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兵臨(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8      字數:3293
  周赧王五十六年(壬寅,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

  秦昭王四十八年,趙孝成王七年,燕武成王十三年,九月。

  秦國大將、五大夫王陵,副將司馬梗,率領秦國三十萬大軍,遵照秦王嬴稷的詔令,開始討伐趙國。

  秦軍從鹹陽出發,乘船經渭河與汾河,於九月中旬末來到趙國境內。

  準備率先拔除掉,威脅秦國大軍後路的,趙國控製下的皮牢城(山西翼城一帶)。

  隨後,再向上黨進發。

  趙國在去年長平之戰後,四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趙國的糧食,武器裝備等,在與秦軍在上黨對峙的三年中,也已基本損失殆盡。

  秦王嬴稷以為,現在的趙國國力空虛,已經沒有什麽戰力了。

  此番秦國的數十萬大軍,一定能夠拿下邯鄲,徹底滅掉趙國。

  秦國也能從今年開始,兵臨中原,開始統一天下。

  對此,秦王嬴稷是有高度的期待,內心也是有高度的信心的。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在他的默許下,秦國大將、武安君白起命秦軍坑殺了數十萬的趙軍戰俘,徹底激起了趙國所有軍民的憤怒。

  正像秦國大將白起,上書給秦王所說的那樣:

  “天下見降秦之將士,頭顱如山;歸秦之眾,骸骨成丘。則日後再戰,死當死耳,何眾肯服?何城肯下乎?”

  在此番秦軍進犯趙國的時候,在趙國所有的境內,秦軍遇到了趙**民激烈的抵抗。

  九月二十日,秦軍主帥王陵,站在殘破的皮牢城頭,麵色鐵青。

  身後的皮牢城內,已經沒有絲毫的人煙,整個皮牢城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身旁的副將司馬梗,也是一臉陰沉,臉上絲毫沒有占領城邑後的高興表情。

  半響後,司馬梗才對秦軍主帥王陵道:“將軍,你們去年遇到的趙國,也是像皮牢城的軍民一樣,這麽難打麽?皮牢城的趙軍,包括民眾,居然無一人投降。”

  主帥王陵搖了搖頭,對司馬梗道:“司馬將軍,去年沒有這麽艱難呀!”

  頓了頓,王陵對副將司馬梗到:“三日激戰,我軍傷亡多少?”

  司馬梗向王陵稟報道:“將軍,我秦軍傷亡近四千餘人。”

  王陵聞聽後,倒吸了口涼氣,太慘烈了呀!

  攻打皮牢城,這麽一座隻有四千人不到的城邑,居然傷亡如此之大。

  王陵歎了口氣,對司馬梗道:“司馬將軍,看來此番我軍要改變戰略了。我秦國大軍,不能再按原計劃快速推進。要穩紮穩打,逐步瓦解趙軍的抵抗。”

  司馬梗聽罷王陵的話後,點了點頭。

  九月二十二日,遼地亞卿魯仲連與蘇代等一行人,奉遼城君姬康之命,帶著第一批援助趙國的糧草和武器裝備等物資,順利來到了趙國都城邯鄲。

  受到了趙國邯鄲軍民,包括趙國朝堂上下的熱烈歡迎。

  這個時候,趙國上卿虞信也回到了邯鄲,向趙王丹稟報了此番出使齊、魏、韓三國的狀況。

  虞卿此行,雖然很不理想,沒有達到趙國君臣的目的。

  但趙王丹對上卿虞信等人,還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賜予了虞卿一座城池做為他的封邑。

  趙王丹在龍宮大殿之上,接見了遼城君姬康,派來的魯仲連和蘇代兩人後。

  趙王對其兩人感慨地說道:“魯大人、蘇大人,患難之處才能看到真情!從前幾年前,遼城君對於我趙國,就一直給予援助。”

  “對於遼城君對我趙國的幫助,我趙國上下都很感激,永世難忘。”

  “你們這次前來,又帶來了眾多的糧食和武器裝備,這對於我趙國來說,可謂雪中送炭。請你們兩人放心,寡人會實現自己的諾言,把中陽郡的八座城池,交給遼城君的。”

  魯仲連與蘇代兩人相互看了下,魯仲連站了出來,對趙王丹道:

  “大王,我主遼城君乃王上之外甥,我主之母更是王上之親姊,我遼地本就與趙國為親戚之邦,自當相互守望。對於趙國所遭受秦國的侵犯,我遼地上下,感同身受。”

  “此番,微臣與蘇代大人二人,奉我主之命,前來貴國。先帶來了第一批援助貴國的糧食和武器裝備等,隨後就會安排第二批糧食等物資的援助。”

  “微臣與蘇代大人兩人前來貴國之時,我主遼城君就曾告訴於我二人,言道:“將根據大王你的要求,我遼地會盡一切努力,積極援助貴國的”。故此,請貴國放心。”

  聽罷魯仲連的話後,姬康的舅舅趙王丹,與趙國朝堂的眾臣都濕潤了眼睛。

  趙王此番把原先占領的中陽郡八城,交給遼地。在趙國的朝堂中,不是沒有反對的意見。

  但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不能感覺到暖心。

  在秦國大軍來犯之時,中原各國都袖手旁觀,沒有一個國家提出援助趙國的。

  唯有趙王的外甥遼城君姬康,二話沒說。不管你給不給我中陽郡這八座城邑,我先命人把糧食與武器裝備等,都給你先送來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糧食與武器裝備等這些物資,是所有國家的管製品,是戰略物資。尤其是在戰時,更是比黃金還貴重。

  沒有那一個國家,願意把這些戰略物資,隨便給其他國家的。

  由此可見,遼城君對於趙國,是多麽的真心實意呀!

  趙王丹點了點頭,對魯仲連與蘇代兩人道:“兩位先生,一路辛苦。你二人先下去休息,隨後寡人就安排平原君與虞卿兩人,同你們二人商談。”

  “寡人會盡快把中陽城等八座城邑,交給你們遼地,請兩位先生放心。”

  魯仲連與蘇代兩人,一起抱拳躬身對趙王道:“多謝大王。”

  趙王丹很痛快,隨後就安排了平原君趙勝與虞卿兩人,同魯仲連和蘇代兩人進行了會談。

  這次趙國,沒有以往同秦國談判時候的扯皮。

  隨後的幾天內,在友好的氣氛下,魯仲連與蘇代二人,同平原君趙勝與虞卿兩人,達成了遼地同趙國的協議。

  協議主要規定了兩點:一,趙國把原先占領的燕國中陽郡等八座城邑,包括民眾,全部完整地交給遼地。但隻能由遼城君姬康來進行管理,燕國其他郡縣的軍隊不得駐紮。

  二則是,遼地將根據趙國的需要,再提供給趙國幾批糧食與物資,幫助趙國抵抗秦軍。

  雙方達成協議後,魯仲連與蘇代兩人,隨即派人緊急向姬康稟報。

  十月三日,遼南郡,平順城,王宮。

  姬康看罷魯仲連與蘇代傳來的消息後,把協議文本讓人遞給了殿下的君相劇辛,以及老院長鄒衍。

  待兩人看完後,姬康對兩人道:“兩位先生,我遼地與趙國的協議,按我們的意圖已經達成了。現在我遼地,應盡速按之前預案,給予盡快執行。”

  劇辛與鄒衍兩位先生,臉上帶著笑容,一起站起,對姬康道:

  “恭喜君侯!賀喜君侯!”

  姬康聽罷,滿麵笑容,對兩人道:“兩位先生,大家同喜。”

  然後走到牆前掛著的地圖旁,看了一會,轉身下令道:“傳我之令,命令調任吉林郡郡守丁萬為中陽郡郡守,任蔣安為吉林郡郡守。”

  “命令上將劉勝率兩萬步兵,一萬騎兵,單獨組建一軍,進駐到中陽郡,把駐守燕趙邊疆的燕軍與趙軍盡速分開。”

  “另任命劉勝為中陽郡軍馬都督,率兩萬步兵先接受中陽郡後,一萬騎兵部隊隨後再進駐到中陽郡,單獨建營。對騎兵部隊的裝備,要注意保密。若發現泄密者,族滅。”

  君相劇辛與鄒衍兩人,一齊躬身領命道:“諾。”

  武成王十三年,趙孝成王七年,十月。

  遼城君姬康與趙王丹,達成同盟協議。

  趙國將之前占領燕國的中陽郡八座城邑,交給遼地。

  遼地向趙國,提供必要的糧食與武器裝備等軍資。

  十月底,被姬康任命的中陽郡郡守丁萬,與中陽郡軍民都督上將劉勝兩人,率領遼地提前選拔好的良家子弟,三萬大軍進駐到中陽郡,順利接管了中陽郡。

  自此,在武成王七年,被趙國占領的中陽郡等八座燕國城邑,終於被姬康以和平的手段收回。

  而姬康也因為接手了中陽郡,從而在中原大地的腹地,有了自己的一塊地盤。

  與此同時,秦國大軍在占領了皮牢後,來到了上黨。

  這個時候的上黨,在經曆了三載的長平之戰後,已經十室九空,百裏難見人煙。

  秦軍此番在上黨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很順利的再次收複了上黨。

  秦軍主帥王陵在再次收複上黨後,與秦軍眾將領在長平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結束後,秦軍兵分兩路。

  一路由副將司馬梗率大軍十萬,向北推進,準備占領趙國原先都城晉陽的門戶——太原郡,以阻止代郡與晉陽的趙軍南下,增援邯鄲。

  另一路則有秦軍主帥王陵親自率領,總計二十萬大軍,緩緩向東壓去,準備奪取趙國邯鄲西之門戶——武安。

  趙國自建國以來,處於了最危難的時刻,已經到了滅國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