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長平悲歌(下)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8      字數:3695
  長平之戰最後的消息,傳至趙國都城邯鄲,姬康的舅舅趙王丹,聽罷前線的消息後,高喊了一句:“怎會如此?”

  當場在大殿內,就昏了過去。

  九月二十二日,已返回鹹陽的秦王。在得到上黨前線,秦軍主帥白起,緊急派來之人的稟報後。

  秦王嬴稷則在鹹陽王宮偏殿內,猛然站起,不禁喜極而泣,跪在地上,向上天禱告道:“秦國的列祖列宗們,你們在天之靈,看到了麽?我秦軍真乃神佑,我秦人真乃威武!”

  然後站了起來,抬起手來,對殿內的相國範睢,大喊道:“上黨之戰,三載未分勝負,武安君一出,便破敵受降,定天下而壯我國威!”

  說到這裏,六十多歲的秦王嬴稷,看著範睢,對其大喊道:“相國,如此頃刻間,寡人便可滅了邯鄲,滅了這趙國,而統一這天下了。”

  秦相範睢聽秦王嬴稷,如此誇獎白起,眉頭皺了皺。

  但看到秦王如此激動,知道此刻不能多說什麽。躬身對秦王嬴稷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秦王嬴稷已經興奮欲狂,從殿階走下,拉著相國範睢的手,急步走到牆上掛著的中原地圖前,看著地圖對範睢道:“相國,天下,寡人的天下,這是寡人的天下!”

  相國範睢見此,自然知道秦王的內心想法,也異常激動地道:“王上,是的,這是我王的天下。這中原是我王的,這天下也是我王的了。從即日起,我秦國將天下無敵。一統天下,就在眼前了。”

  秦王嬴稷點了點頭,這才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對範睢道:“此番我軍大勝,也有相國的功勞。”

  範睢再次抱拳躬身道:“多謝我王誇獎。”

  然後,秦王不知想到了什麽,眉頭微皺,半響後,對範睢道:“相國,這趙軍二十萬的降卒該如何對待呀?”

  範睢一愣,隨即明白了嬴稷的意思。對秦王道:“大王,此番武安君的來信,言趙軍降卒二十萬。微臣曾對王上說過,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現我秦國在上黨也亦損失二十五萬,與趙國不相上下。”

  “當下,二十萬趙軍已降,若將其歸趙,不出三年,這長平決戰還能算我秦國贏麽?王上,如此這二十萬趙軍降卒,萬萬不可放其歸鄉。可讓武安君,按我秦軍慣例處理。”

  秦王嬴稷聽罷範睢的話後,一怔。沉思了片刻後,對範睢道:“相國,此番我秦國,對待這二十萬趙軍降卒,如果全部按往常慣例,全部斬殺。今後,天下人將如何看待寡人呀?”

  範睢笑了起來,對秦王嬴稷,躬身言道:“大王,隻要我王在降卒的問題上,什麽都不說。在上黨的武安君,他自會處理這種事的,這……這與我王何幹?”

  秦王大笑,對範睢道:“相國,你這個人呀!……哈哈,不過寡人喜歡。”

  九月二十六日,在上黨地區光狼城的秦軍主帥白起,與自己的副將王齕,也正在談這二十餘萬趙軍降卒的問題。

  白起看著王齕,言道:“王將軍,我軍雖斬殺趙軍二十五萬,但自身也損耗二十五萬,軍力也是大損呀!”

  副將王齕則道:“將軍,某將現在考慮不了那麽多。這幾日,光這投降二十萬之趙軍,已經把某將忙乎的頭昏腦脹了。這些投降的趙軍,每天就是給他們吃一頓稀粥,這也是要吃喝的呀!我軍糧草現在也不多了呀!”

  白起聽罷,眉頭微皺,沉思了片刻,對王齕道:“王將軍,相國早對我等說過,不要隻想著占領土地,而不知道去消滅敵人。中原各國對待降卒,有兩種辦法:一則為我所用;二則讓其卸甲,放其歸鄉。”

  說到這裏,頓了頓,緩緩對王齕道:“但我秦國對待降卒,按慣例,也有兩種方式:一則是為我所用,二則斬殺。”

  副將王齕一驚,對白起建言道:“將軍,以往我軍斬殺敵軍,降卒人數不多,最多為數萬。但此番投降之趙軍整整二十多萬,如果全部斬殺,這恐……恐傷天理、人和呀!可否將青壯軍士編入我秦軍之中,老弱放回?”

  白起眯起眼睛,對王齕道:“王將軍,燕、趙兩國多慷慨悲壯之士!我秦軍與趙軍在上黨對峙三載,就說俘獲的趙軍,有幾個願意歸順我秦國的?沒有吧!不要說趙軍,就是上黨的百姓,又有幾個願意歸順我秦國的?也沒有吧!”

  “而我秦國,更不能放這二十萬的趙軍降卒回去。若放之歸鄉,這二十萬趙軍便複為敵國之士卒。就算不為敵國出征,其解甲歸田,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將來也是我秦國大患。在我秦國看來,這攻敵之策,就是毀敵之肉身,以削弱敵之國勢,方為上策。”

  說到這裏,白起站起身來,緩緩對副將王齕繼續說道:“王將軍,若我們殺了這二十萬降卒,這趙國境內,就再無十六歲以上之男丁了,國力自弱。王齕將軍,對於這些趙國降卒,不要再猶豫了,今晚就全殺了吧!”

  副將王齕一下長歎一聲,抱拳躬身道:“將軍,趙軍裏麵,還有二百四十個不滿十六歲的“娃娃”兵,這些人,我軍就放回去吧?”

  白起看了副將王齕一眼,點了點頭,對王齕說道:“這樣也好,當著趙軍降卒的麵,把這二百四十個“娃娃”兵,放回邯鄲。也好讓這些趙軍降卒,今晚聽我們秦軍的話,以安其心。”

  下午,秦軍當著所有趙軍降卒的麵,放回了二百四十個不滿十六歲的趙軍。

  並對這些趙軍降卒大喊道:“趙軍的兄弟們,我們將軍有令。現將這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隨後編你們青壯男子入我秦軍,老弱士卒隨後放回。”

  二十多萬的趙軍降卒,看到秦軍如此,內心隨安,不做他想。

  隨後,秦軍又騙趙軍降卒說,要他們在幾處山穀內挖坑,以掩埋戰死的兩軍將士屍體,把這些趙軍降卒,騙到預先的幾處山穀內。

  然後秦軍封鎖了這幾處山穀出口,山穀四周提前埋伏的秦軍,一起站起,用弓弩進行射擊,並把山頂早已準備好的滾木石塊,全部推向山下。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趙軍降卒才知道,秦軍原來是想全部殺掉他們,全部赤手空拳向山頂衝去,想給秦軍拚命。

  但這二十萬趙軍降卒在降秦時,都全部卸甲繳械,加之餓了這麽多天,那裏是全副武裝秦軍的對手呢!結果這二十多萬的趙軍降卒,全部被殺,並被草草掩埋。

  在殺完這二十萬趙軍降卒後,秦國大將白起下令,把與秦軍做戰戰死的,二十五萬人趙軍將士頭顱,全部砍掉。

  用這些趙軍戰死將士的頭顱,混墊黃土,在長平築起了一道“京觀”,以震告中原其他各國。讓你們看看,這就是與我秦軍做對的下場。而這座“京觀”,則被後人名為“骷髏山”。

  至此,趙國派往上黨地區做戰的四十五萬將士,除被白起放回的二百四十個,不滿十六歲的娃娃兵外,其餘全部遇難。

  消息傳出,天下震怖。

  長平之戰後,趙軍這幾十萬遇難將士的屍骨,在姬康的前世,被人們整整打掃了兩千多年,在姬康離開那個世界之時,仍然沒有清掃幹淨。

  所有出土的屍骨,疊壓交錯,形態各異。沒有一具屍骨是完整的,每具屍骨都有鈍器、刃器、石塊造成的創傷,每具屍骨上都有遭砍、射的痕跡。掩埋屍骨的地方為一天人坑穀,而掩埋這些屍骨的地方,上麵隻有一層薄薄的黃土。

  (這是作者在參觀長平遺跡時,親眼所見,毫無虛假。據看守屍骨坑遺跡的人講,每到晚上,總有一種怪怪的聲音,特別亂,吵得人不能睡覺。)

  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率領秦軍,一舉殲滅趙軍四十五萬人,開創了華夏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例。長平之戰結束後,除遼地外,六國上下聞白起之名而膽寒。

  長平之戰,最後以秦國獲勝而告終。此戰過後,被視為關東六國之首的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整個趙國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因為趙括的母親,先前阻止趙括出征時說的話,姬康的舅舅趙王丹,沒有誅殺趙括之母。

  長平之戰的結果,趙軍固然是四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但是秦國亦傷亡近二十五萬人,即雙方傷亡超過六十五萬。持續三載的長平大戰,秦國亦元氣大傷。

  而長平之戰,持續時間之久、規模之大、戰役之慘烈,更是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尤其是慘烈程度,自盤古開天,三皇五帝以來,都是最為罕見的。

  長平之戰,標誌著以列國林立、兼並戰爭頻發為時代特征的、一個時代行將終結。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即將臨降。天下統一的腳步,越來越快地向前邁進。

  長平之戰結束後,秦國終於看到了統一天下的希望。對此,秦國上下包括秦王嬴稷、相國範睢、大將白起等人,甚至包括其他中原諸國許多人,對此都沒有任何的懷疑。

  秦國的君臣,在長平之戰結束後,自以為今後,中原沒有任何國家是秦國對手。這個天下最終必是秦國之天下,秦朝必代周而立,統一天下。

  但讓秦國上下乃至中原諸國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在遙遠的遼地,秦國在趙國之後,一個秦國新的強大對手,已悄然產生,並且羽翼漸豐。

  秦國的君臣和中原諸國許多人,永遠也沒想到。在秦國擊敗趙國,行將統一天下之際,隨後將麵臨一個國力比趙國更為強大,體製比秦國更為先進,軍隊武器裝備、比中原諸國更為精良的強大對手。

  讓秦國君臣和中原諸國許多人,更沒料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這個秦國強大的對手,也即將要揮軍南下,踏入中原,逐鹿天下。

  這個秦國新的強大對手的掌舵者,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年,此刻,正看著牆上掛著的地圖,已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秦國,投向了中原大地,投向了整個天下。

  當秦國君臣為長平之戰而歡欣鼓舞、沾沾自喜時。這個秦國強大對手的掌舵者,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年,隻是認為秦趙長平之戰的結束,不過是自己爭霸天下的開始。

  逐鹿中原,天下歸屬,尚未可知!