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赴遼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3-02 18:48      字數:2486
  自從劇辛,加入到姬康的這個團隊裏後,姬康突然覺得輕鬆很多。

  而軍士們的眷屬,則如姬康估計的一樣,很少願意前去遼地。整個遷移隊伍,包括醫生和工匠及其眷屬,少量的軍士眷屬,算上三千軍士和收留的孤兒等,人數也已接近九千。

  劇辛的加入,可不是他一個人單獨的加入,以前在姬康的祖父燕昭王時期,被現在朝堂排擠的改革派們,仿佛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了黎明。在劇辛的建議、姬茂的審核下,也陸陸續續五六十人加入進來。

  城東赴遼隊伍集結地的軍營,已成為姬康,這次整個赴遼隊伍的大本營。在稟告過姬康後,劇辛把整個遷移隊伍,按軍旅之法劃為數塊,什麽醫療、輜重,護衛等等,各負其責,統一指揮。整個遷移隊伍的運作,明顯加快流暢了起來。

  老頭子劇辛也一下子煥發裏青春,每天從早忙晚,還不亦樂乎。而劇辛府中,每天無數的人跑進跑出,當然大批的財物糧資,也迅速向城東遷移營地集結。到十一月末,遷移隊伍已經全部集結完畢,準備踏上遼地的道路。

  十一月三十,吉、宜遷居。

  姬康在天還黝黑的情況下,就在旺財奶聲奶氣的狂吠聲中,被母親從被窩裏拉了出來。沐浴洗漱後。在侍女的幫助下,姬康穿上了經過改裝後,大小適宜自己的冕服。

  今天是自己,上朝辭君赴遼的日子。

  母親也穿著太子側妃正裝,拉著姬康的小手,兩人一起向父親居住的宮院走去。

  剛到父親的院落,還沒等稟告,就見大哥姬喜衝了出來,一把抱住姬康,帶著哭音道:

  “弟弟,你走那麽遠,我舍不得你……嗚嗚嗚。”

  姬康眼圈也有點發紅,用小手拍了拍大哥的腰。對已經走出院落的父親,慢慢跪了下去。

  “父親,孩兒不孝,給你磕頭了。”

  父親身子顫了一顫,走了過來,把姬康抱了起來,看著站在旁邊的姬趙氏,用帶著顫抖的聲音道:

  “趙姬,我……我對不起你和康兒。”

  姬趙氏眼圈早已發紅,強忍著眼淚道:

  “說這些還幹嘛,你……你身體一直不太好,以後多保重。”

  朝堂上朝的鍾聲,此時傳了過來。太子把懷裏的兒子緩緩放下,道:

  “去吧,和你祖父辭別去吧!以後……以後替我,照顧好你母親。”

  姬康看著父親,又重新跪下給父親磕了三個頭,道:

  “父親保重,孩兒去了。大哥保重,弟弟去了。”

  然後起身拉著母親的手,頭也不回地朝前走去。

  身後突然傳來父親的哭音:“趙姬,你……你自己和康兒多保重。康兒,去了多傳信,照顧好你母親……”

  “弟弟,你多保重……嗚嗚嗚。”

  母親自己帶著宮舍之人,先去了城東的赴遼營地,在那裏和劇辛他們一起,等著姬康趕赴遼地。

  天色已經微微發亮,站在薊宮大殿的階梯最下方,姬康等待召喚。

  望著一層層階梯、和高高在上的大殿,以及大殿兩側魁梧挺拔、手執長戈的衛士。姬康感慨萬分,這就要走進最高國家殿堂了。

  自己在前世,是從辦事員做起,一步步才走到正科鄉長之位。在自己來這個世界之前,別說進中南海了,就是想當個鄉第一把手,都困難重重。

  看來在那個朝代,出生都是個含量技術很高的活。

  “王上有令,著遼城君姬康,上殿。”

  “姬康,遵旨。”

  踏上薊宮大殿的階梯,一步步走向大殿。而薊都的天色更加明亮了,等姬康走到大殿階梯的最上方時,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王孫姬康,拜見大王。”

  “孩子,起來吧!”大殿上傳來祖父武成王的聲音。

  “謝大王。”

  看著這個矮矮的、用清澈目光看著自己的孫子。武成王內心也不僅感到一股暖流,不管怎樣,這是自己的血脈呀。

  內侍禮官大聲喊道:“奏樂,上冠。”

  姬康是一愣,朝堂下的眾臣,卻全都一驚。

  按《周禮》,燕國講究的是“二十而冠”。但現在,燕王提前給這個不到六歲的公子上冠,則代表著許多含義。最關鍵的是王室承認姬康已經成年,具備了單獨處理事情的能力。尤其是對一個分封諸侯來說,完全是給予了合法的“開府建牙”的權利。

  在典雅的樂聲中,從燕王的禦階兩旁,走出來四個手奉玉盤的侍官。上麵分別放著成人需要的玉冠,和象征“開府建衙”、符合姬康君侯身份的五旒,以及燕王簽發的金冊和遼西君侯的金印。

  大殿上的聲樂此刻變得莊重,內侍禮官繼續用尖細的聲音大聲喊道:

  “公子姬康,著冠。”

  看著從禦階緩步而下的燕王,姬康知道這代表著什麽,緩緩拜倒在地。祖父武成王走到姬康的麵前,從旁邊的侍官手裏接過玉冠,對姬康緩聲而道:

  “這是太子,你的父親親自要求的。姬康,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麽?”

  姬康眼圈一紅,強忍著眼淚道:

  “孫兒知道。欲帶其冠,必承其重。”

  “彩。”

  眾大臣對姬康的回答無比震驚,沒有比這句話更合適的了。

  在給姬康帶上玉冠後。

  旁邊的內侍禮官,在聲樂聲中繼續喊道:

  “遼城君姬康,著旒、接印”

  武成王緩緩把五旒,帶在了姬康的玉冠之上後,攙扶起跪在麵前的孫子。又把金冊和金印遞交給了姬康。

  內侍禮官又繼續大聲喊道:

  “冠帶,禮成。君王禮拜。”

  這是對有采邑分封諸侯的禮遇。武成王躬身一禮,道:

  “遼城君,遼東、遼西就靠你了。你去吧。”

  內侍禮官繼而大聲喊道:

  “鳴鼓,賀唱。”

  姬康俯首回禮:

  “不敢有負君王所托。”

  然後轉過身來,對群臣一禮,眾臣躬身回禮。

  殿外,鼓聲已響,已在催促。姬康走到殿門,回身再拜,眾臣躬身再回。

  “王上,諸位大人,姬康去了。”

  轉身走出了殿門,賀詞響起,姬康又一愣。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頓了頓,繼續前行,身後眾大臣的聲音也一起響起: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踏著台階,一步步向宮門走去。兩旁甲士也一起賀道:

  “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在姬康踏出薊宮大門的那一刻,身後“美哉我少年燕國,與天不老!壯哉我燕國少年,與國無疆!”的聲音,已響徹薊宮的上空。

  ……

  來到城外遷移營地,看到身穿冕服、頭戴五旒玉冠的少年君侯。護送遷移隊伍的部曲將領,一齊拜倒:

  “末將石勇、末將王石,參拜君侯。”

  “兩位將軍,一路靠你們了。”

  “請君侯放心。”

  隨即對旁邊的母親點點頭,對準備參拜的劇辛和姬茂擺擺手,道:

  “大家都別多禮了,出發。”

  “諾。”

  突然,旁邊的石敢對姬康道:

  “公子,你看城門上有個人,好像是太子。”

  姬康回頭一看,就見薊都的東城牆上,自己的父親正站在那裏。旁邊的母親已淚流滿麵,轉身登上了廂車。

  跑前幾步,跪在地上,向父親叩首三拜。起身,大聲道:

  “父親,請多保重。”

  然後登上自己的廂車,嘶聲喊道:

  “出發。”

  走了很遠後,姬康從車窗探頭,向遠處薊都的城牆望去時,發現那道單薄的身影,還靜靜地站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