官員也都變得肅穆起來,排列整齊,一齊向姬康躬身回禮道:

  “必不負君侯所托。”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整個軍營、遷移隊伍的營地,以及整個流民營地都喧鬧起來。

  早餐依舊是熱騰騰的餃子。吃完後,各流民營按家庭,男女比例等開始組建一個個安置隊伍,由各縣縣令親自帶著向各縣而去。

  等流民們走出流民營時,才發現在營地門口的一個小土坡上,自己所愛戴的小君侯,正站在那裏跟他們揮手道別。

  李勇和妻子領著三個孩子,淚流滿麵。和眾流民一樣,向挽救了他們一家性命的君侯,磕首道別。

  而站在姬康旁邊劇辛等眾多官員,許多人不知怎麽回事,內心都湧現出一股澎湃的心情。

  看著如洪流一般,奔向前方的人流。

  姬康想起前世一位偉人曾說過的話: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真正動力和源泉。

  史書記載:“……帝赴遼地,數萬流民隨之,眾臣皆憂。帝曰:吾今為燕國公子,豈忍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遂攜民之遼西,安置房屋,分配田地,造曲轅犁,以活百姓。民皆感大恩,磕首泣別……民心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