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風湧(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8      字數:3484
  趙國上卿虞信奉趙王之命,前往韓、魏、齊三國進行遊說,準備讓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抗秦。

  虞信知道自己此行,對趙國來說,意義重大,可以說事關趙國的生死。

  臨走時,前往上卿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辭行。

  疾病纏身的藺相如,看到虞卿的前來,掙紮著從榻上起來,讓人攙扶著,對虞卿深深一躬道:“虞卿大人,汝此番前去各國,事關我趙國的存亡,萬事就拜托大人了。”

  虞信看著自己這個,為了趙國而付出一生心血的老友,眼眶濕潤起來。

  對著藺相如,抱拳躬身回禮道:“請藺大人放心,此番虞信前去各國,必竭盡全力。必可勸說各國,合縱抗秦。”

  虞卿與藺相如告辭後,沒有絲毫的耽擱,率人日夜兼程,前往各國。

  虞卿前往韓、魏、齊三國進行遊說,第一站首先來到了韓國,想拜見韓王然,言明自己的來意。

  韓國去年末,同趙國一起與秦國簽定了協議,割讓雍、垣兩地於秦國。

  韓王然這個動作快呀!可沒有像趙王丹一樣拖拖拉拉。人家等協議剛簽完,還沒傳回都城新鄭,就把這兩座城邑給秦國了。

  虞卿本來以為,韓國做為秦國的最大受害國,肯定對聯合趙國,共同抗秦會給予極大的歡迎和支持。

  但虞卿沒想到的是,來韓國後,幾日都不能見到韓王。

  虞卿派人四處打聽了下,自己也走訪了幾個韓國大臣。才知道韓王然在知道自己到來後,居然在朝堂上嚇得將惶失措。

  對朝堂眾臣道:“若是讓秦王知曉虞卿前來,必派兵伐我韓國,我韓國則危矣!這如何是好?不見,不見,讓人打發他走。”

  韓國有幾個大臣,知道這是韓國,與其他各國合縱抗秦的一次機會。就苦勸韓王,接見下虞卿,看虞卿怎麽說?但韓王就是不願麵見虞卿。

  虞卿聞此,心中對韓王鄙視萬分。也對自己韓國此行,深感失望。

  既然韓王不願麵見自己,自己再呆在韓國,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虞卿就率人離開了韓國,前往魏國。

  虞卿剛離開韓國,秦相範睢所派的秦國使者,就到了韓國都城新鄭。

  這次範睢所派往韓魏的使者,有兩個任務:一個就是讓韓、魏兩國不得出兵援助趙國;第二個就是讓韓王和魏王前去鹹陽,朝見秦王嬴稷。

  秦使剛來韓國,還沒喘口氣呢,就得到了韓王然的召見。

  韓王得知秦使的意圖後,對秦國的使者道:“此番趙國派上卿虞信前來,寡人沒有見他。請貴使歸國,稟報秦王,請秦王放心,我韓國是不會派兵支援趙國的。”

  “至於前去朝見秦王,寡人認為是應當的。待寡人與眾臣商量後,就即可親自前往鹹陽,朝見秦王,請貴使無憂。”

  派往韓國的秦使,聽罷韓王然的話後,滿意極了。

  對於韓王然,當場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

  而此時的魏安釐王魏圉,也接見了秦王嬴稷派來的使者。

  知道了秦使的目的後,魏王沒有給予當場答複,安排秦使住下。隨即召見魏相子順,上卿周欣、支其三人商量此事。

  魏圉對魏相子順等三人道:“現今秦王派使者來,要求寡人前往鹹陽,入朝於秦以求和。否則將派兵進犯我魏國,如之奈何?”

  魏相子順,是聖人孔子六世的孫子,現在被魏圉拜為魏相。

  子順聽罷魏王的話後,躬身對魏圉道:“大王,秦國乃虎狼之國,秦王嬴稷也乃無信之人也。昔有楚王入秦,被秦拘留秦國而不得歸,最後身死異地。”

  “現在秦王讓我王前往秦國鹹陽,我王萬萬不可答應。否則,恐複楚王之後塵,不得而歸也。”

  魏相子順口中所說的楚王,是現今楚王羋完的祖父楚懷王羋槐。

  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二百九十九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秦王嬴稷以結親為名,約楚懷王去武關(今陝西省商南縣)相會。楚懷王不聽楚國大夫屈原的勸阻,聽信子蘭之言赴會,後來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鹹陽。三年後,死於秦國。

  魏圉聽後,心有戚戚然!

  就對上卿周欣與支其兩人道:“兩位愛卿,你二人對此番秦王的建議,有何看法?”

  周欣和支其相互看了看,周欣站起,躬身對魏王道:“王上,剛才相國之言甚是。秦國乃虎狼之國,秦王乃無信之人。此番秦王讓我王前往鹹陽,猶如不測之淵,我王不可前往。”

  上卿支其也站了起來,對魏王道:“大王,剛才相國與周欣大人所言極是。秦國乃為不何知之國,我王不可前往秦國,以測其險。”

  魏圉聽罷相國子順、上卿周欣、支其三人的話後,點了點頭,同意了三人的說法。

  隨即對外稱病,沒有搭理秦王派來的秦使。

  虞信來到魏國後,得到了魏王的召見。

  待虞卿言明來意後,魏圉隨即又召見了相國子順,商量此事。

  魏王對魏相子順道:“相國,現在趙王派上卿虞信來我魏國,言趙國此番不割讓六城於秦國,願歸還過去占我魏國之城邑,希望與我魏國合縱抗秦。”

  “但現在秦國勢大,若寡人派兵增援趙國,又恐秦國伐我魏國,我魏國當如何取之?”

  魏相子順對魏圉躬身道:“大王,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秦國此番派兵準備攻打趙國,若我魏國此番不派兵援救趙國,趙國必亡。”

  “大王,若趙國被秦國占領,秦國下來必伐我魏國,我魏國何以獨存?不若趁現在,我魏國派兵增援趙國,共抗秦國。如此,兩國皆保也。”

  魏王聽罷子順的話後,沉思了良久,對魏相子順道:“善。相國之言甚是。”

  隨後,傳喚虞卿,對虞卿道:“虞卿,請回去轉告趙王。若秦軍伐趙,寡人會派兵增援趙國的,共抗秦軍,請趙國放心。”

  聽罷魏王的話後,虞卿心中大喜,對魏王道:“多謝魏王,微臣回去必轉告我王。”

  虞卿在得到魏王出兵的保證後,隨即就轉往齊國,準備再聯合齊國共同抗秦。

  虞卿一行來到齊國都城臨淄,已經是八月下旬了,虞卿得到了君王後和齊王建的召見。

  對於此番虞卿前來齊國的目的,君王後和兒子齊王建兩人,早已心知肚明。

  待見罷虞卿後,君王後召見了自己弟弟後勝和大臣周子,詢問兩人的意見。

  為此,後勝與大臣周子產生了激烈的辯論。

  周子今年剛被君王後,提拔為齊國亞卿。

  聽完君王後闡述完虞卿的來意後,站起身來,對君王後與齊王田建兩人道:“太後、大王,秦國去年自長平之戰後,已有並吞天下之誌,我齊國萬不可漠然視之!”

  “趙國乃我齊國西之屏障,兩國的關係乃是唇亡齒寒。一旦趙國滅亡,被秦國所占。我齊國馬上就麵臨秦國的大軍,禍患將至。”

  “不如此番,我齊國趁虞卿前來,聯合趙國、魏國,乃至楚國、燕國、韓國諸國,合縱共同抗秦。如此,秦國必然大敗,而我齊國以可從趙國手中,取得六城。何樂而不為呢!”

  君王後和齊王建兩人,聽罷周子的話後,都點了點頭。

  君王後的弟弟後勝,一看此種情形,心裏可就著急了。

  前兩天,秦國派往齊國的秦使,遵照秦相範睢的囑托,又給後勝送來了千金,以及十幾件珍寶。

  後勝對於秦使的目的,是心知肚明,當場就明確表示,必會勸自己的姐姐君王後和齊王建兩人,不派兵增援趙國。

  但是現在看到家姊君王後和齊王建兩人的態度,情勢不妙呀!

  後勝站了出來,對君王後與齊王建兩人道:“太後、王上,剛才亞卿周子之言,謬論也。”

  不顧旁邊亞卿周子看向自己,眼中冒出的怒火。

  後勝繼續對君王後和齊王建兩人道:“太後、王上,請恕臣大膽,敢問太後、王上,當今天下,哪國為最強?”

  坐在上麵的齊王建不待母親君王後回答,就對自己的舅舅後勝言道:“這還用說麽,自然秦國實力最強。”

  後勝聽罷齊王建的話後,聲音不由地提高道:“王上所言極是。現今天下秦國實力最強,而趙國自去年長平之戰後,實力大減,國力空虛。”

  “我齊國如果此番聽信了虞信的話,派兵前往支援趙國,可能保證確信戰勝秦國?若戰勝了秦國,事後也必麵臨秦國強烈的報複。若戰勝不了秦國,則大禍馬上來臨。”

  說到這裏,後勝偷偷看了下,上麵就座的君王後和齊王建的表情,發現兩人麵色沉重。就知道這兩人,已經聽進了剛才自己的話語。

  對君王後和齊王建兩人繼續說道:“太後、王上,請不要忘記以前六國,是如何對待我齊國的?當年六國合縱伐我齊國,我齊國差點就滅亡了呀!”

  “現在他們六國相互征伐,我齊國何必多此一舉?管他們其他國家呢!更何況,現在我齊國與秦國簽有盟約,何必為趙國而背我齊秦兩國之盟約呢?”

  君王後聽罷了自己弟弟的話後,看著下麵的亞卿周子站起還想辯論,擺了擺手,製止了周子,對後勝道:“此事有你來處理吧!告知趙國虞卿,我齊國不管他國之事,更不願做那背盟之人。”

  後勝聽罷君王後的話後,喜不自勝,趕忙躬身道:“諾。”

  虞信在接到後勝傳來的君王後的話後,沒有在齊國停留,著急趕回了邯鄲。

  因為此時,秦國的三十萬大軍,在秦將王陵的帶領下,已順著渭河和汾河,乘船朝趙國緩緩而來。

  秦趙之間的大戰,又一次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